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花似玉 |
拼音 | rú huā sì yù | 簡拼 | rhsy |
近義詞 | 花容月貌、儀容俊秀 | 反義詞 | 面目猙獰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 成語結(jié)構(gòu) | 聯(lián)合式 |
成語解釋 | 像花和玉那樣美好。形容女子姿容出眾。 |
成語出處 | 元·張壽卿《紅梨花》第三折:“一個如花似玉的小娘子,和我那孩兒四目相窺,各有春心之意。” |
成語用法 | 聯(lián)合式;作謂語、定語、賓語;形容女子姿容秀麗 |
例子 | 假如不幸我莊周死后,你這般如花似玉的年紀,難道捱得過三年五載?(明·馮夢龍《警世通言·莊子休鼓盆成大道》) |
英文翻譯 | like flowers and as jades |
成語故事 | 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jīng)》中描寫一個美麗多情的少女去野外采桑,看到一個長得像鮮花一樣美麗、像碧玉一樣清秀的青年男子,他雖然衣著樸素大方,舉止言行處處很高雅,少女頓時對這個如花似玉的男子從心底產(chǎn)生愛慕之情。 |
成語辯形 | 似,不能寫作“姒”。 |
成語辯析 | 如花似玉和“如花似錦”字面意思相近;但如花似玉形容美好、美麗。不同在于:①“如花似錦”形容美好、華麗;如花似玉可形容女子的美麗容貌;“如花似錦”不能。②“如花似錦”可形容美好的前程、前景、陳設(shè)、服飾;如花似玉不能。這兩個成語不能換用。 |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 |
常用程度 | 常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