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西施故里導游詞(精選3篇)
浙江西施故里導游詞 篇1
西施故里旅游區是紹興地區唯一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浣江·五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以西施文化為主題,充分展示古越文化和故里風情,該區域將建設成為一處自然風光優美、文化內涵豐富、游覽設施健全、經濟效益良好、具有時代活力的風景游覽勝地。
來到諸暨旅游觀光的游客,都要慕名前往西施故里蘿村尋訪遺跡。縣城附近的西施殿、西施坊、西施門、西施灘,還有西施當年浣紗之處——浣紗江、浣紗石,都是游人坊古探幽的景點勝地。
西施殿,是一個包括了亭、殿、廊、軒、水池、花架的仿古建筑群。殿內的建筑構件,有很大一部分是從諸四鄉收集來的,可以說是民間古老建筑藝術集錦。各種石雕、木雕的門扇、窗欞,五花八門多姿多彩的“牛腿”(雀替),安置在廊廡與回廊至回廊之間,恰到好處,井然有序。身臨其間,猶如走進一座古典建筑的藝術殿堂。
浙江西施故里導游詞 篇2
歡迎來到我們諸暨的風景名勝區——西施殿,它已經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
現在,我們進入西施殿,映入眼簾的是一座西施的雕塑,被尊稱為荷花神,古代的四大美女之首(有西施、貂蟬、王昭君、楊玉環,享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的美稱)。她姓施,名夷光,世居諸暨苧蘿山下,居西村,故得西施。藝術家們將她的容貌刻制得栩栩如生,使西施如仙女下凡一般。
接下來我們到了古越臺,古越臺中屹立著范蠡、勾踐和文種三人的雕像。范蠡,字少伯,楚國宛子;勾踐,越王,最后稱霸中原;文種,也作文仲,字會、少禽,春秋末期著名的謀略家。
下面我們到苧蘿山,又名羅山,碑廊南面是苧蘿山的'最高點,上建一亭,名“苧蘿亭”。亭為八角三重檐造型,內置三層,可逐級登陵,一共40個碑。
跟我走,我們到了西施長廊這兒有很多石碑,石碑上都有畫,是用刀子刻上去的,石碑的左下角各寫有絕世雙嬌、國人爭觀、大義為重、以身許國……的字樣,個個都是那么富有詩意。
穿過橋,我們到了西施故里,它們都充分展示古越文化和故里風情,將本區域建設成為一處自然風光優美、文化內涵豐富、游覽設施健全、經濟效益良好、具有時代活力的風景游覽勝地。
進入名媛館,名媛館的西施不同于西施殿里那個供奉著香壇,她只是一個普通的纖弱女子。名媛館里展示了威嚴的女皇武則天、賢良淑德的長孫皇后、情深意重的虞姬……白駒過隙,她們早已隨落花飄散紅塵中。
我們這次的旅游結束了,歡迎下次參加。
浙江西施故里導游詞范文介紹
浙江西施故里導游詞 篇3
歷代名媛館是一處具有江南特色的庭院式仿古建筑,位于西施故里旅游區的入口區域,占地面積6521平方米,是目前國內罕有的以中國歷代著名女性為主題的展覽館。展館以展示女性真、善、美為宗旨,共選擇了100多個中國古代女性人物,按人物特征分為四大美女、傳說中的神女、青史百家、才情淑女、巾幗英烈、四大民間故事、百美廊七個單元,其中四大美女是整個展館的核心。此外名媛館內還設置有《浣紗記》磚雕照壁、十二花神庭院小品等靜態景觀和編鐘樂舞動態展示項目。
中國歷代名媛館屬于非博物館類展館,雅俗共賞是它的基調,所以在設計過程中將始終兼顧藝術性和參與性。館內各單元人物使用不同材質和多種工藝來塑造,許多人物都會在聲、光、電技術手段的配合下,在特定的藝術場景中展現她們的故事。如果說現代技術的運用使名媛館的歷史氛圍更為濃厚,也更具觀賞性;那么動靜相宜、空間多變、虛實結合、構思巧妙的整體布局則會把相對靜止的人物形像引入到活力四溢、意境深遠的動態場景之中,生動形象地再現了人物活動的歷史瞬間;而多門類的人物塑造工藝也將會使建成后的名媛館成為一個美輪美奐的女性藝術形象之集大成者。
范蠡祠主要以范蠡軍事政治才能和商業才能及生平業績為主要展示內容、以其它相關人文故事為襯托。全部建筑由范蠡祠及財神廟、魁星閣、三星廟(暫用名)等相關建筑組成,占地面積20xx平方米,建筑面積960平方米,正殿內塑高3.5米范蠡全身銅像一座,銅像背后墻面用木條仿竹簡形式,再現《史記》中記載范蠡故事的精彩篇章,所有立柱均鑲嵌楹聯。殿外左右兩側建長廊兩條,陳列與范蠡生平業績相關的.詩碑,并以彩繪壁畫等形式,生動介紹范蠡卓越的軍事、政治和經商才能。其它輔建筑依相應位置而建,錯落有致,相關塑像如:國神比干、趙公明、關公及福、祿、壽三星均以民間傳說的形象為依據,或坐或立,神態各異。范蠡祠共有塑像8座,除范蠡全身銅像外,其余均采取民間傳統的貼金彩繪相結合的形式。
范蠡祠面西南背靠金雞山,氣勢恢宏,采用清代民間建筑風格,黛瓦粉墻,古樸典雅。主要建筑除“魁星閣”外,屋架及相應構件均從民間整體購買,各種木雕構件琳瑯滿目,精彩非常,充分展示了江南民間建筑藝術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