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得糊涂 | |||
拼音 | nán dé hú tú | 簡拼 | ndht |
近義詞 | 糊涂難得 | 反義詞 | 糊涂一世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 成語結構 | 動賓式 |
成語解釋 | 指人在該裝糊涂的時候難得糊涂 | ||
成語出處 | 林語堂《中國人之聰明》:“鄭板橋曰:‘難得糊涂’。” | ||
成語用法 | 偏正式;作謂語;用于人 | ||
例子 | ◎ 前人論文藝欣賞談及的"形象大于思維"的說法,依賴于形象本身的客觀性的豐富性,也依賴于欣賞者能動性的補充、發揮、甚至那堪稱為"難得糊涂"的創造性的誤解。 ◎ 鄭板橋說"難得糊涂",實際上就包含功利難以超越之意,而作家正是需要這種超越功利的"糊涂"。 | ||
英文翻譯 | hard to come by muddle <ignorance is bliss.> | ||
成語故事 | 清朝乾隆年間,畫家鄭板橋中了進士,做了山東范縣縣令。寡婦朱月姣告狀說魏善人欺侮她,魏善人說她借了銀子想賴帳。鄭板橋馬上明白其中原委,就裝糊涂判魏善人贏,迫使他賠償她二十兩銀子,從此鄭板橋就有“難得糊涂官”的美稱。 | ||
產生年代 | 現代 | ||
常用程度 | 常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