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大學生黨員思想匯報
尊敬的黨組織:
今天我們上了政治經濟學的課程,老師帶領我們關注和深入了解了這次以美國為代表的全球性的經濟危機。我很受啟發,這個問題也從不懂到現在的有所了解。這其中要感謝老師的教導與幫助。
對于全球經濟形勢, 當前全球性的經濟增長速度顯著下滑,包括美國在內的發達國家甚至可能陷入衰退。 導致全球經濟放緩的主要原因是糧食、能源價格上漲及美國暴發的金融危機。盡管兩者發生的原因不同,影響的對象不一樣,但集中在今年暴發,加大了相關國家政府的決策難度。目前,美國通過救市法案,力度史無前例,可以說是盡了最大努力。人們希望這一計劃能夠恢復信心、穩定金融局勢。因為金融靠信心,如果人們喪失信心,即便再好的銀行、金融機構也難幸免。在一個全球化的世界里,各國資本、金融環環相扣。發達國家出現金融危機,導致流動性緊張,發展中國家金融會因國際資本流動減少而出現壓力,甚至也可能出現類似危機。因此,目前的當務之急是穩定國際金融秩序,避免全球性危機的到來。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國際合作。
過去5年,部分發展中國家經濟高速增長,增速明顯高于發達國家。 當發達國家出現經濟波動時,發展中國家也會在比較高的平均線上出現波動。因為在全球化的經濟環境下,發展中國家之所以經濟增長比較快,重要原因是投資拉動和出口增長。而投資的重要來源是發達國家,南南貿易近年來雖增長迅速,但南北貿易依然是主體。所以,發達國家出現危機和波動,必然對發展中國家的資金和出口造成影響,從而影響發展中國家的增長率。在發展中國家中,我國處于最游刃有余的狀態。我國外匯儲備多,政府財政情況好,經常項目盈利相當大,外資在中國整個經濟中所占比重很小。在當前的情況下,中國靠刺激國內經濟、增加國內需求,可以維持較高的經濟增長。
人類總是在危機中吸取教訓前行。美國金融危機的發生除利率因素外,一個重要原因是創新走在了監管前面,而且存在從政府監管走向靠市場競爭和自律的趨勢。在金融創新過程中,要了解創新的實質和存在的風險,監管工作一定要到位。這也是發展中國家從此次美國金融危機中學到的最重要的經驗教訓。
以上就是今天在老師的幫助下我學到的內容。請黨組織相信我對于知識的追求是無止盡的,作為當代大學生我深知自己的歷史使命。我會用努力學習的成果向黨組織證明我在不斷進取。希望黨組織考驗我,并批準我早日加入中國共產黨。
匯報人:第一范文網
XX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