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莊導游詞十三篇
周莊導游詞 篇1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邱煌軒,下面,我給大家講一下周莊。
周莊是個古老的水鄉小鎮,是我國五a級旅游區。一走進去,就來到一個小湖邊,湖對面就是周莊明珠,湖中間有個小石橋,走過去就到了周莊明珠的入口。
到樓頂上的觀望臺一望,周莊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遠處有一棟棟古老的房子,每棟房子的周圍河道,家家戶戶的交通工具都是小船。
周莊的水道四通八達,小船可以到每戶人的家門口,小船上有魚鷹和漁人,
周莊的特色湖多水多,到處是古老的建筑,沒有一點現代建筑。
周莊導游詞 篇2
娛樂項目
水巷游:周莊有搖櫓游船數百條,在水巷中供游客乘坐。漫步河邊,都會遇到游船在河中行駛。乘船游客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悠哉悠哉,看古鎮風光,聽船娘吳歌小唱。
環鎮水上游:由特色畫舫“萬三號”、“周莊號”承運,融體驗、休閑、觀光為一體,是水鄉古鎮游的極佳選擇之一。船長22.6m,寬5.5m,裝修豪華,內設空調、茶座、絲竹等。萬三號特色畫舫,取自元末明初江南巨富沈萬三出海經商之寶船“萬三”而得名。周莊號特色畫舫,20xx年6月6日APEC貿易部長非正式會議在周莊的水上會議廳“周莊舫”成功舉辦,“周莊舫”名揚海內外。仿“周莊舫”之高雅,特設游船“周莊號”,供游客沿水路觀賞中國第一水鄉美景。
聽昆曲:被譽為“百戲之祖”的昆劇,被授予世界不同地區首批十九個“人類口述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作”。中國最古老的劇種,其源可以追溯到唐宋,“昆山腔”是六百年前元代戲曲家顧堅所創,至明由魏良輔革新成昆曲“水磨腔”,由梁辰魚著第一部昆劇《浣紗記》。魏梁合作,轉舌調喉,教習表演一舉成功。從此昆曲在繁華的姑蘇、揚州蓬勃興起,遂推向全國。
夜游周莊:周莊的夜是美妙動人的,水巷的燈船更為古鎮平添幾分夜的神韻。夜晚,在沈廳對面的河埠頭登上一艘游船,盡情欣賞富安橋樓里傳來的江南絲竹聲,聆聽沿河人家窗戶里傳出的蘇州評彈的琵琶丁東聲,游船七拐八彎地穿過許多拱形橋的橋洞,橋洞里都鑲嵌著無數盞彩燈,燈光映入河面,把一座座千年古橋的倒影映在河面上。“燈光古橋泛船影”。這就是古鎮之夜的神韻和魅力。
漁鷹表演:在周莊漁鷹捕魚是一種古老而神奇的捕魚方式。漁鷹又叫“水老鴉”,學名叫鸕鶿,全身的羽毛是黑色,長嘴像圓錐形,前端有利鉤,下頜有個小囊。漁鷹的游泳本領十分高強,它的腿長在身體后面,腳趾有很寬的蹼,蹬水十分有力,潛入水中后靈巧迅猛,游得飛快。漁民捕魚時,用撐船的竹篙把漁鷹趕下水,漁鷹潛入水里追逐魚兒,從來不落空,只消片刻時間,當它們鉆出水面時,嘴上便叼著一條活蹦亂跳的魚。在捕魚之前,為了防止漁鷹把捕到的大魚吃掉,漁民已經在它的脖子上套了個麻繩做的環,因而吞不下大魚,很小的魚,漁鷹就吞下作為獎勵,當遇到特別大的魚,漁鷹還會通力合作,多只漁鷹合力可以捕到十幾斤重的大魚。
四季周莊:中國第一部水鄉實景演出《四季周莊》是第十二屆中國周莊國際旅游節開幕式文藝晚會“夢縈周莊”的完善和提煉。《四季周莊》以水文化為背景,以本地民俗為特色,以國際時尚為元素,集中展示周莊優秀傳統文化和濃郁水鄉民俗風情。重新修改包裝后的《四季周莊》全場演出60分鐘,分“水韻周莊”、“四季周莊”、“民俗周莊”三個篇章,采用開放式、全景式舞臺,糅合多種藝術手段,真實生動地再現周莊古鎮水鄉人家的生活狀態以及周莊的文化特質和迷人情韻。演出陣容二百人左右,既有專業演員,還有大批來自生活第一線的本地農民、漁民、市民,整臺演出將富有生活氣息和市井氣息,是古鎮物質文化的有機補充和提升,并作為常設旅游項目在江南人家水上舞臺天天開演。
周莊導游詞 篇3
周莊鎮舊名貞豐里,周莊地域春秋時期至漢代有“搖城”之說,相傳吳王少子搖和漢越播君封于此。西晉文學家張翰,唐代詩人劉禹錫、陸龜蒙等曾寓居周莊。
據史書記載,北宋元佑年間(1086年),周迪功郎信奉佛教,將莊田200畝(13公頃多)捐贈給全福寺作為廟產,百姓感其恩德,將這片田地命名為“周莊”。1127年,金二十相公跟隨宋高宗南渡遷居于此,人煙逐漸稠密。
周莊元代時屬蘇州府長洲縣。元朝中葉,頗有傳奇色彩的江南富豪沈萬三之父沈佑,由湖州南潯遷徙至周莊東面的東宅村(元末又遷至銀子浜附近),因經商而逐步發跡,使貞豐里出現了繁榮景象,形成了南北市河兩岸以富安橋為中心的舊集鎮。到了明代,鎮廓擴大,向西發展至后港街福洪橋和中市街普慶橋一帶,并遷肆于后港街。明代中期屬松江府華亭縣。
清初復歸長洲縣,居民更加稠密,西柵一帶漸成列肆,商業中心又從后港街遷至中市街。這時已衍為江南大鎮,但仍叫貞豐里。直到康熙初年才正式更名為周莊鎮。
清雍正三年(1725年),周莊鎮因元和縣一分為二,約五分之四屬元和縣(今吳縣市)。五分之一屬吳江縣(今吳江市)。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江蘇巡撫陳文恭將原駐吳縣角直鎮的巡檢司署移駐周莊,管轄澄湖、黃天蕩、獨墅湖、尹山湖和白蜆湖地區,幾乎有半個縣的范圍。周莊由原來小集迅速發展為商業大鎮,與江南富豪沈萬三的發跡很有關系。沈萬三利用白蜆江(即東江)西接京杭大運河,東北接瀏河的優勢,出海貿易,將周莊變成了一個糧食、絲綢及多種手工業品的集散地和交易中心,促使周莊的手工業和商業得到了迅猛的發展,最突出的產品有絲綢、刺繡、竹器、腳爐、白酒等。
近代柳亞子、陳去病等南社發起人,曾聚會迷樓飲酒吟詩。1949年5月8日,周莊解放,歸屬吳江甪直區。1950年把鎮西原屬吳縣部分劃歸吳江,結束了兩縣分治的狀況。1952年以后,周莊鎮歸昆山縣(今昆山市)管轄。
周莊導游詞 篇4
各位游客你們好,我是你們今天的導游,我叫常玉潔,下面我就帶領大家到世界文化遺產—蘇州水鄉周莊去游覽。
這就是周莊的大門,你們大家看一看,是不是發現周圍的飯店房頂上都有一個花瓷碗,你們看看里面裝的有一個巨大的豬蹄。在這里主題是最美味的食物,尤其是‘萬三’蹄最有名。他還有一個橫有趣的故事呢!現在我就講給你們聽,以前,周莊住著一個叫沈萬三的巨富,為人很善良,最喜歡的食物是啃豬蹄。有一天,朱元璋來拜訪沈萬三,沈萬三熱情招待他吃豬蹄,卻被朱元璋的一個問題狡糊涂了,這個問題是,這個肉叫什么名字?沈萬三想,說是豬蹄吧,沈萬三就會over,就犯了欺君之罪,因為朱元璋是皇上,所以,沈萬三靈機一動,說是‘萬三蹄’。這就是‘萬三蹄’的來歷。一會,大家可以品嘗品嘗。
周莊還有名的是雙橋,現在讓我們大家就來走走吧!你們注意看這座雙橋在水里的倒影,兩座橋相連,像不像一把鑰匙,當時在美國留學的陳逸飛畫了一幅畫《故鄉的回憶》,畫上就是美麗的雙橋,人們被這夢幻的景色迷住了,從此,周莊出名了,雙橋也出名了。
好了,現在就請大家到處逛逛,請大家注意保護它的清潔,想坐船游覽請到碼頭。那么大家解散,快去游覽游覽著美麗的水鄉—周莊吧!
周莊導游詞 篇5
水巷游:周莊有搖櫓游船數百條,在水巷中供游客乘坐。漫步河邊,都會遇到游船在河中行駛。乘船游客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悠哉悠哉,看古鎮風光,聽船娘吳歌小唱。
環鎮水上游:由特色畫舫“萬三號”、“周莊號”承運,融體驗、休閑、觀光為一體,是水鄉古鎮游的極佳選擇之一。船長22.6m,寬5.5m,裝修豪華,內設空調、茶座、絲竹等。萬三號特色畫舫,取自元末明初江南巨富沈萬三出海經商之寶船“萬三”而得名。周莊號特色畫舫,20xx年6月6日APEC貿易部長非正式會議在周莊的水上會議廳“周莊舫”成功舉辦,“周莊舫”名揚海內外。仿“周莊舫”之高雅,特設游船“周莊號”,供游客沿水路觀賞中國第一水鄉美景。
聽昆曲:被譽為“百戲之祖”的昆劇,被授予世界不同地區首批十九個“人類口述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作”。中國最古老的劇種,其源可以追溯到唐宋,“昆山腔”是六百年前元代戲曲家顧堅所創,至明由魏良輔革新成昆曲“水磨腔”,由梁辰魚著第一部昆劇《浣紗記》。魏梁合作,轉舌調喉,教習表演一舉成功。從此昆曲在繁華的姑蘇、揚州蓬勃興起,遂推向全國。
夜游周莊:周莊的夜是美妙動人的,水巷的燈船更為古鎮平添幾分夜的神韻。夜晚,在沈廳對面的河埠頭登上一艘游船,盡情欣賞富安橋樓里傳來的江南絲竹聲,聆聽沿河人家窗戶里傳出的蘇州評彈的琵琶丁東聲,游船七拐八彎地穿過許多拱形橋的橋洞,橋洞里都鑲嵌著無數盞彩燈,燈光映入河面,把一座座千年古橋的倒影映在河面上。“燈光古橋泛船影”。這就是古鎮之夜的神韻和魅力。
漁鷹表演:在周莊漁鷹捕魚是一種古老而神奇的捕魚方式。漁鷹又叫“水老鴉”,學名叫鸕鶿,全身的羽毛是黑色,長嘴像圓錐形,前端有利鉤,下頜有個小囊。漁鷹的游泳本領十分高強,它的腿長在身體后面,腳趾有很寬的蹼,蹬水十分有力,潛入水中后靈巧迅猛,游得飛快。漁民捕魚時,用撐船的竹篙把漁鷹趕下水,漁鷹潛入水里追逐魚兒,從來不落空,只消片刻時間,當它們鉆出水面時,嘴上便叼著一條活蹦亂跳的魚。在捕魚之前,為了防止漁鷹把捕到的大魚吃掉,漁民已經在它的脖子上套了個麻繩做的環,因而吞不下大魚,很小的魚,漁鷹就吞下作為獎勵,當遇到特別大的魚,漁鷹還會通力合作,多只漁鷹合力可以捕到十幾斤重的大魚。
四季周莊:中國第一部水鄉實景演出《四季周莊》是第十二屆中國周莊國際旅游節開幕式文藝晚會“夢縈周莊”的完善和提煉。《四季周莊》以水文化為背景,以本地民俗為特色,以國際時尚為元素,集中展示周莊優秀傳統文化和濃郁水鄉民俗風情。重新修改包裝后的《四季周莊》全場演出60分鐘,分“水韻周莊”、“四季周莊”、“民俗周莊”三個篇章,采用開放式、全景式舞臺,糅合多種藝術手段,真實生動地再現周莊古鎮水鄉人家的生活狀態以及周莊的文化特質和迷人情韻。演出陣容二百人左右,既有專業演員,還有大批來自生活第一線的本地農民、漁民、市民,整臺演出將富有生活氣息和市井氣息,是古鎮物質文化的有機補充和提升,并作為常設旅游項目在江南人家水上舞臺天天開演。
周莊導游詞 篇6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張鴻瑞,現在,咱們已經到了周莊,這兒風景如畫,每一處都很迷人,希望你們能細細觀賞。
進入周莊,我們仿佛置身于水的世界。村莊四面環水,只有一小片陸地。我們大家都看過大海吧!它波瀾壯闊,可周莊的水卻靜得出奇,讓人感覺不到它在流動。周莊的水可真綠啊!綠得像一塊無瑕的翡翠。我不由得想起想起《憶江南》中的名句:“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你們也想起來了嗎?
在這烈日炎炎的夏天,岸上柳樹蔥郁,隨風飄拂,更顯風致。
夜晚,月光灑在這百年古鎮上,使周莊更加古老而神秘。人們帶著一天的歡欣和倦意,與這美麗的江南水鄉一同進入甜甜的夢鄉.....
好了,我們已經觀賞完了。現在,咱們回家吧!
周莊導游詞 篇7
各位游客:
你們好!
歡迎大家來周莊游覽。周莊鎮為澤國,因河成街,呈現一派古樸、明潔的幽靜,是江南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雖歷經900多年的滄桑,仍完整地保存著塬有的水鄉古鎮的風貌和格局,宛如一顆鑲嵌在淀山湖畔的明珠。相信大家都忍不住想進去瞧瞧了吧!先別著急,在我們進入古鎮主要景點之前,我先把周莊的情況簡要介紹一下。
周莊地處蘇州昆山市、吳江市、上海的青浦縣叁縣市交界之處,東面不遠就是有名的淀山湖,從這里乘汽車到上海的大觀園只需要十幾分鐘。所以有人說:“周莊是淀山湖畔的一顆明珠。”
周莊,是一個有著九百多年歷史的江南水鄉古鎮,它以悠遠的傳統,淳樸的民風,古老的建筑,清澄的河水和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物,成為一片極有誘惑力的旅游勝地。著名古建筑專家羅哲文說;“周莊不僅是江蘇省的一個寶,而且是國家的一個寶。”中國臺灣經緯雜志盛贊周莊是“中國第一水鄉”。還有不少人在游覽了周莊之后,這樣說道:“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中間還有一個周莊。”大家為周莊保存著如此眾多的明清建筑而贊嘆,為“小橋、流水、人家”的精美格局而眩惑,為處處可畫、時時有詩的風情而陶醉,覺得周莊是無法重造的美麗水鄉。
周莊導游詞 篇8
各位游客你們好!歡迎大家來周莊游覽。周莊鎮為澤國,因河成街,呈現一派古樸、明潔的幽靜,是江南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雖歷經900多年的滄桑,仍完整地保存著原有的水鄉古鎮的風貌和格局,宛如一顆鑲嵌在淀山湖畔的明珠。相信大家都忍不住想進去瞧瞧了吧!先別著急,在我們進入古鎮主要景點之前,我先把周莊的情況簡要介紹一下。
周莊地處蘇州昆山市、吳江市、上海的青浦縣三縣市交界之處,東面不遠就是有名的淀山湖,從這里乘汽車到上海的大觀園只需要十幾分鐘。所以有人說:“周莊是淀山湖畔的一顆明珠。”
周莊,是一個有著九百多年歷史的江南水鄉古鎮,它以悠遠的傳統,淳樸的民風,古老的建筑,清澄的河水和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物,成為一片極有誘惑力的旅游勝地。著名古建筑專家羅哲文說;“周莊不僅是江蘇省的一個寶,而且是國家的一個寶。”中國臺灣經緯雜志盛贊周莊是“中國第一水鄉”。還有不少人在游覽了周莊之后,這樣說道:“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中間還有一個周莊。”大家為周莊保存著如此眾多的明清建筑而贊嘆,為“小橋、流水、人家”的精美格局而眩惑,為處處可畫、時時有詩的風情而陶醉,覺得周莊是無法重造的美麗水鄉。
周莊導游詞 篇9
各位游客:
你們好!歡迎大家來周莊游覽。
在我們進入古鎮主要景點之前,我先把周莊的情況簡要介紹一下。
周莊地處蘇州昆山市、吳江市、上海的青浦縣三縣市交界之處,東面不遠就是有名的淀山湖,從這里乘汽車到上海的大觀園只需要十幾分鐘。所以有人說:“周莊是淀山湖畔的一顆明珠。”
周莊,是一個有著九百多年歷史的江南水鄉古鎮,它以悠遠的傳統,淳樸的民風,古老的建筑,清澄的河水和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物,成為一片極有誘惑力的旅游勝地。著名古建筑專家羅哲文說;“周莊不僅是江蘇省的一個寶,而且是國家的一個寶。”中國臺灣經緯雜志盛贊周莊是“中國第一水鄉”。還有不少人在游覽了周莊之后,這樣說道:“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中間還有一個周莊。”大家為周莊保存著如此眾多的明清建筑而贊嘆,為“小橋、流水、人家”的精美格局而眩惑,為處處可畫、時時有詩的風情而陶醉,覺得周莊是無法重造的美麗水鄉。
走到貞豐澤國牌坊前〕這里是石牌樓,巍然矗峙在這新老鎮區的交界處,是古鎮周莊的象征,上面鐫刻有“貞豐澤國”四個字,為著名書法家沈鵬所寫。“貞豐”是指周莊的原名為貞豐里,北宋元佑元年(1086年),有一位姓周的迪功郎因信奉佛教,將兩百畝莊田捐給當地的全福寺作為廟田,老百姓感其恩德,把貞豐里改為周莊。“澤國”是指四周環水的地方。坊柱上的一副對聯,上聯是“貞堅不貳攀日康莊有道路”,下聯是“豐衣足食向陽桃李自逢時”,意思是說我們周莊人民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走上了康莊大道,生活越來越富裕了。
大家跨過石牌樓就進入古鎮區了,請回頭再看,這里還有一幅對聯:“萬頃碧波水光瀲滟晴方好;百尺臨云塔影橫斜景亦奇。”這是著名記者馮英子題寫的。橫額上書“唐風孑遺”。意思是在周莊,古代優秀的民族文化、古風遺韻還能看到一些。這是著名書法家費新我老先生在晚年高齡的時候用左手題寫的,左下角還有他的落款呢!大家可以仔細辨認一下,是“新我左筆”四個字。這石牌樓和馬路兩旁飛檐翹角、黛瓦粉墻的房屋,以及高高聳立的古塔,構成了一個古建筑群,許多人都喜歡在這里留影,回頭大家也可以在這里留個影。
〔邊走邊導游〕前面呢,有一座醒目的漢白玉照壁,它是為紀念古鎮九百周年而建立的。它藝術地勾勒出了周莊悠久的歷史。抬頭看去,拱橋駁岸,風火墻和蠡窗黛瓦,無不給人以濃重的歷史感。
周莊,是典型的江南水鄉,有人把它比作“威尼斯”。四條河道交叉形成“井”字型將古鎮分割,形成8條街道,15座各式小橋彩虹般橫跨在“井”字型的河道上,給周莊增添了風采。鎮上大部分居民住宅都臨港背河。過街騎樓、臨河水閣、(水墻門、長駁岸、河埠廊坊、穿竹石欄、水巷幽弄、深宅大院,處處顯露出古樸幽雅,是中國水鄉古鎮風貌的“活化石”。吳冠中教授游覽了周莊后說:“黃山集中國山川之美,周莊集中國水鄉之美。”
前面有一座古橋,叫太平橋,建于清代。展現在大家眼前的是一幅動人的江南風情畫,在沈廳的展覽室里,可以看到日本著名女畫家橋本心泉以它為主要背景的一幅名為《周莊的某一天》的油畫。
這一條古街俗稱一步街,因為它很窄,一步就可以跨過,街道兩旁開店的店主不用走出店門,就可以互相握手或遞東西表示友誼,所以又稱友誼街。上面還有一線天,中間是過街樓、這種建筑在大城市里是很少見的,在周莊卻有許多。
〔在雙橋前停下來〕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雙橋,游覽周莊雙橋是不能不看的。大家看,這橋面一橫一堅,橋洞一方一圓,樣子很像是古時候人們使用的鑰匙,所以當地人便稱之為“鑰匙橋”。這兩座橋始建于明萬歷年間(1573~1619年)。這座石拱橋叫世德橋,橫跨南北市河,長16米、寬3米、跨度5.9米。這座石梁橋叫永安橋,平架在銀子浜口,長13.3米、寬2.4米、跨度3.5米。雙橋最能體現古鎮的神韻,等一會大家可以在這里拍照留念。
周莊導游詞 篇10
中國第一水鄉古鎮,處在上海、蘇州、杭州的中心位置,距蘇州52公里。周莊歷經900多年滄桑,仍完整地保存著原來的水鄉集鎮的建筑風貌,全鎮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民居仍為明清建筑,有近百座古典宅院和60多個磚雕門樓,最有代表性的當數沈廳、張廳。周莊的水道有的可以直接通到宅院,主人足不出戶就可以上船。周莊的古橋比較多,其中知名度最高的無疑就是“雙橋”,周莊還保存了14座各具特色的古橋,它們共同構造了一幅美妙的“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風景畫,在這聽一首昆曲,嘗一回阿婆茶更是別有韻味。從高處俯瞰周莊,湖水恰將周莊環抱入懷。
湖水潺緩,雖沒有河流的湍急、大海的善變,卻有它獨特的味道。偶爾湖上劃來一支櫓船,搖櫓人有力的臂膀、櫓船發出的節奏分明的吱吱聲與湖水交織成一曲動靜互融的戀曲,粉墻烏瓦和小橋流水構成的周莊,船的梭織連成的周莊,是一種禪境,是物化了的精神的家園,總讓人有一種安寧和平的感覺,讓人隨便想想些什么就想到什么,讓人散開心中的積郁。
周莊本身面積很小,沒有屬于自己的機場可以直達。同時,到達周莊一般會選擇乘坐火車或者大巴先到達上海、蘇州、昆山、南京,然后轉乘旅游專線或者是班車,十分便捷。到達周莊也可以選擇自駕的方式。周莊內部交通相對便捷,有游船可以乘坐。
“周莊,它是江南第一水鄉,還跟傳說中的沈萬山有關……”隨導游走。我們去看雙橋勝景兩座石拱橋安祥地躺在碧玉般翠玉無暇的小河上,不過,兩座橋形成了一個直角。畫家陳逸飛與雙橋的故事。我們走過其中一座,向張廳走去。
堅實的石柱,細膩精良的雕飾,仍不難看出張廳昔日的風采。大廳里寬敞明亮,廳堂里陳列著紅木家具,張燈結彩。墻上還有一幅對聯,引人注目,上聯是“橋從門前進”,下聯是“船從家中過”。大廳一側,有一條幽深的陪弄,陪弄里光線昏暗,乍一看,沒有盡頭。左邊的墻上點著幾盞油燈,更有一種庭院深深的感覺。沿著陪弄走出去。轉幾個彎,我們來到了閑靜素潔的后花園。后花園周圍,一群粉墻黛瓦的民居錯落有致,簇擁著花園。翠竹搖曵,鮮花斗妍,草兒點綴著一條迂回的小徑。還有一塊太湖石,玲瓏剔透,潔白如雪,它被人們稱為玉燕鋒。八面玲瓏的玉燕鋒為小巧的花園添了幾分靈秀之氣。張廳安謐溫馨的水鎮情趣,喚醒了大家的懷舊意識。歷經五百多年滄桑,它氣派依舊,給人印向最深的,還是喧嘩街市中的那份獨有的寧靜和典雅。
參觀了張廳,我們在走進了沈廳。沈廳的大堂上有一方牌匾,三個蒼盡有力的大字映入眼簾:松茂堂。這三個字是清末狀元張謇所書。廳里梁柱粗大,刻有飛鶴、蟒龍等許多的花飾。磚雕門樓上刻的人物線條流暢、栩栩如生。真可以與網師園中的門樓相媲美。在沈廳中,還有一座沈萬山的坐像。它面前擺著金光閃閃的聚寶盆,惟妙惟肖。
接著我們來到了一座石橋上。石橋下涓涓細流,石橋上藍天悠悠,岸邊楊柳依依,水面上,畫舫底輕柔地與水面擦肩而過,長長的河水一直流向遠方。真有“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感覺。這與沈廳的富麗堂皇和張廳的寧靜典雅截然不同,就像飄行在水上,隱約聽到飄忽水上的姑蘇民歌。
游周莊,四季皆宜。但最好不要節假日去,這時往往人流如潮,恐怕難以領略古鎮水鄉的寧靜秀美。如果你有機會住宿,一定不能錯過周莊的黃昏和清晨,洗去日間的喧囂與繁華,那時的周莊呈現給你的是古樸、真實的美。周莊古鎮節日眾多,各種民間節日活動豐富多彩。有著“中國第一水鄉”之譽,是國家首批5A級景區。它和蘇州的同里同為江南六大古鎮(另外四家為:蘇州的甪直古鎮;浙江的西塘、南潯和烏鎮)。
至今,周莊鎮60%以上的民居仍為明清建筑,僅0.47平方公里的古鎮有近百座古典宅院和60多個磚雕門樓,還保存了14座各具特色的古橋,周莊民居,古風猶存,很是難得。
若要在中國選一個最具代表性的水鄉古鎮,毫無疑問,她就是“中國第一水鄉”周莊。千年歷史滄桑和濃郁吳地文化孕育的周莊,以其靈秀的水鄉風貌,獨特的人文景觀,質樸的民俗風情,成為東方文化的瑰寶。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杰出代表的周莊,成為吳地文化的搖籃,江南水鄉的典范。
周莊導游詞 篇11
趕上國慶有機會來到江南第一水鄉——周莊。
周莊的風景很不錯,我也去過朱家角,朱家角遠不如周莊,那也是理所當然的,不然怎能為“江南第一水鄉”這一稱號。鎮為澤國,四面環水,港汊紛歧,湖河聯絡,咫尺往來,皆須舟揖這為周莊各大特色。
周莊既是水鄉,水少不了,有水必有橋。周莊的橋也是一大特色。
我沒去周莊之前便聽說過雙橋,今天見到了雙橋的與眾不同。無論是橋拱還是它的設計都廣受大家的喜愛。永安橋于世德橋交相輝映,一圓一方,陳逸飛于1984年作的油畫《故鄉的會議——雙橋》聞名內外。
富安橋橋身四側的橋樓臨波拔起,遙遙相對,氣勢非凡,為江南水鄉僅存的立體型橋樓合壁建筑。石橋東西有級梯,中間為平面,刻有浮雕圖案,橋身四角有橋樓。橋上有五塊江南一帶罕見的武康石。
周莊的橋雖沒有揚州瘦西湖上的五亭橋那么別具風格,也沒有法國巴黎亞歷山大三世橋那樣華麗,但卻顯得樸素、典雅。
周莊還有一座迷樓,那是清朝所建,原德記酒家,看到周莊迷人風景,酒不醉人,人自醉。可想而知,水鄉周莊是多么迷人。
沈萬三家財萬貫,連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也嫉妒他,“做人要低調”,老師說得不錯。因在皇上面前不低調,惹禍了皇帝,皇帝把他的家財全部充公,被貶到云南。
江南周莊美景值得一去。
周莊導游詞 篇12
Zhouzhuang is China's jiangnan a waterfront town with a history of more than nine hundred years.
Zhouzhuang in the southwest of kunshan under the jurisdiction of suzhou, zhouzhuang times once called zhenfengli. Northern song dynasty years, Zhou Digong lang (the prime minister) in the field of the monarch, zhuang in Song Yuanyou (1086) give up evidence of the first year of more than 200 acres donated to the local QuanFu temple, hence a zhouzhuang said. And officially named as zhouzhuang, zhouzhuang is in the early years of the qing emperor kangxi. Zhouzhuang is located in the hinterland of the jiangnan water between Shanghai and suzhou. Praise people say there is for zeguo town, surrounded by water, branchingstream differences, river, lake near, all must be the boat. Just like a pearl inlaid in dianshan lake. More recently because of the famous painter Chen to zhouzhuang to draw into the oil painting, butt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bout the auction with good price. People have to pursue the beauty of the jiangnan water, the foreigner, zhouzhuang became a tourism hotline.
Zhouzhuang in the old name, once called zhenfengli. According to historical records,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yuan on years (AD 1086), Zhou Digong lang believe in Buddhism, shoda 200 mu (13 hectares) donated to QuanFu temple as a temple, people feeling their kindness, it named "zhouzhuang" field. But at that time only the prototype of the town, once called zhenfengli and villages. In 1127, golden 20 "xianggong" followed meidefang south crossing. Move the middle became dense. The middle of yuan dynasty. Is the father of the legendary rich jiangnan shen three thousand Shen You, from huzhou nanxun migration to zhouzhuang east home village to the east (near at the end of the yuan and moved to silver city), due to business success step by step, make its prosperity in the once called zhenfengli, formed the river north and south city FuAnQiao centered on both sides of the old town.
In the Ming dynasty, town profile to expand, the development to the west street HongQiao PuQingQiao area and the city street, and removed after the boss in Hong Kong street.
In the qing dynasty, the residents more dense, west gate is a boss, business center and moved to the city from the port after street street. Now yan for jiangnan town, but still call once called zhenfengli. It was not until early kangxi officially changed its name to zhouzhuang. Otherwise, zhouzhuang region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o the han dynasty has "shake city" say, mouth prince Jane shakes and han, the royal seal to this, the history of zhouzhuang is more long. In a surname on the outskirts of town DianZhong to liangzhu culture relic, also proves this point.
Zhouzhuang in yuan dynasty suzhou mansion cheung chau county. Mid Ming dynasty songjiang government huating county, resetting cheung chau county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qing dynasty. Qing yongzheng three years (AD 1725), zhouzhuang by yuanhe county in two, about four 5 of yuanhe county (now wuxian city). One 5 are wujiang county (now wujiang). Qianlong 26 years (1761 AD), the governor of jiangsu Chen Wengong the original in wuxian Lu straight checking SiShu move in zhouzhuang town, under the jurisdiction of the clear lake, yellow day oscillation, dushu lake, lake Yin Shan and white clam lake area, almost half of the county.
Zhouzhuang from developed rapidly into a small set of large commercial town, and has much to do with the prosperity of rich jiangnan shen three thousand. Shen three thousand using white clam river (that is, the dongjiang) west the beijing-hangzhou grand canal, the advantages of northeast of LiuHe sea trade, zhouzhuang into a grain, silk, and various crafts collection and distribution center and trading center, prompting zhouzhuang handicraft industry and business has been rapid development, the most outstanding products are silk, embroidery, bamboo, foot warmer, liquor, etc.
Zhouzhuang, a long history, to the ancient town has created many wonderful scenery. Famous architect who praised zhouzhuang "is not only a treasure in jiangsu province, and it is a national treasure".
周莊導游詞 篇13
各位游客:
你們好!
歡迎大家來周莊游覽。在我們進入古鎮主要景點之前,我先把周莊的情況簡要介紹一下。
周莊地處蘇州昆山市、吳江市、上海的青浦縣三縣市交界之處,東面不遠就是有名的淀山湖,從這里乘汽車到上海的大觀園只需要十幾分鐘。所以有人說:"周莊是淀山湖畔的一顆明珠。"
周莊,是一個有著九百多年歷史的江南水鄉古鎮,它以悠遠的傳統,淳樸的民風,古老的建筑,清澄的河水和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物,成為一片極有誘惑力的旅游勝地。著名古建筑專家羅哲文說;"周莊不僅是江蘇省的一個寶,而且是國家的一個寶。"中國臺灣經緯雜志盛贊周莊是"中國第一水鄉"。還有不少人在游覽了周莊之后,這樣說道:"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中間還有一個周莊。"大家為周莊保存著如此眾多的明清建筑而贊嘆,為"小橋、流水、人家"的精美格局而眩惑,為處處可畫、時時有詩的風情而陶醉,覺得周莊是無法重造的美麗水鄉。
走到貞豐澤國牌坊前〕這里是石牌樓,巍然矗峙在這新老鎮區的交界處,是古鎮周莊的象征,上面鐫刻有"貞豐澤國"四個字,為著名書法家沈鵬所寫。"貞豐"是指周莊的原名為貞豐里,北宋元佑元年(1086年),有一位姓周的迪功郎因信奉佛教,將兩百畝莊田捐給當地的全福寺作為廟田,老百姓感其恩德,把貞豐里改為周莊。"澤國"是指四周環水的地方。坊柱上的一副對聯,上聯是"貞堅不貳攀日康莊有道路",下聯是"豐衣足食向陽桃李自逢時",意思是說我們周莊人民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走上了康莊大道,生活越來越富裕了。
大家跨過石牌樓就進入古鎮區了,請回頭再看,這里還有一幅對聯:"萬頃碧波水光瀲滟晴方好;百尺臨云塔影橫斜景亦奇。"這是著名記者馮英子題寫的。橫額上書"唐風孑遺 "。意思是在周莊,古代優秀的民族文化、古風遺韻還能看到一些。這是著名書法家費新我老先生在晚年高齡的時候用左手題寫的,左下角還有他的落款呢!大家可以仔細辨認一下,是"新我左筆"四個字。這石牌樓和馬路兩旁飛檐翹角、黛瓦粉墻的房屋,以及高高聳立的古塔,構成了一個古建筑群,許多人都喜歡在這里留影,回頭大家也可以在這里留個影。
周莊位于蘇州城東南,昆山的西南處,有“中國第一水鄉”的美譽,是江南六大古鎮之一。周莊是一個具有九百多年歷史的水鄉古鎮,而正式定名為周莊鎮,卻是在清康熙初年。周莊在蘇州管轄的昆山之西南,古稱貞豐里。千年歷史滄桑和濃郁吳地文化孕育的周莊,以其靈秀的水鄉風貌,獨特的人文景觀,質樸的民俗風情,成為東方文化的瑰寶。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杰出代表的周莊,成為吳地文化的搖籃,江南水鄉的典范。最為著名的景點有:沈萬三故居、富安橋、雙橋、沈廳、怪樓、周莊八景等。
富安橋是江南僅存的立體形橋樓合壁建筑;雙橋則由兩橋相連為一體,造型獨特;沈廳為清式院宅,整體結構嚴整,局部風格各異;此外還有澄虛道觀、全福講寺等宗教場所。周莊古鎮南瀕臨的一片大湖,俗稱南湖、南白蕩,與吳江分界。乘船經南湖可抵青浦商榻,游覽大觀園。湖濱茂林修竹,環境幽靜,湖水清澈澄凈,魚蝦豐盛。這里既是一個天然水庫和養魚場,又是一個不可多得的風景區。南湖景色四季皆宜,秋夜的月色格外醉人。當金風送爽,明月高懸時,湖面上一片碧綠、一帶金黃,充滿了“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的意境。周莊八景:—全福曉鐘、指歸春望、缽亭夕照、蜆江漁唱、南湖秋月、莊田落雁、急水揚帆、東莊積雪,隨著歲月的變遷,有的陳跡依舊,有的增添了新的光彩。有的卻已影蹤難覓。被歷史的風塵所湮沒。迷樓:地處貞豐橋畔,原名德記酒店。店主李德夫祖籍鎮江,于清光緒末年,攜眷遷徙周莊古鎮,因擅長烹調珍饈佳肴,掌勺開設酒店。夫妻倆年過四十,才喜得千金名喚阿金。
年長后,如阿一枝出水芙蓉,在水鄉周莊壓倒群芳。在父母的寵愛下,抵制纏足,“大腳觀音”的雅號不脛而走。求婚者紛至沓來,李德夫難舍愛女遠離膝下,小樓藏嬌,讓她守著雙親共度生涯,當壚勸酒,張羅顧客,生意火紅。全福路南端的新老鎮區交界處,矗立著一座仿古牌樓。四根堅固挺拔的淺褐色花崗石方形柱子,支撐起重檐翹脊的蓋頂;渾然粗獷的木質斗拱,透露出仿明建筑的風采。整座牌樓氣勢軒昂,形態翼然,恰如水鄉周莊古鎮的一道莊重古樸的門扉。
周莊鎮舊名貞豐里。據史書記載,北宋元佑年間(公元1086年),周迪功郎(官位名)信奉佛教,將莊田200畝(13公頃多)捐贈給全福寺作為廟產,百姓感其恩德,將這片田地命名為“周莊”。但那時的貞豐里只是集鎮的雛形,與村落相差無幾。1127年,金二十相公跟隨宋高宗南渡。遷居于此,人煙才逐漸稠密。
頗有傳奇色彩的江南富豪沈萬三之父沈佑,由湖州南潯遷徙至周莊東面的東宅村(元末又遷至銀子浜附近),因經商而逐步發跡,使貞豐里出現了繁榮景象,形成了南北市河兩岸以富安橋為中心的舊集鎮。到了明代,鎮廓擴大,向西發展至后港街福洪橋和中市街普慶橋一帶,并遷肆于后港街。清代,居民更加稠密,西柵一帶漸成列肆,商業中心又從后港街遷至中市街。這時已衍為江南大鎮,但仍叫貞豐里。直到康熙初年才正式更名為周莊鎮。另有資料,周莊地域春秋時期至漢代有“搖城”之說,相傳吳王少子搖和漢越播君封于此,周莊的歷史就顯得更加悠久。在鎮郊太師淀中發掘到的良渚文化遺物,也證明了這一點。周莊元代時屬蘇州府長洲縣。明代中期屬松江府華亭縣,清初復歸長洲縣。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周莊鎮因元和縣一分為二,約五分之四屬元和縣(今吳縣市)。五分之一屬吳江縣(今吳江市)。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江蘇巡撫陳文恭將原駐吳縣角直鎮的巡檢司署移駐周莊,管轄澄湖、黃天蕩、獨墅湖、尹山湖和白蜆湖地區,幾乎有半個縣的范圍。
周莊由原來的小集迅速發展為商業大鎮,與江南富豪沈萬三的發跡很有關系。沈萬三利用白蜆江(即東江)西接京杭大運河,東北接瀏河的優勢,出海貿易,將周莊變成了一個糧食、絲綢及多種手工業品的集散地和交易中心,促使周莊的手工業和商業得到了迅猛的發展,最突出的產品有絲綢、刺繡、竹器、腳爐、白酒等。周莊環境幽靜,建筑古樸,雖歷經900多年滄桑,仍完整地保存著原來的水鄉集鎮的建筑風貌。全鎮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民居仍為明清建筑,僅有0.47平方公里的古鎮有近百座古典宅院和60多個磚雕門樓,周莊民居,古風猶存,最有代表性的當數沈廳、張廳。同時,周莊還保存了14座各具特色的古橋,它們共同構造了一幅美妙的“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風景畫。周莊,悠遠的歷史,給古鎮造就了諸多勝景。著名建筑學家羅哲文盛贊周莊“不但是江蘇省的一個寶,而且是國家的一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