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大學生黨課培訓思想匯報:向著目標前進
第五次上課,給我們上課的是一位穿著十分講究的老師,來自政法學院的李敬煊老師。他講到中國共產黨的性質,我們共產黨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與人民心連心的。我們吸收其他階級加入中國共產黨,就是為了通過中國共產黨這個“大熔爐”使他們被鍛造成中國的“脊梁”。那次課程上得很充實快樂,不但使我們認識到既使對方不是工人階級,我們也不能棄之不理,而是應該接受那些優秀分子的申請,使他們熱心加入黨組織,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與人民心連心。那周的周日清晨,我們開始了早已策劃好的黨課實踐活動——參觀九峰山革命烈士陵園。那天是初春,天已亮,天色早已擺脫了朦朧的籠罩。陽光洋洋灑灑如揮毫般瀉下來……在花香鳥語伴隨下,我們紛紛聚集博雅廣場,出發前往九峰山革命烈士陵園。整個活動我們是分成兩隊,分批開始觀仰著那片安寧的土地的。到了全組人員集中的時,我們一同在解說人員的帶領下踏進了“九峰山革命烈士紀念館”,參觀館內展出的“辛亥志士展”。走出紀念館,我們便開始實踐活動中最具意義的一個環節——集體肅穆獻花。那金黃的菊花所表達并不是形式,而是我們每一個人對埋葬在此地的先烈的尊重和敬仰。每一個安詳的墓碑下掩藏的是多少顆曾經跳動的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心!為人民服務的愿望頓時更加堅定地在我們心中扎根。也許我們不再需要拋頭顱灑熱血,但我們仍需要這樣一群為人民服務的年輕生命,為祖國共產主義事業奮斗一生。
第六次上課,也是最后一節課,當時感觸很深。那節課是由黨委組織部副部長陳迪明老師給我們上的——中國共產黨的組織原則和紀律。那節課堂就民主集中制發言的人很多,而我始終堅信著民主集中制是帶領我們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堅定的優秀的唯一的組織原則。在人們當家作主下,人們的生活會更好。隨后下來的課堂剩下觀看影片《第一書記》了,然而由于某些原因,我們是在網上觀看沈浩書記真實記錄片的。沈浩作為“中國第一村”的村書記,他用自己的一生為我們每個黨員作出了輝煌的楷模,他是以生命詮釋了一個大寫“人”的真正意義。他就是,我們永遠的沈浩!從影片中,我學會了作為共產黨應該履行的和實踐:用平實突顯一個共產黨人的本色用生命詮釋了真正大寫的“人”;用無私弘揚社會的正氣。他給我們的啟迪就是這樣的:在這個深刻嬗變的時代,共產黨人的本色是永遠不能變的。我們要學習他這種做好一個黨員,一個黨的干部的求實與負責的精神,時代需要這種精神、這種奉獻、這種死守,中國的現代化建設需要下層干部的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
而作為大學生,我們如何將熱情投注到為人民服務中去呢?我們要做的是在生活閑暇之余,不要把時間精力放在那無聊千篇一律的電視情節中,不要把所有的腦細胞放在那干枯的學習文化知識中,應該抽出些時間參加有意的實踐活動。例如,學校的青年志愿者協會、生病愛心社、心心火義教之家、未來教育家協會、天域愛心社等等。這些社團多大是為了孩童學習而設立的一個愛心活動,有為貧苦孩子籌集生活費的,也有為農民工子弟支教的。在投入這些活動中,我們收獲的不但是一次寶貴的經驗,還有孩子們那雙雙渴望關懷的眼睛,那眸眸對生活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