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性原則方面存在的問題分析
堅持黨性原則,是加強和改進新時期黨的建設的一個重要問題,黨性原則方面存在的問題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黨性原則方面存在的問題分析,歡迎大家閱讀。
黨性原則方面存在的問題分析篇一
近期,通過縣委組織部在舉辦的學習培訓班后,自己對黨的紀律、鄧小平理論、黨的作風建設、領導科學、公關禮儀、經濟法學、農業產業結構等知識有了較為系統、深入透徹地理解,使自己明確了一個鄉鎮領導干部應具備的素質,如何當好鄉鎮領導干部。尤其是對自己思想覺悟的提高,增強黨性鍛煉方面得到很大的幫助。具體體現在:
一、加強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學習,堅定共產主義信念
在世界格局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趨勢加速發展,日新月異的科學技術進步正深刻地改變著當代經濟和社會生活。在這種國際環境下,每個共產黨員都面臨著嚴峻的考驗。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就要正確掌握理解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相關的科學文化知識,使自己能正確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使自己對共產主義的信仰,對走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牢固地建立在科學的理解和認識的基礎上。這樣才能在各種錯誤思潮的沖擊下不迷失政治方向,在關鍵時刻和重大歷史轉折關頭不動搖政治立場。當前就要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學習當作一項政治任務,領會好、掌握好、貫徹落實好,就是要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在思想上、政治上與保持一致,堅決維護中央的權威,保證中央政令暢通,樹立全局觀念,服務于大局。
二、提高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
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西方資本主義勢力加緊實行“西化”、“分化”策略,極力向我滲透,宣傳資本主義價值觀和資產階級意識形態。西方經濟上的私有化、政治上的自由化、文化上的精神污染以及腐朽生活方式,對我國社會產生了很大的沖擊,也嚴重侵蝕了一些干部,我們每個共產黨員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加強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學習,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不斷強化自己的無產階級思想意識,增強政治上的免疫力,抵御拜金主義、極端個人主義、剝削階級腐朽的人生觀和生活方式的侵蝕,要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去判斷各種思想觀點,不斷排除它們的侵蝕干擾,牢固樹立自己的無產階級世界觀。
市場經濟的突出特點是競爭性,它一方面使經濟生活充滿生機與活力,促進經濟效益的提高和推動經濟的發展,但另一方面也存在負面效應,容易導致自發性、盲目性,使人們過分追求物質利益,滋長個人主義和拜金主義。這就要求共產黨員在改革開放和發展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高度的組織紀律性,把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用來為人民服務、謀利益,決不以權謀私;同時堅決同違反黨的紀律和黨的組織原則的行為作斗爭,增強為黨的事業和人民利益自覺奉獻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吃苦在前,享樂在后,克已奉公,多做貢獻,反對利己主義;艱苦奮斗,反對官僚主義和腐敗作風,更自覺地遵守法律法規,強化黨紀、法紀、政治觀念,廉潔自律;轉變工作方式、工作作風,努力保持一種堅定不拔、頑強拼搏、奮發向上的良好精神狀態,形成一種刻苦學習,努力工作,服務大局,勤政廉潔,無私奉獻的革命精神。
三、堅持實事求是,堅持群眾觀點
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堅持一切為人民群眾,一切向人民群眾負責,相信和依靠人民群眾,堅持求真務實,保持黨和人民群眾的密切關系,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工作要具有高度的事業心和政治責任感,勤奮學習。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勇于開拓,敢挑重擔,爭創一流,努力把理想信念貫徹到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去,多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
四、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在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同時,還要努力鉆研業務。要堅持不懈地學習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知識、現代科學知識、法律知識和其他方面的知識。”所以,我們作為一名農村黨員干部要結合自己的知識狀況和工作實際,合理制定學習計劃,逐步積累和深入,更好地為“三農”服務,做一名群眾滿意的人民公仆。
黨性原則方面存在的問題分析篇二
一個缺乏足夠黨性修養,不善于運用正確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共產黨員,不可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也不可能成為黨的合格的領導干部。作為基礎領導干部,通過一年多的鍛煉,使我深深地認識到,要使自己不斷適應基層復雜的社會環境、艱苦的工作和生活條件、繁重的工作任務,使自己健康成長為黨和人民需要的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成為生活的強者、命運的強者、時代的強者,始終具有克服困難、戰勝困難的勇氣、信心和決心,就必須不斷加強自身的黨性修煉,提高從政的能力。
一、強化黨性,不斷增強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意識
要真正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就必須不斷強化黨性意識,不斷增強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意識,始終做到開拓創新、真抓實干、淡泊名利、傾聽民聲。
開拓創新。當今社會瞬息萬變,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在發展的道路上可以說前有標兵、后有追兵,稍有懈怠就有可能落后。一是永不滿足。始終要有改革進取的精神,摒棄“小成即滿、小富即安、小快即驕”的思想,強化不進則退的危機意識;始終要有與時俱進的精神。二是刻苦學習。磨刀不誤砍柴工?炭鄬W習各種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決策水平、工作水平和判斷復雜形勢的能力。三是敢走“彎路”。由于自己步入社會的時間不長,缺乏足夠的經驗,難免會栽跟頭,走彎路。但只要及時總結經驗,善于吸取教訓,振奮精神,繼續奮斗,就一定會不斷開創工作的新局面。
真抓實干。切實端正作風,要始終具有不達目的不回頭、不克服難題不松手,不實現理想不罷休的精神和干勁,真抓實干。一是號準“脈博”。摒棄一個處方治百病的做法,既吃透上級的精神,又摸清下面的情況,做到“瞄準靶子再放箭,號準脈博再下藥”,防止抓工作只圖好看或只做表面文章。二是務求實效。對工作要有一抓到底的狠勁、一說就做的實勁、一以貫之的韌勁,下真功夫、細功夫、深功夫、實功夫,一步一步地抓,一件事一件事地落實,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解決。三是敢于揭“短”。要做到在問題面前不繞跑,勇于在揭“短”中求發展。對查出來的“短”,不回避,不隱瞞,不怕縮小,不怕丟榮譽,能改的馬上改;一時改不了的,也要抓緊時間研究對策,想辦法,力求盡快解決。
淡泊名利。只有視名利淡如水,才能視事業重如山,才能把更多的精神和時間用在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上。一是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始終做到想問題應考慮到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是考慮對自己是否有利;做決策應根據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而不是為了個人的社會升遷;面對成績時應再接再厲,而不是居功自傲,借此向黨和人民索取回報。要始終做到心里裝著群眾,凡事想著群眾,工作依靠群眾,一切為了群眾。二是要正確對待個人得失。當個人的利益如愿以償時,不要得意忘形,忘乎所以;當個人的利益一時得不到滿足時,也不能埋怨組織,甚至做出違法亂紀的事來。要多一點公心,少一些私心,把事業看得重一點,把得失看得輕一點,把名利看得透一點,有一種寵辱不驚的豁達胸懷,努力做到淡泊明志,寧靜志遠。
傾聽民聲。民聲是社情民意的集中反映。要堅持把群眾在想什么、盼什么、急什么、贊成什么、反對什么、希望什么,從而使自己獲得想問題、做決策、辦事情的重要依據。一是要與群眾“零距離”接觸。經常到基層去,到群眾中去,到工作推不開的地方去,特別是要經常到貧困農村、貧困農戶中去,與群眾面對面地交淡。二是要平易近人。無論在什么時候都要對人民群眾態度誠懇,不打官腔、不擺架子,不推諉敷衍,以自己的人格魅力來贏得群眾的信任,使他們感到可近、可親、可敬,從而把心中真實的想法傾訴出來。
二、以人為本,切實深入地做好群眾思想工作
改進作風,把群眾說懂。說懂,就是用群眾的語言讓群眾明白我們所做的工作,讓群眾真正了解情況。一是轉變作風。要放下架子,走進人民群眾之中,密切同人民群眾的聯系,把我們所辦的事講清、把政策說懂,把道理說明,把利弊擺清,努力體現公仆情懷,體現人與人之間的真正情義,做到心與群眾貼在一起、情與群眾融在一起、勁與群眾合在一起。二是讓群眾知情。要大力推廣政務、村務公開。凡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事和容易出現干部以權謀私的環節,如財政收支、計劃生育、土地流轉、集體經濟承包費以及各種涉農收費等,都要向群眾公開、公示,自覺接受廣大群眾的監督。三是充分發揚民主。凡涉及群眾利益的事,必須充分發揚民主,交給群眾討論醞釀,認真聽取他們的看法,充分征求他們的意見,而不是進行空洞的說教,或我講你聽、“等級森嚴”地進行對話,或出點墻報、掛幾幅標語、喊幾句口號。征求聽取意見,要做到動嘴與動手相結合,既到家庭院落拉家常進行開導,又到田間地頭幫工幫勞,真心實意地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
動之以情,把群眾說通。說通,就是讓群眾理解我們辦事的目的,清除疑慮,心通氣順,樂意接受。更讓廣大群眾了解黨的政策,自覺地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個人三者之間的利益關系,自覺履行公民應盡的義務,自覺地跟著共產黨走。要實現這些目的:一是加強學習,熟悉黨的方針政策,掌握必要的稅務、法律知識及國情鄉情知識,學會運用市場的法則,提高自己運用經濟和法律手段解決好群眾生產生活問題的能力。二是搞好調查研究,提高做好群眾工作的預見性、針對性和實效性。要經常深入基層、深入群眾,了解群眾在想什么、盼什么、急什么、干什么,切實掌握群眾的思想狀況,進而用不同的辦法解決不同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