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蘇州拙政園導游詞范文(精選3篇)
江蘇蘇州拙政園導游詞范文 篇1
各位游客,拙政園在江蘇蘇州市婁門內。是蘇州四大古名園之一。初為唐代詩人陸龜蒙的住宅,元時為大宏寺。明正德年同御史王獻臣辭職回鄉,買下寺產,改建成宅園,并借用晉代潘岳《嗣居賦》中:“……此亦拙者之力政也”的語意,取“拙政”二字為園名。1860~1863年曾為太平天國忠王府的一部分。1954年對外開放。
拙政園又分東園、中園、西園三部分。
東園山池相間,點綴有秫香館、蘭雪堂等建筑。西部水面迂回,布局緊湊,依山傍水建以亭閣,其中主體建筑鴛鴦廳是當時園主人宴請賓客和聽曲的場所,廳內陳設考究。晴天由室內透過藍色玻璃窗觀看室外景色猶如一片雪景。園中“與誰同坐軒”乃為扇亭,扇面兩側實墻上開著兩個扇形空窗,一個對著“鴛鴦廳”,而后面面山的那一窗中又正好映入山上的笠亭,而笠亭的頂蓋又恰好配成一個完整的扇子。“與誰同坐,明月、清風、我”,所以一見匾額,就會想起蘇東坡,并立時感到這里可賞水中之月,可受清風之爽。
中園是拙政園的精華部分,其總體布局以水池為中心,亭臺樓榭皆臨水而建,有的亭榭則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鄉的特色。主體建筑遠香堂位于水池南岸,隔池與主景東西兩山島相望,池水清澈廣闊,遍植荷花,山島上林蔭匝地,水岸藤蘿紛披,兩山溪谷間架有小橋,山島上各建一亭,西為雪香云蔚亭,東為待霜亭,四季景色因時而異。遠香堂之西的“倚玉軒”與其西面船舫形的“香洲”遙遙相對,兩者與其北面的“荷風四面亭”成三足鼎立之勢,都可隨勢賞荷。倚玉軒之西有一曲水灣深入南部居宅,這里有三間水閣“小滄浪”,它以北面的`廊橋“小飛虹”分隔空間,構成一個幽靜的水院,而香洲即位于這一水灣口之兩側。拙政園中園的布局以荷花池為中心,遠香堂為其主體建筑,池中兩島為其主景,其他建筑大都臨水并面向遠香堂,從建筑物名稱來看,也大都與荷花有關。王獻臣之所以要如此大力宣揚荷花,主要是為了表達他孤高不群的清高品格。此園以水為主,水面的占五分之三,建筑群多臨水,保持了明代清逸古樸的造園風格,是我國江南園林的代表作品。1997年12月4日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江蘇蘇州拙政園導游詞范文 篇2
大家好,歡迎來到蘇州,我叫華瀚韜,大家叫我小華或華導游,蘇州有許多園林,其中拙政園是我國"四大名園"之一,也是江南古典園林中的佳作,今天,我先帶你們游覽拙政園,大約要兩個小時左右。
拙政園是我國私家園林代表作品,在1961年3月4日由國務院頒布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中,它是我國民族文化遺產中的瑰寶,被譽為"天下園林之母"。
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拙政園的正門,大家可以看到正門上方有"拙政園"三個大字,拙政園始建于明代正德四年,御史王獻臣因官場失意而返鄉,以大弘寺原址拓建為園,園內亭臺樓閣,小橋流水,古木參天。拙政園的園名是由《閑居賦》中的"此亦拙者之為政也"一句縮寫而成的。
我們現在所看到的一座三開門的堂屋就是蘭雪堂。"蘭雪"兩字出自李白"春風灑蘭雪"這句,象征著主人瀟灑如春風,潔凈如蘭雪的高尚情操。中間屏門上有一幅漆雕畫,是拙政園的全景圖。
下面,我們去游覽"梧竹幽居",它位于花園的最東面,俗稱"月到風來亭",它的造型非常別致,四個大大的圓洞門使我們聯想起了八月十五晚上的月亮。如果你們站在亭子里往外看,這四個圓洞門又恰似四個巨大的鏡框。
這就是聞名天下的蘇州拙政園,歡迎大家以后再來蘇州游玩,再見。
拙政園,位于江蘇省蘇州市,始建于明正德初年(16世紀初),是江南古典園林的代表作品。拙政園與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蘇州留園一起被譽為中國四大名園。
拙政園位于蘇州城東北隅(東北街178號),截至20__年,仍是蘇州存在的最大的古典園林,占地78畝(約合5.2公頃)。全園以水為中心,山水縈繞,廳榭精美,花木繁茂,具有濃郁的江南水鄉特色。花園分為東、中、西三部分,東花園開闊疏朗,中花園是全園精華所在,西花園建筑精美,各具特色。園南為住宅區,體現典型江南地區傳統民居多進的格局。園南還建有蘇州園林博物館,是國內唯一的園林專題博物館。
旅游指南
特色活動
杜鵑花節:每年春季,拙政園都要隆重舉辦一年一度的“杜鵑花節”。“杜鵑花節”既是拙政園的一項傳統特色項目,也是被蘇州市政府列入“蘇州旅游節”的重點項目之一。杜鵑花展期間,將有數百種名貴杜鵑花展出。屆時,拙政園內是鶯歌燕舞,萬紫千紅,滿目妖嬈。不僅讓游客在濃濃春意中領略游園的意趣,也讓游客在山花爛漫中感受到拙政園這座城市山林的詩情畫意。
荷花節:每年夏季,拙政園都將舉辦蘇州園林的傳統特色項目“荷花節”。“荷花節”依托于拙政園寬闊的荷塘,以數百個品種的缸荷、碗蓮及多種水生植物造景,渲染荷花香遠益清的感官效果,營造夏日江南水鄉的清涼意境。此時的拙政園內,到處是‘青荷蓋綠水,芙蓉披紅鮮’的景象。在河堤綠蔭下,在習習涼風中,拙政園成為游客賞荷的最佳去處,在拙政園觀賞荷花展已成為蘇州市民喜聞樂見的活動,成為了一種“新民俗”。
反季菊花展:每年秋季,拙政園都將以菊花為主題舉辦反季菊花展。菊花展中,如彩球,似花燈,像禮花,團團簇簇、千姿百態的菊花,展示著超凡脫俗,孤標亮節,高雅傲霜的自然特質。游客在以疏朗自然的風格著稱的拙政園中賞菊,別有一番“采菊東籬下,悠悠見南山”的閑情逸趣。
江蘇蘇州拙政園導游詞范文 篇3
各位游客,俗話說,“天在上面,蘇杭在下面”。蘇州和杭州真是人間天堂。它們美得無與倫比。
今天,我們也來到了蘇州拙政園,一個美麗的天堂。
蘇州拙政園名滿天下,是中國四大園林之一,未來蘇州之前,便早已經聽聞了它的名氣,所以來到蘇州,不游拙政園,怎行?
來到拙政園,第一眼便見到人如潮涌。果真不愧為拙政園,名揚天下,游覽之人如此之多,而且其中不乏外國游客前來觀賞。
初進園,眼睛就大受刺激。滿眼除了綠色,便是金燦燦的陽光,隨風還有陣陣清香。而后處處突兀的的假山石頭,在這些綠色的規矩之中,徒添了一份不羈于傲然,像是跳出各自的畫。
蘇州水鄉,有小威尼斯之稱,在拙政園,可謂是揮灑的淋漓盡致。溪水碧潭姿勢多見,而這溪流并不顯得俗氣,反而顯得靈動美好。是呀,在處處為靜止的綠色之中,多一份流動的清脆叮咚,怎不生活潑之氣?怎不令人喜悅?
不得不說,拙政園的確處處都美。無論是亭臺樓閣的布置,還是水榭長廊的迂回曲折,亦或者小橋流水人家的別致與自然。拙政園,是在塵世之中尋找的一份自然。
而我,行于其中,忘乎了園外車水馬龍,俗世紛擾;忘乎了天上人間,紅塵俗世,只是一心一意沉醉于這園中之景。是的,蘇州園林有這種扣人心弦的魔力,也許是注視著池中紅色錦鯉而止步于此,也許是關注于雕窗后的一景一木而迷醉其中。這里的園林,不論是拙政園還是虎丘,獅子林,它們都有這種魔力,因為他們是蘇州園林。是心的凝華。
從不后悔來蘇州,也從不后悔來觀園,因為沒有后悔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