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黨思想匯報座談會后感
敬愛的黨組織:
在入黨積極分子座談會結束后,我一個人走在通往宿舍的路上。這時的校園比白日少了一份喧囂,多了一份寧靜,在這樣的夜里,很容易讓人想起很多的事,思考很多的事。
在連續兩個星期天里,我參加了三次入黨積極分子的再培訓課程。這三次的培訓課,占去了一大部份雙休日的時間。星期天的校園,隨處可以看到只屬于雙休日的特別的活動;在星期天的教室里,也可以時不時地聽到從窗外傳來的喧鬧聲,這樣的活動與聲音雖對我的影響不大,但在僅有的休息時間里,我更多的是希望可以自由的安排時間。但當第一次靜坐在培訓課堂之后,我知道這之后的每一次培訓,我都會如期參加的。因為,在這其中,我接受的不僅是一次入黨培訓,一次對黨理論知識的學習,也是一種融合與思考,一種對黨的融合和對社會問題和人生的思考。
在第一次培訓課程臨近結束的時候說,希望我們的眼光放得更廣闊一些,把社會工作的視角投向更廣闊的中國農村。下課后,看著同學們一個個離開,臉上掛著微笑,眼里寫滿了期望。他的那些話和下課后定格在記憶里的笑容與眼神,總會讓我在不經意間想起。大概是由于出生農村的緣故,中國農村的建設與未來總會時時在掛在心里。春節回家,踏入鄉土,迎面而來的空氣一如從前的清新,炊煙仍是從散落地農家小屋裊裊升起,豐收后光著枝丫的果樹靜靜林立……這些熟悉的鄉容鄉貌,傾刻間讓我有了歸家的感覺。但看到家鄉那條彎彎曲曲延伸的小路和村民為農產品無銷路而著急的愁容,心里落下了很大的悵惘。我不知道,此刻,作為一位從農家走出來的孩子,該為我的父老鄉親做些什么,能為他們做些什么?
從80年代走來的孩子,經歷了中國農村翻天覆地的變化,感受到農民生活的日新月異。但在中國廣大農村,仍有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比如農村經濟問題,教育問題,醫療保健問題等。這些問題需要中國政府的支持,需要資金的調配與技術的投入,也需要包括社會工作在內的各個學科的扎根,需要我們這些年輕學子的奉獻,F在,我不能確定,一年后,我是否會回到家鄉,與鄉民們一起,投身于農村建設;也不能確定,一年后的我,能否真正為父老鄉親們做些什么,能否給他們帶去一絲福音?但是,在內心深處,有一個聲音告訴我,今后無論我深在何處,都會心系我的家鄉,心系如我家鄉一樣的中國廣大農村。在若干年后,我希望,或用我的有限的知識,或用我僅有熱切的心,真正地為把夢放飛在中國農村的藍天上,真正地為那一方土地做些實實在在的事。
如果真的要問,這次培訓的最大收獲是什么,這或許便是讀懂那個眼神后面的期望,并在今后的日子里用心地努力地為這個期望奮斗罷!
以上是我參加入黨積極分子再培訓后的所思所想,請黨組織給予批評與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