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余而力不足 | |||
拼音 | xīn yǒu yú ér lì bù zú | 簡拼 | xyyz |
近義詞 | 愛莫能助 | 反義詞 | 余勇可賈、行有余力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 成語結構 | 復句式 |
成語解釋 | 心里非常想做,但是力量不夠。 | ||
成語出處 | 先秦·孔子《論語·里仁》:“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 ||
成語用法 | 復句式;作主語、分句;表婉約拒絕的意思 | ||
例子 | 我手里但凡從容些,也時常來上供,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十五回) | ||
英文翻譯 | willing but unable | ||
歇后語 | 擔山填海 | ||
謎語 | 螞蟻拖耗子 | ||
成語正音 | 而,不能讀作“ěr”。 | ||
成語辯形 | 力,不能寫作“立”。 | ||
成語辯析 | 心有余而力不足和“愛莫能助”;都有“心里想做;但因為本身力量有限;無法去做”的意思。區別在于“愛莫能助”強調內心同情;愛惜;心有余而力不足強調心里很想作。“愛莫能助”不能去做的原因;有時還因為客觀上有強大的阻力;有時略有諷刺意味;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所沒有的。 | ||
產生年代 | 古代 | ||
常用程度 | 常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