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性實踐活動心得體會(精選4篇)
黨性實踐活動心得體會 篇1
5月20日,我有幸參加了由鎮黨委政府組織的全鎮領導干部黨性黨風黨紀教育活動,會上大家集中參觀了近年我州部分貪污腐敗案件的展覽。看完之后我的思想受到了強烈的震撼和教育,昔日意氣風發,躊躇滿志的同志,今天卻成為了階下囚,墮落為人民的罪人。他們在金錢等物質的誘惑下,迷失了方向,腐化了思想,扭曲了價值觀,利用手中權利謀己之私,走向了人民的對立面,墜入了犯罪的深淵。他們的行為可恥,他們的結局可憐,他們的下場可悲。
對照黨員干部廉潔法律法規相關規定,回想自己工作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深感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務必自覺樹立牢固思想和行為防線,不斷學習,把握定位,不放松工作生活中任何小節問題,時刻將黨和人民的利益擺在第一位,才能把人民賦予的權利用得好、用的正。本人覺得要做到防腐拒變,需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堅定信念,在前進中明確方向,不斷鞏固思想警戒線; 回顧落馬干部的腐化,究根結底是他們背離了黨的宗旨,背離了共產主義信念,在快速發展的經濟大潮中迷失了自我,嚴重違背了黨的組織原則,違背了黨員干部的基本道德,為己之私利失去了信仰。俗話說:心正則廉潔,身正則剛直,行正則威嚴。作為一名領導干部,一名共產黨員,更應堅定信念,在前行中不斷糾正自己的方向,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永遠站在時代前列,堅持用時代發展的要求審視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強和完善自己,做到在政治上清醒,理論上成熟,思想上堅定。強化法制觀念,在待人處事上保持應有的警惕性和純潔性,才可以在仕途路、人生路上走的更好。
二是強化修養,在學習中汲取養分,不斷筑牢廉潔安全閘; 不斷學習是一個人成功的基石。黨員干部的修養是一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和各種科學文化知識武裝自己頭腦的過程。馬克思主義理論不是人們頭腦中天生就有的,需要經過刻苦學習去獲取,認真讀書是黨員干部增強黨性、加強修養的基本環節和重要途徑。學習光用理論武裝還不夠,更要通過案例鑒悟。古有海瑞一身正氣,流芳千古:今有“縣官”失足墜馬,刺人心痛。古語云: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衰;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陶艷紅等人墮落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很關鍵的一條就是放松了學習,理想和信念在腐蝕中慢慢喪失,最終被欲望的繩索絆倒。想要把利欲、腐敗拒于門外,必須自覺改造自己,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面對近年來新形勢、新發展、新變化,只有自覺把學習作為一種責任和追求,才能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免疫能力。
三是嚴于律己,在工作中自覺磨練,不斷夯實防腐主陣地。
在實踐中自覺磨練黨員干部的黨性鍛煉和黨性修養,是思想覺悟、政治品質、道德操行的鍛造過程。完成這種鍛造,需要刻苦學習,用科學的理論武裝自己,不斷提高精神境界,更重要的還是要到實踐中去鍛造,在實踐中刻苦磨練養成。黨中央出臺了一系列的黨內監督制度,我一定會認真貫徹好,執行好,并在工作中與別的同志相互監督,共同進步。不斷強化政策和法律意識學習,嚴格遵守黨的政治紀律、組織紀律、財經紀律,確保黨的方針、路線能正確實施,嚴于律己,按程序辦事,積極維護黨紀國法的嚴肅性,做表率,做榜樣,經常反省自己的行為和作風,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許多事實告訴我們,生活小節關乎道德情操,要正確選擇個人愛好,擺脫低級趣味;慎重對待朋友之情,擇善而交,凈化朋友圈。
學習雖已結束,展覽里褪去的信仰、懺悔的直白,一幅幅畫面仍能在腦海中映過,久久發人深思。千里之堤,潰于蟻穴,不論是工作亦或生活,我們都應從每件小事做起,防微杜漸,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常修為官之德、常洗心靈之垢、常懷畏懼之心、常思貪欲之害、常棄非分之想、常思監督之益,牢記黨的宗旨,恪盡職守,真正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用好、用正。
韋美云
黨性實踐活動心得體會 篇2
修養是什么?修養是指人們在思想、精神、知識等方面所付出的自覺努力和已達到的實際水平。黨性修養主要指黨員及黨員領導干部政治思想方面的認識水平和行動能力。黨群眾路線教育活動中反復強調黨的領導干部一定要加強黨性修養,我覺得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首先,客觀的講,這些年來黨員領導干部的黨性修養處于一個滑坡的狀態。有的黨員干領導干部多少年了沒有認真的學習過《黨章》,對黨的指導思想,黨的組織紀律,黨員的權利和義務這些最基本的知識不清楚;有的掌著黨給的權,端著黨給的碗,罵著黨的娘,有意見在組織會議上不說,在公共場所卻口無遮攔,不僅不如那些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連一般的人民群眾都不如;有的不信馬克思主義,不信社會主義制度,也不信社會主義理論,卻盲目的信奉西方的這主義、那主義,認為是救中國的靈丹妙藥;有的一提改革就滿腹牢騷,認為中國現實的問題都是改革造成的,認為中國的政治改革已經嚴重滯后于現實,加快推進政治改革就是要建立西方所謂的三權分立制度;有的把黨紀國法置于腦后,心里想的是如何利用手中的權利為自己、為親屬謀利益。凡此種種,都說明我們黨員干部的黨性修養已經到了非抓不可的地步。
加強黨性修養首先要強化黨員意識。就是要從《黨章》學起,諸章逐條的學,認真的學,認真的記,該抄的抄下來,該背的背下來,搞清楚我們黨的總綱是什么,這是方向,搞清楚黨員的權利和義務是什么,這是遵守黨章、服務人民的根本,搞清楚我們黨的各級組織,這是黨活動的保證,搞清楚對黨員干部的要求,這是我們行動的標準。要重溫入黨誓詞,要重溫入黨申請,看看當初我們入黨的時候是怎樣的一種思想認識,思想境界,現在有哪些差距,以此來強化黨員的意識。時刻不要忘了自己是一名黨員,雖然來自于群眾,但我們的思想認識和精神境界一定要高于群眾,這樣才對得起黨員這個稱號。
加強黨性修養要認真學習黨的歷史。把黨的歷史學習放到世界歷史的大背景下去分析、去比照,真正搞清楚黨在長期革命斗爭中形成的理論為什么是這正確的,搞清楚我們黨的執政地位是怎么得來的,搞清楚我們黨從一個革命黨轉變成一個執政黨的艱難曲折的過程,搞清楚為什么我們說中國共產黨是光榮的、正確的、偉大的黨,搞清楚我們今天的改革開放是在一個什么樣的背景下開始,這樣的政策給我們這個黨、我們這個國家帶來了什么樣的進步和變化。同時,我們還要橫向比較,比較同樣是社會主義國家,為什么蘇聯、東歐等社會主義國家會亡黨亡國,我們卻沿著社會主義道路闊步前進,比較西方鼓吹的民主制度為什么沒有使印度這樣的大國富強起來,沒有使泰國、烏克蘭這些國家穩定下來。從而達到歷史的、辯證的看待黨的歷史、看待黨所取得的成績,看待黨在歷史和現實中所走過的彎路,更加自覺的堅持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論自信。
加強黨性修養要認真學習黨的方針、政策。黨的方針、政策是黨在新形勢下團結和帶領廣大黨員和人民群眾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法寶,是我們行動的指引。我們只有把當的方針政策學深學透,深刻領會其精神實質,內化于心,才有可能外化于行,才有可能給群眾宣講透徹黨的政策,才能增強行動的自覺,才能增長做好工作的本領,才有可能帶領人民群眾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才能避免瞎指揮、拍腦袋決策,才能避免半懂不懂,囫圇吞棗,才能避免教條主義和形式主義。
總之,黨員領導干部加強修養,首先要加強黨性修養,這是我們的立世之本和成事之基。
黨性實踐活動心得體會 篇3
年5月12日,我有幸作為“醫科大學處級干部黨性教育專題培訓班”的一員,懷著無比崇敬與激動的心情,踏上了前往井岡山的旅程。雖然只有短短一周時間的學習與培訓,卻讓我經受了一次又一次心靈的洗禮和震悍,受益非淺。
井岡山干部教育學院教授的專題課堂教學《井岡山斗爭及井岡山精神》,向我們介紹了井岡山斗爭的艱苦歷程、井岡山的歷史貢獻以及井岡山精神的內涵,讓我們明晰了這段歷史以及它在中國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意義。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是我黨建立最早、最具生命力的一塊根據地。9月-1930年2月,短短兩年四個月的時間,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經歷了從建立到戰略轉移的全過程。秋收起義失利后,毛澤東同志率領工農革命軍到達井岡山,公開打出了中國共產黨的旗幟;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提出推翻三座大山的目標。武裝斗爭,第一次建立了革命軍隊;三灣改編,第一次把黨的支部建在了連隊;土地革命,第一次解決了農民的土地問題,井岡山的農民第一次喊出了共產黨萬歲。工農武裝割據,第一次建立了紅色革命政權。在井岡山斗爭的基礎上,毛澤東同志撰寫的《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和《井岡山的斗爭》兩篇文章,從理論的高度,概括和總結了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歷史經驗,指出了羅霄山脈中段紅色政權存在和發展的客觀原因,闡述了根據地建設的正確策略,把土地革命、武裝斗爭、建立根據地三者密切結合起來,形成了有中國特色的紅色政權理論和“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而他在1930年1月所寫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既科學地總結了井岡山斗爭的經驗,又科學地預示了在井岡山點燃的星星之火,必將在全中國燎原。
追隨這段歷史,在井岡山我們瞻仰了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向長眠在這里的革命烈士敬獻了花圈,瞻仰了無名烈士碑,重溫了入黨誓詞;參觀了井岡山革命博物館、茨坪和大井毛澤東舊居,小井紅軍醫院,黃洋界哨口和紅軍造幣廠等處,重走了朱毛紅軍挑糧小道;同時領略了井岡山巍峨雄偉、鐘靈毓秀的山色風光。“三灣改編”、“朱毛會師”、“八角樓的燈光”、“黃洋界保衛戰”、“十送紅軍”等歷史場景的再現,讓我們一次次深刻領會到中國無產階級革命歷史的艱辛和新中國的來之不易。
這次黨性教育與培訓,井岡山干部教育學院課程設計新穎獨特,除了專題教學講座,實地現場教學,還有與王佐、曾志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革命后代的訪談,讓我們感受到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博大胸懷和感人事跡;精心組織的紅歌晚會,讓我們激情澎湃;還有“雷打石”前鐵紀教育、穿越峽谷、搶救傷員、勝利會師等“井岡山紅色體驗教學”, 讓我們身臨實景,感受當年紅軍戰士的艱難跋涉,體驗當年紅軍的艱苦奮斗和共產主義追求;井岡山市拿山渥田村的社會考察,讓我們近距離了解新農村建設。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總要有一種精神,而井岡山精神面貌就是民族精神在革命斗爭中的錘煉和升華,是中國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這就是——“堅定信念、艱苦奮斗,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群眾、勇于勝利”!
“堅定信念”是對共產黨員最基本的要求,是黨性修養最核心的內容, 是先進性的最起碼的條件。我們今天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也必須具有這種理想和信念。“艱苦奮斗”是我黨一貫倡導的政治優勢和優良傳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它與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相融合,是一種與時俱進的創業精神。“實事求是”是黨的思想路線,是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精髓,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是我們黨能夠堅持先進性和增強創造力的決定性因素。“敢闖新路”,就是勇于創新。創新意識不論對個人還是對中華民族的發展都是不可缺少的。“依靠群眾”就是堅持走群眾路線。“群眾路線”是中國共產黨長期革命和建設經驗的總結。群眾路線是黨的根本路線,這是由我們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所決定的。“勇于勝利”是不屈不撓,勇往直前的一種民族精神,無論是在戰爭時期,還是在現代化建設時期,這種精神始終是支撐中華民族的脊梁。靠這種精神,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靠這種精神中國的現代化必將實現。
短短一周的井岡山之行,深深地震悍了我們每一位學員,提高和增強了我們的黨性修養,作為年輕一輩的中國共產黨員,對歷史的了解堅定了我們對黨、對信仰、對社會主義建設的忠誠信念。
結束了井岡山之旅,又重新回到了工作崗位。想著這段歷史、想著老一輩革命家們的無私奉獻、想著烈士陵園中那三萬多無名烈士,無論遇到什么樣的困難,我們都不會退縮,因為井岡山精神已深深烙入我們的心中。
黨性實踐活動心得體會 篇4
4月26日,縣局組織全體黨員干部共赴蒙陰、臨沂進行黨性教育。在蒙陰,參觀了孟良崮戰役紀念館,聽取了革命先烈為解放事業英勇斗爭、沂蒙老區人民踴躍支前擁軍的事跡講解,重溫入黨誓詞。在臨沂,參觀了沂蒙革命紀念館,感受沂蒙精神,踐行群眾路線。
一路行來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用心領略這片紅色土地的精神風貌,我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著,被革命前輩不怕艱苦、不畏艱辛、無畏犧牲的精神感動著,被沂蒙精神激勵著。一張張圖片、一件件實物、一個個故事都深深地打動了我。通過一路看、一路學、一路議、一路思,我感到收獲很大,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深刻體會了“沂蒙精神”
全面深刻地領會了沂蒙人民與山東黨、政、軍共同創造的“愛黨愛軍、開拓奮進、艱苦創業、無私奉獻、戰天斗地、吃苦耐勞、勇往直前、永不服輸、敢于勝利”的沂蒙精神的豐富內涵。深切感受到,沂蒙精神深深根植于沂蒙大地,與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樣,是我們黨和國家寶貴的精神財富,無論在戰爭年代還是在和平建設時期,始終是凝聚和激勵沂蒙以及山東全省人民自強不息、頑強拼搏、昂揚奮進的強大精神動力。
二是加深了對群眾路線重要性認識
在老區人民用乳汁救傷員,最后一粒米當軍糧、最后一塊布作軍裝、最后一個兒子送戰場的歷史回顧中,深刻認識
到人民群眾是黨在革命戰爭時期克敵制勝的力量源泉,感受到革命戰爭年代沂蒙山區密切的黨群關系以及軍民魚水深情,體會到人民群眾堅定不移跟著共產黨走的忠貞信念,領悟到人民群眾在推動歷史發展中發揮的偉大作用,進一步增強了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三、進一步強化了黨性意識、增強了黨性觀念
通過重溫黨的光榮歷史和革命先烈艱苦奮斗的歷程,深切感受到黨性在廣大人民群眾中的影響力、號召力和凝聚力,心靈受到強烈震撼,黨性得到極大鍛煉。深深體會到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生長在和平、安定的環境里,一定要繼承革命先烈不怕困難、奮勇爭先的精神,堅定理想信念,牢記黨的宗旨,充分發揮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讓黨性光芒在實踐中閃耀,積極展示新時期共產黨人的風采。
緬懷過去,是為了更好地展望未來;傳承歷史,是為了實現科學地發展。 通過這次傳統教育,我感慨頗多,收獲頗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繼續繼承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弘揚革命精神,把沂蒙精神內化為對工作的動力,認真踐行群眾路線,不斷加強學習,增強黨性修養,全面提升自身素質,以實實在在的行動,為黨的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