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伊山的導游詞100字(精選4篇)
大伊山的導游詞100字 篇1
大伊山名字的由來,我們認為與“伊”字的形態和內涵及大伊山的形體有關,“伊”字為“亻”旁,“尹”含“山”型,與人相關的山才為“伊”;從字意上看,“伊”通常為代詞,第三人稱,多指女性,“伊人”即那個人,說明大伊山更確切地說與女人有關,是對“那個象女人一樣的山”的稱謂。如果從西南或東北二十里之外看大伊山,她確實象一個睡美人,頭西腳東,沉睡在大地上。那頭、頸、胸、乳、腹、腿、足各個部位形態逼真。不論從形上還是意上,都說明大伊山與女人有關。在大伊山東山石棺墓里,挖掘出的死人骨架中,無一例外的都是女性;在大伊山上發現的早期巖畫中,我們能看到的也是女人巖畫,卻沒有發現男性的石刻。
大伊山的導游詞100字 篇2
大伊山是座青山、綠山、金山、銀山,更是一座神山。說它“神”,自然要講到大伊山的佛文化了。大伊山的佛文化淵源流長,“佛”也就成了景區的一大特點。山上最古老的廟宇叫古佛寺,坐落在山東麓的清風嶺上;最有名的廟宇就是石佛寺了。石佛寺的含義有三:1.取義于東晉佛教禪宗高僧“生公說法,頑石點頭”,寓佛陀推因及果,勸人作善,超度眾生之意;2.贊揚印空和尚弘揚佛法之意志如磐石之堅,后人稱其為“石頭和尚”;3.當年石佛寺內所供菩薩都為石頭雕琢而成。
大伊山的導游詞100字 篇3
現在我們已經到了稱為“淮北無雙寺”石佛寺,這里三面環山,一面朝陽,北靠觀日峰。大家向東看:近處的森林,遠處的縣城(古代是大海),郁郁蔥蔥,蒸蒸日上,如詩如畫。
現在的石佛寺是20xx年以后復建的,目前大雄寶殿已經建成,不久,石佛寺將再聞晨鐘暮鼓,恢復以往的鼎盛,遍及海內外的信眾將來此朝拜。
大伊山的導游詞100字 篇4
大伊山與云臺山一樣,同屬泰山支脈,它誕生于太古代,迄今已有20億年的歷史,它由12座山峰組成,這12座山峰分別是高腳山、官印山、斗蓬山、龜腰山、放牛山、羊山頭、奶奶山、小金山、金雞嶺、小山圍、大山圍,最高峰在大山圍,海拔226.7米。
如果從江南經長江駛入寧連高速或沿海高速北行,在江北平原上見到的第一座山便是我們眼前的大伊山。清代兵部尚書、漕運總督楊錫紱游覽大伊山后,留下了:“海甸平無極,蒼然見此山。向東凝地盡,如帶有流環。雪凈梅剛瘦,風停竹自閑。馳驅猶未已,不敢問煙鬟”的美麗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