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科專業大學生入黨自傳
大一暑假,我參加了醫療救助實踐隊,活動以支教為主,調查畬族文化為輔,地點是貴港市青云村。那是一個貧困的村莊,沒有便利的交通,沒有高樓大廈,只有簡陋的房屋和純樸的村民。實踐的時候,竹里經常下雷陣雨,而且一下雷陣雨全村就會停電,給生活造成了極大的不便。我們的飲食完全自理,砍柴、生火、淘米做飯樣樣都學。因為村里沒有學校,所以村委的會議室就成了我們的教室,大家圍坐在桌子旁,忍著炎熱天氣的折磨,認真地聽我們實踐隊的老師講課,積極回答問題,顧不得擦去留在臉上的汗水。這樣的生活雖然不能跟西部的貧困地區相提并論,但也讓我們這些從沒過過艱苦生活的學生嘗到了艱苦的味道。然而,是竹里的孩子和家長們讓我們忘記了苦,是孩子對知識的強烈渴望和家長對我們的信任、關心改變了我們的生活。這讓我又想起了西部那些因貧困而無法上學的孩子,我多么希望自己能做一些事情去改變他們苦難的命運。其實全國需要很多像“兩項計劃”這樣的西部志愿者協會招募一些熱血青年去奉獻青春,需要技術人才指導西部人民運用科技走出貧困,他們需要共產黨指明前進的方向。可是這次的實踐也讓我開始害怕,我害怕自己不能忍受西部的惡劣環境,不能習慣西部的飲食還有住宿,更害怕不能給西部的孩子們帶去對他們有用的知識。而家里也沒有一個人支持我去西部的想法,父親說:我們東部也還有很多貧困的地方,也還有很多上不起學的孩子,如果真有這樣的理想,可以在我們東部的貧困地區支教,沒必要跑去過那么艱苦的生活,再說一個女生想要適應那樣的生活是很困難的。所以我開始動搖了去西部的想法,決定先努力學好專業知識,晚些時候再去思考這個嚴肅的問題。
還沒走出實踐艱苦生活的陰影,大二的課程已經鋪天蓋地向我們壓過來,這學期我不能再讓自己的成績處于低谷,我開始努力學習,特別是期末復習階段,我每天堅持晨讀、自習,終于取得了第三名的優異成績,拿到二等獎學金。這給我以后的學習莫大的鼓舞,我知道只要努力了,沒有事情是做不好的。大一第二個學期我以538分的優異成績通過全國英語四級考試,同時也通過了浙江省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大二第一學期我又順利通過全國英語六級考試。正是這樣的英語成績,讓我有機會站在講臺上體驗當老師的感覺。因為我們學院的英語四級通過率偏低,所以黨支部組織了一次輔導活動,讓英語成績優秀的入黨積極分子幫助指導未過四級的同學學習英語。這對我來說是一個挑戰,因為從來沒有在講臺上講過課,更何況這次是給大學生輔導,我完全沒有信心。第一次站在講臺上,我因為緊張臉漲得通紅,常常語無倫次,下面的同學并沒有嘲笑我的窘態,而是鼓勵我說:沒關系,說錯了也不要緊,大家一起可以改正,一起進步!我聽了這些話真的很高興,也讓我信心倍增。之后我變得不緊張了,每次都能流利地跟大家交流。這次的活動給了我利用特長幫助別人的機會,而且讓我自己在信心和英語口語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優秀的學習成績是入黨的根本條件,我覺得自己跟黨又靠近了一步。想到這點,我心里總有按耐不住的激動,然而我也想到了現實生活中黨內的一些腐敗分子,他們濫用職權、貪污受賄,干了很多對不起人民群眾的事情。之前,我總是抱著一種“同流合污”的思想去看待那些腐敗分子,現在明白了這些人并不能代表黨,我們不能因為有些黨員存在著這樣那樣的缺點就否定他們是無產階級的先鋒戰士,以至影響對黨的性質的正確認識,也不能把極少數蛻化變質的黨員和黨組織等同起來。我們應該以努力奮斗的精神面貌去克服所有困難。在長遠目光上,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承擔起振興祖國的使命,我們要用科技興國,就必須有扎實的專業基礎。當祖國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有什么理由拒絕,又有什么利益舍不得放棄? 祖國的利益高于一切!我深知按黨的要求,自己的差距還很大,還有許多缺點和不足,比如我的政治理論水平還不是很高;在學習、工作以及情感等各個方面的問題處理不夠成熟等。所以,懇求黨組織對我從嚴要求,以便促使我更快進步。
黨的兩會在今年勝利召開,全國上下都很關注。黨支部也要求入黨積極分子出一份關于兩會的“奔流”黨務知識報,我負責“思想交流”模塊的內容。我瀏覽了兩會的主要內容,發現兩會中有涉及高校本科教學評估,而今年本校最重要的就是迎評促建。兩會中的一些委員們提出,目前所采用的同行評估像“走過場”,提前公布評估標準可能導致“弄虛作假”,因此本科教學評估交給社會單位去做會更公平,高校本科教學評估必須進行改革。對此,趙沁平認為高校的種種問題不應該全部歸罪于評估,而且本科評估的效果還是積極的。他提出了本科教學評估的一個改革方向,稱教育部正在考慮出臺分類化的評估標準,比如說新學校和老學校評估標準要分開,研究型大學和教學型大學要分開等。可見教育部對高校的教學質量評估非常重視,我們學生更應該努力學習,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響應學校的號召,為我校迎接評估的圓滿成功貢獻自己的力量!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我更應該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帶動所有同學積極參與這項重要的評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