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犬不留 | |||
拼音 | jī quǎn bù liú | 簡拼 | jqbl |
近義詞 | 斬盡殺絕、寸草不留、一干二凈 | 反義詞 | 秋毫無犯、雞犬不驚 |
感情色彩 | 貶義詞 | 成語結(jié)構(gòu) | 主謂式 |
成語解釋 | 形容屠殺殘酷,連雞狗都不能幸免。 | ||
成語出處 | 清·吳趼人《痛史》第六回:“探馬報說沿江上下全是元兵,江陰已經(jīng)失守,常州已經(jīng)被屠,常州城內(nèi)雞犬不留,知常州府事家鉉翁不知去向。” | ||
成語用法 | 主謂式;作謂語、賓語、補語;含貶義 | ||
例子 | 這是一筆永遠算不清的債!以言殺戮,確是雞犬不留。(老舍《吐了一口氣》) | ||
英文翻譯 | even fowls and dogs are not spared <complete extermination> | ||
謎語 |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亥 | ||
成語故事 | 春秋時期,孔子在魯國遭到排擠后,帶領(lǐng)弟子們周游列國,先后在衛(wèi)、宋、鄭等地碰壁與受到磨難后,弟子勸阻他不要赴晉,他一意孤行,在中牟城見到陽虎屠城,城內(nèi)雞犬不留的慘象,終于讓孔子放棄去晉國的念頭,一心去陳國推銷“仁政”。 | ||
成語正音 | 留,不能讀作“l(fā)iū”。 | ||
成語辯形 | 留,不能寫作“流”。 | ||
產(chǎn)生年代 | 近代 | ||
常用程度 | 常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