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關于黨員預備期思想匯報范文
敬愛的黨組織:
什么是三觀?三觀就是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其中世界觀包括人生觀,人生觀表現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世界觀為理論基礎,同時,人生觀是價值觀的出發點。
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個體適應社會發展的根本需求。那么作為共產黨員就更應該正確認識個人與社會的關系,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自己的人生觀,以集體利益高于一切為自己的價值觀。心系人民群眾的利益,始終保持著奉獻的精神。只有這樣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
對于價值這一概念,我有一些思考。首先,價值是一個關系范疇。就是說,要說有沒有價值,首先需要有一個關系、環境作為前提。價值是存在于各種關系中的,比如說,要講一個東西對你有沒有價值,首先必然是你們是有聯系、有關系的,不可能是憑空而來的。其次,價值是一個意義范疇,客體對主體有價值,就是說客體可以滿足主體的某種需求,對主體有意義,所以價值是一個意義范疇。第三,價值來源于客體,取決于主體,產生于實踐。
在實踐中,對一個客體本身而言,它是具體客觀的,是價值的來源,而其價值有多大,甚至說有沒有價值,是取決于主體的。例如,賈平凹所寫的丑石,對他來說基本上是一無是處的,甚至因為它丑而討厭它。而后來科學家發現了它是隕石,就是若珍寶,對于科學家來說,它就有價值。
同樣的東西,對于不同的人而言,價值是不同的,就是因為價值是來源于客體,而取決于主體的。在價值關系中,客體必須具有滿足主體需要的屬性,主體要具有某種需求,這樣在實踐中,主客體之間就可以建立價值關系。
那么,如果把共產黨員當做一個客體,把人民群眾當做主體的話,二者之間的價值關系又應該怎么建立呢?簡言之,就是說共產黨員應該怎么做才可以對人民有價值呢?先從主體方面來講的話,人民的需求是有很多的,物質需求、精神文化需求等等,這是價值關系發生的主體條件。這種“建設”包括提升自己為人民服務的覺悟,堅定自己為人民服務的信念,加強自身為人民服務的能力。畢竟,“空袋子是立不起來的”,空有一腔熱情,是辦不到什么事情的。
我們最重要的就是要將自己的“空袋子”裝滿,就是說要提高我們自己自身的能力,通過多種途徑充實自己。我們大學生擁有許多可以鍛煉自己、充實自己、提升自己的機會。上課學習,泡圖書館可以充實我們的知識;參與社會實踐,可以提升我們的實踐能力,從實踐中獲得真知;承擔學生干部工作,可以提升自己處理事務、為大家服務的能力;參加黨課培訓,可以提高我們的思想政治覺悟……
在平常的生活在中,我們需要做的就是不斷鍛煉自己,將自己的“空袋子裝滿”,這樣才能讓“袋子”立起來,才可以是自己具有滿足人民需求的“屬性”,為投身于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事業中做好準備!
此致
敬禮
匯報人:
**年**月**日
范文二
敬愛的黨組織:
黨員在人民心中的形象總是不一樣的。說起黨員,人們或許更多地會贊揚他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奉獻精神;提起教師,人們會想到敬業愛生的紅燭精神;提起黨員教師,人們會認為他們是教師隊伍中的典范,是教師隊伍中的一支生力軍。
有句名言說:“世界上最寬廣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廣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廣的是人的心靈。”在人的心靈中,教師的心胸最開闊。因為教師是“知識之母”,從身心兩方面對學生實施全面的關心和教育。在教師對學生的愛中,包含著對人類文明的憧憬,體現人類對未來的憧憬!如果說,過去的教育是以單純的知識傳授為特征的應試教育,那么現代教育則越來越以人的自身發展為教育目的。
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愛學生,應具有時代特點。愛學生,這是一個永恒的主題。希望得到教師的愛,可以說是許多孩子在學校一切思想和行動的中心動機。然而,新世紀的黨員教師也必須看到,現代社會對人的主體性、獨立性要求愈來愈高。尤其是生活在這座活躍并將更活躍的國際性大都市的孩子,其獨立性特征更加明顯,對教師的情感依戀正在趨向復雜化。因此,新世紀的教師要時時處處充滿愛心,向孩子奉獻真情,來不得半點疏忽和懈怠,更來不得半點虛偽和矯情。那么,怎樣讓孩子在愛的陽光雨露及教師的敬業氛圍中健康成長呢?
愛的方式可以不同,但愛的份量沒有輕重。把愛伸向被遺忘的角落,用一雙溫暖的手去撫慰那不被注意的心,為孩子撥開心頭的烏云,給孩子送去明媚的陽光,這才是真正的愛。這不禁讓我想起一位教育家的話,“一個教師只有把為別人做出貢獻視為自己最高的享受,他才能成為共產主義信念的真正培育者,才能造就出具有共產主義思想的一代新人”。
教師愛學生,還必須表現在教師是否有淵博的學識和精湛的業務能力。因為“愛”不是一句空話,教師必須盡可能讓孩子多學一點,學得好一點,成長得快一點。我們常說:“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這個嚴于律己的學習精神在新時期尤需發揚,因為時代變了,新知識和新信息正在以極快的速度發展著,新世紀的教師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得好:要想學生學好,必須先生學好。惟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同時,21世紀的人才需求向今天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逐步建立起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社會主義教育新體制。
師愛無選擇性,只要是學生,教師都應做到丹心一片,師愛蕩漾;師愛是全方位的,孩子獲取了多少,與教師的教育理念,教學水平密切關聯。能不能在素質教育渠道中,以教育方針為準繩,抓住德育為核心,用愛培養孩子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是時代賦予新世紀教師的責任,當代黨員教師須迎接挑戰,認真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實際行動作出滿意的回答,用愛澆灌美麗的幼苗,讓明天的太陽更加絢麗奪目!
我們深知時代的機遇、社會的發展,對新世紀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別是一名黨員教師,更要用自己的愛托起明天的太陽。
此致
敬禮
匯報人: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