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的導游詞范文(精選30篇)
故宮的導游詞范文 篇1
各位游客們:
大家好!我叫楊昊杰,大家怎么稱呼我呢?叫我楊導就行了,很高興我能陪同大家一起參觀故宮。
北京故宮位于北京市中心,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故宮有稱為“紫禁城”。故宮經歷有明清兩個朝代和24個皇帝。故宮規模宏大,西東寬750米,南北長960米,占地72萬平方米,建筑積15萬多平方米,有房屋1000多間,是世界歷史上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建筑。進了故宮的大門,你就會看見五座漢白玉石橋,是因為古時候的皇帝都必須帶有仁、義、禮、智、信這種特點,所以才是五座石橋的。橋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刻著無數的小獅子,那么多的小獅子,姿態不一,沒有哪兩只是相同的。
好了,大家可以在這里休息一會,大家也可以拍下自己喜歡的景點,注意衛生和安全。
故宮的導游詞范文 篇2
各位來賓朋友:
大家好!歡來到北京的故宮,我是你們的`導游瑩瑩,今天就由我帶領大家一起游北京故宮。 我先介紹一下故宮的概況。 故宮建于北京的中央,以南北為中軸線,座北朝南,充分體現了皇權至上的封建統治。故宮城外是皇城,皇城外又有北京城,真是城城包圍! 歷史上,故宮因火災或者其它原因,曾多次的重建,但基本格局沒有改變,主要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文華、武英兩殿為兩翼,是皇帝上朝接受朝賀、接見群臣和舉行大型典禮的地方。內廷有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御花園及兩側分列的東西六宮,是封建皇帝進行日常活動和后妃皇子居住游玩及奉神的地方。 廣場南面的保和殿是外朝三在殿的最后一座,規格等級僅次于太和殿,面闊9間,進深5間,重檐歇山頂,翼角置走獸9個,內外檐均施金龍和璽彩畫,菱花梧扇,生落在高大的漢白玉“三臺”之上。 我的講解到此為止了,祝大家游玩愉快!
故宮的導游詞范文 篇3
親愛的游客們:
大家好!歡迎來到被稱為世界五大宮殿之一的北京紫禁城。我是左婷旅行社的導游侯宜欣,今天我很高興帶你參觀這個美麗的文化遺址。
我們所指的故宮一般是指北京的故宮,它是世界上最壯觀、最宏偉的皇家宮殿,原名紫禁城。俗話說“三島春深云暖,月明遠”。接下來,我們走進這座神秘故宮的正門,看看今天的故宮。
北京故宮是明清兩代的`宮殿,金碧輝煌。它以三個大殿為中心,占地約7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大小宮殿70多座,房屋9000多座,相當于1800多個籃球場!大家都覺得不可思議不是嗎?
當年是明朝開國皇帝永樂下令修建紫禁城。紫禁城是一座宏偉的皇家宮殿,建于永樂四年,直到永樂十八年才竣工。在空中俯瞰故宮,故宮就像一個長方形的城市。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它四周是高10米的城墻和城外寬52米的護城河。整個紫禁城由外院和內院組成。
往那邊看,可以看到外朝有三個大殿,分別是太和殿、中和殿、包和殿,都是古代君王和文武官員討論國家大事的地方。三大殿是漢宮廷建筑的精華,體現了中國宮廷建筑的特色:正殿(太和殿)平面布局,廳、閣、亭、廊、亭、門等建筑用法語對稱布置。當我們走進去的時候,會發現寺廟建筑是由木架支撐的,柱下有石柱。磚墻保持在北、西、東三面,北向南,覆蓋著金色琉璃瓦屋頂。
故宮的中心是干青宮、交泰宮和坤寧宮,統稱為后三宮,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地方。你現在可以休息了,我們以后再去欣賞后宮的美景。
好了,現在請跟隨我的腳步,繼續故宮一日游。請不要在參觀期間制造這么多噪音和垃圾!祝大家一天快樂!
故宮的導游詞范文 篇4
親愛的游客們:
大家好!
我是本次游覽團的導游,我叫汪爾康,為了方便記憶,大家也可以叫我小汪,將由我帶領大家參觀北京故宮。
故宮又名紫禁城,始建于公元1406年,1420年基本峻工,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故宮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建筑面積15.5萬平方米。宮城周圍環繞著高12米,長3400米的宮墻,形成為一長方形城池,墻外有52米寬的護城河環繞,形成一個森嚴壁壘的城堡。
故宮有4個門,正門名午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名西華門,北門名神武門。面對北門神武門,有用土、石筑成的景山,滿山松柏成林。在整體布局上,景山可說是故宮建筑群的屏障。
現在我將帶領大家一起游覽乾清宮。請大家在游覽過程中不要亂丟垃圾,隨地吐痰,破壞公物。當然啦,請大家緊跟著我一起游覽,千萬別走散了啊。
現在我們到了乾清宮,乾清宮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批閱各種奏章的地方,后來還在這里接見外國使節。乾清宮建筑規模為內廷之首,明朝的十四個皇帝和清朝的順治、康熙兩個皇帝,都以乾清宮為寢宮,在這里居位,平時也在這里處理日常政務。作為明代皇帝的寢宮,自永樂皇帝朱棣至崇禎皇帝朱由檢,共有14位皇帝曾在此居住。據記載,嘉靖年間發生十余個宮女趁嘉靖帝熟睡之時,企圖勒死的“寅宮變”后,世宗移居西苑,不敢回乾清宮住。
這里是坤寧宮,坤寧宮是北京故宮內廷后三宮之一,坤寧宮在交泰殿后面,始建于明朝永樂十八(1420年),正德九年(1514年)、萬歷二十四年(1596年)兩次毀二火,萬歷三十三年(1605年)重建。清朝沿襲明朝體制,于順治二年(1645年)重修,十二年(1655年)仿照盛京沈陽清寧宮再次重修。嘉慶二年(1797年)乾清宮失火,延燒此殿前檐,三年重修。乾清宮代表陽性,坤寧宮代表陰性,以表示陰陽結合,天地合壁之意。
今天,我帶家游覽的任務結束了,謝謝大家對我的支持與信任。北京有許多名勝古跡,希望下次有機會和大家一起再去細細游覽品賞。衷心祝愿大家北京游游愉快,生活美滿幸福。
故宮的導游詞范文 篇5
大家好!我是你們這次旅行的導游。我叫慕迎暄,今天我要帶領大家游覽的是北京故宮。
各位朋友,現在我們已經進入故宮。此處是故宮第一院落,首先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五座漢白玉石橋,它們象征五德,即仁 義 禮 智 信,是皇帝既美好的品質為一身的意思。金水橋下是內金水河,跨過金水橋就來到了太和門廣場,這里即時明代皇帝御門聽政時百官待駕的地方。
所謂“御門聽政”呢?這“御門”即指太和門,“聽政”即指聽取政事。您可能覺得新鮮,這堂堂的皇帝放著那么多的宮殿不用,偏偏跑到這里來處理政事,是不是有點做作呀?其實這并不是皇帝故弄玄虛,而是出于無奈。
好啦,現在開始自由活動,請記住以下三點:1。不亂涂亂畫。2。不亂扔垃圾。3。不在墻上刻字。祝你們旅行愉快!謝謝!
故宮的導游詞范文 篇6
大家好!我姓王,可以叫我王。今天我們即將游故宮,它于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看!現在我們面前的就是故宮。它又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結構建筑群。它始建于明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歷時14年才完工,占地72萬平方米。共有宮殿9999間。共有24位皇帝先后在此登基。
現在我們在故宮里最吸引人的三大建筑——太陽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之間,它們都是黃琉璃頂和青白石底座,飾以金碧輝煌的彩畫。告訴你們一個最近的發現:故宮所有的宮殿是沿著一條由南北向中軸線排列,并向兩旁展開,南北取直,左右對稱。這條中軸線不僅貫穿在故宮內,而且南達永定門,北到鐘樓、鼓樓,貫穿了整個城市,氣魄宏偉,規劃嚴謹,極為壯觀。故宮內現收藏的珍貴歷史文物和藝術品約一百萬件。更重要的是,故宮的建筑依據其布局功用分為外朝和內廷,外朝和內廷以乾清門為界,乾清門以南為外朝,北名內廷。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三大殿為中心,此外兩翼有文華殿、上駟院、南三所、武英殿、內務府等建筑。你恐怕會問,那內廷呢?別急,呆會到內廷區域內再說。
好了,我們現在可以說了。因為我們來到了內廷的中心——后三宮: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之間。內廷兩翼有養心殿、東六宮、西六宮、齋宮、敏慶宮。它們雖和前面三大殿一樣(黃琉璃頂和青白石底座),但內部結構東為茶幾桌子,西為椅子文物。后三宮后有御花園和神武門,神武門為北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叫西華門,正門是午門。
好了,現在進入自由瀏覽時間,時間為三個小時,請注意下幾點:
1.不大叫、不亂跑、不亂摸、不亂碰、不亂扔垃圾;
2.保持安靜;
3.按時回現在的地點集合。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該說再見了。游客們,再見!希望您下次再來北京,再到故宮游玩!
故宮的導游詞范文 篇7
殿內的陳設也非常的多。金鑾寶座是明代的遺物,清朝的皇帝繼續使用。在袁復辟的時候,曾經將它換成了一個中西合璧,不倫不類類似沙發的座椅,解放以后,專家們在家具庫中發現了原來的寶座,經過一年多的整修,終于恢復了它本來的面貌。
殿內的地平床高6尺多,上面設有屏風,寶座等,在臺面上還有香亭、仙鶴等等。在皇帝上朝的時候,就要點燃檀香,烘托出一種神秘的氣氛。殿中有一只象,身上駝著寶瓶,里面放有五谷,寓意天下太平,吉慶有余。而象身四腳立地,穩如泰山,象征社會和政權的穩固。稱為太平有象。角端,是傳說中的一種神獸,象征著當今皇帝是圣明之君。仙鶴被古人認為是一種長壽鳥,象征著江山長存。香亭是從香爐演變而來的,放在殿中,象征著國家安定。
在太和殿外還有很多的陳設。日 :是我國古代的計時器,在此處標準的北京時間
嘉量則是乾隆年間全國的標準化計量器,在乾清宮前也有一個。銅龜銅鶴都是長壽的動物,放置在這里也是寓意長壽。在故宮內有大小水缸308口,用來防火,叫做太平缸。在太和殿外的這兩個鎦金大缸,重2噸,可是上面的黃金卻被八國聯軍用軍刀刮走了。圍繞著太和殿,還有一些故事。在12月,四歲的溥儀在太和殿登基,他的父親跪在寶座下,扶著他,可是溥儀卻哭喊著說:“我不再這兒,我要回家,我不再這兒,我要回家。”他的父親只好說:“別哭了別哭了,快完了。”典禮結束以后,文武百官竊竊私語說這不是個好兆頭。果不其然,三年以后,孫中山先生領導辛亥革命勝利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中國的封建帝制。可是在,袁竊取了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自稱“洪憲皇帝”,企圖恢復封建社會,還在太和殿搞了登基典禮,把三大殿中匾額上的滿文統統去掉了。而且還命令京城內的煤鋪把墻上的“元煤”去掉,把元宵改為湯圓。不過他只作了83天的皇帝,就在全國一片倒袁聲中死了。
中和殿在明朝的時候曾經叫做華蓋殿和中極殿,在順治年間改為中和殿,取自《禮記·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殿名體現了儒家的中庸思想在明清兩代舉行大潮禮的時候,皇帝在趕赴太和殿之前,都要在中和殿稍作休息,接受官員朝賀。在遇到重大祭典的時候,還要在前一日閱覽祝文或者檢查種子農具。清朝規定每十年都要修一次皇室的家譜,也就是玉牒,在修訂好以后,就要在中和殿內讓皇帝閱覽,并舉行存放儀式。
過了中和殿,我們就來到了保和殿,明朝這里曾經叫做謹身殿,建極殿,順治年間改為中和殿,名稱來源與太和殿相同,都是保合大和之意。保和殿在明清兩代用途不同。明朝的時候,在舉行冊立大典的時候,皇帝都要在保和殿內更衣。在年底,還要在此宴請文武百官。在清朝的時候,每逢正月十五,除夕,也都要在此舉行宴會。而且這里還是清朝舉行殿試的地方。在保和殿后,有一個巨大的云龍石雕,是艾葉青石雕刻而成的。清朝乾隆年間,將原來明代所雕刻的花紋去掉,重新雕琢。石雕高16.57米,寬3.07米,厚1.7米,重達200多噸。在石雕四周都是卷草紋,下端是海水江牙紋,中央是飛云簇擁的九條蛟龍。制作非常精美,是難得的石雕珍品。這塊石頭是來自北京的房山,搬動這塊石頭的時候動用了很多的人力物力。不過這塊石頭為什么會在保和殿后面,史料上是沒有記載的,根據專家推測,可能是因為這塊石頭運過來以后就放在這里,想要重新移動非常的困難,所以就放在了這里。
游覽完了前三殿,就來到了后寢區的正門乾清門。在后寢區中共有15宮,專家認為,這與天文學中的紫薇垣和八卦都有象征性的關系。
在清朝康熙年間,乾清門就是舉行御門聽政的地方,而在西側還有一排連房,就是軍機處,他是在雍正年間設立的,直到辛亥革命爆發的時候才被廢除。軍機處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機構,凌駕于內閣之上,但是當時為了防止泄密事件的發生,督察院每天都要派御史到軍機處旁邊的內務府值班,監視這里的活動。
現在大家看到的就是乾清宮了。乾清二字取自唐代韓愈《六合圣德詩》中的詩句:“乾清坤夷”,意思就是天下清和,各地平安。在明朝和清朝初年,皇帝的寢宮一直都是這里,到了雍正皇帝以后,就挪到了養心殿,從此,乾清宮九成了皇帝聽政的地方。在每年過節的時候,皇帝都要在乾清宮舉行慶典活動,清朝康熙乾隆年間,還在宮內舉行了“千叟宴”。而且“康熙智擒鰲拜”的故事也發生在這里。而且皇帝死后,必須要在這里停靈,祭奠15日,表示壽終正寢,之后才可以轉移到其他地方。在乾清宮內正中設有金漆寶座,后面還有屏風,上面刻有先帝的圣訓。在寶座上方還高懸著“正大光明”的匾額。在雍正皇帝即位以后,對于爭奪皇位的種種弊病,他發布了秘密立儲的上諭,從而改變了封建王朝公開冊禮太子的制度。此后,皇帝親自寫儲君諭旨兩份,一份兒放在這塊正大光明的匾額后邊,另一份兒則自己藏起來。在皇帝去世以后,拿出兩份詔書核對無誤以后,即可生效。
在明朝,圍繞著乾清宮還發生了三大疑案。就是壬寅宮變,紅丸案還有移宮案。壬寅宮變就是在明朝嘉靖年間,皇帝正在乾清宮中睡覺,宮女楊金英等16人一起下手,想把皇帝殺死,但是在慌忙之中卻把繩子打成了死結,所以沒有成功。結果這些人就全都被處死了,這年正好是壬寅年,所以稱為壬寅宮變。自此以后,皇帝不敢在乾清宮中居住,直到臨終前一天才回到了這里,但是當天就死了。紅丸案的發生是在明朝萬歷皇帝朱翊君死了以后,他的兒子朱常洛即位。但是不久他就病了,服用了進貢上來的紅丸,吃了一顆感覺很不錯,所以有吃了第二顆,結果就死在了乾清宮內,前后只作了29天的皇帝,所以被人們稱為一月天子。移宮案是在一月天子朱常洛死了以后,他的愛妃李妃有野心相當皇后,所以就堅持要和即將登基的皇太子朱由校一起住在乾清宮,以此要挾群臣。但是這些大臣設計把太子從她手中騙了出來,可是他還是在乾清宮不走。直到太子即位前一天晚上,大臣一起到門口斥責他,就這樣,他才被迫離開了乾清宮。
在乾清宮的后邊就是交泰殿,取自《易經》中的天地交泰,象征著帝后生活和諧。在殿中央放有25顆寶璽,上方高懸著康熙皇帝御書、乾隆臨摹的“無為”匾額。東側陳設著我國古代人民發明的計時器——銅壺滴漏,西側陳設著大自鳴鐘一座。此在,在每年皇后的生日,皇后都要在交泰殿接受慶賀禮,就連皇太后還有皇帝都要來這里慶賀。在每年皇后到先蠶壇舉行儀式的前一天都要在這里檢閱采桑工具。
故宮的導游詞范文 篇8
各位朋友:
大家好!歡迎來到故宮,我是今天的小導游,跟我一起去參觀一下故宮吧!
大家現在看到的是故宮的正門。它叫午門。午門又稱五鳳樓。遠遠望去,五座崇樓在樓頂展翅飛翔,既雄偉又壯觀,大家可以親身體驗一下哦!
現在大家看到的是太和殿,是末代皇帝舉行登基大典禮的地方。太和殿高35米,東西長64米,南北寬33米,總面積為2377平方米。這頂皇椅金碧輝煌,刻著無數條龍,代表著大清皇帝的威嚴和權勢。皇椅前放著一張也刻著龍的板凳,是為了讓皇帝舒服,給皇帝擱腳用的。現在大家可以盡情地拍照留念,不過只給大家10分鐘時間哦。
現在咱們來到的是刻著龍的石板上。石板上有各式各樣的龍,有的蜿蜒盤旋,有的兩條龍互相纏繞在一起,千姿百態。
大家跟著我,繼續走,現在來到的是御花園。里面有用石頭拼湊成的一尊石像。看上去兩只眼睛目不轉睛地盯著你,可恐怖了!用石頭堆積成的一座小小的山上長著一簇草,十分引人注目!御花園里有許多綠色的草木,對眼睛近視的人特別好哦!這兒的花,有的含苞欲放,有的爭奇斗艷,有的還只有一兩片花瓣。御花園里還有“送星”,讓人看了眼花繚亂。這里還有瀑布呢,大家一定會想起李白的一句詩:“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雖然它不是那么長,但也挺好看的。現在大家可以敬請參觀,30分鐘后我們集合。
好了,各位親愛的朋友,故宮參觀完了,大家覺得美嗎?歡迎大家再次來故宮參觀。
故宮的導游詞范文 篇9
女士們先生們:
你好,歡迎來到北京。我是你的向導,大衛。
康泰堂是慶祝女王新年的地方,也是慶祝女王生日的地方。清朝時,這座寺廟里存放了25枚珍貴的印章,每枚印章都有特殊的用途。每年正月,秦擇吉日,立案開封陳寶,皇帝來此焚香行禮。鑒于明朝宦官專制權力的教訓,清史祖規定宦官不得干預政務,并在此寺立下“內功不準干預政務”的鐵證。皇帝結婚時,皇后的冊封和寶安在廟里設立左右案。每年春天,交泰寺先拜蠶,皇后先在這里咨詢一天采桑器具。
康泰堂平面呈正方形,三寬三深。黃色琉璃瓦的四角覆蓋著尖尖的鍍金屋頂,比中和殿還要小。殿內有御座,御座后有四屏,上面有乾隆御筆“交泰殿明”。廟頂中央有八口藻井。金字塔形屋頂,單檐四角,青銅鍍金寶頂,黃色琉璃瓦,雙傲五腳踏桶,梁芳飾龍鳳,印彩畫。四周明亮的房間開門,有三個十字路口和六朵菱形花,龍鳳裙上有四個單獨的門,南面有窗臺窗,其他三面有墻。殿頂為盤龍竹仙沉箱,地面鋪金磚。東慈有個銅壺滴,提桿后就不用了。交泰殿西側,有一座自鳴鐘,三年前嘉慶造。宮殿里的時間就是基于此。自鳴鐘高約6米,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古鐘。
乾隆十三年(1748年),皇帝在交泰殿存放了代表皇權的二十五件寶物。這些御璽在內閣手中,受宮監監督。使用時必須征求皇帝的指示,經允許方可使用。"皇帝的寶藏& # 39;用來在接納頭盔時發布信件和公布帝國名單;"制造法之寶”和“德之寶”用于封官、賞官;"“控制六師之寶”用于軍事目的。寶璽放在寶盒里,上面蓋著黃絹。
銅壺滴水也可以叫漏壺,是中國古代的計時器。早在3000年前,中國人就發明了漏水計時法。交泰殿陳列的銅壺滴壺制作于乾隆十年(1745年),至今仍保存完好。
康泰殿陳列的dzmz,是嘉慶三年(1798年)清宮府制造的。它的外殼是一個仿中式涼亭的木柜,高5.80米,分為上、中、下三層。鐘樓后面有一個小梯子,可以用來給鐘上弦。自鳴鐘移動后,能自動打卡并準時報時。現在,這個自鳴鐘已經經歷了200年,但它仍然可以正常準確地移動。時鐘滴答作響時,它的聲音清脆而響亮。可見其制造工藝非常精良。
故宮的導游詞范文 篇10
一、故宮簡介
(一)介紹位置:旅游車上
(二)導游詞
各位朋友,過一會兒我們將參觀故宮博物院,現在我先為大家作個簡單介紹。故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的古代皇家宮殿建筑群,故宮又叫紫禁城。“紫”是天上君王居住宮殿的顏色,那么人間的帝王當然要與紫字沾邊。“禁”是指當時那里守衛森嚴,不要說是普通老百姓,即使是高官大員沒有皇帝的召見也不能私自入城,否則就會引來殺身之禍,是皇家“禁”地,所以又稱紫禁城,整座城池建成于公元1420年,位于天安門廣場北側。
故宮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960米,東西寬750米,全面積72萬平方米。整座紫禁城被寬52米的護城河所環繞,城墻高10米,可謂是“城高池寬”。在故宮城樓的四周各有一座被稱為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的精美角樓。故宮開四門,座北朝南,南門為午門,即正門,北門為神武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
整個院落分為二大部分,即“前朝”和“后寢”。“前朝”是皇帝舉行盛大典禮的地方,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及東西兩側的文華殿及武英殿為主。“后寢”是皇帝及后妃、未成年的子嗣們居住的地方,主要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及東西六宮為主。除此之外,故宮內還有很多其它各式各樣、用途不一的大小宮殿。據說當年紫禁城共有宮殿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夠多吧!打個比方說吧,如果一個嬰兒從哇哇墜地開始每晚住不同的房間,等他住遍所有房間后已經是一個27歲的年輕人啦!
如此大規模的'建筑群,所用的人力、物力、財力是可想而知的,故宮自1407年開始籌建,至1420年完工,歷時十余年。施工中征集全國著名工匠10多萬名,民夫100萬,所用的材料也都是來自全國各地。自故宮建成后先后有明清24位皇帝在此執政。
1911年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1912年清帝退位。1925年10月10日故宮博物院首次對外開放。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先后多次對故宮進行修繕,使它更加壯麗輝煌。1987年北京故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好,先介紹到這里,呆會兒我再為大家做詳細講解。
二、午門
(一) 涉及內容
1、 午門的地位及用途
2、 午門的建筑特點
3、 午門名稱的涵義
(二) 講解地點:故宮午門前
(三) 導游詞
各位朋友,這里是故宮的正門,叫午門,意思是正午的太陽光芒四射。各位請看!在10米高的城墻上聳立著五座崇樓,樓頂飛檐翅起,從上面看就象五只展翅欲飛的鳳凰,故午門又稱五鳳樓。它建成于公元1420年,位于端門之北,雄偉壯觀。
午門的平面呈“U”字型,正樓高35.6米,門額上有“午門”二字。兩廂盡頭為鐘、鼓樓。城門正面開三個門洞,中路供皇帝出入,東西兩側供皇室成員及文武大臣通行。在兩側的墻上,還開有兩個掖門,即側門,平時不開,唯有舉行皇家考試時才開放。
下面,我再為大家講一講午門的作用,在明代這里是舉行獻俘大典的地方。所謂獻俘大典是指軍隊凱旋而歸時,皇帝在此接見功臣、將士,將士們向皇帝獻上戰俘,皇帝象征性地將戰俘赦免,以示皇恩浩蕩,像正午的太陽光照四海,頗有一種“哪里有了皇帝郎,哪里人民得解放”的意味。另外,每逢正月十五過燈節的時候,皇帝在此賜宴百官,農歷十月初一,在這里頒布次年歷書,每逢皇帝去太廟祭祖便擊鼓,去社稷壇祭土、谷神則鳴鐘。如果皇帝去天壇祭天或祈谷便鐘鼓齊鳴,告知百姓們“咱們的皇帝要去天壇祭天,祈谷為民造福啦!多么偉大的皇帝呀!”界時還有樂隊吹奏、擂鼓,真是名符其實的自吹自擂!
剛才咱們講的都是發生在午門前的好事,但這里還有可怕的一面呢!各位都在電影或在小說中聽到過“將某某推出午門斬首”的說法,現在我要告訴大家,這里雖是午門,但卻不是砍頭的地方。在明朝的時侯,這里是廷仗之所。何謂廷杖呢,說白了就是用棍“仗”打某人的屁股。為什么要廷杖呢?大家都知道皇帝是真龍天子,文武大臣對真龍要百依百順。但凡有人敢出言不遜或頂撞皇帝,那便是犯了“逆鱗”之罪。那位“逆鱗”者就會被押到午門東北角進行廷杖,輕則皮開肉綻,重者死于仗下。挺可怕的吧!那么,今天還有受廷杖之苦的人嗎?有,不過今天的廷杖是讓某人“停(廷)止游覽,依仗(杖)有關條例處罰”的意思。所以請大家一定要遵守有關游覽規定。
故宮的導游詞范文 篇11
大家好!歡來到故宮,很高興能服務,我是本次大家旅程的導游韓一銘,大家叫我韓導就行。今天由我陪同大家共度這段美好的時光。
現在,大家已經乘車來到了位于北京市中心的故宮。這里曾居住過24個皇帝,是明、清兩代的皇宮,現在是故宮博物館。故宮整個建筑金碧輝煌,莊嚴絢麗,無論是平面布局、立體效果還是形式上的雄偉堂皇,都堪稱無與倫比的杰作。
我們先來觀看故宮的中軸吧!這條中軸在北京城的中軸線上。三大殿、后三宮、御花園都位于這條中軸線上。在中軸宮殿的兩旁,還分布著許多殿宇,也都宏偉華麗。
參觀完了中軸線,就要去藝術珍品館啦!故宮的一些宮殿中建立了綜合性的歷史藝術館、繪畫館、分類的陶瓷館、青銅器館、明清工藝美術館、銘刻館、玩具館、文房四寶館、珍寶館、鐘表館和清代宮廷典章文物展覽等,收藏有大量的古代藝術珍品。據統計,有102653件,其中很多文物都是絕無僅有的無價之寶。
故宮的四個城角上,每個角都有十八柱七十二條脊的角樓,有一個關于角樓的傳說。有一天,永樂皇帝讓大臣們在故宮的四個犄角上修建一座九梁十柱七十二條脊,這可把大臣們給難住了。有一天,一位木匠見了一個裝蟈蟈的籠子,覺著籠子非常奇怪,就走過去看了看,一數,這正是九梁十柱七十二條脊!木匠立刻交給了大臣。從此,就留下了這樣的角樓。
各位游客,我們今天的游覽馬上就要結束了,對我今天的講解,歡迎您提出意見和建議,我深表感謝。最后,祝大家玩得開心!謝謝
故宮的導游詞范文 篇12
尊敬的各位游客,我們現在游覽的是北京的故宮。故宮是明清兩朝皇帝的宮殿。是我國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景點之一。
大家看這邊,這就是我們的目的地了——故宮。請大家下車參觀吧!瞧,故宮多么宏偉壯觀阿!它是由23萬民工和軍工,經過了14年的時間才建成的這規模宏大的宮殿。它是東方最早的宮殿,有9999間屋子。是世界上最大的宮殿群。
宮殿所在地區稱皇城。東西寬2500米。南北長2700米,皇城由高大堅固的城磚砌成的,四面都有門:東——東華門;西——西安門;南——天安門;北——地安門。皇城內包含了宮苑(北海、中海、南海)。太廟、社稷壇以及皇家所建寺觀等建筑。非常壯觀。
宮城世稱紫禁城。在皇城里,南北長約960米,東西約760米,矩形平面。宮城四周是用磚頭砌的城墻,死角還有美麗的角樓,城墻也是四面開門的。東——東華門;西——西華門;北——神武門;南——午門。午門建在高俊雄偉的城座上,午門了,氣象威猛森嚴,是頒詔的地方。
紫禁城里,大致分內延和外朝兩個區。外朝是皇帝處理國事的地方,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個大殿。每個都筑在潔白的白玉臺基上,可想而知,有多么珍貴呀!
整個宮城最北一區是皇家花園——頤花園。園中有欽安殿。這里有蒼松翠柏,名花異草,怪石伏立,泉水噴珠,是故宮中最親切自然之處。故宮的美景多得很!我說也說不盡,還是請大家自己細細游覽吧!
故宮的導游詞范文 篇13
各位朋友:
大家好!
我叫小小,大家請叫我王導,我是“明天會更好”旅行社的,我是你們的導游,相信我們合作的會很愉快。
今天我們來到了故宮博物館,故宮又稱紫禁城。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奪取帝位后,決定遷都北京,公元1406年即開始營造宮殿,至明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落成。城內宮殿建筑布局沿中軸線向東西兩側展開。紅墻黃瓦,畫棟雕梁,金碧輝煌。殿宇樓臺,高低錯落,壯觀雄偉。朝暾夕曛中,仿若人間仙境。在封建帝制時代,普通紫禁城宮殿位于北京城中心,東西寬753米,南北長961米,占地面積723600余平方米,周圍環以10米高的城墻和52米寬的.護城河,俗稱筒子河。城墻四面各設城門一座:南名午門,北稱神武門,左右為東華門、西華門,其中午門和神武門現專供參觀者游覽出入。城內古建筑總面積約16萬平方米。紫禁城前半部(南半部)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為中心,東西輔以文華、武英二殿,統稱為“外朝”,是明、清兩代皇帝辦理政務、舉行朝會及其他重要慶典的場所。三大殿建于高8.13米的3層漢白玉石臺基上。其中太和殿面積2370平方米,高33.33米,重檐廡殿黃色琉璃瓦頂,是現存中國古代建筑中最高大的建筑,是封建皇權的象征,皇帝登極、萬壽、大婚、冊立皇后等均在這里舉行。保和殿頂為重檐歇山式,殿內沿襲宋、元“減柱造”法式,空間開闊,在清代是宴請王公、舉行殿試等的地方。
中國天文學家將天上的所有星宿分成三恒,二十八宿,三十一天區,其中的三恒是太微恒,和紫微恒。天市恒。因此古人認為紫禁城是天帝之座,故被稱紫宮。皇帝是天帝之子,以表現其位居中央,環視天下的帝王氣概。
好,我們的故宮一日游就到這里,大家后會有期,再見游客們!
謝謝大家!
故宮的導游詞范文 篇14
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好!
歡迎大家來到北京,北京是中國的首都,也是我國的四大古都之一。20__年奧運會的成功舉辦更使這座古老的城市為許多外國朋友所熟知。大家稍作休息,請允許我自我介紹一下。我是大家北京之行的地接導游員我的名字叫溫輝輝,那在我身邊的這位是我們的司機張師傅。我們將會竭盡全力為大家提供最優質的服務。像我一樣熱情好客的北京人將以他們最熱情的方式歡迎世界各地發朋友來到北京。在北京期間我們將游覽故宮、長城、頤和園等景點。希望古老而又時尚的北京會給大家留下一段美好的回憶。
在北京我們游覽的'第一個景點就是故宮。提起故宮大家首先會想到它是中國皇帝居住過的地方。但故宮的價值可不僅僅在于此。它更是我們中國歷史、中國文化以及中國建筑的一個縮影。
故宮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是明清兩朝的皇宮。它是世界上顯存最大、最完整的宮殿建筑群。至今約有六百年的歷史,先后有24位皇帝在這里統治全國近500年。故宮又名紫禁城,那是因為在封建社會皇帝擁有最高的權利因此這個地方是禁止一般人進出。紫色是象征這北極星的顏色,這被認為是宇宙的中心所以又名紫禁城。
紫禁城的建筑布局是對稱的分為前朝和內廷。前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主體是舉行大殿、朝賀、筵宴行使權力的地方。其中太和殿是故宮中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建筑。皇帝登基及冊立皇后等重大儀式都在此舉行。內廷以乾清宮、交太殿和坤寧宮為主體,是皇帝的寢宮和處理日常政務的地方。坤寧宮以北是御花園,是皇帝及其家人游玩的地方。
新中國成立以來,故宮得到良好的維護。1961年,故宮被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如今的故宮已是中國最大文化珍藏品博物館,收藏著幾百萬件珍貴文物。
現在我要問大家一個問題,故宮的房間是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嗎?傳說天宮的房間是一萬間,人間的皇帝作為天帝的兒子,皇宮自然不能超過天宮,于是故宮便造了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其實古代建筑是以“四柱一間”為標準的。經過古建筑專家實地調查統計,故宮所有的房間數量是8707,并非傳說所言。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帶著您滿心的好奇讓我們走進故宮,讓我們感悟中國文化感受中國帝王的興衰歷史。
謝謝!
故宮的導游詞范文 篇15
嗨!大家好,我姓李,你們就叫我李導吧!如果你喜歡故宮,你就跟我來吧!
故宮一共有四個門,正門名叫:午門、東門名叫東華門、西門名叫西華門、北門名叫神武門。故宮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面積為72500平方米,建筑面積15.5萬平方米,9999.5間房子,故宮的宮殿建筑有4各部分:木結構、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以及金碧輝煌的彩畫。天倫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臣大宮之首。
故宮宮殿是沿著一條南北向中軸線排列,三大殿、后三宮、都位于這條中軸線上臂機關傳自故宮內,而且南大永定門,北到鼓樓、鐘樓,貫穿整個城市,他氣魄雄偉,規劃完整,而且極為美觀。
請大家休息一下,等會兒我們繼續參觀。
故宮的導游詞范文 篇16
各位游客,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故宮。今天由我做導游,希玩的開心。
首先,故宮舊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皇宮,是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1988年被聯合國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說到這里有人可能就會問了,故宮占地面積是多少?故宮占地七十二萬平方米,屋寧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建筑面積15.5萬平方米。而且墻外有寬二十五米的護城河環繞,形成一個森嚴的壁壘的城堡。建筑氣勢雄偉、豪華、壯麗,是古代建筑的精華。
故宮殿的建筑布局有外朝內廷之分。內廷與外朝的建筑氣氛迥然不同。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是封建皇帝行使權力,舉行盛典的地方,坤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是封建帝王與后妃居住之所。此外還有文華殿、武英殿、御花園等。
最后還要提醒大家故宮已經有很長時間的歷史,請大家給予保護不要隨意破壞。
故宮的導游詞范文 篇17
各位旅客:
Hi!女士們,先生們,歡迎來參加本次故宮的游覽活動,我是小文,本次游覽活動由我做大家的導游,請多關照。故宮位于北京市城區中心,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是當今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建筑最雄偉、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宮殿。
故宮又叫紫禁城。紫禁城是中國五個多世紀以來的最高權力中心,它以園林景觀和容納了家具及工藝品的9000個房間的龐大建筑群,成為明清時代中國文明無價的歷史見證。朋友們,立在我們前面的就是故宮的正門叫午門,午門又稱五鳳樓。
它建成于公元1420年,位于端門之北,雄偉壯觀。走進正午門,我們就到了故宮里面了,這是第一院落,前面那五座橋,叫漢白玉橋,它們象征五德:仁、義、禮、智、信,是皇帝五德齊全的意思。走過金水橋,就來到太和廣場,這里是明代皇帝御門聽政時百官待駕的地方。下面帶大家去太和殿。各位朋友,我們眼前的太和殿是整座紫禁城內級別最高的建筑,只有皇帝舉行盛大典禮時才使用。
太和殿高35米,東西長64米,南北寬33米,面積為2377平方米。它面闊十一間,進深5間,規模為紫禁城內大殿之最。經過今天的介紹和參觀,大家已經對故宮基本了解了吧,希望大家常來這兒玩。
故宮的導游詞范文 篇18
親愛的游客們:
大家好!
歡迎你來到北京故宮!這里又稱紫禁城,是明朝兩代的皇宮,為我國現在最大最富貴的古建筑群,面積達15500平方米,房屋9000多間。故宮四周圍有10米高的城墻,墻外四角各有一座華麗奇特的角樓。
從午門進入紫禁城,然后沿著中軸線依次參觀內金水橋,太和門,太和殿,中和殿,乾明宮,交泰殿,坤寧宮,御花園。參觀完御花園,可以通過御花園左側的門進入東六宮依次參觀儲秀宮,翎坤宮,永壽宮,咸福宮,長壽宮,太極殿,然后出內右門回到乾明廣場,東行進入內左門,可依次參觀延禧宮,永和宮,景陽宮,乘乾宮。參觀完東六宮可沿東長慶門,然后再進入皇極門,可以參觀皇極殿,寧壽宮,扮戲樓,暢音閣,養性殿,乾隆花園,貞妃井,最后出貞順門西行出神武門就可以離開故宮了。
今天我能給你們當導游我感到非常榮幸,我跟著大家一起游覽了美麗的北京故宮,高興的度過了一天。希望你們再來北京故宮的時候再請我當導游,我會更好地講解美麗的故宮的。
故宮的導游詞范文 篇19
大家好,我叫,大家叫我吳導吧!此刻我們要游覽舉世無雙的北京故宮。
你們看,我們來到了雄偉的故宮,故宮又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故宮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結構建筑群,為我們國家最大的古建筑群。它使建于明永樂(公元1406年),14年才完工呢,有24位皇帝在此登基。“好了,我們此刻準備去大殿里,請游客朋友們跟上隊伍,千萬別掉隊,否則走丟了,就找不到我們了!”好,此刻跟隨我進入大殿,故宮有三座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大殿建在漢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臺基上,遠望猶如神話的瓊宮仙闕。太和殿是最富麗堂皇的建筑,俗稱“金鑾殿”,是皇上舉行大典的地方,這座殿高28米,東西63米,西北35米,有直徑達1米的大柱92根,其中6根圍繞御座的瀝粉金漆的潘龍柱。御座設在殿內高2米的臺上,前有造型,美觀的仙鶴,爐,鼎,后面精雕細刻的圍屏。整個大殿裝飾得金碧輝煌,莊嚴絢麗。中和殿是皇上去太和殿舉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習禮儀的地方,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賜宴外潘王公的場所。游客朋友們先休息一下,觀賞下這三個大殿,能夠摸一摸,等下我們去內延,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東西兩翼有東六宮和西六宮,是皇上平日辦事和妃子居住的地方。“好,今天的活動到此結束!祝大家玩得開心”
故宮的導游詞范文 篇20
故宮始建于明朝初年,也就是1420年。當時建成故宮后,明朝的首都馬上就從南京移動到了北京。從明朝初年到清朝末年,一共有24位皇帝住在這里,其中14個在明朝,10個在清朝。在600年的時光中,故宮見證了許多的變化在明清時期。1911革命之后,清朝被推翻,末代皇帝浦儀也被趕出了故宮。1925年,
故宮作為博物館向公眾開放,后來被稱為故宮博物館。
午門是故宮的正門,在中國古代時期,一般的建筑正門都是南門,午門是專門為皇帝通過的門,主要用于皇帝去天壇祭天等。午門的命名是皇帝認為它的宮殿建在子午線上,是宇宙的中心。門前的小廣場是皇帝頒布新年歷法的地方在每年的十月初一,當將軍從戰場回來時候,獻俘大典也在這里舉行。 走進午門就進入了故宮,故宮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宮殿建筑群。據民間的傳說,故宮有9999.5間房子,它分為外朝和內廷兩大部分,外朝為政務區,內廷為皇帝的生活區。太和門是外朝的入口,門前內金水河流過,它的主要功能是防火,而五座石橋跨于內金水河之上,代表著孔子所提倡的五德:仁、義、禮、智、信。孔子就是中國最著名的哲學家,生于春秋時期,也就是公元前7世紀。五座石橋中,中間的是皇帝專用的。它的欄桿雕刻是龍,而其他的石橋的欄桿雕刻是荷花。龍是一種想象中的動物,說到龍這個詞,中國人馬上就可以想到一個巨大的牛頭,鹿角,蝦眼,鷹爪,蛇身和獅尾,整個身子被魚鱗覆蓋的動物。在中國的傳統中,龍被認為是權力的象征,鳳凰被認為是幸運的象征。在封建社會,皇帝就是龍的化身,而皇后則是鳳凰的化身。因為龍生活在水中,龍可以控制水,所以在中國有水的地方,人們都會修建一座龍王廟來祈求平安。在故宮中你可以看到數百萬只龍,它們分布在彩繪、雕刻、服裝、裝飾中,你可以自己去尋找它們在故宮內。
進了太和門,這里可以看到游覽圖,在古代中國,所有的建筑都有中軸線,最好最重要的建筑都是沿著中軸線而建的。今天我們的主要游覽也是沿著中軸線來參觀的,我們將參觀皇帝的典禮所、辦公室、臥室和花園等。
穿過太和門,你將看到中國最大的宮殿,它叫太和殿,它是用來舉行大的儀式的地方。例如,皇帝生日、皇帝大婚,戰爭勝利,召見外國使節等。當儀式開始后,所有的文武百官都要跪在地上扮演三拜九叩。
另外,你可以看到屋頂的琉璃瓦都是黃顏色的,在中國,屋頂的顏色有三個等級,最高的為藍色,象征藍天,只有在天壇才可以看到;第二等是黃色,象征皇帝,這可以在一些皇家建筑中看到,比如故宮或明陵等;第三等是綠色,象征大臣,是大臣家允許用的顏色。而普通人家的屋頂只允許用灰色瓦,如果使
用其他顏色,就是犯罪,會被殺死的。
在太和殿下面的石臺基,我們把它叫做須彌山。這名字來源于佛教,在佛經里說,須彌山是宇宙最高的山。所以這里叫須彌山是為了說明上面的太和殿的至高無上的地位。在臺基上拜擺放的是香爐,當大典開始時候,會燒一些松柏,制造出煙霧,下面的人看到太和殿在云霧之中,好象天上的宮殿,給人以莊嚴
的感覺。
故宮的導游詞范文 篇21
各位旅客:
大家好!歡迎游客們到故宮觀光游覽。今天,我將帶領大家游覽故宮,希望游客們能喜歡我!
游客們!故宮博物院是在明、清兩代皇宮紫禁城的基礎上建立的一座集古代建筑群、宮廷收藏、歷代文化藝術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博物館。紫禁城占地面積約100多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萬平米。故宮里一共居住過24位皇帝,第一位是明代永樂皇帝朱棣,最后一位是清代宣統皇帝溥儀,統治全國長達491年。所以說故宮的歷史非常悠久呢!
游客們,請往上看,這就是午門,在古代,殺什么人都要在午門前殺呢!從午門進去,我們就可以看到內金水橋。從內金水橋過去,過一個太和門,就可以看到宮廷原狀陳列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是皇帝聽政的地方,宏偉之極。從保和殿出來,過一個乾清門,就來到乾清宮、交泰殿和坤寧宮,傳說修故宮時,是為了能天下太平,才修的這三個地方呢。過了坤寧門,就是御花園,御花園里景色秀美,有許多奇形怪狀的石頭,遇到這些石頭時,記住留影紀念喔!
再過了順貞門和神武門,我們的故宮之游就結束了。回頭看看這雄偉的故宮,是不是有些舍不得呢?
故宮的導游詞范文 篇22
臺北故宮博物院是中國著名的歷史與文化藝術史博物館。坐落在臺北市基隆同北岸士林鎮外雙溪,始建于1962年,1965年落成。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品包括清代北京故宮、沈陽故宮和原熱河行宮等處舊藏之精華以及海內外各界人士捐贈的文物精品。除了在臺北外雙溪的主院區,故宮現另于中國臺灣南部的嘉義縣太保市籌建南部院區。
故宮的導游詞范文 篇23
大家好,我是小x,是你們的導游,你們可以叫我黃導游。今天我要帶大家去游覽故宮。
這故宮是1404年開始修建的,它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總面積約723600平方米,在北京東城區景山前街4號。
大家看!這是故宮午門,這幾面墻是紅色的,宮殿上掛著一個藍牌子,我們站著這么遠,上面的字還看不清楚呢!現在我們來到的地方是故宮金水河,四周的宮殿上鋪著金色的琉璃瓦,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金水河的水靜得像一面鏡子,倒映著兩邊的圍欄,十分美麗。大家瞧!這是故宮角樓,這里有一段城墻,但已經很舊了,在一個轉彎處有一個很大的亭子,就像飯廳一樣大。
游了這么久,大家都累了。那我蔣一澤關于故宮的故事:傳說這故宮剛建成的時候,是10000個房間,當天晚上,皇上做了一個夢,夢見玉皇大帝對他說:“我的宮殿有10000個房間,我不允許你的房間比我的豪華,。皇上聽了很害怕,第二天早上就馬上派人拆了半間房屋,所以就只有9999.5間房屋。
故事講完了,現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動,一個小時后在這里集合,游玩時不要對故宮造成傷害哦。
故宮的導游詞范文 篇24
親愛的游客們: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向導,我叫徐英可,叫我小徐好了。現在我將帶領你們游覽故宮,欣賞我國的文化遺產。
故宮為我國明清二朝的皇宮,也是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所以我們在游覽時應當不亂扔垃圾、不觸摸物品,這樣才能欣賞到有著歷史氣息的故宮。(提醒游人游覽時應注意的地方)
進了太和殿的大門,展現在大家面前的便是一座座雄偉的宮殿。正前面那座最大的木構建宇,很是引人注目,那就是太和殿。它是皇權的象征,每當有重大活動是,皇帝都在此舉行。后面的一排金碧輝煌的尬宮殿,分別是中和殿、保和殿。(按照游覽順序介紹)
游完了輝煌的太和殿,再向北走,我們能感覺到這兒的生活氣息很濃。這里的一切起居用品在當時都是堪稱一流的,后宮里的戶外養心之處是御花園。它格局、布局緊湊,古色古香,花草樹木點綴其間。亭臺樓閣相依相承。是個清心雅致、賞心悅目的好地方。大家跟著我走,故宮東邊這座角樓和其它三座角樓遙相呼應。它們的造型奇特、精美絕倫,與周圍環境構成一幅完美的圖畫。
故宮的導游詞范文 篇25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是你們這次旅行的導游,你們可以叫我沈導,在這里首先祝你們旅游愉快!下車時,請大家小心階梯。
下面我給你們介紹介紹故宮吧!北京故宮,又名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今天人們稱它為故宮,意為過去的皇宮。它是明朝皇帝朱棣征調無數能工巧匠,用了14年時間建成的宏偉建筑。故宮占地72萬平方米,共有房屋9000多間,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宮建筑群。宮殿沿著一條南北走向的中軸線排列,左右對稱,布局嚴整。故宮外沿還有4個門,正門名午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名西華門、北門名神武門。外朝最引人注意的是三座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我也不細細介紹了,過一會兒你們可以自由游賞。
繞過三大殿,我們到了故宮的后半部分,以乾清宮、交泰殿和坤寧宮為中心,東西兩側有東六宮和西六宮,主要是皇帝和后妃居住的地方。與外朝建筑的雄偉壯麗不同,內廷非常富有生活氣息。其中乾清宮是皇帝的寢宮,坤寧宮在明朝是皇后的寢宮。走完了坤寧宮,我們到了后面的御花園,這里是專供皇帝和后妃休息、游玩的場所,園內有高聳的松柏、珍貴的花木和玲瓏別致山石。
好了,我的介紹到這兒結束了,你們可以隨意游賞,17:30分后從東門的東華門出來集合。請注意不要在園內亂扔垃圾、隨意刻寫,祝你們旅途愉快!
故宮的導游詞范文 篇26
故宮又稱紫禁城位于北京城中心, 故宮始建于公元1406,1420xx年基本竣工,后來經過多個朝代的勞動人民細心修造變得非常華麗,但是人保持著原來的規模,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古代木構架宮殿建筑群。
故宮整個院落分為兩大部分,即“前朝”和“后寢”。“前朝”是皇帝舉行盛大典禮的地方,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及東西兩側的文華殿及武英殿為主。“后寢”是皇帝及后妃、未成年的子嗣們居住的地方,主要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及東西六宮為主。
故宮建成后,經歷了明、清兩個王朝,到清帝遜位的約五百年間,歷經了明、清兩個朝代二十四位皇帝。
故宮的導游詞范文 篇27
游客朋友們,大家好!我們所站在的地方就是北京故宮!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紹介紹這個世界奇跡。我是你們的導游,叫宣初雨。現在,請讓我們看看吧!
故宮位于首都北京的心臟地帶,它是藝術、建筑的權利象征的奇跡,是任何旁觀者所不能企及的奇跡。是世界上最大的木結構建筑群。大家知道嗎?故宮雖然又名紫禁城,但它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城市,而是一個大型宮殿圍場,所以才叫做“是世界上最大的木結構建筑群。”
故宮之所以叫做紫禁城,那是因為人認為紫微垣(北極星)是所有星宿的中心,是天帝居住的地方,與此相對應,人間的紫薇正中就是皇宮。皇宮占地約72萬平方米,南北長961米,東西長753米,宮城四周圍繞著10米高的城墻,以及一條護城河。大家看見了嗎?看我手指的地方!看,那就是護城河。在永樂四年,即1420年落成。這里共經歷了24位皇帝,其中明朝14位,清朝10位。直到1912年清朝末代皇帝溥儀退位宣告清朝統治結束后,故宮才不再是的政治中心。
看,故宮現在是一個巨大的博物館。永久收藏的文物超過100萬件,館內藏有180萬件文物,其中168萬件被列為國家級保護珍貴文物。其中,有400多幅屬于13----14世紀的元朝及以前的畫作,它們的歷史比明朝和紫禁城還早,有1600件帶銘文的青銅器,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世紀,有3·2萬件屬于皇家收藏的陶瓷器。
現在,讓我們用3小時時間盡情觀賞,注意安全,不要用閃光燈拍照,3小時后我們還在這里集合。
游客朋友們,時間過得真快,我們一起度過了一段快樂的時光,又該說再見了。希望我們能再次見面,再次當你們的導游!
故宮的導游詞范文 篇28
各位游客你好,我是星星旅游社的導游,我姓,大家可以叫我小姚。今天,就由我來帶領大家游覽北京故宮,希望大家能夠通過我的講解,對故宮留下一個美好的印象。現在我們已經到了故宮里,請大家跟我來。
故宮又稱"紫荊城"清明的皇宮,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宮殿,占地72萬平方米(長960米、寬750米),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始建于公元1406,故宮在1420年建成,是明朝第皇帝朱始建,設計者樣(1397—1481年),字廷瑞,(蘇州人),占地面積78萬平方米,用30萬民工,共建了14年,有房屋9999間半,主要建筑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也是科舉考試舉行殿試的地方,科舉考試的一至三名分別稱狀元、榜眼、探花。
你看,故宮西路主要包括養心殿和西六宮,內測為永壽宮、翊清宮、諸秀宮,外側為太極殿、長春殿、咸福宮等。這里是皇帝和后妃居住的地區之一,其中養心殿從雍正至清末,是皇帝居住和處理政務的地方,慈禧太后曾居住于諸秀宮和長宮。
今天大家玩的開心嗎?通過我的講解,你對故宮是不是有了一定的了解呢?接下來就可以自由活動,千萬要注意安全,好了開始自由活動。
故宮的導游詞范文 篇29
故宮位于北京市中心,舊稱紫禁城。于明代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是明、清兩代的皇宮,無與倫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現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質結構的古建筑群。故宮全部建筑由“前朝”與“內廷”兩部分組成,四周有城墻圍繞。
20xx年10月在央視一套播出了紀錄片《故宮》,讓總導演周兵欣喜的是,《故宮》的收視率與當年電視劇收視之冠《京華煙云》持平,《故宮》成為央視史上最賺錢的紀錄片。正版DVD直到現在還在銷售。《故宮》之所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銷售業績,最重要的是它和國際的制作理念和水準接軌了。不但采用了國際上最先進的拍攝技術和手法,也學會了在紀錄片中講故事。《故宮》的解說詞寫的也相當漂亮,《故宮》第一集以紫金城為例,以歷史時空為線索,為我們講解了故宮的修建過程。并且把冗長沉重的歷史事件講得津津有味,不再像中學課堂上老師講歷史那樣乏味,引起了觀眾的興趣,也為中國紀錄片的水平添上漂亮的一筆。
對大多數的紀錄片而言,通過紀實拍攝只能記錄特定的一小段時空,尤其是對于故宮歷史來說,雖然有有現代影像技術和拍攝技術來做后盾,但是解說詞的作用不可忽視,故宮解說詞把每個畫面都串聯起來,使得它成為一個完整的故事,而不是零星的歷史事件。也使得觀眾理解起來更為快捷和方便。例如,鏡頭里出現故宮里面木柱時,配以“這里是今天紫禁城太和殿的內景,當年那些被砍伐的楠木,就是被用來制作這些柱子的。那些永樂時期巨大的楠木,在太和殿里早已難見蹤影,這些巨大的柱子,是后來清朝由松
木拼湊而成的。”的解說,使得這些木頭更有故事性的生動性,不再是干癟癟的木頭,就像是有了生命里一樣,從明朝堅持到今天。由于電視媒介具有轉瞬即逝、一晃而過的特點,當電視里畫面紛至沓來的時候,觀眾往往回來不及細細品讀和欣賞,紫禁城殿宇眾多,裝潢華麗,難免使觀眾沉溺其中,再加上太厚重的歷史韻味,讓人理解起來難免有些難度,而《故宮》解說詞中對宮殿沒有一一介紹,反而對建造宮殿的人進行了不少的描寫,讓觀眾把注意力轉移到人們建造上來,因此發揮對其殿宇的想象和理解,讓觀眾朋友在歷史時光穿梭中了解故宮的歷史和人們的力量。
需要注意的是,不管在一部紀錄片中解說詞多么華麗和重要,它都應該做到收放自如,有伸有回,畢竟電視傳媒的最顯著的特點還是體現在畫面和聲音上,因此,解說詞應該留有余地,讓畫面和同期聲來說明問題才是上策。解說詞的創作和構思應該貫穿于《故宮》的全過程,涵蓋了前期創作和后期創作的許多環節,這篇解說詞為我們交代了歷史的.發展,以及皇帝們對京城建都的努力,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作者肯定對于北京歷史的發展了如指掌,才能寫出如才通俗易懂的語言和故事,雖然相隔歷史久遠,很多故事我們無從考證,但是作者還是把解說詞做的更有藝術性。
在公元1420年,這座宮殿終于建成了。它是在元大都皇宮舊址上誕生的。那個元大都曾十分著名的延春閣被景山所取代,而整個宮殿建筑群由北往南延伸座落在整個北京的中心地帶,成為這個王朝新的神圣之地。
這里的磚瓦木石,這里的色彩,這里的空間布局,都昭示著中國人曾經的文明意志和理念。從此這里開始歷經24位皇帝和眾多嬪妃皇子們的悲喜人生。開始上演中國歷史中許多精彩的瞬間。
公元1421年,在宮殿剛剛建成之后,百姓迎來了那一年的農歷元旦。這一天,朱棣在新落成的宮殿里,舉行了規模宏大的朝賀儀式。他登上了高敞壯闊的奉天殿,接受大臣們的跪拜。朱棣和大臣們都為這座輝煌無比的宮殿所振奮與鼓舞。
這段解說詞給我們充分表現了當時宮殿建成后人們的歡慶鼓舞,這種具象的事物,是很難透過千年歷史來展現在今天的,作者的細節描寫能使我們感受到那份喜慶,人民費盡勞力,辛苦建成的宮殿終于以一幅華麗的姿態進入到歷史長河中。
這段解說詞為我們講述了千年前先輩們為了這樣一座氣勢恢宏的宮殿所作出的巨大的付出和貢獻,很多人的名字都不為人知,穿過前年的歷史長河,我們無從考證那些為此付出過的先輩,但正是這樣一座規模巨大的宮殿才顯示了我們這個民族是真正有能力和創造力以及想象力的民族,我們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出了世界里上上最偉大的工程之一,這是我們為之自豪的事業。解說詞不斷地重復各個工種或者工匠的事跡,這種強調也寫出了工人們的偉大和付出。
朱棣終于下定決心遷都北京,作者介紹了北京的地理位置,闡述了它的戰略地位和意義,正是這次的遷都使得中國的政治中心開始北移,讓觀眾了解了歷史發展的軌跡和動向,穿越千年的歷史讓人覺得撲朔迷離,很
難搞清楚,但是畫面配以解說詞使我們更清楚的看到了歷史事件的發展和過程。
《故宮》紀錄片的成功離不開拍攝者創意和后期的再次創作,但是言簡意賅,透明清晰的解說詞的價值不可忽視,作者根據故宮這一偉大的歷史題材進行了深刻的研究和自己的深思創作,向我們展示了帝國古都的崛起之路,解說詞跟畫面配合的很好,不會讓人覺得空洞和虛化,當然更重要的是,把故宮這一具有厚重的歷史韻味的題材寫的讓人容易接受和理解,也是很出色的一方面,讓受眾覺得舒服而又容易接受。因此《故宮》的成功離不開解說詞的烘托和配合,解說詞的創作功不可沒。
故宮的導游詞范文 篇30
尊敬的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
我是本次游覽團的導游,我叫汪爾康,為了方便記憶,大家也可以叫我小汪,將由我帶領大家參觀北京故宮。
故宮又名紫禁城,始建于公元1406年,1420年基本峻工,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故宮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建筑面積15.5萬平方米。宮城周圍環繞著高12米,長3400米的宮墻,形成為一長方形城池,墻外有52米寬的護城河環繞,形成一個森嚴壁壘的城堡。
故宮有4個門,正門名午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名西華門,北門名神武門。面對北門神武門,有用土、石筑成的景山,滿山松柏成林。在整體布局上,景山可說是故宮建筑群的屏障。
現在我將帶領大家一起游覽乾清宮。請大家在游覽過程中不要亂丟垃圾,隨地吐痰,破壞公物。當然啦,請大家緊跟著我一起游覽,千萬別走散了啊。
現在我們到了乾清宮,乾清宮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批閱各種奏章的地方,后來還在這里接見外國使節。乾清宮建筑規模為內廷之首,明朝的十四個皇帝和清朝的順治、康熙兩個皇帝,都以乾清宮為寢宮,在這里居位,平時也在這里處理日常政務。作為明代皇帝的寢宮,自永樂皇帝朱棣至崇禎皇帝朱由檢,共有14位皇帝曾在此居住。據記載,嘉靖年間發生十余個宮女趁嘉靖帝熟睡之時,企圖勒死的“寅宮變”后,世宗移居西苑,不敢回乾清宮住。
這里是坤寧宮,坤寧宮是北京故宮內廷后三宮之一,坤寧宮在交泰殿后面,始建于明朝永樂十八(1420年),正德九年(1514年)、萬歷二十四年(1596年)兩次毀二火,萬歷三十三年(1605年)重建。清朝沿襲明朝體制,于順治二年(1645年)重修,十二年(1655年)仿照盛京沈陽清寧宮再次重修。嘉慶二年(1797年)乾清宮失火,延燒此殿前檐,三年重修。乾清宮代表陽性,坤寧宮代表陰性,以表示陰陽結合,天地合壁之意。
今天,我帶家游覽的任務結束了,謝謝大家對我的支持與信任。北京有許多名勝古跡,希望下次有機會和大家一起再去細細游覽品賞。衷心祝愿大家北京游游愉快,生活美滿幸福。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