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鼎絕脰 | |||
拼音 | jǔ dǐng jué dòu | 簡拼 | jdjd |
近義詞 | 舉鼎絕臏 | 反義詞 | |
感情色彩 | 貶義詞 | 成語結構 | 緊縮式 |
成語解釋 | 舉:抬起;絕:折斷;脰:頸項。雙手舉起鼎而折斷頸項。比喻力小不能勝任 | ||
成語出處 | 梁啟超《中國國債史》:“今日我輩對于此國債問題當何如?將一惟政府所指派而唯唯負擔,莫敢辭乎?舉鼎絕脰之患,恐遂不免也。” | ||
成語用法 | 作謂語、賓語;比喻能力小,不能負擔重任 | ||
英文翻譯 | overestimate one's strength | ||
產生年代 | 近代 | ||
常用程度 | 生僻 |
舉鼎絕脰 | |||
拼音 | jǔ dǐng jué dòu | 簡拼 | jdjd |
近義詞 | 舉鼎絕臏 | 反義詞 | |
感情色彩 | 貶義詞 | 成語結構 | 緊縮式 |
成語解釋 | 舉:抬起;絕:折斷;脰:頸項。雙手舉起鼎而折斷頸項。比喻力小不能勝任 | ||
成語出處 | 梁啟超《中國國債史》:“今日我輩對于此國債問題當何如?將一惟政府所指派而唯唯負擔,莫敢辭乎?舉鼎絕脰之患,恐遂不免也。” | ||
成語用法 | 作謂語、賓語;比喻能力小,不能負擔重任 | ||
英文翻譯 | overestimate one's strength | ||
產生年代 | 近代 | ||
常用程度 | 生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