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虎謀皮 | |||
拼音 | yǔ hǔ móu pí | 簡拼 | yhmp |
近義詞 | 海中撈月、枉費心機、水中撈月 | 反義詞 | 行之有效、立竿見影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 成語結構 | 偏正式 |
成語解釋 | 跟老虎商量要它的皮。比喻跟惡人商量要他放棄自己的利益,絕對辦不到。 | ||
成語出處 | 《太平御覽》第208卷引《符子》:“欲為千金之裘,而與狐謀其皮,欲具少牢之珍而與羊謀其羞。言未卒,狐相率逃于重丘之下,羊相呼藏于深林之中! | ||
成語用法 | 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 ||
例子 | 過去與蔣介石談判,正如陳嘉庚先生在一九四六年打給我的電報中所說,是“無異與虎謀皮”。 周恩來《關于和平談判問題的報告》 | ||
英文翻譯 | ask a tiger for its skin | ||
謎語 | 最危險的差使 | ||
成語故事 | 傳說周朝有人特別喜歡穿皮衣吃精美的食品,他“欲為千金之裘而與狐謀其皮”,狐貍就傳警報逃到深山中;“欲具少牢之珍而與羊謀其羞”,羊呼叫同伴一起藏到茂密的森林里去了。結果他沒有制成一件皮袍,沒有辦成羊肉祭祀宴會。 | ||
成語正音 | 謀,不能讀作“mú”。 | ||
產生年代 | 古代 | ||
常用程度 | 常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