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思想匯報:什么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即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領域,要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發展先進文化,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必須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統領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堅持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切實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大力發展教育和科學事業,積極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繼續深化文化體制改革,不斷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現代化建設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不斷推進理論創新,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堅實的理論基礎;必須堅持改革開放,堅定不移地推進各方面改革,不斷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開辟強國之路;必須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實行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必須堅持穩定壓倒一切的方針,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必須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走中國特色的精兵之路,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必須堅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不斷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奠定深厚的群眾基礎;必須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爭取和平的國際環境和良好的周邊環境;必須堅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有力的政治、思想和組織保證。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考察和分析當代世界的發展變化特別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矛盾運動的變化,得出了一系列新的科學結論。比如,從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看,雖然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因蘇東劇變遭受重大挫折,處于暫時低潮,但馬克思主義關于社會主義必然勝利,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的結論并沒有改變;從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要求看,雖然當代資本主義發生了許多新變化,出現了許多新的情況和新的特征,仍然有一定的生命力,但資本主義固有的矛盾并沒有也不可能真正解決,馬克思主義關于資本主義在它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完全發揮出來之前是決不會滅亡的,共產主義在它的物質存在條件在舊社會的胎胞中完全成熟之前是決不會出現的這一結論并沒有改變;總結我國改革開放的歷史經驗和蘇東劇變的教訓,可以得出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和必須進行社會主義改革兩條結論;經濟全球化是人類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趨勢,但目前被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所主導,我國作為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大國,要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趨利避害,求得發展。這些基本分析和重要觀點,深刻體現了我們黨對人類社會發展趨勢的正確認識和把握,使“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具有更加鮮明的時代特點和更加豐富的科學內涵。
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是處于不同層面的“三大規律”。共產黨執政規律和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屬于人類社會發展中的特殊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則是一個普遍規律。“三大規律”之間存在著有機的內在聯系。對黨的執政規律的揭示,有利于深化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從而深化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深刻認識和把握,有利于進一步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和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堅定人們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和決心。總之,“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站在歷史的高度和時代的前列,從整體上系統思考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建設、社會主義建設和世界潮流發展趨勢問題,把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目標和實踐、與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有機地結合起來,實現了“三大規律”的有機統一,形成了當代馬克思主義的系統、完整、科學的理論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