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xùn)格之言 | |||
拼音 | xùn gé zhī yán | 簡拼 | xgzy |
近義詞 | 反義詞 |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 成語結(jié)構(gòu) | 偏正式 |
成語解釋 | 指可以奉為行為準(zhǔn)則的教誨之言。 | ||
成語出處 | 《孔子家語·五儀》:“所謂庸人者,心不存慎終之規(guī),口不吐訓(xùn)格之言。” | ||
成語用法 | 作主語、賓語;用于書面語 | ||
例子 | 明·趙南星《明敕贈吏科都給事中繼川魏公碑》:“夫訓(xùn)格之言, 可剿襲也;中繩之行,可假托也。” | ||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 | ||
常用程度 | 生僻 |
訓(xùn)格之言 | |||
拼音 | xùn gé zhī yán | 簡拼 | xgzy |
近義詞 | 反義詞 |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 成語結(jié)構(gòu) | 偏正式 |
成語解釋 | 指可以奉為行為準(zhǔn)則的教誨之言。 | ||
成語出處 | 《孔子家語·五儀》:“所謂庸人者,心不存慎終之規(guī),口不吐訓(xùn)格之言。” | ||
成語用法 | 作主語、賓語;用于書面語 | ||
例子 | 明·趙南星《明敕贈吏科都給事中繼川魏公碑》:“夫訓(xùn)格之言, 可剿襲也;中繩之行,可假托也。” | ||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 | ||
常用程度 | 生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