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季度在校大學生思想匯報范文(通用3篇)
第四季度在校大學生思想匯報范文 篇1
敬愛的黨組織:
被確定為預備黨員已半年有余,在這半年多里我始終不放松對黨的理論觀念的學習,使我對自身存在的缺點和不足,存在的與黨員的先進性不合拍的地方有了更清醒的認識,同時在思想、學習和作風上都取得了一定的進步,理論水平,黨性修養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 產主義。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我深知,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共 產 黨員,不僅要有正確的理論認識,更要勇于去實踐。要活學活用,把先進的思想化作先進的生產力,把黨的思想融入到實際工作中去,把科學發展觀重要思想同自己的實際工作生活聯系起來。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我抱著一顆真誠的心與大家相處,在碰到生活上有困難或心理有苦惱的同事朋友時,我會毫不猶豫的幫助他們、關心他們,及時解決他們的需要。朋友思想上有疙瘩,我會主動給予開導。遇到個人與他人利益發生沖突時,首先考慮的還是他人利益,做到真正體現一名黨員的作用,切實體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成才”古人云:“淺顯的比喻卻很好的揭示了學習的重要性。作為一名學生,預備黨員,我深知學習的重要性。因此,在平時的工作學習中,我一直遵循這個理念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向同事向領導學習,牢固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此外,還注意擴大自己的知識面,在業余時間,關注時事政治,經常收聽廣播,觀看電視新聞。及時學習中央領導人講話的重要精神,爭取在思想上與黨組織保持一致。在今后的日子里,我更要時刻牢記自己是一個共 產 黨員,嚴格要求自己,時刻遵循黨的章程,努力做到向孔繁森、任長霞那樣的優秀黨員學習,認真履行黨的義務。今后,多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多與群眾和黨員談心,溝通,積極參加黨組織的活動,自覺維持黨的形象。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充滿機遇和希望,充滿挑戰與風險的世紀,是決定中國前途命運的有一個關鍵世紀。所以要做到在前進中不退縮,在勝利中不迷失,永葆一名共 產 黨員的先進性。
作為二十一世紀的當代青年,我深知自身肩負的重任,深知自己作為一名中國人所肩負的責任。建設和富強祖國的目標也許太大,但我能做的還有努力從自身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凡事盡好自己的本份,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努力做到最好。我想,這樣的方式也是可以幫助的,可以參與到與祖國共進退的步伐之中。在以往的日子里,我一直這樣要求自己,在今后的學習生活工作中,我將更嚴格的要求自己,始終以一名合格的共 產 黨員的標準來要求和鞭策自己,無論哪方面,都要爭取做到更好。
此致
敬禮!
匯報人:
日期:xx年x月x日
第四季度在校大學生思想匯報范文 篇2
敬愛的黨組織:
當代大學生要以實際行動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在我國,發展的落腳點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從歷史發展的視角來看,社會主義制度作為人類歷史上最美好的社會制度,為人的全面發展提供了最好的社會環境。這是因為社會主義社會是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的社會,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是政治文明、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輔相成、協調發展的事業。這就為人由片面到全面、由欠缺到完善、由貧窮到富裕、由潛在的到現實的各方面的充分發展創造了條件。
1、作為21世紀的大學生,一方面我們要擴大自我生活的圈子,提升人生境界,學會關心他人和社會,把自己融入社會,主動地承擔社會責任,以人民、國家的利益為重,個人利益服從集體、社會利益,盡職盡責地做好本職工作。我們要在肩負起為“振興中華,實現四化”而勤奮學習的社會責任的同時,通過積極投身社會實踐活動,充分利用寒暑假等時間深入社會大家庭,開展形式多樣的國情與社會調查、科普宣傳、專業知識宣傳、文化下鄉和智力扶貧,積極開展杜區服務等活動,加深對國情的了解,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真正把為人民服務作為自身追求的一種需要,并努力實踐之。另一方面,又要在社會允許的條件下,充分發揮自己的個性,實現個人的利益與價值,創造豐富多彩的、自己滿意的生活方式,把聰明才智和潛能充分發揮出來,推動社會進步和自身的發展。
2、作為新一代大學生,我們既要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培養人文精神,學會做人,又要提高文化業務精神,培養科學精神,學會做事,二者絕不可偏廢。大學生尤其是要求進步的同學要不斷增強對黨的信念的認同感、與人民的親切感和對社會的責任感,努力成為先進生產力的開拓者、中國先進文化的弘揚者和最廣大人民利益的維護者。
3、作為新一代大學生,我們必須正確處理好理論與實踐的關系。首先,我們要明確實踐是學習知識理論的目的。當今社會復雜多變、競爭激烈,更要求很強的社會實踐能力。如果不明確這一點,就會偏離學習的根本目的,單純為了掌握書本知識,為了考試和分數而學,就可能導致“高分低能”或“混文憑”的結果。其次,要加強實踐性環節,我們的能力只有在實踐中,在解決具體問題中形成和提高。被動地接受現成的知識的灌輸,死記硬背,不可能形成較高的素質和能力。我們能力的培養、提高,必須通過自己的親身實踐,這是任何人都不能代替的。
4、我們要向身心健康努力,既要科學地生活,鍛煉,不斷提高生活質量,又要加強學習和修養,塑造美好的心靈。應當珍惜自己的生命和健康,盡可能地愛護身體,講究衛生,增強體質。同時,人又要有健康的心理,要有自尊、獨立、平等、自信、自律、堅強、寬容、樂觀等良好的心理品質。在現代,心理是否健康已成為衡量健康的一方面標準。即使一個人身體殘疾或患有疾病,但只要有健康的心理,不自卑,不自暴自棄,照樣可以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可以生活得快樂,幸福。相反,即使一個人有健康的體魄,但心理不健康,心理承受能力差,自我調節能力弱,他的生活不會開心,甚至可能逐漸損害身體健康。
作為大學生,我們要以積極的心態和科學的方法,不斷陶冶人性,健全人格,提高素質和能力,發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緊跟時代、勇于創新的精神;艱苦奮斗、務求實效、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精神,堅持學習科學文化和加強思想修養的統一,學習書本知識和投身社會實踐的統一,實現自身價值和服務祖國人民的統一,樹立遠大理想和進行艱苦奮斗的統一,把自己培養成為理想遠大、熱愛祖國、追求真理、勇于創新、全面發展的人,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廣闊舞臺上,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展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努力創造無愧于時代和人民的業績,實現人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的發展。
此致
敬禮!
匯報人:
日期:xx年x月x日
第四季度在校大學生思想匯報范文 篇3
尊敬的黨組織:
做為一名在校大學生,我想結合學校氛圍及近期思想狀況,做一次思想匯報。
學校推崇“創新教育”,再次思想的引導之下,我發現“創新”不僅是對教育十分重要,乃至對國家對社會也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以為黨中央,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全局出發,綜合分析世界發展大勢和我國所處歷史階段,做出了推進自主創新、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大決策。這是繼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以來我們黨提出的事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的重大戰略決策。及反映了我們黨對世界經濟、科技發展趨勢和內在規律的準確把握,也反映了對我國基本國情和戰略需求的科學分析。
進入21世紀,在科學技術的引領和推動下,人類正經歷著從工業社會向知識社會的演進。科學技術的引領和推動下,人類正經歷著從工業社會向知識社會的演進。科學技術特別是戰略高技術正日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力量,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焦點。面對世界科技發展的大勢,面對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我們必須把科學技術真正置于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加快自主創新步伐,增強國家核心競爭力,帶動我國社會生產力實現質的飛躍,努力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和保持發展的主動權。我們黨歷來十分重視科學技術的作用。早在上世紀50年代,黨中央發出了“向科學進軍”的偉大號召。改革開放以來,多次強調,實現現代化,科學技術是關鍵,基礎在教育。也多次強調,科技創新越來越成為當今社會解放生產力和發展生產力的重要基礎與標志,越來越決定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發展進程。有沒有創新能力,能不能進行創新,是當今世界范圍內經濟和科技競爭的決定性因素。
創新型國家,一般來說,是指將科技創新作為國家基礎戰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從而形成強大的國家競爭優勢。建設創新型國家,核心就是要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發展科學技術的戰略基點,走出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推動科學技術的跨越式發展;就是要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的重要環節。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國名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就要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國家戰略,貫穿到現代化建設各個方面,激發全民族創新精神,培養高水平創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創新的體制機制,大力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不斷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必須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指導方針,自主創新,不是意味著什么都自己干,完全有自己來創新,而是從增強國家創新能力出發,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重點跨越,就是堅持有所謂有所不為,選擇具有一定基礎優勢、關系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的關鍵領域,集中力量,重點突破,實現跨越式發展。支撐發展,就是從現實的緊迫需求出發,著力突破重大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支撐經濟社會持續協調發展。
引領未來,就是著眼于長遠來看,超前部署前沿技術和基礎研究,創造新的市場需求,培育新興產業,引領未來經濟社會發展。這一方針,是我國半個多世紀科技事業發展實踐經驗的概括和總結,是全國經濟的經驗與總結,是面向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大抉擇,必須貫穿于我國科技事業發展的全過程。誠然,建設創新型國家,科技是關鍵,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礎。科技人才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關鍵所在。要把創造良好環境和條件作為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務,努力開創人才輩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良好局面,努力建設一支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高素質科技人才隊伍,為我國科學技術發展提供充分的人才支撐和智力保證。
此致
敬禮!
匯報人:
日期:xx年x月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