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入黨志愿書
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為黨的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身!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 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人為民服務。
我對黨的認識,是逐步加深的。少年時代,在父母的言傳和老師的指導下,幼小的心靈萌發了對中國共產黨的敬慕和向往;中學時代,是我人生觀初步形成時期,開始接受了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大一開學之際,作為剛剛跨入大學的我,我就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我參加學院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通過學習,我對黨的性質、綱領、宗旨、指導思想、組織原則和紀律、黨員條件等黨的基本知識有了比較系統的了解,提高了對黨的認識,懂得了怎樣爭取做一名共產黨員。同時,我有了更多的時間和機會接觸到身邊的黨員,政治視野也得到了擴充,我覺得入黨前最重要的就是要正確和全面地認識我們的黨。
回顧我黨88年的崢嶸歲月,我感到無比自豪。1921年,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性結合的進程中,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建國前,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經過長期的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資本主義的斗爭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實現了民族解放和獨立,實踐證明: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從建國到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國共產黨總結多年來正反兩方面的經驗,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實現全黨工作中心向經濟建設的轉移,實行改革開放,開辟了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新時期,逐步形成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路線、方針、政策,闡明了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基本問題,創立了鄧小平理論。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實踐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的產物,是毛澤東思想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引導著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不斷前進。
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以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中,積累了治黨治國新的寶貴經驗,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繼承和發展,反映了當代世界和中國的發展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推進我國社會主義自我完善和發展的強大理論武器,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始終做到“三個代表”,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
黨的xx大是在我國改革開放關鍵階段召開的又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對于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胡總書記所作的重要報告,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分析了國際國內形勢的新變化,回顧了黨的xx大以來各項事業的新進展,總結了改革開放以來的新經驗,提出了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對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作了全面部署,為我們繼續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