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大學是一所服務大連、面向全國,擁有教育、文、史、法、理、工、醫(yī),管理八大學科門類的多學科綜合性普通高等學校。位于大連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坐落在蔥蘢高峻的大黑山腳下。以白色為主色調的100余座建筑物錯落有致地分布在校園內,一塊塊綠化帶將這些建筑按學科分成一個個學科組團,美麗的校園和先進的教學設施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大連大學成立于1987年10月,由三校合并而成,建校之初分四地辦學。1992年,學校采用了換建的形式,用了不到三年的時間,在大連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新建了占地108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5余萬平方米的新校園,從根本上改變了學校的基本辦學條件,使學校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合并,也為學校面對新的高等教育形勢進一步實現管理體制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奠定了基礎。 1998年10月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價。
大連大學現有14個學院4個系,有34個本科專業(yè)。校本部教職1500人,專任教師655人。全日制在校學生近9000人。國際文化交流學院有外國留學生60余人。成人教育學院本專科在校學生3000余人。圖書館藏書72萬冊,各類期刊5000余種,并設有圖書網絡檢索系統(tǒng)和多媒體網絡閱覽室,是中國學術期刊文獻檢索一級站。擁有1500親臺教學及管理用微機。大連大學另設附屬衛(wèi)生學校、附屬中學、附屬職業(yè)中專和3所三級甲等附屬醫(yī)院。
按照專業(yè)與課程的綜合特色,專業(yè)與學科的地方特色,人才能力的多元特色,辦學模式的開放特色,校園環(huán)境的現代特色這一特色建設的思路,學校不斷審視現有社會需求,深化改革,努力提高教育質量,增強辦學實力。學校發(fā)揮多學科的綜合優(yōu)勢,建設了一批學科交叉形成自己獨特優(yōu)勢的專業(yè)和門類齊全的公共選修課體系。利用社會資源多方位與社會聯(lián)合辦學,并廣泛建立了涵蓋各學科、專業(yè)的教學和實習基地80余個,鼓勵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科技競賽等活動,培養(yǎng)人才能力的多元化。積極拓展國際合作辦學渠道,開展學術交流活動,目前,己與2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幾十所高校及科研單位建立了聯(lián)系。
大連大學緊緊圍繞學科建設這一中心工作,加大人才隊伍建設力度,構建重點建設學科,以期實現局部突破,拉動學校整體建設,實現跨越式發(fā)展。近三年來,大連大學承擔的各類研究基金項目和科技計劃課題共106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及其他項目20項,省部級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科技計劃項目和人文社會科學基金課題49項,市級自然科學基金計劃項目37項。在各項科技成果中,獲國家級獎6項、省部級獎17項。發(fā)表論文1173篇,80余篇學術論文被EI、SCI、ISTP及新華文摘收錄,主編、參編各類著作、教材百余部。2001年學校科技產業(yè)營業(yè)額突破1600萬元。
為適應21世紀科學文化、經濟建設和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大連大學正以現代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為指導,按照建設具有鮮明特色學校的思路,努力培養(yǎng)學生成為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到2005年,學校在校生預計達到12000人。學校黨委提出新階段的指導思想和奮斗目標為:以中共中央深化教育改革和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指導,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大力加強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全體師生員工綜合素質和大力加強科學研究及建設重點學科為兩翼,以人才隊伍建設和內部管理體制改革為保證,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學術水平和綜合實力為目的,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黨建和思想政治教育,整體推進學校全面工作。爭取到2005年,使大連大學在主要的基本指標方面進入國內地方普通高校的前列。
高校基本信息
學校名稱:大連大學
高校代碼:11258
所在省市:遼寧
學校地址:遼寧省大連市大連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
聯(lián)系電話:0411-7300666,7300952
學校傳真:
高校代碼:11258
所在省市:遼寧
學校地址:遼寧省大連市大連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
聯(lián)系電話:0411-7300666,7300952
學校傳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