涸轍之魚 | |||
拼音 | hé zhé zhī yú | 簡拼 | hzzy |
近義詞 | 涸轍之鮒、涸轍之枯、涸轍枯魚 | 反義詞 | |
感情色彩 | 貶義詞 | 成語結(jié)構(gòu) | 偏正式 |
成語解釋 | 涸:水涸,干涸;轍:車輪的痕跡。干涸的車溝里的小魚。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助的人 | ||
成語出處 | 明·無名氏《四賢記·告貸》:“驚心草木皆兵,舉目椿萱何在,累累如喪家之犬,圉圉似涸轍之魚。” | ||
成語用法 | 作主語、賓語;比喻處于困境中的人 | ||
例子 | 豐子愷《蝌蚪》:“蝌蚪躺在桌上的水痕中蠕動(dòng),好似涸轍之魚。” | ||
英文翻譯 | a fish stranded in a dry rut | ||
成語故事 | 戰(zhàn)國時(shí)期,宋國莊周家貧,一次向他的朋友監(jiān)河侯借糧食時(shí),朋友推說等收了租再借給他。他給朋友講:路上遇到一條車痕溝里水快干的鯽魚向他求助,他答應(yīng)鯽魚說到要去吳國越國去給他借水。說完就頭也不回地走了。 | ||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 | ||
常用程度 | 常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