避重就輕 | |||
拼音 | bì zhòng jiù qīng | 簡拼 | bzjq |
近義詞 | 避難就易、避實(shí)就虛 | 反義詞 | 避實(shí)擊虛、知難而進(jìn)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 成語結(jié)構(gòu) | 連動式 |
成語解釋 | 指回避重的責(zé)任,只揀輕的來承擔(dān)。也指回避要點(diǎn),只談無關(guān)緊要的事情。 | ||
成語出處 | 宋·劉摯《忠肅集·侍御史黃君墓志銘》:“民始不以多男為患,父子始不以避重就輕相去! | ||
成語用法 | 連動式;作謂語、定語、狀語;指避開重大問題與責(zé)任 | ||
例子 | 年輕人應(yīng)勇于挑重?fù)?dān),而不應(yīng)避重就輕。 | ||
英文翻譯 | evade serious matters and take up trifles | ||
歇后語 | 甩西瓜揀芝麻 | ||
謎語 | 丟了西瓜撿芝麻 | ||
成語正音 | 重,不能讀作“chónɡ”。 | ||
成語辯形 | 避;不能讀作“僻”。 | ||
成語辯析 | 避重就輕和“避實(shí)就虛”;都有“回避要害問題”的意思;但“避實(shí)就虛”偏重于軍事方面;避重就輕偏重在言論、責(zé)任等方面。 | ||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 | ||
常用程度 | 常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