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郎顧曲 | |||
拼音 | zhōu láng gù qǔ | 簡拼 | zlgq |
近義詞 | 反義詞 |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 成語結(jié)構(gòu) | 主謂式 |
成語解釋 | 原指周瑜業(yè)于音樂。后泛指通音樂戲曲的人。 |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吳書·周瑜傳》:“瑜少精意于音樂,雖三爵之后,其有闕誤,瑜必知之,知之必顧,故時有人謠曰:‘曲有誤,周郎顧。’” | ||
成語用法 | 作賓語、定語;指懂音樂的人 | ||
例子 | 誰謂周郎顧曲之場,非即生公說法之地乎?(清·俞樾《余蓮村勸善雜劇序》) | ||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 | ||
常用程度 | 生僻 |
周郎顧曲 | |||
拼音 | zhōu láng gù qǔ | 簡拼 | zlgq |
近義詞 | 反義詞 |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 成語結(jié)構(gòu) | 主謂式 |
成語解釋 | 原指周瑜業(yè)于音樂。后泛指通音樂戲曲的人。 | ||
成語出處 | 《三國志·吳書·周瑜傳》:“瑜少精意于音樂,雖三爵之后,其有闕誤,瑜必知之,知之必顧,故時有人謠曰:‘曲有誤,周郎顧。’” | ||
成語用法 | 作賓語、定語;指懂音樂的人 | ||
例子 | 誰謂周郎顧曲之場,非即生公說法之地乎?(清·俞樾《余蓮村勸善雜劇序》) | ||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 | ||
常用程度 | 生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