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必躬親 | |||
拼音 | shì bì gōng qīn | 簡拼 | sbgq |
近義詞 | 身體力行、一本正經(jīng) | 反義詞 | 游手好閑、好吃懶做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 成語結(jié)構(gòu) | 主謂式 |
成語解釋 | 躬親:親自。不論什么事一定要親自去做,親自過問。形容辦事認(rèn)真,毫不懈怠。 | ||
成語出處 | 唐·張九齡《謝賜大麥面狀》:“伏以周人之禮,唯有籍田,漢氏之薦,但聞時(shí)果,則未有如陛下嚴(yán)祗于宗廟,勤儉于生人,事必躬親,動(dòng)合天德。” | ||
成語用法 |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 ||
例子 | 于舅太爺卻勤勤懇懇,事必躬親,于這位外甥的事格外當(dāng)心。(清·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五十九回) | ||
英文翻譯 | attend to everything personally | ||
謎語 | 奉孝莫辭勞 | ||
成語正音 | 親,不能讀作“qìnɡ”。 | ||
成語辯形 | 躬,不能寫作“公”。 | ||
成語辯析 | 見“身體力行”。 | ||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 | ||
常用程度 | 常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