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黨95周年黨課心得體會
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過制定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為實現國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奮斗...我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對這些老師產生了強烈的好感,希望跟著他們學習得更深入更透徹,更對黨組織油然而生出一種肅然起敬的敬畏感,我內心升騰了一種使命感——作為一名積極向上的大學生努力奮斗、堅定信念為世界為人民服務的一種念頭,那種精神上的滿足感使我身上的血液都沸騰了起來。
最后,學習如何端正入黨動機,履行黨員的條件、義務和權利,以實際行動爭取做一名合格的黨員,使我更加嚴格的要求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在思想上于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行動中自覺依照黨員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在爭取入黨的過程中,不斷改造自己主觀世界、提高覺悟和黨性修養、以實際行動使自己具備黨員條件的過程。通過學習領會文件精神,在全體黨員中開展以“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為主要內容的“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使我更加清晰的認識黨的現狀和未來的發展,也更加堅定信念去好好生活、努力學習、熱心服務更多的人。在不久的未來真正做一個“忠誠、干凈、擔當”的合格黨員!
建黨95周年黨課心得體會三
回顧這一個月以來的黨課學習,我們首先知道了如何成為一名黨員,一名合格的黨員。共產黨要成為中國工人階級有共產主義覺悟的先鋒戰士,而且必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惜犧牲個人的一切,為實現共產主義奮斗獻身。共產黨員永遠是勞動人民的普通一員,所有共產黨員都不得謀求任何私利和特權。這讓我想到了一句話:中國共產黨人永遠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經過這一個月的黨課學習,我們了解了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程,從六十年前,7月到今天,黨已經九十一歲了。
95年來,中國共產黨自始至終都代表著中國大多數人的愿景和訴求。從到1949年,甚至有超過370萬中共黨員為了國家和民族的獨立自由獻出了自己的生命。13名代表,五十多位黨員,星星之火,終成燎原;95年艱苦輝煌,60余年國運昌隆,氣壯山河,聲震寰宇!
95年前,中國共產黨為黑暗的中國點起了一盞明燈,照亮了漫漫革命之路;95年后,《建黨偉業》追本溯源,去尋找和講述光明源頭的故事。中國共產黨的故事,是一個青春、激情、奮斗、獻身的故事。在那一代年輕人的身上,擔負著救亡圖存、改寫歷史的大任。正是這批年輕人,用他們的青春與熱血,描繪出了新生的中國,譜寫了一曲瑰偉壯麗的文明之歌。我們今天的一切,都與他們當年的奮斗和努力息息相關,他們與我們,昨天和今天,血肉相連。
這一個月的黨課學習,我們更加了解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治國的思想和行動方針。我們要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立足基本國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鞏固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走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在黨課期間,我國的也在如火如荼的召開,從的主題:“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凝聚力量,攻堅克難,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中,我明白了我黨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有科學的理論進行支撐的,而這些科學的理論也是要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
在黨課學習中我們還學習了關于公平與效率的關系。長期以來的提法是“效率優先,兼顧公平”。這一術語最早是由學者在1985年的調查報告中提出。改革開放之初,為迅速打破平均 主義吃“大鍋飯”的低效率局面,黨中央提出要優先強調效率。黨的十三大明確提出“在促進效率提高的前提下體現社會公平”。1993 年,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正式使用“效率優先、兼顧公平”這一術語,強調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必須“建立以按勞分配為主體,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勵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走共同富裕的道路”。黨的xx大報告堅持這一提法的同時,又強調誠實、合法致富,取締非法收入,調節過高收入,防止兩極分化。我們不僅要通過改革“把蛋糕做大”,更要通過改革“把蛋糕切公正”,努力使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其他群眾共同享受到經濟社 會發展的成果。只有這樣才能讓改革真正贏得人民群眾的支持,也才能讓改革真正繼續進行下去。
黨課的學習部僅僅是學習黨的知識,還讓我們懂得了生活和為人處世的道理。孫寶國院士首先提出的是獨立。首先我們要做到獨立生活。現在我們可能還不能獨立生活,但是我們要培養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一個人如果說連生存能力都沒有,如何立足于社會,如何在這個紛繁復雜的社會中生存。之后就是我們要獨立思考。培養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學會理性思考,這樣我們才能有一個清晰的思路,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做人。我們首先要學會處理人際關系,做一個受歡迎的人,善待同學,在失意者面前不談自己的得意,多替他人考慮把方便留給別人,學會寬容。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我們還要增強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做事。我們做事要從小事做起,任何大事都是有一個一個小事串聯起來形成的。我們還要學會抓主要矛盾,現在來說學習就是主要矛盾。多與高人接觸,謹慎,小心。鍛煉身體,磨練意志。生活要有規律。學會放松,磨練自己的意志和毅力,學會堅持,持之以恒。我們還要學會放棄,懂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并且勇于從失敗中奮起,讓理想與現實接軌——一步一步地走下去。
我們還要學會感恩。感恩是人之本性,是現代社會成功人士健康性格的必備條件。人的一生中,小而言之,從小時候起,就領受了父母的養育之恩,等到上學,有老師的教育之恩,工作以后,又有領導、同事的關懷、幫助之恩,年紀大了之后,又 免不了要接受晚輩的贍養、照顧之恩;大而言之,作為單個的社會成員,我們都生活在一個多層次的社會大環境之中,都首先從這個大環境里獲得了一定的生存條件 和發展機會,也就是說,社會這個大環境是有恩于我們每個人的。感恩,說明一個人對自己與他人和社會的關系有著正確的認識;報恩,則是在這種正確認識之下產生的一種責任感。 沒有社會成員的感恩和報恩,很難想象一個社會能夠正常發展下去。在感恩的空氣中,人們對許多事情都可以平心靜氣;在感恩的空氣中,人們可以認真、務實地從 最細小的一件事做起;在感恩的空氣中,人們自發地真正做到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在感恩的空氣中,人們正視錯誤,互相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