糠秕在前 | |||
拼音 | kāng bǐ zài qián | 簡拼 | kbzq |
近義詞 | 簸之揚之,糠秕在前 | 反義詞 |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 成語結構 | 主謂式 |
成語解釋 | 糠秕:谷皮和癟谷,比喻無價值的東西。形容自己不如別人 |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簸之揚之,糠秕在前。” | ||
成語用法 | 作賓語、定語;用于自謙 | ||
例子 | 《晉書·孫綽傳》:“鑿齒曰:‘簸之揚之,糠秕在前。’” | ||
成語故事 | 東晉時期,司馬昱邀請王坦之和范啟前去議事,范啟年齡大而官位小,王坦之年齡小而官位大。他們兩人互相謙讓讓對方走前頭。王坦之走在范啟前開玩笑說“簸之揚之,糠秕在前。”范啟反唇相譏:“淘啊汰啊,沙礫在后。”。 | ||
產生年代 | 古代 | ||
常用程度 | 生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