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征七辟 | |||
拼音 | sān zhēng qī bì | 簡拼 | szqb |
近義詞 | 反義詞 |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 成語結構 | 聯合式 |
成語解釋 | 三、七:泛指多次;征、辟:征召,薦舉。指朝廷多次征名為官 | ||
成語出處 | 《晉書·王褒傳》:“于是隱居教授,三征七辟,皆不就。” | ||
成語用法 | 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 ||
英文翻譯 | issue repeated invitations to the virtuous and capable for public service | ||
產生年代 | 古代 | ||
常用程度 | 生僻 |
三征七辟 | |||
拼音 | sān zhēng qī bì | 簡拼 | szqb |
近義詞 | 反義詞 |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 成語結構 | 聯合式 |
成語解釋 | 三、七:泛指多次;征、辟:征召,薦舉。指朝廷多次征名為官 | ||
成語出處 | 《晉書·王褒傳》:“于是隱居教授,三征七辟,皆不就。” | ||
成語用法 | 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 ||
英文翻譯 | issue repeated invitations to the virtuous and capable for public service | ||
產生年代 | 古代 | ||
常用程度 | 生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