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華山導游詞(通用18篇)
最新華山導游詞 篇1
各位團友,大家好,我現在給大家介紹的是華山,古稱“西岳”,是我國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于陜西省華陰市境內,距西安120公里。它南接秦嶺,北瞰黃渭,扼守著大西北進出中原的門戶,素有“奇險天下第一山”之稱。
華山是由一塊完整碩大的花崗巖體構成的,它的歷史衍化可追溯到1.2億年前,據《山海經》記載:“太華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廣十里。”
現在的華山有東、西、南、北、中五峰,主峰有南峰“落雁”、東峰“朝陽”、西峰“蓮花”,三峰鼎峙,“勢飛白云外影倒黃河里”,人稱“天外三峰”。還有云臺、玉女二峰相輔于側,36小峰羅列于前,虎踞龍盤,氣象森森,因山上氣候多變,形成“云華山”、“雨華山”、“霧華山”、“雪華山”給人以仙境美感。是所謂的西京王氣之所系。
華山還是道教勝地,為“第四洞天”,有陳摶、郝大通、賀元希最為著名的道教高人。山上現存七十二個半懸空洞,道觀20余座,其中玉泉院、東道院、鎮岳宮被列為全國重點道教宮觀。留下了無數名人的足跡,也留下了無數故事和古跡。自隋唐以來,李白、杜甫等文人墨客詠華山的詩歌、碑記和游記不下千余篇,摩巖石刻多達上千處。自漢楊寶、楊震到明清馮從吾、顧炎武等不少學者,曾隱居華山諸峪,開館授徒,一時蔚為大觀。而在華山諸多故事中,流傳最為廣泛的有神話故事有“巨靈劈山”、“沉香劈山救母”、“吹蕭引鳳”等。
華山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據清代著名學者章太炎先生考證,“中華”、“華夏”皆因華山而得名。《尚書》里就有有關華山的記載;《史記》中也有黃帝、堯、舜華山巡游的事跡;秦始皇、漢武帝、武則天、唐玄宗等十數位帝王也曾到華山進行過大規模祭祀活動。
華山還是神州九大觀日處之一。華山觀日處位于華山東峰(亦稱朝陽峰),朝陽臺為最佳地點。華山的著名景區多達210余處,有凌空架設的長空棧道,三面臨空的鷂子翻身,以及在峭壁絕崖上鑿出的千尺幢、百尺峽、老君犁溝等。其中華山的華岳仙掌被列為關中八景之首。
現在,由我來給各位當導游,帶領大家參觀聞名世界的西岳華山。
華山由一塊完整碩大的花崗巖體構成。華山海拔二千多米,由好幾座高大的山峰組成,當你快要步入華山腳下時,就會感到它的氣勢非凡,整個山勢雄偉壯觀,再加上云霧繚繞,朦朦朧朧,像仙境一般。遠遠望去,大大小小的山峰高聳立云端,近看,陡峭的巖石,形態萬千,看,這一座山峰昴首屹立,那一座山峰插入云天,似乎高不可攀,使人有望而生畏之感。玉泉院是上華山的起點。院內水榭、石坊風景如畫,有江南園林的韻味。從玉泉院起步,沿途有魚石、五里關、天女散花、青柯坪等20多處景點,游人如行道上,美不勝收。
自古以來,華山就以它的山勢險要而出名。蒼龍嶺是一塊巨大的巖石,臥在半山腰,它就像一只獅子,占據著方圓幾十里的地方,巖石兩側是深圳特區不可測的懸崖,登山的人只能扶著鐵鏈上去。
“鴿子翻身”是勇敢者去的地方。兩邊的山峰中間懸著一塊巖石,有一條繩子接著,登陸山的人經過這里,必須雙腳步懸空,飛躍過去。
華山很險要,清澈的泉水從山上直流而下,像一條白色的綢帶在山間盤旋。一把把黃色的“利劍”直入云霄,四周有一大片鮮花,在山間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
大家好!華山參觀完畢。歡迎大家下次再來。
西岳華山是我國著名的五大山岳之一,位于華陰市城南,海撥2200米,北瞰黃河,南依秦嶺,“遠而望之若花狀”(《水經注》),故有其名。又因其西臨少華山,古稱太華山。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這里有譽為關中八景之一的"華岳仙掌"。
華山以奇險峻秀而馳名天下,自山麓至絕頂,名勝古跡極多,廟宇道觀,亭臺樓閣,雕塑石刻隨處可見,險徑奇石,鬼斧神工,更有云海勁松,引人入勝。山頂有朝陽(東峰)、落雁(南峰)、蓮花(西峰)三峰,皆巋然筆立,直插云霄。三峰之下,有云臺(北峰)、玉女(中峰)諸峰環侍拱衛,各具特色,顯得山勢雄偉,峰巒疊翠聳削。
北峰,亦稱云臺峰,是總轄四峰的沖要處所,山勢崢嶸,三面懸絕,只有一嶺南通,故險要異常。峰頂有真武宮,依山為屋,疊起層樓,隱映于蒼松翠柏之間,周圍山色如畫,絢麗多姿。
東峰,峰頂朝陽臺,、是華山觀日出的絕佳境地,故稱朝陽松林,東峰有甘露池、青虛洞、下棋亭、鷂子翻身等景點。據說宋太祖趙匡胤曾在這里和陳摶下棋,結果失敗,而將華山輸與陳摶。
南峰,又稱落雁峰,是華山的最高峰,海撥2200米。四周皆松林,雜以檜柏。迤邐數里,濃陰匝地。南峰上有明代建造的金天宮也稱白帝祠。峰頂有老君洞,相傳道家始祖老聃隱居于此。洞北有太上皇,泉水碧綠,東注澗下,今稱“仰天池”。東面崖下有石坊,稱“南天門”。坊外西出有長空棧道,通至賀老石屋。南峰上還有老子峰、煉丹爐八卦池等名勝古跡。
西峰,是華山最秀麗奇峻的山峰,因峰頂翠云宮前有蓮花石,形狀如蓮花。故稱蓮花峰。據傳說故事《寶蓮燈》中的三圣母之子沉香壁山救母之處就在西峰。翠云宮旁有一巨石中裂,形如斧劈,名斧劈石。石旁樹立一柄鑄鐵長把大斧。峰的西北面,筆立如削,空絕萬丈,人稱舍身崖。此外,還有西元洞和蓮花洞等古跡。
華山登山道路蜿蜓曲折,處處是懸崖絕壁,峭峰陡立,奇險異常。1985年修筑了12公里長的華山登山道,對其它險要處也設有鐵鏈護欄保護游人的安全,使登山者感到有驚無險。1994年又修筑了一條登山臺階路。1996年華山索道建成營運。“自古華山一條路”已成為歷史。山上山下,風景區內,新建了旅游飯店、餐館、商店等旅游服務設施,可以滿足旅游者吃、住、行、游、購、娛等方面的需要。
華山位于陜西省西安市以東120公里的華陰市境內,自古以來就有"奇險天下第一山"的說法。華山的著名景區多達210余處,有凌空架設的長空棧道,三面臨空的鷂子翻身,以及在峭壁絕崖上鑿出的千尺幢、百尺峽、老君犁溝等,其中華岳仙掌被列為關中八景之首。幾大主峰各有特色,如西峰絕壁,東峰日出,南峰奇松,北峰云霧。華山以其峻峭吸引了無數游覽者。
山上的觀、院、亭、閣、皆依山勢而建,一山飛峙,恰似空中樓閣,而且有古松相映,更是別具一格。山峰秀麗,又形象各異,如似韓湘子趕牛、金蟾戲龜、白蛇遭難……。峪道的潺潺流水,山澗的水簾瀑布,更是妙趣橫生。并且華山還以其巍峨挺拔屹立于渭河平原。東、南、西三峰拔地而起,如刀一次削就。唐朝詩人張喬在他的詩中寫道:"誰將依天劍,削出倚天峰。"都是針對華山的挺拔如削而言的。同進華山山麓下的渭河平原海拔僅330—400米,而華山海拔2154.96米,高度差為1700多米,山勢巍峨,更顯其挺拔。
華山位于陜西省西安市以東120公里的華陰市境內。華山距西安咸陽機場138公里。機場沒有直達華山的班車,一般需要在西安坐車前往華山。華山有兩個火車站:華山火車站和華山北站。隴海線上各站可乘普通火車在華山站下車。發自西安的動車和高鐵則停靠在華山北站。西安火車站與西安城東客運站均有發往華山的班車或旅游專線車。華山景區內部交通主要為索道。
華山四季景色神奇多變,不同的季節可以欣賞到“云華山”、“雨華山”、“霧華山”、“雪華山”。春季雨足霧稀,萬物初醒,山花爛漫,是踏青訪春的好去處;夏季能見度高,氣候涼爽宜人,可看到日出和山間瀑布,時常伴有云海出現,嘆“但聞人語聲,不見有來人”之幽境;秋季溫度適中,紅葉滿山,山崖為底松檜為墨,一抹絢爛令人心顫,是登山的最佳季節;冬季白雪皚皚,雪淞峭壁遠山相望,給人以仙境美感。而日出則是華山一年四季都不可少的景致。
山五大主峰各有特色,東峰(朝陽)是看日出的最佳處;西峰(蓮花)兩側狀如蓮花,是傳說中“沉香救母”的地方;南峰(落雁)是華山最高峰,海拔2160米。三峰以下還有中峰(玉女)和北峰(云臺)兩峰。中峰是去其它四峰必經的之地;北峰頂平坦如臺,著名的“智取華山”的故事就發生在這里。
華山還是道教圣地,山上古跡眾多,現存道觀20余座,其中玉泉院、東道院、鎮岳宮被列為全國重點道教宮觀。華山以北7公里處的西岳廟,是古時祭祀西岳華山神的廟宇。如今每年的農歷三月期間,華山都會舉辦盛大的祭山廟會,三月十五日是朝山盛會日,這一天西岳廟將舉行盛大的拜岳大典。
華山(主峰景區)有兩個山門(進山口):東山門和西山門(也稱華山門)。坐索道上山,前往東山門;如步行登山,從西山門進入。華山目前有東、西線兩條索道,分別到達西峰和北峰。
最新華山導游詞 篇2
各位游客:
你們好!
我是你們的導游。天華山風景名勝區位于遼寧省東部山區的寬甸滿族自治縣灌水鎮北部,為長白山脈西南麓,海拔1100多米,景區總面積83平方公里。“白龍澗”、“青龍澗”、“玉龍澗”、“天華峰”、“西谷頂”、“靈光頂”六大景區渾然一體,這里的奇峰、怪石、森林、古木、洞峽、幽澗、瀑布、溪水的自然之美,相映生輝,它的奇妙、清幽、雄險和潤秀,以及密集型、高品位的自然景觀資源,被專家們譽為“曠世佳境,萬景奇山”。
天華山素有“曠世佳境、萬景奇山”之美譽,現已開發白龍澗、青龍澗、玉龍澗、天華峰、西谷頂、靈光頂六大景區,其中白龍澗、通天峽、天臺峰、毛公峰四大奇觀被譽為“遼寧極品、東北第一”。
天華山以峰奇、峽險、澗幽、水秀為特色,其雄奇峻拔的天華峰、神采奕奕的毛公峰、傲立云天的天臺峰等十八奇峰和三澗六谷構成了壯美婉約的天華勝境。
楓葉紅似火,勝于二月花的天華之秋別有意蘊,到處是赤紅的楓葉,金黃的白樺、掛滿枝頭的野果河瀑布溝壑的野菊,編織出萬千幅工筆重彩的畫作。
最新華山導游詞 篇3
各位女士、先生們:
大家好!歡迎各位來華山觀光旅游,我是華山旅行社的導游,很榮幸能為大家服務,希望這次華山之行,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游的開心,玩的愉快。沿途大家有什么困難請提出來,我將盡我所能為大家做好服務!
剛才大家下車的地方是華山車站也叫孟塬車站,孟塬位于隴海鐵路和同浦鐵路的交匯處,地處秦、晉、豫三省之角,素有“雞鳴一聲聽三省”之稱。是秦嶺山脈的延伸高地,戰國時因思想家孟子講學于此,故稱孟塬。現在我們行駛在310國道西潼段,大家透過車窗向左邊看,綿延起伏的山脈中好似有一朵盛開的石蓮花,這就是華山。
華山位于陜西省華陰市境內,是我國著名的五岳之一—西岳,以奇險、雄偉、挺拔、俊秀而著稱,有東、西、南、北、中五個主峰組成,海拔2160.5米,雄踞五岳之冠。南依秦嶺,北瞰黃渭,垂直高差1700米。《山海經》中說“太華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仟仞,其廣十里”,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水經注》則說“遠而望之,又若花狀”。由于在中國古代漢語中,“華”和“花”通用,故而稱為華山。顯然,華山是以山的形狀命名的。據顧炎武先生考證,我們的祖先軒轅黃帝曾經帶領他的部落生活在有山有水的華山和山西夏縣一帶,所以,中華民族又稱為華夏子孫。今天,我們可以這樣說,華山是民族魂的具體寫真,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如果說黃河是母親河的話,那么華山就是父親山。
現在大家都知道華山位于華陰市境內,華陰又因華山雄踞其南而得名,它地處關中東部,渭河流域下游。因華陰地處華山之北、渭河之南,山之南、河之北為陰,所以叫華陰
清代李柏登山至此,想到前人一個哭一個笑的故事,便作詩一首:“華之險,嶺為要。韓老哭,趙老笑,一哭一笑傳二妙。李柏不哭亦不笑,獨立嶺上但長嘯”。
這里便是五云峰,大家可以坐下休息一會兒。每年秋夏季節,峰頭常有云霧纏繞,而且山光與云彩融為一體,猶如五色彩云,故稱之為“五云峰”。站在這里,大家看前面的陡壁上有沒有一個巨大的手掌?這便是“關中八景”第一景華岳仙掌。
好了,現在我們來到華山最后一關——金鎖關。“過了金鎖關,另是一重天”。這里氣溫驟降,清風徐來,白云繚繞,松青鳥鳴,如臨仙境。回頭望旁邊這塊石頭,叫錦雞守玉函。相傳,華山有個道士陰長生把點石成金的秘訣放在玉函里,派錦雞來把守,天長日久,雞和玉函就化為石頭。現在匣蓋與匣體雖已錯落,但卻沒人能挪動它,所以,也就沒有人能知道點石成金的秘訣了。
金鎖關即通天門,是通往華山三峰的咽喉。經過通天門,便到了中峰,這兒因為三峰環抱而得名,又因為這里曾住著一位不食五谷、常服玉漿的玉女,亦稱玉女峰。
大家請看這座依山借勢而建的道觀叫“群仙觀”。它最初是華山道姑修行的地方,如今供奉的是呂洞賓。這條道是我們登上北峰的最后難關,相傳這里原來沒有路,是太上老君駕青牛用鐵犁開的,因形狀好象耕地時留下的犁溝,故名“老君犁溝"。用道家的說法是“離垢”。就是說游人至此,即蒞臨天庭,離開塵垢,到達仙境的意思。
到此大家已隨我踏過了當年八勇士智取華山之路,也領略了“自古華山一條路”的奇險風光,你們的華山之旅就要結束了,感謝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持,愿我的講解和華山的美麗風光給你留下永遠的記憶。歡迎各位再來華山,祝大家旅途愉快,一路順風!
最新華山導游詞 篇4
各位朋友,大家早上好,首先歡乘坐我們的華山旅游車,我是今天的隨車導游,我姓李,大家叫我小李,為我們開車的司機師傅姓帥,大家叫他帥師傅就可以了,他是一位老司機,駕駛經驗非常豐富,今天有他為我們駕車,大家盡可以放心,今天就由我們兩個人共同配合,服務,希望在我們的配合下,大家能夠玩得開心,游得盡興,如果對我們的工作有不滿意的地方,敬請批評指正。
今天將由我帶領大家游覽五岳之一的西岳華山,(華山被稱做西岳與東岳泰山并稱,最早見于《爾雅釋山》一書,西岳這一稱呼據說是因周平王遷都洛陽,華山在東周京城之西,故稱“西岳”)華山是五岳中海拔最高的一座山,海拔2160.5米,也是五岳中最險的一座山,自古以來“華山天下險”,“天下奇險第一山”之說,今天去華山看什么呢?主要是去領略它的“險”,一般的山是斜坡呈“人”字形,而華山則是直上直下的,呈漢字的“且”(而且的且)字形,因為華山是花崗巖的山體,經過自然的節理發育,山石整片剝落,就形成了斧劈刀砍的山勢,顯得格外的峻秀峭拔,華山的名字是怎么來的呢?一說是因華山頂上生長著千葉蓮花,所以得名,另一說因為華山有東西南北中五座峰,這五座峰遠看山勢象蓮花一樣,所以謂之花山,驪道元的《水經注》中有華山“山高五千仞,削成而四方。遠而望之若華狀”。在古代華和花是通假字,所以又稱華山,大家現在就知道了,華山的名字得意于它的形狀,這名字很美,那么山一定也很秀麗。
華山座落于西安市東130公里的華陰市,今天的行程是這樣安排的,大家乘坐我們的確旅游車出市區后向東行駛,很快可以上高速,途經西安的臨潼區、渭南市、華縣來到華山腳下,因早上起得很早,大部分朋友都沒有用早餐,那么到了華山腳下后先安排大家用早餐,用完早餐后,我們乘坐旅游車進山,到達索道下面,我會辦理好索道上山,乘坐索道上山,我在北峰指清線路,講明注意事項,把票發,大山上留的時間約五個小時,請大家準時下山,乘我們的旅游車返回西安,回到西安的時間大約是晚上七點多鐘,今天的行程就是這樣安排的。
最新華山導游詞 篇5
各位團友: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小莫。我此刻給大家介紹的是華山,古稱西岳,是我國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于陜西省華陰市境內,距西安120公里。它南接秦嶺,北瞰黃渭,扼守著大西北進出中原的門戶,素有奇險天下第一山之稱。
華山是由一塊完整碩大的花崗巖體構成的,它的歷史衍化可追溯到1。2億年前,據《山海經》記載:太華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廣十里。此刻的華山有東、西、南、北、中共五峰,主峰有南峰落雁、東峰朝陽、西峰蓮花,三峰鼎峙,勢飛白云外影倒黃河里,人稱天外三峰。還有云臺、玉女二峰相輔于側,36小峰羅列于前,虎踞龍盤,氣象森森,因山上氣候多變,構成云華山、雨華山、霧華山、雪華山給人以仙境美感。是所謂的西京王氣之所系。
華山還是道教勝地,稱為第四洞天,有陳摶、郝大通、賀元希最為著名的道教高人。山上現存七十二個半懸空洞,道觀20余座,其中玉泉院、東道院、鎮岳宮被列為全國重點道教宮觀。留下了無數名人的足跡,也留下了無數故事和古跡。自隋唐以來,李白、杜甫等文人墨客詠華山的詩歌、碑記和游記不下千余篇,摩巖石刻多達上千處。自漢楊寶、楊震到明清馮從吾、顧炎武等不少學者,曾隱居華山諸峪,開館授徒,一時蔚為大觀。而在華山諸多故事中,流傳最為廣泛的有神話故事有巨靈劈山、沉香劈山救母、吹蕭引鳳等。
華山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據清代著名學者章太炎先生考證,中華、華夏皆因華山而得名。《尚書》里就有有關華山的記載;《史記》中也有黃帝、堯、舜華山巡游的事跡;秦始皇、漢武帝、武則天、唐玄宗等十數位帝王也曾到華山進行過大規模祭祀活動。
華山還是神州九大觀日處之一。華山觀日處位于華山東峰(亦稱朝陽峰),朝陽臺為最佳地點。華山的著名景區多達210余處,有凌空架設的長空棧道,三面臨空的鷂子翻身,以及在峭壁絕崖上鑿出的千尺幢、百尺峽、老君犁溝等。其中華山的華岳仙掌被列為關中八景之首。
最新華山導游詞 篇6
各位團友,大家好,我現在給大家介紹的是華山,古稱“西岳”,是我國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于陜西省華陰市境內,距西安120公里。它南接秦嶺,北瞰黃渭,扼守著大西北進出中原的門戶,素有“奇險天下第一山”之稱。
華山是由一塊完整碩大的花崗巖體構成的,它的歷史衍化可追溯到1.2億年前,據《山海經》記載:“太華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廣十里。”
現在的華山有東、西、南、北、中五峰,主峰有南峰“落雁”、東峰“朝陽”、西峰“蓮花”,三峰鼎峙,“勢飛白云外影倒黃河里”,人稱“天外三峰”。還有云臺、玉女二峰相輔于側,36小峰羅列于前,虎踞龍盤,氣象森森,因山上氣候多變,形成“云華山”、“雨華山”、“霧華山”、“雪華山”給人以仙境美感。是所謂的西京王氣之所系。
華山還是道教勝地,為“第四洞天”,有陳摶、郝大通、賀元希最為著名的道教高人。山上現存七十二個半懸空洞,道觀20余座,其中玉泉院、東道院、鎮岳宮被列為全國重點道教宮觀。留下了無數名人的足跡,也留下了無數故事和古跡。自隋唐以來,李白、杜甫等文人墨客詠華山的詩歌、碑記和游記不下千余篇,摩巖石刻多達上千處。自漢楊寶、楊震到明清馮從吾、顧炎武等不少學者,曾隱居華山諸峪,開館授徒,一時蔚為大觀。而在華山諸多故事中,流傳最為廣泛的有神話故事有“巨靈劈山”、“沉香劈山救母”、“吹蕭引鳳”等。
華山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據清代著名學者章太炎先生考證,“中華”、“華夏”皆因華山而得名。《尚書》里就有有關華山的記載;《史記》中也有黃帝、堯、舜華山巡游的事跡;秦始皇、漢武帝、武則天、唐玄宗等十數位帝王也曾到華山進行過大規模祭祀活動。
華山還是神州九大觀日處之一。華山觀日處位于華山東峰(亦稱朝陽峰),朝陽臺為最佳地點。華山的著名景區多達210余處,有凌空架設的長空棧道,三面臨空的鷂子翻身,以及在峭壁絕崖上鑿出的千尺幢、百尺峽、老君犁溝等。其中華山的華岳仙掌被列為關中八景之首。
最新華山導游詞 篇7
給為游客朋友們,大家好!我叫王翔宇,是大家此次旅行的導游,大家叫我小王就好了。歡來到九華山旅游!下面首先向大家介紹一下我們九華山的概況。九華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是安徽“兩山一湖”黃金旅游區的主要景區,這里景色秀麗,古剎林立,與四川峨眉山,山西五臺山、浙江普陀山并稱我國的四大佛教名山。
九華山原來并不叫九華山,在唐朝的時候叫做九子山,因為九華山山峰秀麗,高出云層的山峰有九座,因此九座九子山。唐天寶年間,詩仙李白曾兩次到
下面我們首先進入的就是九華街景區,首先看到的是一座石門坊。它是大理石雕刻而成,高9米,是仿清的徽派建筑。橫額上鐫刻著康熙皇帝御書的“九華勝境”四個大字。中門兩柱南北下方雕有石獅。門仿端莊典雅,過了門坊大家看到的就是迎仙橋了,這座橋修建于乾隆年間,是一座單孔石拱橋,下面就請大家隨我一起踏上這座古橋,一起步入仙境之中吧!
好,游完祇園寺,我們現在來到的便是九華街的中心位置,大家看到的便是九華山開山祖寺化城寺了。化城寺石階下有宋代石獅一對,一雌一雄,古拙渾厚。化城寺依地形漸次升高,結構嚴謹,古樸典雅,基本保存了開山祖寺原有風貌。
好了,我們九華山的游覽到此就告一段落了,感謝各位對小王工作的支持與配合,希望以后還有機會繼續服務,祝大家一路順風!謝謝!
最新華山導游詞 篇8
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我叫王翔宇,是大家此次旅行的導游,大家叫我小王就好了。歡迎大家來到九華山旅游!下面首先向大家介紹一下我們九華山的概況。九華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是安徽“兩山一湖”黃金旅游區的主要景區,這里景色秀麗,古剎林立,與四川峨眉山,山西五臺山、浙江普陀山并稱我國的四大佛教名山。
九華山原來并不叫九華山,在唐朝的時候叫做九子山,因為九華山山峰秀麗,高出云層的山峰有九座,因此九座九子山。唐天寶年間,詩仙李白曾兩次到
下面我們首先進入的是九華街景區,首先看到是座石門坊。它是大理石雕刻而成,高9米,是仿清的徽派建筑。橫額上鐫刻著康熙皇帝御書的“九華勝境”四個大字。中門兩柱南北下方雕有石獅。門仿端莊典雅,過了門坊大家看到的就是迎仙橋,這座橋修建于乾隆年間,是一座單孔石拱橋,下面就請大家隨我一起踏上這座古橋,一起步入仙境之中吧!
好,游完只園寺,我們現在來到的便是九華街的中心位置,大家看到的便是九華山開山祖寺化城寺了。化城寺石階下有宋代石獅一對,一雌一雄,古拙渾厚。化城寺依地形漸次升高,結構嚴謹,古樸典雅,基本保存了開山祖寺原有風貌。
好了,我們九華山的游覽到此就告一段落了,感謝各位對小王工作的支持與配合,希望以后還有機會繼續為大家服務,祝大家一路順風!謝謝!
最新華山導游詞 篇9
各位女士、先生們,大家好!歡迎各位來華山觀光旅游,我是華山旅行社的導游,很榮幸能為大家服務,希望這次華山之行,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游的開心,玩的愉快。沿途大家有什么困難請提出來,我將盡我所能為大家做好服務!
東線導游
剛才大家下車的地方是華山車站也叫孟塬車站,孟塬位于隴海鐵路和同浦鐵路的交匯處,地處秦、晉、豫三省之角,素有“雞鳴一聲聽三省”之稱。是秦嶺山脈的延伸高地,戰國時因思想家孟子講學于此,故稱孟塬。現在我們行駛在310國道西潼段,大家透過車窗向左邊看,綿延起伏的山脈中好似有一朵盛開的石蓮花,這就是華山。
華山位于陜西省華陰市境內,是我國著名的五岳之一—西岳,以奇險、雄偉、挺拔、俊秀而著稱,有東、西、南、北、中五個主峰組成,海拔2160.5米,雄踞五岳之冠。南依秦嶺,北瞰黃渭,垂直高差1700米。《山海經》中說“ 太華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仟仞,其廣十里”,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水經注》則說“遠而望之,又若花狀”。由于在中國古代漢語中,“華”和“花”通用,故而稱為華山。顯然,華山是以山的形狀命名的。據顧炎武先生考證,我們的祖先軒轅黃帝曾經帶領他的部落生活在有山有水的華山和山西夏縣一帶,所以,中華民族又稱為華夏子孫。今天,我們可以這樣說,華山是民族魂的具體寫真,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如果說黃河是母親河的話,那么華山就是父親山。
1982 年華山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在創“三山”活動中被評為國家級“衛生山”、省級“文明山”“安全山”。1999年10月被列入全國十大文明風景區示范點。2019年12月被評為國家級“AAAA”及旅游區。2019年3月華山已通過ISO14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為了華山的環境保護工作能夠得到持續改進,希望各位本著珍惜環境的原則,同我們一起來保護華山的自然資源,最大限度的減少對景區的環境污染,為大家創造一個優美的旅游環境。
現在大家行使的這條路就是黃甫峪進山公路,這條路于1994年5月開通,這條路的開通,打破了“自古華山一條路”的格局,方便了游客登山,緩解了登山難度。黃甫峪因春秋戰國時期黃蘆子隱居而得名。黃蘆子是春秋戰國時楚國人,他精通醫術,樂善好施。據說他給人治病,無需見病人面,千里之外,患者只需通報其姓,便能收到藥方解除痛苦。黃蘆子善道家吐納之術,民間傳說他能以氣禁止飛禽猛獸飛翔走動,還能使河水倒流。并言他行步如同奔馬,頭頂常有一丈多高的五色云氣。天旱時,黃蘆子能召喚潭中之龍上天耕云播雨,以解百姓燃眉之急。后來,有位樵夫看見黃蘆子乘龍騰空而去,再沒有回來。 請大家往右看,前邊的這條便道就是“智取華山”路,如果各位有興趣聽這段故事,到了北峰后我再詳細講給大家聽。
不知不覺中,我們已到了索道下站,華山索道是由華山管理局與新加坡三特公司合作經營,購置奧地利多貝瑪爾公司的設備,耗資8909萬元人民幣,歷時3年,于96 年4月10日開始營運。索道全長1,523.9米,落差760米,平均坡度59.2度,其技術難度之大,國內罕見,人稱“亞洲第一索”。這條索道的開通,緩解了華山的交通問題。 有了索道,大家是不是很輕松就上了北峰?不知大家看沒看過《智取華山》這部電影?對,年齡大點兒的都看過。現在請看這塊“智取華山”碑。1949年5月25日,華陰解放,反動派保安六旅旅長韓子佩帶領旅部400余人逃上華山,負隅頑抗。我人民解放軍為全殲殘敵,劉吉堯等8名勇士從兩岔口出發,攀懸崖、越峭壁,過星星溝、老虎口,占領北峰,創造了“神兵飛越天險,英雄智取華山”的奇跡。今天,人們為了紀念英雄們的偉績而立此碑,碑后有“軍魂”二字。
各位朋友,我們現在所處的地方是北峰頂,站在這里向南望,華山東、西、南三峰對峙,山勢陡峭,如刀削斧劈一樣,直插云霄,好似天外來峰,難怪李白有詩云:“西岳崢嶸何壯哉,黃河入絲天際來。”站在這里向東可望潼關古渡,向北可眺黃渭波濤,向南可觀秦嶺山脈,向西可視古都長安,華山和潼關、黃渭恰好形成一個天然的保護圈。如果在此近觀群峰,我們可以看到,北邊的山峰叫公主峰。相傳,漢元帝劉爽的女兒南陽公主,曾在此修道成仙。東漢末年,外戚王莽專權,南陽公主厭倦爭爭殺殺的宮廷生活,便叫其夫王咸一起來華山修道,王咸不從,公主便只身一人來華山這座山峰修道,等到王咸在朝中吃盡明爭暗斗的苦頭后,來華山尋找公主,在這里只找到公主的一只繡花鞋,俯身去拾,鞋已化為這座大山。北峰頂是華山觀景和拍攝最好的地方,如果誰愿意留影,不妨抓緊拍照。
前面就是擦耳崖,因為古時這條路特別窄,人們登山只好臉貼石壁,一點一點前移。明代袁宏道有詩云:“欲知懸徑右欹危甚,看我青苔一面痕”,大家可以想象當時艱難的交通狀況。前面這一巨石上題 “臥牛石”3個大字,相傳,當年華山沒有路,是老子駕著他的青牛為華山開了一條路,人稱 “老君犁溝”。青牛在此休息,看到華山美景就不想走了,天長日久,化作此石。華山處處有險,此處叫上天梯,大家登梯時一定要抓牢鐵索,慢慢前行,仔細品嘗著登天的幾步,會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的感覺。登上天梯,便到了天上仙境了。
各位請看這塊石頭,上部有一個圓圓的洞,象太陽,下邊石洞的上緣彎彎的,象月亮。再看右邊的石壁,黃黃的,象太陽的光輝,白白的,象月亮的光輝,真是一幅日月同輝圖。因此,人們形象地稱它為“日月崖”。
前面這一座房子,便是王母宮,里面供奉著王母娘娘,大家誰有興趣可以進去拜拜。這一孔大石洞,人稱“三元洞”,也稱“三官洞”,它是供奉天官、地官、水官、堯、舜、禹的地方。三元為道教術語,道教稱天、地、水為三元之氣,說三元之氣方生成人倫,長養萬物。洞內所供奉的三人塑像,則被稱為“三官大帝”。
大家看,這一段用石欄護起的路稱御道,據說,漢武帝劉徹、唐玄宗李隆基巡游華山時,站到此處看到蒼龍嶺非常陡峭,便駐足留步。明初劉伯溫有詩云:“石屏御道鳥飛回,漢帝親封玉簡來” ,就是指此事。走完御道便到了“救哭臺”,在這兒就可以看到蒼龍嶺的全景了。
我們現在就開始登蒼龍嶺,蒼龍嶺因嶺脊青黑,蜿蜓盤旋,似蒼龍騰空而得名。它是華山峪和黃甫峪的分水嶺。嶺兩旁山谷,深不可測,遙望青松白云,耳聽呼嘯風聲,令人心驚目眩,不敢俯視。古詩云:“不有神功開鳥道,應無人跡到天門”的描寫。蒼龍嶺如此之險,難怪歷史上曾經發生了哭和笑的有趣故事。唐朝韓愈被貶為潮州刺史,赴任途中登華山,下到蒼龍嶺時,因害怕而下不來,便放聲痛哭,寫了遺書,扔下山谷,被當地村民撿到告知華陰縣令,縣令派人才把韓愈接下山來。后人山西趙文備百歲游山到蒼龍嶺,想起當年韓愈的膽怯,便放聲大笑。清代李柏登山至此,想到前人一個哭一個笑的故事,便作詩一首:“華之險,嶺為要。韓老哭,趙老笑,一哭一笑傳二妙。李柏不哭亦不笑,獨立嶺上但長嘯”。
這里便是五云峰,大家可以坐下休息一會兒。每年秋夏季節,峰頭常有云霧纏繞,而且山光與云彩融為一體,猶如五色彩云,故稱之為“五云峰”。站在這里,大家看前面的陡壁上有沒有一個巨大的手掌?這便是“關中八景”第一景華岳仙掌。好了,現在我們來到華山最后一關——金鎖關。“過了金鎖關,另是一重天”。這里氣溫驟降,清風徐來,白云繚繞,松青鳥鳴,如臨仙境。回頭望旁邊這塊石頭,叫錦雞守玉函。相傳,華山有個道士陰長生把點石成金的秘訣放在玉函里,派錦雞來把守,天長日久,雞和玉函就化為石頭。現在匣蓋與匣體雖已錯落,但卻沒人能挪動它,所以,也就沒有人能知道點石成金的秘訣了。
金鎖關即通天門,是通往華山三峰的咽喉。經過通天門,便到了中峰,這兒因為三峰環抱而得名,又因為這里曾住著一位不食五谷、常服玉漿的玉女,亦稱玉女峰。
玉女是春秋時秦穆公的女兒,叫弄玉。生得姿容絕世,聰穎過人,酷愛音樂,善于吹笙。一晚,弄玉夢中相見一位英俊青年,極善吹簫,愿同她結為夫妻。秦穆公按女兒夢中所見,派人尋找至明星崖下,果如弄玉夢中所見,此人叫蕭史,于是引至宮中,選良辰吉日婚配。后來,蕭史在宮中吹簫引來龍與鳳,蕭史和弄玉便分乘龍、鳳騰空而飛,不辭而別。秦穆公派人追趕,直到中峰,未見人影,便在明星崖建祠紀念,這就是玉女祠。祠內現在還有玉女洗頭盆、梳妝臺、修真處等遺跡。玉女峰面積不大,景色卻極幽美,是游人休息的好地方。
請大家再跟我往前走,這兒有一石亭,名吹簫引鳳亭,傳說是蕭史和弄玉乘龍跨鳳飛升之處。大家再往這兒看,這條陡峭的路叫云梯,是通往東峰的捷徑,如果你有膽量和勇氣,可以抓緊鐵索,試試能不能登上。如果沒有這個膽量和勇氣,可以和我走其它道去東峰。
經過一番辛苦,我們現在來到了華山第二高峰東峰,海拔2090 米,這里有觀日出最佳的地方“朝陽臺”。每天清晨,朝陽臺上擠滿了人,他們目不轉睛地注視東方,總怕錯過了觀日出的最佳時機。日出時的景象非常壯觀,每一瞬間都會有千變萬化。這座塔叫楊公塔,與西峰的楊公塔遙遙相望,是為紀念楊虎城將軍拓修華山路建造的,塔上的“萬象森羅”是楊將軍親筆題寫。
不覺中,已到了太華極頂,這里是華山最高處。東望華山松檜峰,其上松檜林立,蔚然獨秀;南望便是三公山、三鳳山;西望便是孝子峰,傳說當年沉香來華山找母親,因一時找不到,曾在此大哭。松檜峰、落雁峰、孝子峰三峰相連,象一個老人盤腿而坐的樣子。南峰頂有一個仰天池,池中水久旱不涸,久澇不溢,形成一大奇觀。另外,這里也是書法石最集中之處,“頂天立地”、“沐浴日月”、 “峻極于天”等等,均從不同的角度突出了南峰之高。
經過孝子峰,便來到煉丹爐。相傳,這里便是太上老君煉丹的地方,以前,丹爐是鐵制的,在文革中被毀了,每到深秋時節,這里楓葉一片通紅,好似爐火映紅一樣,景色非常美麗。
大家看,這塊石頭像不像一片荷葉?因有石葉狀似蓮花蓋峰巔,而得名叫蓮花峰,也就是西峰,它海拔2082米。西峰大殿——翠云宮是峰上保存最完好的道教宮觀。里邊供奉的是眾星之母斗母。現在我們來到了沉香劈山救母處。相傳沉香的母親三圣母是王母娘娘的小女兒,因她與凡人劉彥昌一見鐘情,私結姻緣,被哥哥二朗神知道后,為維護天規,施法力把她壓在這塊大石頭下。三圣母石下產子,取名沉香,在仙女靈幫助下,回到父親身邊。沉香長大成人后,受霹靂大仙指點,扛著這把大斧頭來到這里,救出了他的母親。從這里上去,在那塊石頭中間,似有個婦人仰臥的痕跡,相傳為三圣母壓在下面留下來的仙跡,哪位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上去看看。
從西峰往下經過一片林蔭道,便到了鎮岳宮,相傳是明代太監范有明在此修建的,以鎮天火,鎮守西岳,叫“鎮岳宮”。大家看,它上面也有井,這井叫玉井,傳說井中水與山下玉泉院中的水是潛通的。現在我們就平步直下,踏上歸途。
西線導游
各位朋友,我們現在來到的地方叫玉泉院,它是華山景區的主要景點之一。1996年之前,玉泉院是華山的大門,是登華山的必經之路。現在我將玉泉院的歷史向各位作以介紹。
人們常說:“山不在高,有仙則靈”,2019多年來,這里曾會聚許多名人高道,講學、修練。我們看這塊大石頭,整個刻的是近代馮玉祥將軍的題字,“破除迷信”、“水利救民”、“利它”,字體剛勁有力,從這些題字中體現出馮玉祥將軍遠見卓識,愛國愛民的先進思想。
經過百獅臺,我們就來到了玉泉院的主體建筑區,風格采用江南園林式建筑,以水池為中心,周圍配上亭、臺、樓閣,給人以小見大的印象,現存主要建筑有:無憂亭、七十二窗、全真七子殿、大殿、通天亭等,我們呢,就從無憂亭開始來一一欣賞。
這個亭子叫無憂亭,取意無憂無慮。游人至此,有樂而忘憂之感。因無憂亭位于玉泉院內西北方向,故當地有句俗話這樣說:“玉泉院內西北角,天大的事也能睡著”。
再請大家過來看,這邊的窗戶特別多,大家如果有興趣,可以數一下,…多少個?對,共有72個。設計72個窗戶是有講究的。它是根據我國古代《禮記 月令篇》中七十二物候現象,精心設計,物候學把一年分為五日一候,三候一個節氣,共二十四節令,七十二候,窗形有園、有方、有花草蟲魚,七十二窗各不相同。
這里是全真七子殿,華山道教屬全真道派,殿內從中間向兩邊,依次供奉著全真派的7位高道,中間是丘處機,其余幾位分別是:馬丹陽、譚處端、劉處玄、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你們看能知道幾位?
對面這座亭子叫過水涼亭,也叫“納涼亭”,各位可能要問,過水涼亭怎樣會沒水呢?現在呢,我就把玉泉院的更名傳說給大家作以介紹。傳說當年唐玄宗李隆基的妹妹金仙公主修道在華山,有一天,她和幾位侍女一起上華山,登到西峰下的鎮岳宮,見宮內一口玉井,井水清澈見底,金仙公主就站在井邊照她的影子,一不小心,將頭上的玉簪掉進井里。下山后,她們在過水涼亭下休息洗手,無意中又找回玉簪,驚喜中又發現亭下的泉水和山頂玉井是相通的,當時的泉水確實經納涼亭流向院外。可惜,清朝年間,山洪爆發,河水改道埋沒,后人就根據這個傳說將希夷祠改名為玉泉院至今。
這里是“通天亭”,因和山頂金鎖關通天門遙遙相對,所以叫“通天亭”。從這兒出玉泉院,“自古華山一條路”就從大家腳下開始沿伸,全長25華里,共有9567個臺階,沿途各位可以看到迷人的風光山色,誘人的驚險神道。
各位知道我們中國有個藥王叫什么名字嗎? 對,他就是唐代的孫思邈,能治百病,并發現了很多藥材,著有“千金方”一書,歷代人們稱他為藥王。他曾常來華山采藥,此洞里供奉的就是他,故此洞叫“藥王洞”。
大家看,這塊渾然巨石叫 “混元石”,傳說盤古開天辟地時此石就巍然屹立于此。女媧煉石補天曾選中此石,故名為“ 混元石”。 從混元石至毛女洞,環盤而轉要轉十八轉,也叫十八盤。祝大家在此轉一個好運氣。 各位朋友,這個洞就是毛女洞,相傳洞里曾經住過一個毛女仙姑,秦代時,秦始皇的宮女玉姜,因避驪山殉葬之災,在一個老太監的幫助下逃到華山。經道士指點,饑食松籽,渴飲泉水,致使身長綠毛,行步如飛。至西漢年間,毛女約170余歲,傳說山客獵師世世代代都有人見過她。又傳,唐代上山采藥的人還見過,后來傳說她升仙走了。毛女洞對面山上有一臺叫劉璽臺。相傳劉璽就是《寶蓮燈》故事中的劉彥昌。三圣母被其兄壓在西峰巨石下,于是劉璽就棄官隱居于此,只為與三圣母魂魄相伴。大家走過來仔細聽聽,這塊石頭中可有潺潺的流水聲音,這塊石頭因此而得名“響水石”。其實這是水飛石鳴的道理。過了此處,就到了青柯坪。因為此處生長青柯樹,故名青柯坪。青柯坪有兩處道院,分別是西道院和東道院。我們現在所處的是西道院又名紫云宮,這里供奉的是“三霄"娘娘,為道教送子神。
這個道院就是東道院,因里邊供奉九天玄女,因此也叫九天宮。九天玄女,上古神。傳說黃帝與蚩尤戰于涿鹿,蚩尤兄弟80人,全是獸身人語,銅頭鐵臂,而且能吞石吐沙,個個勇猛強悍,蚩尤還會作大霧,并且三天不散,這樣以來黃帝就無法戰勝他。就在這個時候九天玄女奉王母之命傳授給黃帝兵符,印劍等制敵本領,并制夔牛鼓80面送給黃帝。黃帝擊鼓,頓時霧氣敞開,黃帝部屬一鼓作氣,戰勝了蚩尤。如今中國臺灣一些善男信女,選擇良辰吉日,還不遠萬里來這里朝拜。
經過一段艱苦的跋涉我們已來到了素有“太華咽喉"之稱的千尺幢。千尺幢之下有一石叫回心石。關于“回心石”的來歷,還有一段非常精彩的故事。相傳,元朝道士賀志真帶領徒弟在華山日夜鑿洞,苦修外功,鑿成一個,被人占去一個,兩徒弟苦不堪言,以為師傅只會鑿洞,跟他學不到什么。當賀祖于南天門外懸空鑿洞時,兩徒弟心生歹意,將繩砍斷,企圖將師傅的尸體丟在洛南商州,他倆好奔下山去,另投新師學藝。萬沒想到,當跑到“回心石”時,突然發現賀祖卻從山下迎面而來,他倆大吃一驚,這才知道師父已得道成仙,于是回心轉意,隨師父上山鑿洞,修煉道功。后人便將二徒表示回心轉意的地方叫回心石。也有人認為,起名“回心石”是因這里山勢險惡,往往有一些意志薄弱者不敢前進,回心轉意,視險而歸。由此可見“回心石”是對一個人意志的考驗。
各位朋友,這里便是人稱“太華咽喉”的險道“千尺幢”。它共有370個臺階,坡度為70度。當地人對這段險道有一句俗語叫“千尺幢,百尺峽,老君犁溝往上爬”。各位團友,我們爬上了千尺幢、百尺峽,現在來到的地方叫二仙橋。傳說為呂洞賓點化何仙姑的地方。
大家請看這座依山借勢而建的道觀叫“群仙觀”。它最初是華山道姑修行的地方,如今供奉的是呂洞賓。這條道是我們登上北峰的最后難關,相傳這里原來沒有路,是太上老君駕青牛用鐵犁開的,因形狀好象耕地時留下的犁溝,故名“老君犁溝" 。用道家的說法是“離垢”。就是說游人至此,即蒞臨天庭,離開塵垢,到達仙境的意思。
到此大家已隨我踏過了當年八勇士智取華山之路,也領略了“自古華山一條路”的奇險風光,你們的華山之旅就要結束了,感謝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持,愿我的講解和華山的美麗風光給你留下永遠的記憶。歡迎各位再來華山,祝大家旅途愉快,一路順風!
最新華山導游詞 篇10
西岳華山是我國著名的五大山岳之一,位于華陰市城南,海撥2200米,北瞰黃河,南依秦嶺,“遠而望之若花狀”(《水經注》),故有其名。又因其西臨少華山,古稱太華山。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這里有譽為關中八景之一的"華岳仙掌"。
華山以奇險峻秀而馳名天下,自山麓至絕頂,名勝古跡極多,廟宇道觀,亭臺樓閣,雕塑石刻隨處可見,險徑奇石,鬼斧神工,更有云海勁松,引人入勝。山頂有朝陽(東峰)、落雁(南峰)、蓮花(西峰)三峰,皆巋然筆立,直插云霄。三峰之下,有云臺(北峰)、玉女(中峰)諸峰環侍拱衛,各具特色,顯得山勢雄偉,峰巒疊翠聳削。
北峰,亦稱云臺峰,是總轄四峰的沖要處所,山勢崢嶸,三面懸絕,只有一嶺南通,故險要異常。峰頂有真武宮,依山為屋,疊起層樓,隱映于蒼松翠柏之間,周圍山色如畫,絢麗多姿。
東峰,峰頂朝陽臺,、是華山觀日出的絕佳境地,故稱朝陽松林,東峰有甘露池、青虛洞、下棋亭、鷂子翻身等景點。據說宋太祖趙匡胤曾在這里和陳摶下棋,結果失敗,而將華山輸與陳摶。
南峰,又稱落雁峰,是華山的最高峰,海撥2200米。四周皆松林,雜以檜柏。迤邐數里,濃陰匝地。南峰上有明代建造的金天宮也稱白帝祠。峰頂有老君洞,相傳道家始祖老聃隱居于此。洞北有太上皇,泉水碧綠,東注澗下,今稱“仰天池”。東面崖下有石坊,稱“南天門”。坊外西出有長空棧道,通至賀老石屋。南峰上還有老子峰、煉丹爐八卦池等名勝古跡。
西峰,是華山最秀麗奇峻的山峰,因峰頂翠云宮前有蓮花石,形狀如蓮花。故稱蓮花峰。據傳說故事《寶蓮燈》中的三圣母之子沉香壁山救母之處就在西峰。翠云宮旁有一巨石中裂,形如斧劈,名斧劈石。石旁樹立一柄鑄鐵長把大斧。峰的西北面,筆立如削,空絕萬丈,人稱舍身崖。此外,還有西元洞和蓮花洞等古跡。
華山登山道路蜿蜓曲折,處處是懸崖絕壁,峭峰陡立,奇險異常。1985年修筑了12公里長的華山登山道,對其它險要處也設有鐵鏈護欄保護游人的安全,使登山者感到有驚無險。1994年又修筑了一條登山臺階路。1996年華山索道建成營運。“自古華山一條路”已成為歷史。山上山下,風景區內,新建了旅游飯店、餐館、商店等旅游服務設施,可以滿足旅游者吃、住、行、游、購、娛等方面的需要。
最新華山導游詞 篇11
我的家鄉在西安。西安有許多名勝古跡,最令我難以忘懷的要數華山了。
華山是五岳之一,它非常雄偉奇險,在古代就有“華山天下險”的說法了。從遠處看,它那高聳的身軀拔地而起,直入云霄,山峰就像刀削般險峻。走近一點,抬頭仰望,華山像巨人似的,一眼望不到頂!我不由得想起小時候背的詩句:只有天在上,更無與山齊。
我們走進華山去看一看吧!里面的風景真是妙不可言。瞧,樹木成片成片的,樹枝上的綠葉密密層層的,像是一頂大涼棚。山上還有許多形狀各異的石頭,這些石頭堅硬無比。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讓這些巨石成了栩栩如生的大象、老虎、神龜……
順著陡峭的“天梯”終于爬到了山頂。只見藍藍的天空照著遼闊的大地,遠處的山峰連綿起伏,云霧繚繞,仿佛置身在仙境中。真是“舉頭紅日近,回首白云低”呀!
最新華山導游詞 篇12
西岳華山,亦稱太華山、華陰山,五岳之一,位于陜西省渭南華陰市境內,雄據于秦、晉、豫三省,為古城長安、洛陽的中樞。正所謂“華山自古一條路”,它南接秦嶺,北瞰黃渭,扼守著大西北進出中原的門戶,素有“奇險天下第一山”之稱。
華山是由一塊完整碩大的花崗巖體構成的,它的歷史衍化可追溯到1.2億年前,據《山海經》記載:“太華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廣十里。”
現在的華山有東、西、南、北、中五峰,主峰有南峰“落雁”、東峰“朝陽”、西峰“蓮花”,三峰鼎峙,“勢飛白云外影倒黃河里”,人稱“天外三峰”。還有云臺、玉女二峰相輔于側,36小峰羅列于前,虎踞龍盤,氣象森森,因山上氣候多變,形成“云華山”、“雨華山”、“霧華山”、“雪華山”給人以仙境美感。是所謂的西京王氣之所系。自古以來,攀登華山僅南北一條約15公里的山道,故有“自古華山一條路”之辭。
華山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據著名學者、國學大師章太炎先生考證,“中華”、“華夏”皆因華山而得名。華山還有許多神話傳說,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便是發生在華山西峰上,今天山上有一巨大的斧劈石。當中建于漢武帝在位時的西岳廟,有著“陜西故宮”和“五岳第一廟”之稱譽,這是五岳中建制最早和面積最大的廟宇。《尚書》里就有有關華山的記載;《史記》中也有黃帝、堯、舜華山巡游的事跡;秦始皇、漢武帝、武則天、唐玄宗等十數位帝王也曾到華山進行過大規模祭祀活動。
最新華山導游詞 篇13
各位游客:
你們好!我是你們這次華山之旅的導游,顧詩吟。我將帶你們一起去游覽這美麗的華山風光。
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華山吧。華山,是《自然文化遺產名錄》里的一處勝景,還是國家AAAAA級景區哦!
我們現在到的地方是玉泉院,關于這里有一個故事。唐朝的金仙公主在山上鎮岳宮玉井中洗頭時,一不小心將玉簪子掉進了水中。回到玉泉院后,用泉水洗手時,發現了玉簪子,就知道這個玉泉眼與玉井相通。于是給這個泉取名為玉泉,玉泉院也因此得名。
這里就是華山最為有名的地方-長空棧道。在你們腳踩的地方僅僅能容下一個腳掌。而腰上的鐵鏈可以保護你們,所以不要怕。各位上去吧。
走完長空棧道,就來到了沉香劈山處。這里也有一個傳說。三圣母和一個凡間男子相愛并結了婚。由于犯了天條,她哥哥二郞神將三圣母壓在了華山下。生了個孩子叫沉香。十年后沉香知道真相與二郞神大戰,在眾神的幫助下打敗了二郞神,救出了母親。
這兒,就是鷂子翻身,各位游客注意安全,在這兒休息一下吧!
華山的美麗風景太多了,今天看不完。明天再接著游覽吧。
最新華山導游詞 篇14
我們從“玉泉院”開始上山,據說這里的泉水與山頂的玉井相通,故名玉泉院。現在我們所到的地方叫“回心石”,登山的道路由平坦的石板路變為峭壁上狹窄的石梯,山路盤旋而上,許多體力不濟、意志薄弱的游客來到這里都會回心轉意、知難而退,故名回心石。 過回心石便來到了“千尺幢”。千尺幢是華山第一道險關,峭壁之中一條狹窄的石縫,鑿有370余臺階,又陡又淺,臺階只容半只腳,道寬只容一人上下,兩側懸崖峭壁,頭頂只見一線天光,出口處是一米見方的孔洞,人上下如同在井中,有“太華咽喉”之稱。所以導游再次提醒各位朋友,一定要格外小心! 經千尺幢,過“百尺峽”、“二仙橋”和“群仙觀”就到了“老君犁溝”。這是一條夾在絕壁之間的溝狀山路,有570級臺階。相傳老上老君在華山修煉時,見人們開山鑿路十分辛苦,就牽來自己的坐騎老青牛犁成了這條溝,因此取名老君犁溝。由于山路險峻,游人上下都得手腳并用,因此當地有“千尺幢,百尺峽,老君犁溝往上爬”的說法。 朋友們,現在我們已到達北峰。北峰名云臺峰。海拔1614米,巍然獨秀,有如云狀,因恰似一座云臺而得名武俠小說《射雕英雄傳》中的華山論劍就在此處。這個亭子叫“軍魂亭”,是為了紀念“智取華山”所建。北峰高雖不及其他四峰,但卻是扼守其他四峰的要沖,三面絕壁,只有一條山脊通向南邊,名曰“蒼龍嶺”。蒼龍嶺上下高差達500米,寬不足1米,坡度45-60度,因嶺呈蒼黑色,勢若游龍而得名。由此向南便是著名的“老虎口”,“智取華山”的故事就發生在這里。1949年6月,我人民解放軍進軍陜西,國民黨保安第六旅旅長韓子佩率殘部百余人竄逃至華山,企圖借華山天險做困獸之斗。解放軍在華山老鄉的指點下,從絕壁登上北峰,夜襲老虎口,全殲守敵,打破了“自古華山一條路”的神話。 華山又是道教圣地,為“第四洞天”。山上現存72個半懸洞,道觀20余座,其中玉泉院、東道院、鎮岳宮被列為全國重點道教宮觀。自西周末期開始,就有方士于云臺觀布道。金元時期,華山已成為全真派的發祥道場。秦漢以來,與華山有關的神話傳說廣為流傳。隋唐以來,眾多遷客騷人吟詠華山所留下的絕世佳作也不計其數。 億萬年來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華山的奇險與壯麗。千百年來文人墨客的詠頌,使華山積累了豐富的文化內涵。華山以雄偉挺拔、橫空出世之姿稱為中華永世長存的標志! 好了,朋友們,我們的華山之旅的講解就到這里了,謝謝大家!
最新華山導游詞 篇15
各位貴賓:
大家好,歡迎大家到華山旅游!
我是西安神奇旅行社的導游林蕊,大家我小林就可以,有幸成為大家的導游,我非常高興,俗話說十年修的同船渡,百年修的共枕眠,估計已經修了50年我們才能同游華山,希望在小林的帶領下,華山能給大家留下美好的回憶!
首先我要講一下注意事項:
第一點:我們今天要參觀的華山是以險峻著稱天下,一定要注意安全。最主要是記住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不要翻閱護攔,不要到懸崖邊等危險的地方去游覽或者照相。不要刻意的追求攝影家的效果。帶小孩子的游客,一定要把孩子看好。
第二點:大家要注意集合時間,地點,以免耽擱行程。記住我的電話,隨時保持聯系。華山的除了黃埔峪旅游進山公路30分鐘沒有信號外,基本都有信號,有的地方信號好點,有的要差點的。
現在我給大家說說華山的概況。華山是秦嶺山脈的一部分,形成于距今7億年前,俗稱“西岳”。漢武帝把地處五個方位的山封為神山,華山地處西方,故名“西岳”。古代還為這5大名山對應了中國古代的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華山在西方,屬金,華山的形狀剛好象是一個金元寶,到了華山北峰我讓大家在金庸華山論劍的地方和華山這個元寶合影。
華山得名北魏地理學家儷道元《水經注》里所說是因為遠而望之,有若花狀,古代花和華通用,故名華山!
1996年華山的纜車的通車,結束了自古華山一條路的歷史,我們今天就是乘坐纜車登山。我們先要換乘華山進山專線車進山,我們現在車子行駛的是黃埔峪旅游專線公路,大家有沒有看過電影《智取華山》這就是當年的尋找向導之路,從檢票處到華山索道的黃埔峪旅游公路全長7.66公里,花費2019萬人民幣。相傳春秋戰國時期名醫黃盧子曾經在這里隱居修煉。黃盧子能喚黃龍潭中黃龍上天耕云播雨,解除百姓之苦。給人看病,千里之外,只要告訴他病人姓名,就可以開出藥方解除病痛。
現在我們大家乘坐纜車上山,纜車是新加坡三特公司投資8000萬人民幣,采用的奧地利的設備,全長1525米,落差760米。一個纜車掛兜可以乘坐6個人。
現在我們上了纜車就到華山的北峰,纜車下面的那條路就是智取華山路,現在是一條便道。1949年華山解放了,胡宗南保安6旅的旅長韓子佩帶領縣鄉民團400多人占山為王,我們解放軍從正面根本打不上去,繞道后山,奇襲成功,根據這一事件拍的電影就叫做《奇襲華山》,后來周總理看了,說這件事情充分的表現了解放軍的智勇雙全,后來就改名《智取華山》。
我們現在可不要走平坦的路上北峰智取華山紀念亭,我們走智取華山路,也就是那邊的步行路一部分,我要看看大家有沒有恐高癥,可不可以上華山的蒼龍嶺等的線路,他和其他路的坡度差不多,但是要短的多,你的身體如果適合爬山那我就讓你去,連這里都征服不了,那上了北峰拍張照片我就要勸你下山了。
上山要走直線,感受華山的險,俗話說上山容易下山難,下山要走之字型的路,安全容易掌握身體平衡。
到了北峰我們先穿過北峰飯店,可不要太著急,北峰飯店有張華山的地圖,我要給大家講講,一會上山的時候可能就走散了,我們要先熟悉一下地形才能夠征服華山呀!
這里就是看地圖的位置,大家先不要著急,先不要看地圖,兩個屋檐之間看華山的東峰象一個禿頭的老鷹,那里是觀日出的最佳地點,一早擠滿了游人,又稱朝陽峰。旁邊的哪個就是西峰,直直的,好象刀削的一樣,在智取華山的電影里,是敵軍指揮部。也是神話傳說《寶蓮燈》的發生地。
現在我們大家轉身過來看這個地圖,看看華山頂部,是不是象個元寶。兩邊的突起就是東西二峰,中間突起就是華山的最高峰南峰,是傳說中的武林高手比武論劍的地方,還有華山第一險長空棧道。
我們所處的位置就是北峰,經過擦耳巖,天梯御道就到了蒼龍嶺,過了蒼龍嶺就是五云峰金鎖關。金鎖關就是上面的四個峰東.西.南.中峰的必經之路。到了那里你可以決定去看任何一個峰,也可以順道把四個峰都逛完。
我們是從黃埔峪進上來的,另外一條路叫做自古華山一條路。大家跟我再上幾個臺階就可以看見自古華山一條路了。
大家現在往下面看,下面的羊腸小路就是從前上華山的畢竟之路了,從山腳走到北峰,大概要三四個小時呢!
最新華山導游詞 篇16
各位朋友:
你們好,歡迎你們到華山旅游!
我是西安神奇旅行社的導游林蕊,你們我小林就可以,有幸成為你們的導游,我非常高興,俗話說十年修的`同船渡,百年修的共枕眠,估計已經修了50年我們才能同游華山,希望在小林的帶領下,華山能給你們留下美好的回憶!
首先我要講一下注意事項:
第一點:我們今天要參觀的華山是以險峻著稱天下,一定要注意安全。最主要是記住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不要翻閱護攔,不要到懸崖邊等危險的地方去游覽或者照相。不要刻意的追求攝影家的效果。帶小孩子的游客,一定要把孩子看好。
第二點:你們要注意集合時間,地點,以免耽擱行程。記住我的電話,隨時保持聯系。華山的除了黃埔峪旅游進山公路30分鐘沒有信號外,基本都有信號,有的地方信號好點,有的要差點的。
現在我給你們說說華山的概況。華山是秦嶺山脈的一部分,形成于距今7億年前,俗稱西岳。漢武帝把地處五個方位的山封為神山,華山地處西方,故名西岳。古代還為這5大名山對應了中國古代的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華山在西方,屬金,華山的形狀剛好象是一個金元寶,到了華山北峰我讓你們在金庸華山論劍的地方和華山這個元寶合影。
華山得名北魏地理學家儷道元《水經注》里所說是因為遠而望之,有若花狀,古代花和華通用,故名華山!
1996年華山的纜車的通車,結束了自古華山一條路的歷史,我們今天就是乘坐纜車登山。我們先要換乘華山進山專線車進山,我們現在車子行駛的是黃埔峪旅游專線公路,你們有沒有看過電影《智取華山》這就是當年的尋找向導之路,從檢票處到華山索道的黃埔峪旅游公路全長7。66公里,花費20__萬人民幣。相傳春秋戰國時期名醫黃盧子曾經在這里隱居修煉。黃盧子能喚黃龍潭中黃龍上天耕云播雨,解除百姓之苦。給人看病,千里之外,只要告訴他病人姓名,就可以開出藥方解除病痛。
現在我們你們乘坐纜車上山,纜車是新加坡三特公司投資8000萬人民幣,采用的奧地利的設備,全長1525米,落差760米。一個纜車掛兜可以乘坐6個人。
現在我們上了纜車就到華山的北峰,纜車下面的那條路就是智取華山路,現在是一條便道。1949年華山解放了,胡宗南保安6旅的旅長韓子佩帶領縣鄉民團400多人占山為王,我們解放軍從正面根本打不上去,繞道后山,奇襲成功,根據這一事件拍的電影就叫做《奇襲華山》,后來周總理看了,說這件事情充分的表現了解放軍的智勇雙全,后來就改名《智取華山》。
我們現在可不要走平坦的路上北峰智取華山紀念亭,我們走智取華山路,也就是那邊的步行路一部分,我要看看你們有沒有恐高癥,可不可以上華山的蒼龍嶺等的線路,他和其他路的坡度差不多,但是要短的多,你的身體如果適合爬山那我就讓你去,連這里都征服不了,那上了北峰拍張照片我就要勸你下山了。
上山要走直線,感受華山的險,俗話說上山容易下山難,下山要走之字型的路,安全容易掌握身體平衡。
到了北峰我們先穿過北峰飯店,可不要太著急,北峰飯店有張華山的地圖,我要給你們講講,一會上山的時候可能就走散了,我們要先熟悉一下地形才能夠征服華山呀!
這里就是看地圖的位置,你們先不要著急,先不要看地圖,兩個屋檐之間看華山的東峰象一個禿頭的老鷹,那里是觀日出的最佳地點,一早擠滿了游人,又稱朝陽峰。旁邊的哪個就是西峰,直直的,好象刀削的一樣,在智取華山的電影里,是敵軍指揮部。也是神話傳說《寶蓮燈》的發生地。
現在我們你們轉身過來看這個地圖,看看華山頂部,是不是象個元寶。兩邊的突起就是東西二峰,中間突起就是華山的最高峰南峰,是傳說中的武林高手比武論劍的地方,還有華山第一險長空棧道。
我們所處的位置就是北峰,經過擦耳巖,天梯御道就到了蒼龍嶺,過了蒼龍嶺就是五云峰金鎖關。金鎖關就是上面的四個峰東。西。南。中峰的必經之路。到了那里你可以決定去看任何一個峰,也可以順道把四個峰都逛完。
我們是從黃埔峪進上來的,另外一條路叫做自古華山一條路。你們跟我再上幾個臺階就可以看見自古華山一條路了。
你們現在往下面看,下面的羊腸小路就是從前上華山的畢竟之路了,從山腳走到北峰,大概要三四個小時呢!
最新華山導游詞 篇17
西岳華山坐落在陜西省華陰市,北瞰黃河,南牽秦嶺,因“遠而望之若花狀”,故有其名。又由于其西臨少華山,故又有太華山之稱。
華山之上,奇峰峻嶺、幽谷險道、靈泉古洞、趣石秀木、祠廟宮觀,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結合地渾然一體、卓然天成。東、西、南、北、中,五峰卓絕,各具特色:東峰居高臨險,視野開闊,朝陽觀日,別有風情;西峰狀似蓮花,陡峭巍峨,陽剛挺拔,名勝眾多;南峰傲然絕頂,近天咫尺,高峻雄偉,氣勢博大;北峰四面懸絕,樹木蔥郁,巍然獨秀,有若云臺;中峰雖小,然則林木蔥蘢,環境清幽,傳說頗為豐富,值得細細品味。另外,南峰“落雁”、東峰“朝陽”、西峰“蓮花”,在位置上呈三峰鼎峙,“勢飛白云外,影倒黃河里”,被人譽為“天外三峰”。
華山向以險要而聞名于天下,其之陡險位居五岳之首。常言道:“自古華山一條路”。一路行過,必經千尺幢、百尺峽、老君犁溝、上天梯、蒼龍嶺等絕險要道,1949年,人民解放軍突破華山天險,智取華山守敵,如今天險依舊,人們可從容飽覽。
峻嶺、怪石、云海、鳴泉、飛瀑、古跡遍布華山,其間更不乏凌空架設的長空棧道與三面臨空的鷂子翻身這兩處絕世天險,還有千尺幢、百尺峽、蒼龍嶺、老君犁溝、上天梯等多個絕險狹隘,令人無不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正所謂“無限風光在險峰”,華山果然美不勝收,風光幽靜,山谷青翠,鳥語花香,流泉垂掛,景色在五岳之中獨樹一幟,令人心曠神怡。
登臨華山,小視天下,云行足間,融身心于自然之中,方感華山之博大,嘆萬物之精妙。就在這華山之上,相傳北宋開國之君趙匡胤曾與陳摶老祖對弈,結果將整座華山輸予了他,然則百年之后,后世的各位游人為華山的險要美景所深深折服,不經意間卻將醉迷美景的心輸予了整座華山。
最新華山導游詞 篇18
各位團友:
今天我們將游覽被譽為“石作蓮花云作臺”的華山。華山又稱太華山,位于西安城東120公里的華陰市以南。
華山古稱西岳,是我國五岳之一,因山峰自然排列若花狀,故得名華山。1992年12月會山被評為全國風景名勝40佳之一。即使沒來有來過華山的朋友也會從一些有趣的神話和掌故中了解到一些華山的情況,如“自古華山一條路”、“華岳仙掌”、“沉香劈山救母”、“華山論劍”,以及近代的智取華山等,這些美麗的神話傳說和故事體現了自古以來人們對華山的向往和崇拜。
華南山北瞰黃河,南依秦嶺,被稱為“華山如立”,整個山體線條簡潔,形如刀削、斧劈,奇峰突兀,巍峨壯麗。被譽為“天下奇險第一山”。
說到奇,它是由一塊巨大的完整的花崗巖構成。古人云,“山無石不奇,無純石不大奇”,“華山削成而四方,其廣十里,高五千仞,一石也”是謂之“大奇”。華山共有五座主峰,其中東、西、南三峰最高,三峰鼎峙聳立,“勢飛向云外,影倒黃河里”,有“天外三峰”之稱。提到險,其凌空架設的“長空棧道”,懸巖鐫刻的“全真巖”,三面臨空,上凸下凹的“鷂子翻身”以及在峭壁懸巖上開鑿的千尺童、百尺峽、老君犁溝、擦耳崖、蒼龍嶺等處都奇險異常。“自古華山一條路”。山中道路僅有南北一線,約10公里,逶迤曲折,艱險崎嶇,不少地方真可謂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華山除了有壯麗的自然景觀之外,同時又有豐富的歷史文化積淀,人文景觀比比皆是。僅山上山下及峪道沿途,題字、詩文、石刻就會使人流連忘返。
朋友們,我們現在來到的就是玉泉院,據說因這里的泉水與山頂的玉井相通,水質清洌甘美,故名“玉泉院”。它是攀登華山的必經之地。相傳為隱士陳摶所建。院內殿宇亭臺、回廊曲折,泉水淙淙,是游賞勝地。玉泉院與我們一會將會見到的東道院、鎮岳宮都是道教的活動場所,現共有殿宇53間。院中建筑多是清代乾隆年間重新修建的。
各位朋友,我們現在位于五峰之一北峰腳下,距華山谷口約10公里,這里是華山山峪水流的源頭。請大家順著我手指的方向看那些樹,也許是許多人都會認識它,對,就是青柯樹。這里青柯樹在此浮蒼點黛,故名“青柯坪”。
過青柯坪至回心石。登山的道路由此交從平坦的石板路變為在峭壁上開鑿的狹窄的石梯,眼看山路盤旋而上,許多意志薄弱的游客來到這里都會回心轉意望山興嘆無功而返。
朋友們,現在我們已到達了北峰。經過前面三關,我想大家已經對華山的險有了一定的認識了吧。北峰雙名云臺峰,海拔1550米,這里山勢崢嶸,三面懸絕,巍然獨秀,有若云狀,因恰似一座云臺而得名。它的高度是最低的,卻有著非常重要的地理位置,它扼守的四峰的要樞。我們面前的這個小亭叫“軍魂亭”,此名來源于景片《智取華山》。
現在我們來到的是中峰。中峰又名玉女峰。傳說春秋時,華山隱士蕭史,善吹洞簫,優美的簫聲博得秦穆公的小女兒弄玉的愛慕,使她放棄了奢華舒適的宮廷生活,隨簫史在此隱居,多年后二人修煉成仙乘鳳而去,山上許多名勝也因此得名。有玉女洗頭盆、舍身樹等。由于這則美麗的愛情故事,華山在它博大、莊嚴、深沉之后又被賦于了一些浪漫與溫柔。
經中峰,我陪同大家去東峰參觀。
東峰,又稱朝陽峰,峰頂有朝陽臺,在此是觀日出的最佳地方。山不在高,有仙則名。華山據傳是眾多神仙聚居的地方。道家仙境。傳說宋太祖趙匡胤與華山隱士陳摶老祖在一個孤峰,上有棋臺,那就是他們下棋的地方。陳摶又叫希夷先生,是一個有道行的仙人,二人經過商議,越匡胤以華山做賭。結果輸給了陳摶,按事先訂立的條件,華山自此成為道家的道場且永有納糧。在東東峰的東崖上,有一天然圖案。大家看到了吧,像不像一只巨掌?這只巨掌20余丈,五指參差不齊,中指直貫頂峰,每當日光照射,五指躍然如懸圖上。這就是所謂的“關中八景”之首的“華岳仙掌”。據說在很久以前,華山和中條山相連,右足登開中條山,給黃河開出一條通道,現在我們看到的就是河神的手指在托華山時留下的指櫻
南峰又名落雁峰,是華山最高峰,海拔2160米,來到這里如臨仙境。正如古詩所云“惟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抬頭紅日近,俯首白云低”。這里四周都是松林,雜以檜柏,迤邐數里,濃陰密閉。現在我們眼前看到的是險要之處就是第四險關“長空棧疲乏”。長空棧道懸空半壁,下臨深淵,是華山最險要處之一。沒有過人的膽量和堅定的意志,是不敢一游的。峰頂有“太上泉”,池水青綠澄澈,常年不竭,俗稱“仰天池”。池崖上鐫刻甚多,多為明清和近代詩人所題。武俠小說《射雕英雄傳》中描寫的“華山論劍”大概也是發生在南峰。
我們現在來到是華山的精華部分。西峰,又稱蓮花峰,得名于峰頂翠云廟前右側的那塊大石,其狀如蓮花,山峰奇撥峻峭,如刀切劍削,壁立千仞。此峰最高處有“摘星臺”,登臺俯瞰,秦川茫茫,藍天如洗,浩瀚無際,渭、洛二水如銀帶,北望黃河細如絲。唐代大詩人李白觀此景后曾寫下“西岳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的美麗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