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范大學生關于實習經歷體會的思想匯報
敬愛的黨組織:
本學期的前半個學期,我按教學計劃安排到高中實習。通過在高級中學兩個月的實習,我獲得了有關中學教育、物理教學工作的實際鍛煉,這使我更加堅定了忠誠于人民教育事業的思想。經歷課堂授課和平時的班主任工作,我已有著深刻的感受和體會,也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教訓,在思想上有了一個新的認識。以下我就從課堂教學和班主任工作兩方面來談談我的實習經歷體會。
一.課堂教學
在整個實習過程中,我一共上了十節課,其中有六節新課,四節習題課。猶記得第一次走上講臺,心里真的很緊張,眼睛不敢看后幾排的同學和聽課老師。但是漸漸地,我就沒那么緊張了,較好地完成了本堂課的教學任務。之后的幾節課,就再也沒有開始的緊張,我覺得這是一個不小的進步。當然,開始的幾節課,我只是機械地把課上完,完全沒有考慮到教學設計中的三維教學目標,使學生失去了主體性,這是一個大問題。在向指導老師請教之后,我對課堂上如何實現教學目標有了一定的認識,之后的幾節課,我都努力去實現教學目標,讓學生輕松學習的同時掌握課堂知識。然而,習題課的教學方法與上新課時完全不同的,對于初出茅廬的我們,如何上好一堂習題課也是非常重要的。第一節習題課是分析試卷,我自以為準備得很充分了,當時已經把試卷上的題目全都做了一次,并把學生的一些錯誤答案以及錯的原因都梳理了一下。等到上課的時候,我先分析了本次考試的整體情況,再分析了個別情況,便開始講解題目。但是,我的講解只是針對這個題目,而其所蘊含的內在物理原理卻都沒有點出,機械地為了題目而講題目。幸虧事后章老師立刻指出了我的不足,在之后的習題課,我盡量避免出現這樣的情況,把題目所蘊含的原理、知識都強調出來。通過幾次習題課的講解,我對如何上好習題課有了新的認識,也總結出了一定的方法。
對于課堂教學,我由一開始的緊張到慢慢地適應,再到一步步落實教學目標,我做地雖然不是最好的,但我想我是一直在進步的,以前出現的問題,之后就盡量去避免。但是,我始終有個致命傷,就是課堂語言過于平緩,沒有激情,雖然與學生有互動,但是仍缺少氣氛,課堂顯得沉悶不夠活躍。雖然指導老師多次指出我這一點上的不足,但是對于這個,我始終沒有多少改變。我的課堂用語就像勻速直線運動,沒有語氣語調的變化,也缺少必要的幽默。雖然這和我們班的學生的情況也有一定的關系,但主要還是在我自己。在語言方面,我還要繼續下功夫,多看看課外書,提高自己的語言水平。另外就是對教學設計思考太少,經常想著自己如何流暢地上完一堂課,對于課件的依賴太大。我的語言、課件、板書的配合真的有待提高,配合不好,學生的思路就亂了,就達不到應有的效果。所以,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我要對教學設計多多思考,什么時候該講什么、該寫什么板書,真的需要好好鍛煉。常言道,要給學生一滴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只有不斷地學習,汲取更多的知識,做到“腹中有貨”,才能胸有成竹地去面對學生,滿足學生們無窮的求知欲。同時,要注意這滴水的質量。當好一名老師,一定要有扎實的基礎知識,要有牢固的基本功,對每一個基本的知識點,都最好要做到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只有這樣才能給予學生真正需要的東西。而我們,對科學前沿、物理學歷史的了解真的太少了,這樣使得我們的課堂失去了一定的趣味性,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落實中就缺少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