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堤,潰于蟻穴 |
拼音 | qiān lǐ zhī dī,kuì yú yǐ xuè | 簡拼 | qlzdk |
近義詞 | 因小失大 | 反義詞 | 堅如盤石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 成語結(jié)構(gòu) | 復(fù)句式 |
成語解釋 | 堤:堤壩;潰:崩潰;蟻穴:螞蟻洞。一個小小的螞蟻洞,可以使千里長堤潰決。比喻小事不慎將釀成大禍。 |
成語出處 | 先秦·韓非《韓非子·喻老》:“千丈之堤,潰于蟻穴,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 |
成語用法 |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用于勸誡方面 |
例子 | ◎ 公元前234年,韓非子《喻老篇》曾論及:"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這是成語"千里之堤,潰于蟻穴"的出處;公元779~831年,唐代詩人元稹在他的《長慶集》蟻子詩里寫道:"時術(shù)功雖細,年深禍亦成,攻穿漏江海,食蛟困魚享;敢憚榱木欒蠹,深藏柱石傾,寄言持重者,微物莫言輕。" |
英文翻譯 | slight negligence may lead to great disaster |
成語故事 | 戰(zhàn)國時期,魏國相國白圭在防洪方面很有成績,他善于筑堤防洪,并勤查勤補,經(jīng)常巡視,一發(fā)現(xiàn)小洞即使是極小的螞蟻洞也立即派人填補,不讓它漏水,以免小洞逐漸擴大、決口,造成大災(zāi)害。白圭任魏相期間,魏國沒有鬧過水災(zāi)。 |
成語正音 | 堤,不能讀作“tí”。 |
成語辯形 | 堤,不能寫作“提”。 |
成語辯析 |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和“因小失大”都可以指“因小處而使大處受損失。”但千里之堤,潰于蟻穴是強調(diào)由于疏忽了小方面而導(dǎo)致了禍患;“因小失大”強調(diào)為了小方面;而使大方面受損失;不一定有禍患。 |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 |
常用程度 | 常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