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黨學習體會(精選3篇)
入黨學習體會 篇1
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我十分榮幸地參加了中共XX學院第xx屆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短短三天的學習,使我更加的了解了我們的共產黨、了解了新時期黨的性質、黨的最終目標和現(xiàn)階段任務。更重要的是,使我能夠更好的端正入黨動機,爭取早日加入黨組織。以下是我這次黨校學習的幾點心得體會:
首先,通過這次系統(tǒng)的學習,我深刻的認識到了中國共產黨的歷史。通過觀看影片,我懂得了新中國的成立是共產黨經(jīng)歷了多少磨難,是多少中華兒女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同時也認識到了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fā)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一性質注定了中國共產黨是一支無私奉獻的偉大的黨,奠定了其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多年來,在領導和老師的幫助下,在黨組織的教育和關懷下,我確定了正確的理想,并且找到了實現(xiàn)理想的途徑和方法。我堅信加入中國共 產 黨是我一生中正確的無悔的選擇。通過這次培訓學習,無論從政治上,還是從思想上我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別是懂得了作為一名新時期的中國共 產 黨員,必須嚴格要求自己,時刻起到先鋒模范作用,真正發(fā)揮一個黨員的作用。
第二,通過這次學習,也使我對中國夢的認識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中國夢是中華人民共同的夢想和愿望,是民族復興。90多年來,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結合起來,獨立自主走自己的路,歷經(jīng)千辛萬苦,付出各種代價,取得革命建設改革偉大勝利,開創(chuàng)和發(fā)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貧窮落后的舊中國變成日益走向繁榮富強的新中國,中華民族復興展現(xiàn)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從千瘡百孔、積貧積弱的爛攤子到煥然一新的現(xiàn)代化強盛國家;從“連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到成為“世界工廠”;從民生凋敝、苦難重重到走向小康、安居樂業(yè)„„實踐充分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路是民族復興之路、國家富強之路、人民幸福之路。
回溯過往,我們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對中國這樣一個人口多底子薄的東方大國來說,道路的選擇至關重要,道路的探索艱辛曲折,道路的確定來之不易。一方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一成不變的教條,而是不斷豐富的開放的理論體系,靠的是一以貫之、攻堅克難的接力探索,與時俱進地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總結新經(jīng)驗。另一方面,“摸著石頭過河”并不是沒有方向、沒有目標;也不是拾人牙慧、照搬照抄,而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結合起來,堅持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又根據(jù)時代條件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正是因為始終“堅定不移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中國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才在來自外部和內部的多重壓力和考驗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
第三,通過學習,我也意識到入黨條件之多,要求之高, 發(fā)現(xiàn)自己身上尚有許多缺點和不足,距一個真正的共 產 黨員還有一定差距。因此我決心從以下幾方面提高自己,以早日成為一名共 產 黨員。
一是要端正入黨動機,認識入黨的內涵。因為只有一個端 正入黨動機,才能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才能隨時經(jīng)得起黨和人民的考驗,才能真正成為一名合格的共 產 黨員。
二是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 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定共 產 黨信念,牢記黨的宗旨,同一切不良現(xiàn)象,錯誤思想作斗爭。
三是同時增強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在實踐中鍛煉自己, 改造自己,完善自己,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論修養(yǎng),思想道德修養(yǎng),組織紀律修養(yǎng),科學文化修養(yǎng),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 素質,使自己更加向黨員靠攏。
四是認真刻苦學習,在學習中要積極主動、認真,處處嚴 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中任勞任怨,積極主動,勇于承擔責任。我知道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含義不在于做出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而在于日常學習生活工作中,一點一滴的奉獻,不求回報。
五是要從思想上入黨。從現(xiàn)在起,以一名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不僅要求自己組織上入黨而且在思想上完全入黨;堅持按照黨綱,黨章的規(guī)定行動,處處服從組織的決定,積極完成組織交給的任務。
在這次的培訓中,我學到了很多東西,也認識到了自己身上的重任。記得開班第一天,我懷著無比激動、喜悅的心情走進了廣言堂,接受這無比神圣的學習。第一講,首先是開班典禮,由學院領導主持,而此次培訓班也正式拉開了序幕。隨后,由王富松同志講解了“黨的歷史”,在這次的學習中讓我知道了中國共產黨從無到有,從那時的幾名或幾十名黨員發(fā)展到現(xiàn)在的八千多萬。任何社會組織、政黨都是在一定的思想指導下發(fā)展來的,中國共產黨從建立之日至今始終堅持用發(fā)展的馬克思主義作為自己的指導思想,反映了當代世界和中國的發(fā)展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的要求,是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推進我國社會主義自我完善和發(fā)展的強大理論武器,是全黨集體智慧的結晶,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這一重要思想要求我們黨站在時代的前列,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始終保持與時俱進的精神狀態(tài),更好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fā)展要求,更好地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而最終歸宿就是更好代表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入黨積極分子我們應該深入學習黨的思想,高舉旗幟不斷前進。
入黨學習體會 篇2
作為一名基層管理分局的分局長,是什么力量支撐著他政治堅定、忠誠稅收事業(yè)呢?是什么力量激勵著他勤奮好學、刻苦鉆研業(yè)務呢?又是什么力量促使他用心帶隊、用情感人、淡薄名利、廉潔自律呢?聆聽了他的先進事跡后,同樣作為一名分局長的我,深受鼓舞,內心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教育洗禮。
一、學習他全心全意為納稅人服務的精神,增強公仆意識
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納稅人服務的宗旨,一切為了納稅人,心里裝著納稅人,贏得了納稅人的普遍愛戴。作為從事一線稅收工作的基層領導,我要學習他心系納稅人的公仆情懷,滿懷激情地服務納稅人,熱愛稅收事業(yè),對稅收工作充滿激情;學習他甘當國家與納稅人“連心橋”上的一塊磚,想納稅人之所想,急納稅人之所急;學習他始終堅持立黨為公、執(zhí)法為民,善于開展納稅人工作,勇于化解各種征納矛盾,努力實現(xiàn)好、維護好、發(fā)展好納稅人的根本利益。
二、學習他以人為本、善待同志的團結精神,增強和諧意識
作為分局“一把手”,視部屬如兄弟姐妹,把分局當家來建設。他始終勇挑重擔,將困難留給自己,將榮譽讓給他人。注重從團結人、幫助人的角度調動所屬人員的主觀能動性,營造了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我要學習他善于關心下屬,體貼同志的人文情懷,在日常工作中多與同事們溝通交流,多聽取同事們的批評和建議,認真分析和采納好的意見,并加以整改,及時與納稅人加強征納互動,切實幫助納稅人解決涉稅事項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以誠心待人和做工作,以人格化的魅力去贏得同事和社會的認可和尊重。
三、學習他堅持黨性、忠于事業(yè)的政治品格
黨性堅強,胸懷大局,牢記使命。我們要學習他始終不渝地跟著黨走,時刻不忘自身黨員身份,時刻牢記黨的宗旨,不斷增強黨性觀念,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工作中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少說空話,多干實事,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默默奉獻,勤勉務實地做好本職工作。我要把當作一面鏡子,在困難面前勇往直前,永不退縮;把作為一面旗幟,不斷加強黨性修養(yǎng)和黨性鍛煉,認真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積極投身于以組織收入為中心的各項工作中。把作為一支標桿,做到言行一致,不斷挑戰(zhàn)自我,工作中敢試敢創(chuàng),始終保持昂揚銳氣,浩然正氣,在本職工作崗位上踏實進取,奮力拼搏,為稅收事業(yè)健康持續(xù)穩(wěn)定發(fā)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入黨學習體會 篇3
4月15日晚上老師給我們上了一堂精彩的黨課,內容主要圍繞《黨的綱領》展開。老師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通過一個個實例為我們詳細的剖析了黨的綱領,讓我們對黨的綱領有了深刻而全面的認識。
所謂黨的綱領,就是一個政黨為實現(xiàn)本階段的根本利益而規(guī)定的奮斗目標以及實現(xiàn)目標的路線、方針、政策。它體現(xiàn)了黨的性質,是統(tǒng)一全黨意志和行動的準則,是宣傳、動員和組織群眾的一面旗幟。在政黨的建設、發(fā)展過程中發(fā)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
另外,雖然《中國共產黨章程》明確規(guī)定:黨的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xiàn)共產主義,而這也是黨的綱領。可是每一階段的基本綱領則有所不同,黨必須根據(jù)不同歷史時期的具體情況,科學的制定黨在一定歷史時期的基本綱領。而中國共產黨在現(xiàn)階段的基本綱領就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jīng)濟、政治、文化。我相信,在基本綱領的引導下,我們一定能夠全面開創(chuàng)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新局面。
同時,我們必須要堅持黨的綱領與最低綱領的辯證統(tǒng)一,只有兩者統(tǒng)一結合起來,才能使黨的綱領充分得到運用。當然它需要我們選定方向,堅定理想;需要我們從基層做起,畢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學習黨的綱領,讓我感觸良多。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們應該時刻牢記自己肩上的責任,并為此不斷地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努力學習、樂觀生活、甘于奉獻。盡自己的力量,為實現(xiàn)黨的理想不懈奮斗努力,我一直相信,在我們所有人的共同努力拼搏下,我們一定能創(chuàng)造出更美好、燦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