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團積極分子自我評價(精選3篇)
入團積極分子自我評價 篇1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這句話很熟悉,它的字面意思也不難理解,但它的內涵卻十分深奧。這句話用口是難以解釋的,只能用行動去慢慢理解它,感悟它!這
屈指可數的9個字蘊含了許多,范圍也是如此廣泛。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是先進青年組織,加入共青團,成為一名團員,這意味著一
個新的挑戰,一份新的責任。而不只是一個稱號,一個標志。
雖然現在我還沒成為這個大家庭的一員,但現在我會以團的紀律來要求自己,管控自己;追求新的自我,追求更優異的自我,爭取成為這大家庭中的一員。
我優秀,我入團,我入團,我更優秀!
7. 終于可以為了實現我為國家效力,為民族效力,為社會效力的目標而邁出第一步了,那就是加入共青團,雖然我現在只是一名入團積極分子,但是內心依然十分澎湃,只要一想到我可以將來為社會盡一份力,我就激動萬分,這第一節課雖說十分漫長,但是卻讓我領悟到了共青團的神圣了,雖然老師說她已經講了很多節這樣的課了,但是她依然并未覺得厭煩,依然抱著一份好心情,來不厭其煩的來給我們講將來入團要考的一些知識,只是為了實現她作為一名黨員要為國家的未來發展將要需要的人才來講課,老師是捧著一顆為國家的未來著想的心來的,所以我們更不應該辜負老師的期望,更應該為了自己,也為了父母和社會更加奮發向上,努力學習,再接再厲,也不會辜負班主任老師的期望,努力做到我們每天都看的到的學校的綱領,努力做到為自己負責,為他人負責,為國家負責
的好學生,好市民,好公民!
8. 這次能成為入團積極分子,我感到無比光榮與喜悅。在激動、喜悅的同時,我也感到了身上的重任。想要成為一名團員,我的任務不僅僅是單純的好好學習那么簡單,又多一份為身邊同學起模范帶頭作用。有些同學會認為入團就可以向別人炫耀,其實入團的實質是不含任何功利色彩,入團是為了超越自己,發展自己。
平時,我要做到以下幾點:
1.我們要思想前進。
2.積極參加團組織的活動。
3.做好團委指導及科任老師的助手。
4.銘記校訓做一個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對國家負責的人。
5.我會好好學習,不違反校規,完善自我,嚴格要求自己,為身邊的同學樹立一
個好榜樣,要充分發揮團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共同進步
入團積極分子自我評價 篇2
談話時間:X年10月14日
談話地點:
談話記錄:
程:說下你對黨的認識?
文: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余:中國共產黨誕生紀念日是什么時候?
文: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于1921年7月23日召開,而黨的誕生紀念日是7月1日。
程:為何想加入黨組織?
文:正確的入黨動機形成的背后有偉大的理想信念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來支撐。端正我們的入黨動機時明確作為一名黨員所要具備的素質,所要具備的奉獻精神。
余:你的入黨動機是什么?這跟你選擇政治這個專業有什么聯系嗎?
文:小時候我就特別想加入中國共產黨,還記得小學加入少先隊的那份驕傲與自豪呢。后來慢慢長大了,中國的現實狀況常使我覺得份我應該承擔起一責任。我感覺中國最需要的,是推進民主與法制。我的入黨動機是:“為了更好地為人民服務”。正確的動機是正確行動的精神力量,只有樹立了為共產主義事業,為更好地為人民服務的入黨動機,才能在任何時候、任何場合經受住黨組織的各種考驗。選擇入黨跟我的專業沒有什么聯系。
程:我很欣賞你的責任感。有人說做大事而非做大官是一種人生態度。
余:現在的權利保障確實不夠完善。比如城鄉間的權力享受的差距就很大。農村孩子的受教育權常常無法保障。這期中有觀念原因,更有制度和環境的原因。
文:現實確實是很殘酷,但是現實是無法改變的。
余:你以后會考公務員嗎?
文:我會試一試。如果考不上我會創業。現在的大學生或者說大學教育普遍缺少創業意識,可是我不會選擇打工而會自己做老板。等到獲得一定的社會基礎……
程:據說迂回政策比直接出擊更易獲得成功的。加油!
文:我會的。
程:從預備黨員的角度,談談如何在生活中起到模范帶頭作用?
文:起模范帶頭作用應該是全方位、多層次的,作為一名預備黨員,我會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在實踐中探索,充分發揮先鋒模范帶頭作用: (一)思想政治上的表率。做到堅持真理,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理論,特別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關心國家大事,主動聯系群眾,在思想政治上帶動群眾共同進步。 (二)工作上的標兵。如果說,作為黨員干不好自己的工作,工作成績一塌糊涂,那就無法在群眾中樹立起威信,無法服眾,更不能有效承擔黨和人民賦予的歷史重任。為此,我會明確的工作目的、端正的工作態度,不斷拓寬知識領域的深度和廣度,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任勞任怨干好自己的該做
的工作。 (三)生活上的榜樣。會帶頭樹立良好的生活作風,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盡我所能去幫助他人。 一直以來都以此為標準要求自己并努力著,未來,也會一如既往的努力! 余:希望你能夠一直堅持下去。
文:我一定會堅持的。
記錄小結:本次談話的主題是入黨動機,由此延伸談到時事政治、個人道路選擇等問題。在對待人生道路的問題上,被培養人有較為清晰自主的想法。
效果評估:本次談話較為理想。第一,被培養人和培養人就各自感興趣的話題進行了較為深入的談話,有效地增進了相互間的了解與友誼;第二,端正了被培養人的世界觀與人生觀。使被培養人認識到中國民主進程是前進行與曲折性的統一,同時也認識到人的主觀能動的重要性;第三,由于時間有限,最后一個問題,即未來道路的選擇問題上,并未深入下去,此話題將在以后的談話中進一步深入。
X年XX月XX日
入團積極分子自我評價 篇3
一知道:《團章》共分九章38條。例如:《團章》第一條:團員年滿二十八周歲,沒有擔任團內職務,應該辦理離團手續。團員加入共產黨以后仍保留團籍,年滿二十八周歲,沒有在團內擔任職務,不再保留團籍。
二知道:團的性質: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是廣大青年在實踐中學習共產主義的學校,是中國共產黨的助手和后備軍。
三知道:團的行動指南: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
四知道:團旗:旗面為紅色,象征革命勝利;左上角綴黃色五角星,周圍環繞黃色圓圈,象征中國青年一代緊密團結在中國共產黨的周圍。
五知道:團徽:內容為團旗、齒輪、麥穗、初升的太陽及其光芒,寫有“中國共青團”五字的綬帶。它象征著共青團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光輝照耀下,團結各族青年,朝著黨所指引的方向奮勇前進。
六知道:代團歌:《光榮啊,中國共青團》。中國共青年團的機關報是《中國青年報》 七知道:團員證:封面為墨綠色,象征著青春和朝氣蓬勃的青年運動;封面上方印有紅色燙金團徽,象征著共青團是團結教育的核心。
八知道:入團條件:年齡在14周歲以上,28周歲以下的中國青年,承認團的章程,愿意參加團的一個組織并在其中積極工作,執行團的決議和按期繳納團費的可以申請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九知道:團員義務:六條:
1、努力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學習科學、文化和業務知識,不斷提高為人民服務的本領。
2、宣傳、執行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積極參加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努力完成團組織交給的任務,在學習、勞動、工作及其他社會活動中起模范帶頭作用。 3、自覺遵守國家的法律和團的紀律,執行團的決議,發揚社會主義新風尚,維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為保護國家財產和人民群眾的安全挺身而出,英勇斗爭。 4、接受國防教育,增強國防意識,積極履行保衛祖國的職責。
5、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熱心幫助青年進步,及時反映青年的意見和要求。 6、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勇于改正缺點和錯誤,自覺維護團結。
十知道:團員權利:六條:
1、參加團的有關會議和團組織的各項活動,接受團組織的教育和培訓。 2、在團內有選舉權、被選舉權和表決權。
3、在團的會議和團的報刊上,參加關于團的工作和青年關心的問題的討論,對團的工作提出建議,監督、批評團的領導機關和團的工作人員。
4、對團的決議如有不同意見,在堅決執行的前提下,可以保留,而且可以向團的上級組織提出。
5、參加團的組織討論對自己的處分的會議,而且可以申辯,其他團員可以為其作證和辯護。
6、向團的任何一級組織甚至中央委員會提出請求、申訴和控告,并要求有關組織給予負責的答復。第一講•共青團的歷史和傳統
建團時期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最早的名稱叫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它是在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下,在偉大的1919年五四運動之后,由中國共產黨的發起組織——共產主義小組領導和創建的。8月,共產主義小組委派俞秀松同志在上海建立了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隨后,北京、長沙、廣州、武漢等地相繼建立了社會主義青年團。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誕生了。在黨中央的領導和關懷下,5月,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在廣州召開了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大會正式通過了團的綱領和章程,選舉了中央執行委員會。當時,全國已有17個地方成立了青年組織,團員達5000余人。社會主義青年團的建立和發展,開辟了中國青年運動的新紀元,從此,中國青年有了自己的核心。
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 青年團在黨的領導下,積極帶領廣大青年投入反對帝國主義和北洋軍閥的斗爭。團員青年參加了著名的安源路礦大罷工和京漢鐵路總同盟大罷工,他們和共產黨員一起,勇敢的站在斗爭的前列。1月,為了響應黨迎接中國革命高潮的號召,表明中國青年團是真正代表無產階級利益的革命青年組織,團三大決定把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改名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以任弼時同志為首的團中央,同中共中央堅持正確路線的同志們一起,向陳獨秀右傾投降主義進行了尖銳的斗爭。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 團中央遵照黨的“八七”會議精神,動員廣大團員青年參加黨領導的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和廣州起義,成為創建農村革命根據地和工農紅軍的一支重要力量。1933年8月建立的著名的少共國際師,就是由中央蘇區1萬多名青年報名組成的,戰士平均年齡18歲左右,其中共青團員占70%以上。1935年,日本帝國主義大舉進攻華北,中華民族處于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北平學生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發動了“一二·九”愛國運動,極大的促進了全民族抗爭的興起。為了適應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需要,團結各界青年抗日,同年11月,黨中央決定將共青團改造為廣泛的群眾性的青年抗日救國組織。各地先后建立了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和青年抗日先鋒隊等團體。廣大團員青年同全國人民一道,英勇抗日,前赴后繼,迎來了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
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 抗日戰爭結束后,共青團帶領團員青年投入到黨領導的反對蔣介石發動全面內戰的斗爭中去。國統區的團員青年參加了反帝反蔣愛國民主運動,如“一·二一”運動、抗議美軍暴行運動、“五·二O”運動等,形成了人民解放戰爭的第二條戰線;解放區的團員青年,積極參軍支前,參加土改,建立民主政權;革命軍隊中的青年,為保衛人民革命的勝利果實和解放全中國,浴血奮戰,英勇殺敵,立下了不朽的功勛。1946年12月,根據中國革命形勢發展需要,黨中央決定試建青年團。1949年1月,黨中央發出《關于建立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的決議》,成立了以黨中央書記任弼時同志為首的全國青年團籌備委員會。同年4月,在北京召開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青年運動進入一個新的歷史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