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三不四 | |||
拼音 | bù sān bù sì | 簡拼 | bsbs |
近義詞 | 不倫不類、非僧非俗 | 反義詞 | 一本正經(jīng)、正襟危坐、堂堂正正 |
感情色彩 | 貶義詞 | 成語結構 | 聯(lián)合式 |
成語解釋 | 形容不正派或不象樣子、不倫不類 | ||
成語出處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五卷:“可見元宵之夜,趁著喧鬧叢中干那不三不四勾當?shù)模灰欢恪!?/td> | ||
成語用法 | 聯(lián)合式;作謂語、定語、補語;含貶義,形容人的品行不好 | ||
例子 | 也該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鵝屁吃!(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 | ||
英文翻譯 | neither fish,flesh nor fowl <nondescript> | ||
歇后語 | 七尺布攔腰剪 | ||
謎語 | 二除七;二分之七 | ||
成語故事 | 梁山泊好漢魯智深因救賣唱父女而拳打鎮(zhèn)關西命案,被迫削發(fā)為僧,他到大相國寺去管理被地痞流氓霸占的菜園。這幫不三不四的人想方設法給魯智深一個下馬威,逼他離開,正設計圍攻他,沒想到魯智深把他們?nèi)蛉爰S坑里求饒。 | ||
成語正音 | 不,不能讀作“bú”。 | ||
成語辯形 | 四,不能寫作“肆”。 | ||
成語辯析 | 見“不倫不類”。 | ||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 | ||
常用程度 | 常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