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麗江的導游詞十二篇
關于麗江的導游詞 篇1
親愛的朋友們:
歡迎來到“中國威尼斯”——麗江古城。
麗江古城位于玉龍雪山下的麗江大壩中間。全市面積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3萬人,其中納西族1.69萬多人。因四周青山環繞,城中清水如大玉硯,故名“大研鎮”。它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沒有城墻的古城,周圍的高山是天然屏障。據說這是因為麗江的世襲統治者姓穆,筑城墻必然像木字一樣被框住,“困”字就產生了。穆敬酒因諱而無城墻。古城是一座風景優美、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的名城。也是中國保存最完整、納西族風格的罕見古鎮。麗江古城納西的名字叫“一溪之”,意思是金沙江江灣的集鎮,也叫“宮本之”,意思是倉庫集鎮,所以可以知道是搞經貿發展起來的。導游旅游軟件
古城建于南宋晚期,已有800多年的歷史。歷代都是滇西北重要的政治、軍事重鎮,也是納西族、漢族和西藏經濟文化交流的樞紐。元初忽必烈南下大理,渡河入麗江。他曾經在古城駐軍訓練訓練,至今還留下了許多相關的納西語地名。明朝初年,古城的街道建設和集市貿易已經初具規模,明末更是繁榮昌盛。中國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在《麗江游記》中寫道:“宮之美為王”,“小區比瓦屋(之)”,是當年麗江古城繁華景觀的真實寫照。古城位于云南、四川和西藏的交通樞紐,是茶馬古道沿線的重要城鎮。自清代以來,商旅數量眾多,各種商隊往來成為重要的貿易中轉站。麗江古城1986年被國務院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99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因為它集中了納西族文化的精華,完整地保存了宋元以來形成的歷史風貌。說了這么多,你可能會問,游覽麗江古城主要看什么?我們可以登高游覽城市,欣賞河邊的水,走到街上,過橋看古城的布局。
親愛的朋友們,我們現在在古城的入口處。古城的布局可以說是以水為脈,順理成章。這里,雨荷河分為西河、中和河和東河。在古城里,穿過大街小巷分成更多的支流,穿墻進宅。如果有朋友在古城迷了路,請記住:隨波逐流,逆水而行。
請跟我沿著西江新華街進入古城。
在古城布局上,三座山由一屏一河相連;在水系利用上,三河穿城而過,家家戶戶流水;在街道布局上,“經脈”的設置和“曲、幽、窄、達”的風格在中國現存的古城中極為罕見,這是納西族先民根據民族傳統和環境重新創造的結果。
各位朋友,四方街到了。
四方街,位于古城中心,是一個露天梯形市場小廣場,面積約400平方米,周圍是整潔繁榮的人行道。據說穆的祝酒詞使人模仿他的印章,用五花石鋪就,取了“鎮四方之力”的意思。當年,廣場周圍聚集了幾十家企業和商店。各種各樣的貨物通過古老的茶馬古道從四面八方匯集到這里,然后從這里流向四面八方。正是茶馬古道,讓四方街熠熠生輝,讓麗江古城成為滇西北茶馬古道上的重要集鎮。
古城的街巷都是用紅角的碎石塊鋪成的。陽光明媚,沒有灰塵,雨水沒有積水。經過無數人的歲月和歲月的磨礪,他們是光滑干凈的。大雨過后,它們露出五顏六色的條紋,當地人稱之為“五花石”。
在四方街上,仍然有利用河水清潔街道的古老設備,可以定期清潔街道,保持古城清潔,節省了很多精力。四方街西側,西河上有一個活動門,利用西河和東河的高差,將市場和街道沖洗干凈。居民們還喜歡用水桶沖門前的五花市街。
四方街西側的制高點是龔克廣場,這是一座風格獨特的三層門樓,最初是為楊家在這條巷子里的“一門三動”而建。從清朝雍正元年到清末廢科舉的180年歷史中,麗江先后出舉人60余人,進士7人。“一門三動”在文化發達的中原地區不足為奇,但在長期被土司統治的邊疆少數民族地區麗江卻是轟動事件,于是政府和人民捐款在這里修建了這個龔克廣場。
麗江古城建筑最奇怪的是,規劃者巧妙地使用了清澈的玉泉水。當汩汩的泉水在城頭的雙石橋下流淌。人們把泉水分成三叉,分別橫穿大街小巷,就像人體的經絡一樣。泉水流經全市千家萬戶,營造出“泉水流家家門前,家家垂柳吹檐”的獨特風貌。水,不僅讓大研古鎮不斷注入新的活力,也成為大研古鎮的一道亮麗風景。
一個城市哪里有水,哪里就一定有橋。一石過渠,即組成一家,水環繞民宅,自然處全是橋梁和通道。麗江古城既是古城,又是橋城。麗江古城有300多座橋梁,包括石拱橋和石板橋。古道、小橋、流水構成了麗江古城寧靜的生活環境。這些都為“中國威尼斯”增添了一份樸素的光彩。
親愛的朋友們,我們接下來要去的地方是幕府,這是麗江文化古城的“大觀園”。
納西族穆土司從元明清到二十二代,歷時470年,史稱“知詩書,守禮”。幕甫原本是麗江世襲的土司,徐霞客曾感嘆幕甫是“宮中美人,意欲為王。”幕府在被戰爭和動蕩破壞后,于1998年春重建,并在幕府建立了一個古城博物館。
修復重建的幕府占地46畝,自西向東。根據地形沿中軸線有15個木拱門,如鐘毅廣場、易門、前眾議院、萬卷樓、達摩堂、廣碧樓、余音樓、三清殿等。共有大小房間162間。衙內有十一個幾代皇帝賜的匾額,上面寫著“忠”“和”。幕府分前后殿,從儀門有眾議院、萬卷樓、達摩堂。這里是前院,也就是主院;玉園、碧光樓、音韻樓、三清殿為后院。
木牌坊上的“雨來流香”幾個字,是納西語中“讀書去”的諧音,反映了納西人崇尚知識的熱情。
鐘毅牌樓,又名石牌樓,以其精美的石雕而聞名。民間有“大理三塔寺,麗江石牌坊”的說法。
議事廳莊嚴宏偉,是土司討論政治的地方。
廣碧塔是后花園的門樓,歷史上被稱為“滇西”。
余音大廈是敬酒人接受詔令和參加舞會的地方。
三清寺是穆敬酒崇尚道教的產物。
幕府是一座輝煌的建筑藝術園,充分體現了明代中原建筑的風采,同時保留了唐宋中原建筑的古樸與粗獷。
游覽麗江古城時,不要錯過聽納西古樂。納西古樂由白沙細樂和麗江洞經樂組成,被外國稱為“中國各地失落的音樂”。其珍貴之處在于奇跡般地保存了唐宋以來一些早已失傳的歌詞和音樂。經過數百年的發展變化,納西古樂形成了獨特的漢納西音樂風格,具有濃郁的民族民間色彩。住在麗江古城,晚上最好的安排就是聽納西古樂。
當你在這里游泳時,你可以欣賞這座古城。剩下的時間留給你自由活動。希望大家玩得開心,吃得舒服,睡得安穩。
關于麗江的導游詞 篇2
大家好,我姓洪,是你們這次游麗江古城的導游,希望大家在這次旅游中玩得開心。
我給大家講了那么多,大家也看了那么多,但是馬上就要進入古城了,怎么沒有看到城門呢?其實各位嘉賓是看不到的,這也是麗江古城的一奇,看不到城門,也看不到城墻,因為古城根本沒有城墻和城門,因為納西族的頭領姓“木”如果建了城墻和城門就變成了“困”字,所以古城沒有城墻,也沒有城門。
進了麗江古城,就看到四方街。四方街如蛛網似的交錯,東南西北各有通往它的一條路。四方街由五彩石鋪成,腳跟踩在五彩石上,聽起來別有一番新意,那聲音清脆,有些像銀鈴的聲音。四方街可以說是古城的中心廣場,自然裝飾的漂亮、有特色啦,就連客棧都十分美麗。四方街客棧位于麗江古城四方街廣場的中心位置,具有得天獨厚的環境優勢。客棧庭院內小橋流水、花木蔥郁,繼承了千百年來納西民族的審美情趣,乃天人合一,和諧自然的生活觀念。客棧每個房間的設計都獨具特色,你可以在四方街里轉轉,絕對沒有哪兩個房間是相同的。
到了麗江古城一定要去放一下河燈喲!麗江古城還有一個很特別的習俗,就是放河燈。放河燈是麗江古城一種古老的習俗。據說每天夜晚,黑龍潭的龍王會順著玉河水巡游古城,點放一盞河燈為龍王指路照明,不僅能保護古城的平安,更能使自己和家人得到龍王的保佑而在今后的日子里吉祥如意、心想事成。這個傳說。放一盞河燈,許一個心愿。
麗江古城還有很多地方非常美麗,說也說不凈,希望大家有機會去細細游賞。這次大家玩得開心嗎?回答是肯定的吧!那下次有機會我還帶你們來再次目睹麗江古城的風光!
關于麗江的導游詞 篇3
曾經多次,在旅行雜志上看到有關麗江的文字。在那些文章中,只能恍恍惚惚的勾勒出麗江大致的一個模樣。終于按捺不住好奇,決定親自前去看看。
真正到了,才發現麗江的魅力是什么都無法掩蓋的。
盡管麗江經歷過一次地震的打擊,然而古城現今所呈現的完好,真的令人贊嘆。
雖然游客很多,但仍不妨礙欣賞它安靜的極致的美麗。
如若說西湖的平靜無瀾似內蘊豐厚的詞人,太湖的煙波浩渺如風姿綽約的美婦,那在我眼中,這麗江,更像是在深閨中尚未出嫁的少女,帶著無知的清澈的眼神看著來自五湖四海的游人。而她的無知,卻不是因為愚笨和與世隔絕,而是與生俱來的對世界的信任,對人性最純本質的追求。
沿著麗江古城的青石板路踽踽獨行,盡管身邊喧囂熙攘,但當聽著腳板與青石的叩叩聲時,心中是無比寧靜的。只想一輩子都住在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更像是遠古的生存方式。哪怕艱苦,哪怕沒有燈紅酒綠的繁華,然而只要能與這石板路、青石橋、清澈流水為伴,天天微風拂面,柳絲飛動眼前,就已經無憾了。
懷著如斯心情信步于此,無需多慮下一步應踏向何處,只要與這秀美相伴就已不必再言。不怕迷路,反正無論何時,古城的古樸民風自會指領著我哪里才是歸途。而現在,只需要抽出平日生活中萬分寶貴的幾個小時來平靜游覽,就已足夠。
途中經過無數小店,里面的東西,廉價精致,愛不釋手。早已沒有如此的沖動,想要購下著許多的東西,哪怕帶回去亦是無用,但現在拈在手上,就無論如何都不想放下了。
可著終歸是不可能的。再三的權衡利弊,買了一條帶著復古風格的手鏈。戴在纖細的手臂上,略略大些,沿著小臂上下滑動。鏈上的小小零碎OO簌簌得響個不停,卻怎么也不會感到心煩。正如這古鎮,總是安靜而不焦躁的。如此想來,無論平日里多么性急且精于算計的人,到了這里,都是免不了會停下腳步駐足欣賞的吧!什么侃價的本領,在這里,用的話真的會覺得羞愧。
清澈的水流,不帶一絲污濁。河底的幼魚,靈動的擺動著魚尾,輕輕巧巧的撥動一絲的水花游過身邊。看著它們的時候,嘴角是忍不住要帶笑的。像是看著剛出生的幼童,帶著未曾歷經滄桑變動的空靈的活潑滑過心田,撩撥起心弦的微微顫抖,抖起一波溫柔。
不禁想起了那個極可愛的造句:“魚兒游過了,水很活潑。”
我想,也只有孩童的心性才會有這么特別的想象吧!同樣,也只有懷著孩童般未曾受到玷污的心靈靜靜觀賞,才會發現麗江古城的美麗。
生活中的有些事,總歸是身不由己的。但我所慶幸的,是還有麗江這么一個地方,可以讓我平靜下來,甚至安于生活在這里,每一天,只要能看著這古城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株植物,每一座石橋,就好。
所以哪怕離開了,只要,在這里,我回歸了本性的純真。就像個孩子一樣,做些什么,都不必計較后果,只要開心,只要覺得這世界純潔無匹,就不會遺憾了。
小橋、流水、人家,用心靈深處最最清澈的地方,我永遠懷念。
關于麗江的導游詞 篇4
各位嘉賓,現在小黎將要帶大家去游覽下一個景點,也是麗江最著名的景點-麗江古城。剛從象山山麓澄碧如玉的玉泉公園出來,我們要順著從古城西北端悠悠流至城南的玉泉水來到被稱作為“高原姑蘇”“東方威尼斯”的麗江古城。在此各位嘉賓就會想,小黎怎能口出狂言,敢把這高原小城稱得如此夸張,其實一點都沒有被小黎夸大,麗江古城就是因為有玉泉水貫穿全城由古城分成西河、中河、東河三條支流,再分成無數股支流。城內亦有多處龍潭、泉眼出水。古城利用這種有利的條件,街道自由布局,不求網絡的工整,主街傍河,小巷臨渠,清澈的泉水穿街流鎮,穿墻過屋,“家家流水,戶戶垂楊”的詩意是這座古城的真實寫照,這里雖是云貴高原小鎮,卻頗有江南水鄉的特色。
麗江古城又叫大研鎮,它由大研、白沙、束河三部分組成,大研古城是它們的集中代表,所以人們常常把它叫作大研古城或大研鎮。而且大研古城位于麗江盆地的中心,古城的西南角聳立著酷似書天巨筆的文筆鋒,麗江盆地則象一方碧玉做成的大硯臺,古時“研”和“硯”相通,所以古城叫大研。說話間我們便到了古城,城口最引人注意的應該是一雙水車吧,有人說它是子母水車,也有人說它是情人水車。過去古城里就有水車,今天在一些偏遠之地也在使用。
古城形成于南宋后期,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面積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三萬人,1986年成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1997年又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除了同蘇州古城一樣具有“小橋流水人家”的特色外,還在古城選址、街道和房屋布局、納西民居等方面別具一格。
麗江的世界文化遺產由白沙古鎮、束河古鎮和大研古鎮三部分組成,但對于各位嘉賓來說,吸引力最大的是大研古鎮,古城的入口很多,大家隨著小黎從右邊的入口進入,看見了顯眼的水車后,緊接著右邊是寫有主席題詞的照壁,古城里有三房一照壁的民居,那照壁就象各位嘉賓看到得著一塊。再往右是水龍柱,龍是管水的,古城里的土木建筑最怕火,但水能克火,所以這個水龍柱代表古城人民免除火災的愿望。千百年來,古城人民象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古城,也請各位朋友象古城人民一樣愛護古城,不亂扔煙頭垃圾。再看世界文化遺產標志,圓圈代表地球、自然,方框代表人類創造的文明,圓圈和方框相連,代表人與自然要和諧統一,麗江古城就是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杰作。右邊的這些石刻稱得上是麗江的“清明上河圖”,是一幅濃郁的納西風情畫。我們腳下是“巴格圖”,是納西先民根據五行學說創造的,東巴祭司常用它來定方位和占卜等。
小黎在古城給大家講了那么多,大家也看了那么多,但是馬上就要進入古城了,怎么就沒有看到城門呢?其實各位嘉賓是看不到的,這也是麗江古城的一奇,即看不到城門,也看不到城墻,因為古城根本沒有城墻和城門,因為納西族的頭領姓“木”,如果建了城墻和城門就變成了“困”字,所以古城沒有城墻,也沒有城門了。
各位嘉賓心目中一定有這樣一個問題,象這樣的古城在中國有的是,為什么這個高原上的偏僻的古城竟被評上呢?想要得到答案,各位嘉賓請隨小黎一同去游覽一翻。一條小巷、一戶人家,一不小心你就站在了一百年的歷史上了,這種感覺,在路上、在各個庭院中,您隨處都能感受到。所以這座古城不是因為拍戲或是故弄玄虛而建的,是一座真實的活著的古城,不信您看看腳下,您就會覺得比剛才走的路光滑多了,一塊塊的五花石板,象是有許多碎石沾在一起,但它是一種麗江特有的樂角巖,采自周圍的山上,因為五顏六色,所以當地人稱五花石,人行馬踏,經過幾百年,磨得光滑透亮,雨水一流,詩意就在你腳下了,這條街就叫新華街。在街道兩旁,偶爾會看到一些人家門上貼有不同顏色的對聯,納西人有人仙逝,都要紀念三年,第一年白聯黑字,第二年綠聯黑字,第三年貼對聯,這是納西人對死去親人的懷念,經過一些林立的鋪面,清澈的河水,小橋垂柳便印入大家眼簾,而在各位都沒有見過的這么清澈的河邊看到了一排排的桌椅和一陣陣的音樂傳入耳中,這便是客人所謂的“洋人街”,但這條街上的鋪面并非洋人所開,這里的酒吧又書生氣的,有叛逆性的,有純生意性的,各人可各取所需。城市里的人到麗江“充電”的方便之處就是在酒吧找感覺,尤其以外國人為多。有就有朋友,有小橋流水,只要不醉,人生是可找到一刻逍遙的。在經過酒吧街之后便看到了一座小石橋,因為早先在這里賣豌豆,所以稱為豌豆橋,橋西的小門樓便是科貢坊,科貢坊的名于坊后小巷,清朝嘉慶年間,巷內楊家有兩兄弟同時中舉,到道光年間,弟弟又中舉,此事是麗江人得意之事,官府為了表彰楊家,激勵來者,特立此坊。站在這里向東望去,眼前一片開闊,這便是中心四方街,四方街是古城的中心廣場,占地約五畝,為什么叫四方街,主要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因為廣場的形狀很象方形的知府大印,由土司取名叫四方街,取“權鎮四方”之意,也有人說這里的道路通向四面八方,是四面八方的人流,物流集散地,所以叫四方街,那么四方街為什么這樣有名呢?如果說我國北方又一條世界聞名的貿易通道——絲綢之路的話,我國南方也有一條被稱為“茶馬古道”的貿易通道,它是藏區以及麗江的馬匹、皮毛、藏藥等特產和南方的茶葉、絲綢、珠寶等商品的一條貿易通道,麗江古城是茶馬古道上的重鎮,四方街則是這個重鎮的貿易中心,從古到今,四方街都是一和露天集市,這個集市從開始至今有三百年的歷史,要體會到四方街的一天才能領略到其中的奧妙,清晨,早起的人們開始買早點,是朦朦朧朧正在伸賴腰的四方街;午,買銅、買山貨、買小吃的商販組成繁榮的市面,這是精力旺盛的四方街;天剛黑,生意人回家了,又經過一次摩擦的五花石板還剩著人和陽光的余溫,在橋頭曬太陽的老人換成了孩童嬉戲,兩側酒吧又透出夜色的油光,這是化了妝的四方街;凌晨兩點左右,四方街人去街空,小巷深不測,只有流水之聲高低起伏,這是素面朝天的麗江。
“麗君從來喜植樹,山城無處不飛花”,麗江男人一生有三件大事:蓋房子、娶媳婦、曬太陽。麗江男人對種花、養鳥、寫字、畫畫、打麻將有著特別的嗜好和特別多的時間,男人擅長一切在院內的活動,除此之外,他們最愛的一項戶外活動便是坐客,而納西女人一年當中只有在大年初一才能睡一天的懶覺。從“盼吉妹”到“阿奶”眨眼的功夫卻單純只有兩個字“勤勞”,納西女人從早到晚干活,從體力活到小生意,從收拾田地到殺豬,從縫補衣服到生火做飯,個個像下凡的仙女,而男人們則閑了下來,這一閑就不得了。納西人中文人輩出,令人目不暇接,不能不說是納西女人養出了納西文化。
納西族善于學習也可反映在古城的民居建筑上。古城民居在廣泛吸收漢、藏、白等民族建筑風格的同時,也把本民族的建筑文化和審美意識融于其中,形成了許多具有納西特色的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后院、一進數院等建筑風格,并在門樓、前廊的設置和天井鋪地、六合門及其裝飾等方面形成了濃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如果問四合院里哪一部份最富有特色,那就是堂屋的六合門和六合門上的窗蕊—“四季博古”。雖說這些也是學習漢、藏、白等民族文化的結果。但是到了現在,已沒有哪一個民族像納西族這樣每家都必有六合門和“四季博古”。您看這六合門,可裝可卸,方便靈活,開則為門,閉則為窗。平時只開中間兩扇,如遇家中有紅、白事客人較多,行走不方便時,則六扇門均可卸下。六合門上所雕的窗蕊稱為“四季博古”,構圖上用名花異卉,吉鳥瑞獸、美好典故,以此寄托納西人民四季吉祥、福祿壽喜、耕讀傳家的美好意愿。大家看到這六扇門上都有各自不同的圖案,這是“松鶴同春”、寓“春”和“壽”,這是“喜鵲爭梅”、寓“冬”和“喜”,這是“鷹立菊叢”、寓“秋”和“福”,這是“鷺鷥天蓮”、寓“夏”和“祿”,這是“孔雀玉蘭”、“錦雞牡丹”,請大家都想想看它們都分別代表了什么寓意。
穿過了五一街便看到了許多小橋,在我們腳下這座小石橋大家不防坐下來休息一下,看到橋旁“百歲坊”字樣,不難猜測這就是百歲坊,試想一下百歲坊的由來,一般人都會想百歲坊老人有關,這就對了。
關于麗江的導游詞 篇5
麗江是一個極其有民族特色的地方。連機場都古色古香。麗江古城內的建筑全都是當地納西族風格。和現代都市相差甚遠。而且城里不能行車,只能行馬。
古城里只有客棧沒有酒店,我們住在一家位置極好的客棧。與最熱鬧的四方街為鄰,可客棧內很安靜,風格有點象北京四合院,這就是納西族的建筑。
第一天我們去了木府。
木府,也叫木王府。是當地一名土司(地方最高官員)辦公、生活的地方。十分氣派,真有點皇帝的味道。
進大門第一座,是土司辦公的地方,里面有一把椅子。上面蓋了一張真正的虎皮,土司就在這里接受大臣朝拜,椅子前面有張地毯,旁邊便是大臣的位子。
第二座是藏書閣,叫萬卷樓。這座樓是所有樓里最高的,有三層。第一層是土司學習的地方。只有幾排桌椅,中間有個展示柜,展示了當年土司學習用的佛經。二樓是藏書的地方,擺了兩排大書架,可里面沒書。前面的展示柜里有幾本現代的書而已。從三樓可以看見玉龍雪山,這座山是云南第二高山。這里同時也是土司休息的地方。
之后我們去了護法殿。這里是祭拜祖先的地方。一座神像立在面前,神像前有一座碑,上面寫著:天地君親師,意思是:先拜天,然后是地,再下來是皇上、親人、老師。
不愧為“土皇帝”啊。這土司把木府建得真好。不過為什么叫“木府”?因為以前,在麗江做官的都姓木,普通人都姓和,現在還是這樣。所以一個人,如果姓木,說明他家以前是做官的,姓和,那就是老百姓。既不姓木又不姓和的,那就不是本地人。
第二天我們去了玉龍雪山。
從山腳起,就一直能感覺到寒氣。山上雖說不是全蓋著雪,卻也能看見一條條冰河。我們坐小索道上了山。遺憾的是,大索道在維修。小索道只能上到海撥3000多,而大索道能上到4506米。
在山上可以看見雪山的主峰。這主峰雖不高,卻從未有人征服過。因為山上的石頭都已風化,爬不上去。
接著我們坐車到了云杉坪。這里全是云杉樹,都有很久的歷史。像一個個衛士,保護著雪山。雪山則像一個老爺爺,照顧著云杉。遍地的野花、云杉、雪山和彩虹,組成了一道別樣的風景。
第三天我們到了拉市海騎馬。一到馬場,首先聽到幾聲清脆的嘶鳴。我這才第一次和馬近距離接觸。這些馬全都是棕色和黑色,沒有什么“白馬王子”。
我們的馬上路了。騎馬不象騎車,怎么騎都行。騎馬要把屁股擺直,不然馬會不舒服,會瘋跑的。我就感受過了。上坡身子往前傾,下坡身子往后仰,這也要注意。
一路上,雖然看不見溪水卻也能聽見溪聲。綠樹做成的屏障下,還是有星星點點的陽光透下來。馬主人告訴我們這里是茶馬古道舊址。以前馬幫就是走這里的。馬幫是用馬運送茶葉、絲綢等物品去其它國家的團體。所以這里叫茶馬古道。
中午我們吃了馬幫飯。其實也就是一盤雜鍋菜配飯,不過還蠻好吃。吃完了我們就騎馬下了山。
一到山下,卡卡(我那馬的名字)就飛奔起來。原因不用說了。不過真不愧是卡卡,跑得飛快。我的腦袋轉了無數個360度,但我沒暈,也沒被甩出去。
第四天我們來到了普達措國家公園。
首先我們來到屬都。這景色太美了。山靠水,水環山;山圍水,水依山。平靜的湖面加上看不厭的綠色,仿佛回到了以前科技還沒發展的時候。從湖的任何一個角度,用任何一種相機拍下的照片,都可以當電腦桌面。
然后是另一個不知名的湖。走了一會兒突然下了冰雹!我第一次看到冰雹,豆大的冰粒掉下來,真是漂亮。雨后的湖冒著氣,仿佛來到人間仙境。云霧繚繞,亦真亦幻。
來麗江,真是不虛此行啊。
關于麗江的導游詞 篇6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游覽麗江古城,我是小導游,請大家多多關照!
朋友們,現在我們漫步在古城,大家看,古城中店鋪林立,各式的`商品應有盡有,尤其是那光亮的銅器,一直都是游客為之稱道的,好了,下面請大家慢慢欣賞吧,可千萬別掉隊喲!
朋友們!麗江自古就是重要的政治和經濟中心,說到木府,據傳說,麗江世襲土司為木姓,木字若加上個框,既成困,木府便因忌諱而不設墻。中國明代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在麗江游記上寫道:宮室之麗,似于王者。民房群落,瓦屋櫛比。
各位朋友,今天玩得開心嗎?麗江古城一日游就要結束了,希望下次還能為大家做導游。
關于麗江的導游詞 篇7
親愛的旅客朋友們:
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叫青嚴茜,你們可以叫我小青。今天我們要去麗江古城。
麗江古城位于中國西南部云南省的麗江納西族自治縣,始建于公元13世紀后期。古城海拔2400余米,自古就是遠近聞名的集市和重鎮。古城現有居民25000余人。其中,納西族占總人口絕大多數,有30%的居民仍在從事以銅銀器制作、皮毛皮革、釀造業為主的傳統手工業和商業活動。
在麗江古城區內的玉河水系上,修建有橋梁354座,其密度為平均每平方公里93座。橋梁較著名的有鎖翠橋、大石橋、萬千橋、南門橋、馬鞍橋、仁壽橋,均建于公元14~19世紀。
古城里的五鳳樓始建于明代公元1620xx年,樓高20米。因其建筑形制酷似五只飛來的彩鳳,故名“五鳳樓”,樓內的天花板上還繪有多種精美的圖案。
麗江古城歷史悠久,古樸自然。麗江民居既融和了漢、白、彝、藏各民族精華,又有納西族的獨特風采,是研究中國建筑史、文化史不可多得的重遺產。麗江古城包容著豐富的民族傳統文化,是研人類文化發展的重要史料。
今天的旅行到此結束,拜拜。
關于麗江的導游詞 篇8
麗江是中國有名的旅游圣地,當地的少數民族是全國最多的,所以名勝古跡/民族風俗極其豐富,而且電視/電影等采景拍片麗江經常可以看見,出去游玩要的就是這種感覺。來麗江古城我有兩個建議,一個就是不要跟團,一個就是不要住酒店,因為你是來旅游而不是休養,你是來體驗納西特色,而非上海某個高級酒店。
麗江周邊主要的景區有被喻為冰川公園的玉龍雪山,無拘無束美麗原始的瀘沽湖,濕地候鳥群聚的拉市海,穿越原始森林的茶馬古道,空曠草原的香格里拉,未被征服的神山梅里雪山,丹霞地貌的千龜山,豐富植被生態的老君山,徒步圣地的虎跳峽,祖祖輩輩生活在一塊巨石的石頭村等等。
麗江的文藝演出主要有魯班魯饒、麗水金沙、納西古樂、印象麗江;納西歌曲主要有打跳歌,東巴吉日經,納西酒歌等等。
建議來麗江不要參加什么麗江X日游,那樣會跟趕鴨子似的,一點都沒有游玩的樂趣了,即使你第一次來麗江玩,只要找到信任得過的客棧老板提供游玩建議也足夠了,既省錢又好玩。客棧可組織四日路線左右的拼團名額。
建議不要騎馬上雪山,建議即使要去三千米以上的高海拔景點,也必須在麗江游玩修整幾天以便適應高原反應的過渡期。不同季節適合玩不同的景點,我們客棧會給你一些游玩建議的,麗江的自然風景很多,適合多次游玩,建議不要一次就想玩遍所有著名景點,一方面時間精力有限,另一方面如果遇到某個景點季節不對的時候去游玩它,反而會失去真正體驗經典的樂趣,比如十月份的玉龍雪山經常被霧擋住,這時候你走馬觀花地玩一遍也照樣沒意思,那個季節需要天氣大晴雪山才能玩得好。還不如先玩季節適合的景點,不適合的景點下次再來游玩。
需要提醒的一點是,請抱以寬容的心態理解當地相對簡陋的生活設施,尊重少數民族的民俗習慣。麗江周邊雖然自然風光比較迷人,但是出行游玩仍然受天氣變化以及個人喜好等因素影響,請適度做好一些心理準備為妙。
去景區游玩,最好是找信任得過的客棧老板代為聯系包車等事宜,因為客棧是靠回頭客和口碑來持續經營,所以會為客人負責到底,我們客棧強烈不建議在下雨期間出去玩,也不建議出來玩象趕鴨子似的把時間安排得太緊,比如這段時間雪山經常有霧擋著但卻適合騎馬,那就先去拉市海或香格里拉之類,下次再去看雪山唄,花四五百塊錢看到一團霧豈不是照樣沒意思。麗江其實自然風景很多,選擇季節適合的景點游玩才會開心,沒必要太過于強求。
關于麗江的導游詞 篇9
各位游客:
今天我們要去麗江古城游覽。我國有兩大古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它們分列一南一北,各具特色,北方是山西的平遙古城,南方是云南的麗江古城。麗江古城由大研、白沙、束河三個相對獨立的城建單元組成,大研古城是它們的集中代表,所以人們也常常把大研古城叫做麗江古城。從地域來講,麗江大研古城是一座馳名中外的少數民族高原古城。
古城形成于宋末元初,明清以來一直是滇西北商貿中心和連接滇川藏的茶馬古道重鎮,至今已有800多年歷史了。古城面積3.8平方公里,海拔2400米左右,居住著6200余戶人家,常住人口約有2.5萬多人,其中納西族人口約占67%。麗江古城在1986年12月8日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4日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我們腳下是“巴格圖”,又叫青蛙八卦圖,是納西先民根據五行學說創造的占卜工具。圖案正中爬著一只青蛙,背上似有占卜經文,腹部橫穿著一支箭,象征五方五行五色八位。箭桿朝東,象征“木”,木色青;蛙嘴朝南,嘴吐“火”,火色紅;蛙腹居中,化為“土”,土色黃;箭頭朝西,象征“鐵”,鐵色白;蛙尾朝北,撒出“水”,水色黑。此外,蛙的左肢指向東南,右肢指向西南,左腳指向東北,右腳指向西北,加上東、南、西、北,象征八方卦位。圖案周圍標有十二種動物形象,從正東方起的次序是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犬、亥豬、子鼠、丑牛。這樣,木、火、土、鐵、水五行各配公母而得十,然后循環配與十二種動物而得六十序數。巴格圖對研究納西先民的原始宇宙觀,乃至對研究八卦起源,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游客們,現在我們到了四方街。四方街是古城的中心廣場,它是由成排連接的鋪面圍成的一塊近似長方形的廣場街面,街場占地約有6畝。為什么叫四方街,主要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因為廣場的形狀很像方形的知府大印,由土司取名叫四方街,取“權鎮四方”之意。也有人說是因為這里的道路通向四面八方,是四面八方的人流、物流集散地,所以叫四方街。我國南方也有一條被稱為“茶馬古道”的貿易通道,它是藏區以及麗江的馬匹、毛皮、藥材等特產和南方的茶葉、絲綢、珠寶等商品的一條貿易通道,麗江古城是茶馬古道上的重鎮,而四方街則是這個重鎮的貿易中心。
也許大家已注意到四方街并不水平,而是向東稍有傾斜,這是為什么呢?四方街就如納西諺語所說的,是個除了雞轡頭什么都有賣的熱鬧集市,沒幾天就會有許多垃圾,古城又沒有固定的清潔工,古城人民就根據地勢,巧妙地利用西河水自然沖洗街場。做法是:下午集市散了,人們就用三塊鋪板在街頭河上一閘,西河水就漫上河岸流向街場,四周店鋪的主人則用棍子乘著水勢挑撥,污水流入東河,去灌溉千頃農田。利用河水自流洗街,既干凈,又免了掃地之勞,這在我國的城市中恐怕是絕無僅有的。
這是科貢坊。麗江在清朝的雍正元年,也就是公元1720xx年實行“改土歸流”,即由原來的土司統治改變為由中央政府委派的有一定任期的流官統治,麗江從此就由封建領主社會進入了封建地主社會。社會制度的變革極大地激發了民間子弟的讀書熱情,從“改土歸流”到清末廢除科舉180年的時間里,麗江先后出了六十幾位舉人和七位進士。“一門三舉”在文化發達的中原地區不足為奇,可在麗江這樣一個長期由土司統治的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卻是一樁具有轟動效應的大喜事,于是官府和民眾捐資在這里建了一座兩層的科貢坊。清朝末年,這個小巷里又出了麗江最后一位進士和庚吉,于是鄉親們在被燒毀后的原址上重建科貢坊,并且升為三層。實際上,從“改土歸流”到清末取消科舉,光古城就有兩家“一門三舉”。現在,人口只有三十多萬的納西族,卻擁有成百的專家教授;每年的高考錄取人數,按人口平均數在省內也一直名列前茅。可以說,納西族是一個崇尚文化、善于學習的民族。
游客們,謝謝大家的配合。下面,游客們可以自由活動1小時。活動完了就到這兒來集合。注意安全喲!
關于麗江的導游詞 篇10
各位朋友,現在我將要帶大家去游覽下一個景點,也是麗江最著名的景點-麗江古城。剛從象山山麓澄碧如玉的玉泉公園出來,我們要順著從古城西北端悠悠流至城南的玉泉水來到被稱作為“高原姑蘇”“東方威尼斯”的麗江古城。在此各位嘉賓就會想,小黎怎能口出狂言,敢把這高原小城稱得如此夸張,其實一點都沒有被小黎夸大,麗江古城就是因為有玉泉水貫穿全城由古城分成西河、中河、東河三條支流,再分成無數股支流。城內亦有多處龍潭、泉眼出水。古城利用這種有利的條件,街道自由布局,不求網絡的工整,主街傍河,小巷臨渠,清澈的泉水穿街流鎮,穿墻過屋,“家家流水,戶戶垂楊”的詩意是這座古城的真實寫照,這里雖是云貴高原小鎮,卻頗有江南水鄉的特色。
麗江古城又叫大研鎮,它由大研、白沙、束河三部分組成,大研古城是它們的集中代表,所以人們常常把它叫作大研古城或大研鎮。而且大研古城位于麗江盆地的中心,古城的西南角聳立著酷似書天巨筆的文筆鋒,麗江盆地則象一方碧玉做成的大硯臺,古時“研”和“硯”相通,所以古城叫大研。說話間我們便到了古城,城口最引人注意的應該是一雙水車吧,有人說它是子母水車,也有人說它是情人水車。過去古城里就有水車,今天在一些偏遠之地也在使用。
古城形成于南宋后期,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面積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三萬人,1986年成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1997年又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除了同蘇州古城一樣具有“小橋流水人家”的特色外,還在古城選址、街道和房屋布局、納西民居等方面別具一格。
麗江的世界文化遺產由白沙古鎮、束河古鎮和大研古鎮三部分組成,但對于各位嘉賓來說,吸引力最大的是大研古鎮,古城的入口很多,大家隨著小黎從右邊的入口進入,看見了顯眼的水車后,緊接著右邊是寫有題詞的照壁,古城里有三房一照壁的民居,那照壁就象各位嘉賓看到得著一塊。再往右是水龍柱,龍是管水的,古城里的土木建筑最怕火,但水能克火,所以這個水龍柱代表古城人民免除火災的愿望。千百年來,古城人民象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古城,也請各位朋友象古城人民一樣愛護古城,不亂扔煙頭垃圾。再看世界文化遺產標志,圓圈代表地球、自然,方框代表人類創造的文明,圓圈和方框相連,代表人與自然要和諧統一,麗江古城就是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杰作。右邊的這些石刻稱得上是麗江的“清明上河圖”,是一幅濃郁的納西風情畫。我們腳下是“巴格圖”,是納西先民根據五行學說創造的,東巴祭司常用它來定方位和占卜等。
小黎在古城給大家講了那么多,大家也看了那么多,但是馬上就要進入古城了,怎么就沒有看到城門呢?其實各位嘉賓是看不到的,這也是麗江古城的一奇,即看不到城門,也看不到城墻,因為古城根本沒有城墻和城門,因為納西族的頭領姓“木”,如果建了城墻和城門就變成了“困”字,所以古城沒有城墻,也沒有城門了。
各位嘉賓心目中一定有這樣一個問題,象這樣的古城在中國有的是,為什么這個高原上的偏僻的古城竟被評上呢?想要得到答案,各位嘉賓請隨小黎一同去游覽一翻。一條小巷、一戶人家,一不小心你就站在了一百年的歷史上了,這種感覺,在路上、在各個庭院中,您隨處都能感受到。所以這座古城不是因為拍戲或是故弄玄虛而建的,是一座真實的活著的古城,不信您看看腳下,您就會覺得比剛才走的路光滑多了,一塊塊的五花石板,象是有許多碎石沾在一起,但它是一種麗江特有的樂角巖,采自周圍的山上,因為五顏六色,所以當地人稱五花石,人行馬踏,經過幾百年,磨得光滑透亮,雨水一流,詩意就在你腳下了,這條街就叫新華街。在街道兩旁,偶爾會看到一些人家門上貼有不同顏色的對聯,納西人有人仙逝,都要紀念三年,第一年白聯黑字,第二年綠聯黑字,第三年貼對聯,這是納西人對死去親人的懷念,經過一些林立的鋪面,清澈的河水,小橋垂柳便印入大家眼簾,而在各位都沒有見過的這么清澈的河邊看到了一排排的桌椅和一陣陣的音樂傳入耳中,這便是客人所謂的“洋人街”,但這條街上的鋪面并非洋人所開,這里的酒吧又書生氣的,有叛逆性的,有純生意性的,各人可各取所需。城市里的人到麗江“充電”的方便之處就是在酒吧找感覺,尤其以外國人為多。有就有朋友,有小橋流水,只要不醉,人生是可找到一刻逍遙的。在經過酒吧街之后便看到了一座小石橋,因為早先在這里賣豌豆,所以稱為豌豆橋,橋西的小門樓便是科貢坊,科貢坊的名于坊后小巷,清朝嘉慶年間,巷內楊家有兩兄弟同時中舉,到道光年間,弟弟又中舉,此事是麗江人得意之事,官府為了表彰楊家,激勵來者,特立此坊。站在這里向東望去,眼前一片開闊,這便是中心四方街,四方街是古城的中心廣場,占地約五畝,為什么叫四方街,主要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因為廣場的形狀很象方形的知府大印,由土司取名叫四方街,取“權鎮四方”之意,也有人說這里的道路通向四面八方,是四面八方的人流,物流集散地,所以叫四方街,那么四方街為什么這樣有名呢?如果說我國北方又一條世界聞名的貿易通道——絲綢之路的話,我國南方也有一條被稱為“茶馬古道”的貿易通道,它是藏區以及麗江的馬匹、皮毛、藏藥等特產和南方的茶葉、絲綢、珠寶等商品的一條貿易通道,麗江古城是茶馬古道上的重鎮,四方街則是這個重鎮的貿易中心,從古到今,四方街都是一和露天集市,這個集市從開始至今有三百年的歷史,要體會到四方街的一天才能領略到其中的奧妙,清晨,早起的人們開始買早點,是朦朦朧朧正在伸賴腰的四方街;午,買銅、買山貨、買小吃的商販組成繁榮的市面,這是精力旺盛的四方街;天剛黑,生意人回家了,又經過一次摩擦的五花石板還剩著人和陽光的余溫,在橋頭曬太陽的老人換成了孩童嬉戲,兩側酒吧又透出夜色的油光,這是化了妝的四方街;凌晨兩點左右,四方街人去街空,小巷深不測,只有流水之聲高低起伏,這是素面朝天的麗江。
“麗君從來喜植樹,山城無處不飛花”,麗江男人一生有三件大事:蓋房子、娶媳婦、曬太陽。麗江男人對種花、養鳥、寫字、畫畫、打麻將有著特別的嗜好和特別多的時間,男人擅長一切在院內的活動,除此之外,他們最愛的一項戶外活動便是坐客,而納西女人一年當中只有在大年初一才能睡一天的懶覺。從“盼吉妹”到“阿奶”眨眼的功夫卻單純只有兩個字“勤勞”,納西女人從早到晚干活,從體力活到小生意,從收拾田地到殺豬,從縫補衣服到生火做飯,個個像下凡的仙女,而男人們則閑了下來,這一閑就不得了。納西人中文人輩出,令人目不暇接,不能不說是納西女人養出了納西文化。
納西族善于學習也可反映在古城的民居建筑上。古城民居在廣泛吸收漢、藏、白等民族建筑風格的同時,也把本民族的建筑文化和審美意識融于其中,形成了許多具有納西特色的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后院、一進數院等建筑風格,并在門樓、前廊的設置和天井鋪地、六合門及其裝飾等方面形成了濃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如果問四合院里哪一部份最富有特色,那就是堂屋的六合門和六合門上的窗蕊—“四季博古”。雖說這些也是學習漢、藏、白等民族文化的結果。但是到了現在,已沒有哪一個民族像納西族這樣每家都必有六合門和“四季博古”。您看這六合門,可裝可卸,方便靈活,開則為門,閉則為窗。平時只開中間兩扇,如遇家中有紅、白事客人較多,行走不方便時,則六扇門均可卸下。六合門上所雕的窗蕊稱為“四季博古”,構圖上用名花異卉,吉鳥瑞獸、美好典故,以此寄托納西人民四季吉祥、福祿壽喜、耕讀傳家的美好意愿。大家看到這六扇門上都有各自不同的圖案,這是“松鶴同春”、寓“春”和“壽”,這是“喜鵲爭梅”、寓“冬”和“喜”,這是“鷹立菊叢”、寓“秋”和“福”,這是“鷺鷥天蓮”、寓“夏”和“祿”,這是“孔雀玉蘭”、“錦雞牡丹”,請大家都想想看它們都分別代表了什么寓意。
穿過了五一街便看到了許多小橋,在我們腳下這座小石橋大家不防坐下來休息一下,看到橋旁“百歲坊”字樣,不難猜測這就是百歲坊,試想一下百歲坊的由來,一般人都會想百歲坊老人有關,這就對了。
關于麗江的導游詞 篇11
歡迎大家來到麗江,麗江是一片美麗的土地,我們現在所在的地方是麗江古城,這是我國的歷史文化名城,具有悠久的歷史。
麗江古城建設于宋末元初,至今已有八百多年歷史了。
麗江古城以四方街為中心,向四面發散出無數的街道,形成了網狀布局,每條街道上面都有小橋,小橋兩邊都住著人家,橋下有潺潺的流水.
這一條條的溪流,都是從終年積雪的玉龍雪山上滲透到黑龍潭中形成的。
古城的街道是由五花石鋪砌而成的,色彩斑斕,這些街道旁有叮叮當當敲打著銀器的小店,有掛著水一樣碧綠的 翡翠玉器店,還有售賣東巴象形文字的字畫店。
麗江還有豐富的名族風彩,他們服飾色彩艷麗,名具特色,食物不僅美味可口,而且還種類頗多,令人垂延三尺。
麗江最主要的名族是納西族,在納西族,每個家庭血統按母系計算,財依母系繼承,婦女在家庭中和社會上享有崇高地位,被稱為摩梭人,就是納西族的一支,可見納西族是個重女輕男 的獨特民族。
······
麗江古城這一高原上的明珠,是不是讓你流連忘返呢?感謝大家的觀賞。如果喜歡這里的話,以后常來啊!
關于麗江的導游詞 篇12
麗江縣位于玉龍雪山之麓,滔滔金沙江畔,古時稱金沙江位麗水,所以它是因水的名麗江。麗江不僅有“古道、西風、瘦馬”的燦爛文化,也有“小橋、流水、人家”的愜意畫卷。背包客說,這里每一公里都精彩;地理學家說,這里是中國山河的異端;人類學家說,這里是民族遷徙的大走廊;其實,這里還是中國最精彩的人文山水畫卷。我們眼前的這塊神奇美麗而寧靜的土地,位于滇西北高原,在古代南方陸上絲綢之路與滇藏茶馬古道交匯處。俄國人顧彼德筆下“被遺忘的王國”如今作為中國第一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古城,引來世人驚喜的目光,猶如在地下埋藏多年的璞玉出土,剎那間放出奪目的光彩。作為旅游勝地,它的主要特點可以用兩句話來概括:名城旁清泉映雪山,峽谷畔山茶伴東巴。具體而言就是大研古城、玉泉公園、玉龍雪山、虎跳峽谷、玉峰山茶、東巴文化、瀘湖女兒國、寶山石城等。這里的名城——麗江古城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和世界文化遺產,由白沙古鎮、束河古鎮、大研古鎮三個相對獨立的單元組成,其主體部分是大研古鎮。而我們今天要游覽的就是這享有“高原姑蘇”和“東方威尼斯”之稱的麗江古城(大研古鎮)。20__年7月6日云南省麗江市麗江古城景區被國家旅游局評定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