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系同學畢業贈言(精選7篇)
體育系同學畢業贈言 篇1
體育場上的汗水,十二分鐘的痛苦,我想悄悄的變成神仙,踩著云尖,飄散在風里,躲避這折磨的時刻,卻也想在球場上瀟灑一回。
在這里,有情竇初開的幼稚,春意盎然,有心醉魂迷;歲月蹉跎的時光里,寒潮冰露,又是中青留下的殷切眷戀讓我心力交瘁,我沒有放棄。
這里有伙伴,有同學,有知己,相聚的愜意里,太陽月亮星星交織在一起,陶醉在菊花沁香的懷抱里,心甘如飴。
這里也有過孤單、寂寞、失落、痛責、絕望……漫天飛舞一片荒蕪,再多的苦于是無補,無情的雪打濕雙唇,泛出冷冷一絲蒼白,才懂得什么叫悲哀莫過于心死。然而,我都走過來了,心智上依舊這樣年輕,雖然滄桑感的厚重讓人為之癡狂,可我依舊喜歡年輕。
也許,實事求是,朝氣蓬勃還只是一句口號,當我沉靜在濃郁的睡意里,卻發覺靈魂的真諦一直藏匿在心底,才恍然大悟,我該追求真理。
吃過很多不盡人意的飯菜,到頭來依舊是媽媽做的好吃,可也許當我離開這里,才會無時不刻的在想吃一次食堂的米飯和大師傅手下的刀削。在單調的日子忙碌的奔波里,始終沒能淹沒一種靈魂的復活,神經質一般的情緒里,把頭發一根一根的在發癢中拋棄,網里網不住難鎖的心。
這里有打動我的長長飄逸的秀發,還有那溫柔敦厚的語句;是那綿綿情致的眸子,還是那清澈如水的靈犀?這里,總讓我讀成一種相思,一種心事,一種渴求的期盼。時間仍舊一天天的走失,天上掛滿樹梢的明月里,方明了年年月圓人消瘦。往事漫過心堤,貯立的背影里蘇醒記憶,風迷失了方向。
體育系同學畢業贈言 篇2
雄鷹從這里飛上藍天,樹苗從這里移向高山,溪流從這里漸成長河。導師恩深、同窗情濃,惜別之日,情以何堪。作者通過四年學校生活的回憶,抒發了依依別情。
又到盛夏,燥熱良久,空許了幾抹殘陽西下,象牙塔里一切還是如此的祥和安寧,不同的只是,校園深處生活了四年的你我,即將卷入畢業的大潮奔赴社會的各個崗位,別離了學生生涯,告別了象牙塔的年少純真,也別離了在一起學習生活四年的母校——體育學院。
迷茫過,傷感過,在經歷了愛你與被愛,才明了了關愛的感覺與被愛的幸福在生活中是那樣的差距,昆玉河畔映出的校園里的喜怒哀樂,條條垂柳不變的是中青學子的憂愁和靈敏。多少對雙雙走過你的河畔,卻又分離在那個蕭瑟的雨季,踏著呢喃的青草石階,通往的卻不是理想知識的圣地。
舍不得幾多愁,三棵樹的綠葉匆匆,校訓石的泰然蒼茫,圖書館的瀟灑舒適,老食堂的食味飄香,無論是老校門的斑駁歷史還是如今的“五四碑門”,每每經過,載動的都是這即將離別的校園傷感,無論何時,我都記得這座大院深處的故事……
體育系同學畢業贈言 篇3
畢業了,校門口等待我們的是什么?也許你心懷五彩繽紛的夢想,眼前仿佛已出現了金光閃閃的康莊大道;但一走上社會,就能成為精英嗎?其實親身經歷才明白,幻想中的輝煌、順暢總是屬于少數人,或許我們更多人,在畢業之后、成功之前,還有很長一段辛苦的路要走。
畢業,是一個沉重的動詞;畢業,是一個讓人一生難忘的名詞;畢業,是感動時流淚的形容詞;畢業,是當我們以后孤寂時候,帶著微笑和遺憾去回想時的副詞;畢業,是我們夜半夢醒,觸碰不到而無限感傷的虛詞。若干年后,假如我們還能夠想起那段時光,也許這不屬于難忘
即將離開大學校園,但仍深深眷戀著那段青春歲月,回首過去四年,有著太多的酸甜苦辣。而今天,這一切成為過去,你們會有什么感慨呢?
體育系同學畢業贈言 篇4
“諸君離學校而去了。在社會上立身的困難,恐怕比在學校里求學還要加甚。若非立志奮斗,則以前所受的教育,反足以增加人生的苦惱,或轉為墮落的工具。這是諸君所當特別注意的。事業的成功,須經過長時間的辛苦艱難——成功的代價,走過了許多荊棘的路,方才能尋獲康莊大道。立志是砍荊棘斧斤,奮斗是勞力。萬不可希望以最少的勞力,獲最大的成功。”這是三十年代時任北大校長的蔣夢麟先生,送給即將畢業的北大同學的《臨別贈言》。
補記:蔣夢麟先生(1930.12-1945.11在任)是蔡元培校長的早年學生,后赴美留學,在哥倫比亞大學研究生院拜杜威等為師,獲教育學博士學位。歸國后長期擔任北大總務長職位,是蔡校長治校的得力助手。蔡校長在職而不在校期間,代為處理行政事務的,經常是蔣夢麟。北京大學的歷任校長中,蔣夢麟是在職時間較長的一個。關于他的貢獻,傅斯年曾有這樣的評論:“蔣夢麟的人格魅力不如蔡元培,學問比不上胡適之,但辦事也比蔡先生和胡先生高明。”對此,蔣先生是認可的。為了不至于引起誤會,蔣先生還補充了一句玩笑話:“所以他們兩位是北大的功臣,我們兩個人不過是北大的功狗。”
體育系同學畢業贈言 篇5
“這些天,法學院樓道里總是很熱鬧。畢業和即將畢業的同學興高采烈,穿著畢業服,來往穿梭,合影留念。弄得我的心也是意亂神迷,有點惶惶不可終日。等坐到計算機旁寫這些文字時,不禁暗自嘲笑:究竟是你畢業呢?還是人家畢業?這種日子再持續下去,我可能就什么事也沒法做了。
因此,有許多事情都是不能多,也不能長的。前幾天,博士生、碩士生畢業,我講了話;今天,又要講話。我現在才知道,如果沒有秘書,當領導也是不容易的——如果要講他自己的話,而且要在一些類似的場合講一些類似的話。本來我想把自己原來的那份稿子,再念一遍,反正講話對象是不一樣的。但一想,這可不能像有些老師上課的講稿——不管哪年、不管對誰,都一樣照著念。看來法律的美德——簡單和統一——和生活的美德——復雜和細膩——還真不一樣。這是說笑話。其實我倒是覺得研究生和本科生畢業典禮應當分開。說實話,對本科生格外優待一點,是有道理的。因為你們進來的時候,不管你們是否愿意承認,確實都是孩子。
從十八歲到二十二歲,你們把最美麗、燦爛的四年時光留在了北大。我們有更大的責任讓你們快快活活進北大,讓你們高高興興出北大。而且,我還有其他的更為長遠的想法。我在國外了解到,一個學校的校友募捐,最主要來自本科畢業生,因為似乎只有本科才真正給人以身份和歸屬感。因此,我現在給你們多一點優待,40年后,我們的北大法學院就會有更多的回報。(看,朱蘇力是多么的狡猾!他甚至算計著你們40年后的錢呢!當然,早一點也行。)
而且,就你們這一屆本科畢業生來說,我們也是很有緣分的。將近四年前,我每周都有一天要早起,匆匆趕到昌平園給你們上課。雖然許多人和名字對不上號,更多的甚至連名字也不知道,但我還記得:期末考試時,我看到一份字跡很娟秀,論證很細致,說理挺充分的考卷。我給了他全班的最高分,并記住了他的名字——章永樂。聽說章永樂馬上要去加州洛杉磯分校學習去了。
上次看到他,穿著一件因為印上了幾個字、因此就稱作文化衫的老頭衫;衣服太大,空蕩蕩的,讓人覺得那里面不是章永樂,而是一塊搓衣板。我還記得法理課的課代表,印象中是貴州來的一位有點胖乎乎的漂亮小姑娘,工作、學習都很認真負責,字也寫得也很漂亮,很大氣,與章永樂的字似乎相反。記得她期中考試好象是得了85分,成績很高,但不是最高,心里似乎有點難受。我就裝作不知道,也就混過去了。后來偶爾在樓道中碰到過一兩次,記得臉型,記得姓劉,名字是方什么,或什么方,因此一下子我就侵犯了兩個人的名譽權,擅自把她改名為劉方譽;好在她不是齊玉伶,劉方譽也不知道,因此到現在為止還沒有麻煩最高人民法院,因此遲滯了中國憲法的司法化。直到上次照畢業照的時候,又見到她,總算叫對了她的名字。而且發現她不再是胖乎乎的,而是挺修長挺拔的,楚楚動人。
對了,她的名字叫劉詩芳。哦。還有張銳,也是一塊搓衣板——只是更長一點,頭上頂著一個與我們改革開放總設計師同名的頭型。課間休息,他和一些同學,總是圍著我提問,似乎怕我想不開,會自殺;而我也就有了更多的機會展示了自己的羽毛。再見時,是在院務辦公室。記得讓他替我起草一份發往香港的唁電。他寫了一篇很好的香港、中國臺灣流行的那種公文唁電,半文半白,實在令人我刮目相看。想來,幾年來一點讀了不少王澤鑒、史尚寬。只是,不再向我提問了。是的,你們都不再提問了。
不再提問,不是因為我的課早已結束了。不再提問,是因為你們已經忙起來了,已經熟悉了北大老師的套路了,已經能從容應付各種考試了。不再提問,是因為你們也許是忙著考toefl、gre、準備律考;忙著玩計算機和計算機游戲;忙著從網上下載《大話西游》或《我的野蠻女友》或《藍色生死戀》或《電視流氓自己的故事》。
體育系同學畢業贈言 篇6
congratulations on your graduation! whishing you a future filled with success and joy of seeing your dreams come true.
congratulate you on your graduation and may all your hopes and plans turn to fulfillment and success.
please add my warmest congratulations to the large chorus(大合唱) of friends acclaiming(喝彩) your graduation.
here's to the happy graduate for the job you've already done. and here's to a happy future that's a most successful one. congratulations!
may you have health, happiness and outstanding success in all your ventures(事業).
sincere congratulations on this very special day with wishes that life's very best may always come your way.
may an old friend express his pride in you accomplishment(成就) and extend to you a wish for your continued success and happiness.
may your graduation day be the commencement(開始) of a continued series of upward steps to success.
my friend, i would press you all to my heart.
boys, be ambitious.
man can survive, only when he has the substance, man can live only when he has ideal.
goals determine what you are going to be.
great hope makes great men.
an aim in life is the only fortune worth finding. pursue your object, be it what it will, steadily and indefatigably(不懈地).
man who has a settled purpose will surely succeed.
follow your own course, and let people talk.
life is a leaf of paper white, thereon each of us may write his word.
there is a limit to one's youth, but no limit to his wisdom. draw on the limitless wisdom during the short span of youth.
self-reverence, self-knowledge, self-control, these three alone lead life to sovereign(獨立的) power.
life is a flame, not an existence. life is an energy, not a substance.
to live is to function. that is all there is in living.
體育系同學畢業贈言 篇7
“一個大學里,哲學系應該是最不時髦的一系,人數應該最少。但北大的哲學系向來有不少的學生,這是我常常詫異的事。我常常想,這許多學生,畢業之后,應該做些什么事?能夠做些什么事?現在你們都快畢業了。你們自然也在想:‘我們應該做些什么?我們能夠做些什么?’依我的愚見,一個哲學系的目的應該不是叫你們死讀哲學書,也不是教你們接受某派某人的哲學。禪宗有個和尚曾說:‘達摩東來,只是要尋求一個不受人惑的人。’我想借用
這句話來說:‘哲學教授的目的也只是要造就幾個不受人惑的人。’你們應該做些什么?你們應該努力做個不受人惑的人。你們能做個不受人惑的人嗎?這個全憑自己的努力。如果你們不敢十分自信,我這里有一件小小的法寶,送給你們帶去做一件防身的的工具。這件法寶只有四個字:‘拿證據來!’這里還有一只小小的錦囊,裝作這件小小法寶的用法:‘沒有證據,只可懸而不斷;證據不夠,只可假設,不可武斷;必須等到證實之后,方才可以算作定論。’必須自己能夠不受人惑,方才可以希望指引別人不受人誘。朋友們大家珍重!”
這篇題為《怎樣才能不受人惑?》的文字是時任北大人文學院院長的胡適先生給北大哲學系1931年畢業生的臨別贈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