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思想匯報:參觀淮安周恩來故居和紀念館
尊敬的黨組織:
在即將入秋的一個周末,結算與現金管理部黨組織組織了一個活動,就是去參觀淮安周恩來故居和紀念館。在我得到這個通知時,心情忽然變得特別的愉快,因為上次參觀周恩來故居還是在十八年以前呢。當時我在淮安上學,記得也是在一個周末,組織了同學們去參觀的,現在想想,也還有很深的印象,盡管那時候還沒有周恩來紀念館,故居里的陳設也大不如現在的豐富。那天一大早,天空就顯得別樣的晴朗,我們更是懷著一種特別的心情――有激動,有期盼,但更多的是崇敬,就這樣急急的上路了,南通到淮安要近四個小時的車程呢。
因為周恩來是我最最敬重的偉人之一,一路上我懷想著偉人光輝革命的一生,思緒萬千。然而車行不久天空競下起了雨,而我們大多也沒作要下雨的準備,我自己可還是穿著布鞋的。我們都知道,周恩來是一位做事特別細致縝密的人。就在我們到達淮安時,雨卻神奇的停了,冥冥中,天公似乎在暗中對我們去參觀偉人故里也做了特別的安排,這里面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機緣巧合。
午后,首先我們參觀了周恩來故居,故居位于江蘇省淮安市西北隅的駙馬巷。步入駙馬巷,選選就能看到鄧小平題寫的“周恩來同志故居”字樣的匾額。進入里面才知道,故居其實是由東西相連的兩個宅院組成,共32間房,占地約1187平方米。故居院內辟有周恩來生平史料展覽室,陳列分五個專題:周恩來童年;周恩來家世;周恩來與故鄉;瞻仰故居緬懷總理;書畫寄深情。三個展室共展出有關周恩來的資料、照片、文物、書畫等一百多件。
1898年3月5日,周恩來就誕生在這個院落東側的一間房子里。故居大門向北有三間面向西的房屋,是周恩來童年讀書的地方。由讀書房間向西跨過一道方形腰門,是他父母居住的三間朝南房屋。他的過繼母陳氏、乳母蔣江氏居住在“蝴蝶廳”。19xx年春,周恩來隨伯父離家去東北求學,此后便再也沒有回過家鄉。
從淮安城邊附馬巷的周恩來故居出來,北行不到500米,便來到周恩來紀念館。
紀念館位于風景如畫的桃花垠景區,這里早在宋代,就是當地著名的十八景之一。1992年1月,周恩來紀念館在這里落成。整個館區由紀念島(紀念館主館、附館和仿中南海西花廳形狀建造的周恩來遺物陳列館均在島上)、寬闊的水面和環湖的綠地組成,總面積35萬平方米。其中主館面積1918平方米,附館面積1347平方米,由我國著名的建筑大師、東南大學齊康教授負責總體設計。紀念館的設計與建設,曾獲得全國設計大獎和中國建筑協會的“特別魯班獎”。
紀念館主館包括基臺,高達26米。外形既像過去江淮平原上提水灌溉的古老的牛車棚,又像蘇北大運河邊常見的待渡亭。當然是大大地放大了的。牛車棚寓意周恩來一生是任勞任怨為人民服務的孺子牛,待渡亭使人想起當年12歲的周恩來正是從這里登舟北上的,仿佛故鄉的人們還在這座待渡亭中等待他的歸來。主館結構是四方內三角形,象征著周恩來的精神照射四面八方,歡迎四面八方的游人前來參觀。
主館的正門在南側,是按照淮安本地民居的獨特風格設計的,門框與前面的拱門正好構成一個“周”字的圖案。門楣上“周恩來紀念館”幾個大字金光閃閃,是鄧小平的題字。主館有三層樓。一樓是陳列大廳,用圖片、實物和電視顯示屏集中展現周恩來偉大光輝的一生。二樓有周恩來塑像。三樓是開放式的四面觀景平臺。我們從正面登上51級臺階,就直接到了二樓。51級臺階寓意周恩來51歲時開始擔任新中國國務院總理。大廳正中安放著周總理漢白玉坐姿塑像,這是目前我國最大的周恩來坐姿塑像,連基座共高4郾7米。大廳的頂棚用雙層玻璃制作,室外的自然光從天空撒射下來,柔和地照在塑像上,只見我們的總理正左手撫膝,右手握卷,親切自然地端坐在一塊巖石上,目光炯炯地凝視著遠方,仿佛正思索著祖國與人類的今天和未來。大廳四周的墻壁呈清白二色,象征著周總理一生清白無瑕、樸實無華的人格魅力。
站在主館三樓的觀景平臺上,館區風光、古城新姿盡收眼底。主館前,兩側有對東西對稱的石雕蠟燭臺,這是我國古代用來祭祀前輩先賢的。主館廣場前方,半月形的草坪上有一圓形水泥平面,草坪如一彎明月,水泥平面似一輪太陽,寓意周恩來的豐功偉績與日月同輝。主館西南角有一組亭子,一個接一個。錯落有致,像一條蜿蜒的巨龍,守護著這展館區圣地,名叫王龍亭。湖的南岸,與主館隔湖相望的,是紀念館最南端的建筑瞻臺,與主館、附館同在一條中軸線上。再向南遠眺,便是古老的淮安城,建于唐代的文通塔、宋代的鎮淮樓、韓信祠、關天培祠、韓信當年蒙恥的胯下橋以及吳承恩故居、梁紅玉祠等名勝古跡,均隱約可見。
向北望去,不遠處便是“人”字形的兩層附館,向主館成拱衛之勢。附館與主館之間有一座牌樓,從高處俯視,附館與牌樓正好組成“八一”圖案,寓意周恩來成功領導了“八一”南昌起義。附館北面的一個小廣場中間,有一尊周恩來青銅像矗立著。再向北,就是周周恩來遺物陳列館--一組仿北京中南海西花園的四合院建筑。
我們走出主館,來到周恩來遺物陳列館。這座雕梁畫棟的仿古建筑,占地約一公頃,建筑面積6000多平方米,是周恩來百年誕辰前,完全按照中南海西花園的規模和風格建造的。周恩來曾在這里工作和生活了26年。我們走進西花園的主體建筑西花廳,見到了當年周總理會見外賓、行重大國務活動時的簡易的擺設。還參觀了旁邊周總理的活動室、辦公室、后廳會議室、臥室和鄧穎超的辦公室、臥室。這里,辦公桌、窗簾、地毯、沙發、乒乓球臺、掛屏、國畫和臥具,都非常普通、陳舊和簡易,都是從中南海直接搬來的原物。
其中唯一較高檔些的一張沙發,還是周總理生病后毛澤東派人送來的,因毛澤東比周恩來高10多厘米,所以送來后在沙發下面還加了腳凳。西花廳的樓下是展廳,包括綜合介紹的序廳和和平使者、人民公樸、巍巍豐碑、悠悠鄉情四個專題廳,共展出60多件周恩來生前用過的遺物、他的手跡和相關的檔案資料。
今天我們是到這里來參觀的,在導游的帶領下,我們看過了一個又一個的展廳,聽著導游的娓娓動情的講解,看著豐富而珍貴的圖片、資料、遺物、介紹,邊聽邊走,邊走邊看,不知怎的我總是落在隊伍的最后面,因為我要細細的看,也因為我被我看到一切吸引著、感染著、感動著,我覺得,偉人的一生永遠值得我們去探尋、去思考、去總結、去繼承和去學習了。
周恩來的一生是機智敏銳、平易近人的一生,是堅定自信、寬容大度的一生,是勤儉廉潔、無私奉獻的一生,他以他自己的方式,贏得了世人的愛戴,無論是朋友還是曾經的敵人,都被他的魅力所深深吸引與感染。聯合國前秘書長哈馬啥爾德于1955年在北京會見過周總理后說過一句廣為流傳的話:“與周恩來相比,我們簡直就是野蠻人。” 美國前總統尼克松說:“中國如果沒有毛澤東就可能不會燃起革命之火;如果沒有周恩來,就會燒成灰燼。”肯尼迪夫人杰奎琳說:“全世界我只崇拜一個人,那就是周恩來。”……
哲人日益遠 典型在夙昔。周恩來在歷史的長河中已亮麗成一個不滅的星座,一個完美的神話,他在每個細節里鮮活,他將巍巍豐碑聳立在世界的任何角落。
在感慨和緬懷周恩來的豐功偉績的同時,我覺得好似上了一堂生動的課,這堂課讓我知曉了周恩來是如何少年立志,為祖國、為人民、為理想而一生為之努力奮斗,不惜獻出自己的一切。而我們也應該有追求、有理想,為祖國為人民,我們應該在自己的本職崗位上盡心奉獻,努力工作,將自身的人生價值充分體現。這堂課讓我明白了謙虛謹慎,寬以待人,嚴以律己,團結就是力量。我們應該學習如何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對自己嚴格要求,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去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去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這堂課也讓我了解了周恩來很多工作、生活中的結節,比如“當日事當日畢” 、“ 對一件事考慮得極其認真細致長遠縝密”等等等等,這些也都讓我受益匪淺。
周恩來讓我徹底地了解了一個真正的共產黨人,這里不僅有他獨特的人格魅力,同時體現一個中國共產黨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核心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時間走得比車輪還快,參觀回來也有了好些的日子,心里總想著要把這次的經過記下來。周恩來的精神和偉大不只是在一大片桃紅柳綠、翠草如茵、碧波蕩漾的紀念館區內,他的高大形象和偉大不朽的精神也將永遠激蕩在我的心中。
匯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