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五四青年節的思想匯報(精選5篇)
關于五四青年節的思想匯報 篇1
敬愛的黨組織:
xx年前,五四運動拉開了中國現代歷史的序幕,也為穿越世紀風云的青春史詩寫下序篇。五四運動開啟的“振興中華”的偉大事業,xx年后已經匯成波瀾壯闊的滾滾洪流,注入到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中,使之發揚光大,沒有任何力量和困難可以阻擋它前進的步伐。20xx年的今天是五四運動90周年紀念日,而這一年,又將是我們新一輪改革開放的第一年。撫今追昔,在歷史的嶄新階段,中國人民將更高地舉起思想解放和進步的旗幟,繼承”五四”光榮傳統,弘揚“五四”精神,加快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步伐,奔向更加宏偉的目標
五四運動是5月4日在北京爆發的中國人民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五四運動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結束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五四運動,不僅是一場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而且還是一場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和新文化運動。同時也是現代中國青年運動的發端,正是在五四運動中,中國青年作為一支新生的社會力量登上歷史舞臺。中國共產黨成立后,中國青年運動確立了正確的方向,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一代又一代先進青年在黨的領導下,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為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進行了不懈奮斗,建立了卓越功勛。 五四運動的精神乘著這春風的浪潮隨之涌來。作為一名新世紀的青年,親眼目睹了在黨的領導下,我們的社會一步一步走向了現代化發展建設的新時代。親身感受到了黨對我們青年的關懷、重視與栽培。五四精神的核心內容是“愛國、進步、民主、科學”。概括地講,就是“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帝反封建的愛國精神”。我們應該為了民族的獨立和解放,為了國家的繁榮和富強,前仆后繼,英勇奮斗,積極進取,勤奮工作。“五四”運動所體現的愛國主義精神,是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生動寫照,所有中華兒女都應萬分珍視,大力弘揚這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五四運動的精神時刻提醒著我們,愛國的思想應該時時記在心中,發揚“五四”精神,與時俱進,樹立遠大的理想和信念,始終堅持正確的前進方向,勇敢地肩負起時代賦予的崇高責任,開拓進取,勇于創新,搶抓機遇,應對挑戰。 勇于承擔歷史責任,是五四以來中國青年運動的光榮傳統,繼承五四光榮傳統的現實意義就是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我們今天要進一步發揚這一光榮傳統,肩負起歷史賦予當代青年的使命。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進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和人民的重托,牢記自己肩負的歷史使命,以昂揚的姿態和飽滿的熱情投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為實現黨的各項任務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我們只有牢固樹立熱愛社會主義新中國的崇高感情,才能更好的為社會主義祖國和捍衛社會主義祖國貢獻聰明才智,五四運動中充滿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倡導的民主,科學精神,構成五四的優良傳統。這種傳統猶如接力棒,為中國青年一代又一代地傳遞著。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擔當振興中華的歷史重任,作為一名當代青年更需要具有創新精神,同時也是對五四精神的發揚光大。
我們作為當代青年,要肩負起歷史使命,那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勤于學習,學習才是進步的根基。在科技進步的當今世界,更加需要發揚五四先驅們倡導的科學精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踐離不開科學理論的指導,現代化建設離不開科學文化的武裝。我們青年一代更要與時俱進,跟上時代和社會前進的步伐,而青年時期是學習的關鍵時期,我們應該珍惜大好時光,發憤學習,刻苦鉆研,打好基礎。樹立正確的理想和信念,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更重要的是要善于創造,因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前無古人的事業,在這一偉大實踐中,有大量新課題需要去解決,有大量新任務須要去完成。
只有不斷開拓,事業才能發展,社會才能進步。所以我們要努力培養自己的創造能力,充分發揮自身的創造潛力,緊密結合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在不斷認識和把握客觀規律的基礎上,勇于創新,善于創新,不斷創造。 作為當代大學生的我們又應當如何用我們的切實行動來實踐愛國主義呢?是的,在生活中,我們并非要為發揚愛國主義而做出一場哄哄烈烈的愛國行動,我們應實事求是,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做起,我們應該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就像大學生自愿去西部服務一樣,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我們的地方去,積極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這就是一種很好的愛國行為。同時在我們步入社會的時候,遵守社會的各種規章制度,做一名遵紀守法的良好公民,這同樣是一種愛國主義行為。
“五四”運動代表了祖輩們灑下的血與淚,我們青年一代又怎么會忘記這個屬于我們的節日。我們不是人們口中那個只會享樂的“80后”,我們對前輩們充滿敬意之情,我們不會遺忘父輩們為了祖國的復興,拋頭顱,灑熱血的歷史,我們要學會銘記,要去銘記歷史給與我們的巨大精神財富。所以,就讓我們一起從小事做起,發揚五四愛國主義精神,一起為愛國主義精神而奮斗,付諸行動,讓五四精神一代一代傳承下去,永垂不朽。
此致
敬禮!
匯報人:diyifanwen
20xx年x月x日
關于五四青年節的思想匯報 篇2
敬愛的黨支部:
4、5月的天空,陽光明媚,花香四溢,到處充滿了清新與希望。是的,也正是在這個美麗的季節,我們即將迎來屬于我們的節日——五四青年節。20xx年5月3日,在五四運動92周年前夕,我又重新認真學習了五四愛國運動的時代背景與意義。在這個特殊的時間里,讓我有了新的感想。
五四運動是中國舊民主主義與新民主主義的分界點,是中國歷史的一個偉大轉折點。1919年5月4日爆發的五四運動是一場愛國救亡運動,它絕不是憑空發生的,也不是單靠少數先進分子的主觀意愿和決心就能夠發動起來的。它是歷史大趨勢的產物,是中華民族愛國救亡怒潮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繼續和發展。我們生活在今天的年輕人也許很難想象,當時的中國正處在深重的苦難中;更是很難體會到,那一代中國人在幾乎看不到一點光明前景的艱難歲月里,是怎樣為祖國的悲慘命運承受著巨大的痛苦煎熬。國家的危機,民族的苦難,使人痛苦,也催人奮進。五四運動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發生的。為了繼承和發揚“五四運動”的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精神,在1949年12月,中國中央人民政府正式宣布五月四日為中國青年節。隨著時間的推移,五四運動對于中國歷史進程的影響,也日久彌大。也深深地讓我認識到紀念五四運動,弘揚五四傳統,把五四精神注入到今天的學習和事業中,使其發揚光大,具有重要意義。
還記得,在紀念五四運動90周年的時候,在中國農大的講話中對當代大學生崇高歷史使命進行了深刻闡述,使廣大青年人感到了重任在肩,也使我們進一步明確了個人正確的報國方向和成才之路。對我們提出了四點內涵豐富、思想深邃的希望。他強調要把愛國主義作為青年人始終高舉的旗幟;把勤奮學習作為人生進步的重要階梯;把深入實踐作為成長成才的必由之路;把奉獻社會作為不懈追求的優良品德。的講話為我們當代青年指明了將自己個人的發展成才與國家民族的興旺發達相結合的最佳路徑。作為新世紀的青年,我們都應勇敢地擔負起歷史重任,把個人的理想、前途、命運與國家的發展、民族的富強緊密結合在一起,把愛國主義熱情化作立志奮發、愛國報國的實際行動;
今年,是五四運動92周年。作為當代青年,對五四運動最好的紀念,對五四先驅最好的告慰,就是要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繼承和發揚五四運動的精神,以執著的信念、優良的品德、豐富的知識、過硬的本領勇敢地擔負起歷史重任,同廣大人民群眾一道,奮力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我們要響應時代召喚,牢記光榮使命,不負黨和人民的重托,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大力弘揚偉大五四精神,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興的歷史征途上譜寫出更加輝煌的青春樂章。以上是我對五四運動學習后的體會,希望黨組織繼續加強對我的培養和教育。
此致
敬禮!
匯報人:diyifanwen
20xx年x月x日
關于五四青年節的思想匯報 篇3
敬愛的黨組織:
第一次感受到“五四”是在高中歷史課本上,那時的青年在我的心目中是神圣的,那時五四運動爆發,那時學生罷課游行,那時是一個熱血沸騰、為民族獻身的時代。而我只有在課本里尋找歷史的遺跡,因為在我生長的地方,紀念“五四”、鼓舞青年的活動是匱乏的,然而即使只是在課本中,我卻體驗了因“五四”而產生的動人心魄。
我知道自己對“五四”的向往有太多理想的、信仰的成份,如果說經過近一個世紀,我的頭腦里海殘存著“五四”記憶,那就一定是對祖國、對青春、對理想的強烈信念。大部分時候,人的成長都是以激情的喪失為代價的,人們把這稱為“成熟”,人們說“成熟”就是懂得有很多事我們無能為力。半是抵抗半是屈服地,我也開始接受這種觀念。
今天有是五月四日,青年節,是我的第八個青年節,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已經忘記了在歷史課本上感受到的激動心情,不過今天,我開始回味,回味那個年代的“五四”,還有我自己的“五四”,我自己的青年時光。是不是真的青春無悔?
電影場上正在舉行“五四”紅歌會,紅歌會在大雨中進行地如火如荼,我聽到那些以前屬于那個年代而現在屬于我們的旋律,看到我的同學們在大雨中堅持把每一個動作做好,他們沒有穿雨衣也沒有打傘。我不知道五月四日北京的大多數不是陽光燦爛,但今天華中師范大學的電影場是真的大雨迷蒙。
沒有游行,沒有標沒有憤怒,沒有呼喊,但同樣的是堅持,是毫無退縮,是熱情,是雨淋不熄。我站在音樂廳的走廊,感動也自豪,因為我們也一樣有同志,我們是學人,同儕共濟,信念永遠不會過時,因為我們心中永遠盈滿著對祖國、對民族的深情,偶爾青年們喜歡用桀驁不馴來彰顯青春,也許我們有時嬉笑怒罵,不是那么莊重,其實正是因為我們滿含著敬意和溫情,這個時代,這個社會,這個民族,我們永遠熱腸掛住。因為這樣,我們的青春已然無悔!
此致
敬禮!
匯報人:diyifanwen
20xx年x月x日
關于五四青年節的思想匯報 篇4
敬愛的黨組織:
1919年五四運動后,“青年”一詞在中國逐漸被廣泛使用。“國之未來,社稷之棟梁”的定位或許有些拔高,但青年群體在祖國建設中的關鍵作用卻是毋庸置疑的。要知道,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弱,則國家貧。
站在“五四”前夕聊青年話題,責任與擔當許是逃不開的永恒命題。談及這兩大概念,不禁令人想到最近幾年網絡中有個詞一直被不斷提及——正能量。沒錯,就是這個看似有些玄幻的詞,卻蘊含著一股神奇魔力。崔衛平曾有句話擲地有聲:“你所在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國。你有光明,中國便不再黑暗!”這句滿滿的正能量感動了無數人,也讓五湖四海的愛國青年走到了一起,為中國的偉大崛起表一份擔當、盡一份責任。倘若你我都能以此為鑒,中國崛起之日還會遠嗎?正能量若是心內底色,祖國定有大希望。
今天的社會,無論在虛擬網絡上,還是在現實生活中,“眥必中國”似乎已越來越成為一種娛樂時尚。“外國的月亮總是比較圓”,一些青少年張口閉口國外如何,艷羨之情溢于言表,而談及中國時所表現出的鄙夷卻令人生寒。絕不是說國外的先進不能借鑒,國人的落后不能批駁,但靠貶低中國來彰顯國外的優越,真能換來國之強盛嗎?正處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時期的中國青年該保有怎樣的心態、怎樣的擔當,是值得每位青年深入思考的問題。事實上,今天青年人需要的恰是一種不卑不亢的態度——用一身的擔當告訴身邊每一個人,我們的祖國或許一時難以盡如人意,但遲早會成為舉世矚目的強國;用一身的凌然正氣直面網絡亂象,勇敢對那些抹黑、造謠的惡行說不!這份擔當的動力,則來自你對創造自己美好生活的憧憬,同樣更來自對國家未來全面復興圓夢的那份信心。
美國的強大,花了上百年,中國同樣也會不例外。共青團93年的歷史,足以說明,今天的偉大成就是一代又一代的熱血有為青年在黨的召喚和領導下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不懈奮斗的畫卷。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階段、不同的發展時期,都會賦予中國青年新的理想內涵。在今天,青年作為承擔民族復興大業的主力軍,更要繼承革命先烈的優良傳統,團結在一起,用一顆滴水穿石之恒心,去建設我們的祖國、我們的家。正如一首歌唱的那樣:“一根筷子呀,輕輕被折斷,十雙筷子呦,牢牢抱成團。”若是身邊每一位青年都能如此,何愁國不富強,民族不偉大?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唯有心正,才能迸發出青年人應當有的積極心態,奮發作為,去踐行這個時代應該有的“五四”精神!
此致
敬禮
匯報人:
匯報時間:XX年XX月XX日
關于五四青年節的思想匯報 篇5
尊敬的黨支部:
xx年前的哪個風云激蕩的日子,以大學生為首的全國人民,在“進步、愛國、科學、民主”的精神指導下,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救亡愛國運動,從此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高潮。
xx年來,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在黨的領導下,在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五四”精神指引下,以高尚的愛國情操和真摯的民族情感,為民族的獨立與復興、國家的建設與發展、人民的安康與幸福貢獻青春和力量,實現了人生的價值,留下了青春的足跡。實踐證明,廣大青年在各個歷史時期的奮斗過程,是沿著黨指引的方向,與實踐相結合,與人民群眾相結合,在正確道路上健康成長的過程。
當代青年正面臨一個偉大的時代。我國已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進入了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堅持科學發展、共建和諧社會成為我們社會生活的主旋律。時代為青年提供了廣闊舞臺,黨和人民對青年寄予無限希望。當代青年積極投身這個偉大的時代,把個人的命運同祖國的命運緊密相聯,把個人的追求融入全民族的共同理想,才能更好地實現自身價值,才能使人生的意義得到升華。時代要求我們:與祖國共奮進,與人民齊奮斗,與時代同發展,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奉獻青春,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事業貢獻才智。
與祖國共奮進,已成為當代青年茁壯成長的不變主題。國家的發展、民族的振興,是青年成就事業的基本前提。把祖國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為民族振興而不懈奮斗,這樣的人生才是真正有價值的人生,這樣的青春才是真正亮麗的青春。在“五四”這個激發朝氣、想望未來的節日里,讓我們與青年朋友共勉:與祖國共奮進,始終堅定跟黨走的政治信念。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廣大青年要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武裝頭腦,堅決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不斷增強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信心,進一步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樹立遠大理想和堅定信念,就能經受困難和風浪的考驗,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迷失前進的方向。 與祖國共奮進,始終與人民在一起。人民群眾是創造歷史的動力,人民群眾豐富的、創造性的實踐,是青年健康成長的沃土。離開人民、脫離實踐,個人的成長只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當代青年要堅持與人民齊奮斗,時刻銘記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意識,在學好理論和書本知識的基礎上,自覺到基層去,到群眾中去,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經風雨、受鍛煉、長才干。
與祖國共奮進,始終與時代同發展。青年是最富有生命力和創造力的群體,也是引領社會風氣、實踐最活躍的群體。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樹立這一新時期的主流價值觀和道德建設標桿,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才會適應時代的要求。廣大青年既要立足崗位,把務實精神體現到各項具體工作中,爭創一流,還要在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潮流中,發揮自己的創新潛能,展示自己的創新才華。
國家民族的未來在青年,黨的事業的希望在青年。在黨旗的指引下,在宏偉目標的感召下,當代青年一定能夠繼承、發揚“五四”和共青團的光榮傳統,不斷創造無愧于黨和國家、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時代的嶄新業績。
此致
敬禮!
匯報人:
日期:xx年x月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