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園導游詞開場白(通用3篇)
頤和園導游詞開場白 篇1
大家好!歡迎光臨世界文化遺產——頤和園。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許,你們可以叫我許導游。很榮幸為大家服務。現在我帶大家一起去游覽頤和園,大家跟我來吧!
各位游客,這里就是有名的長廊,這里長七百多米,分成273間。請大家抬起頭,看!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繽紛的畫,畫著:人物、花草、風景,你們相信嗎?這幾千幅畫當中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大家細細欣賞吧!
我們現在去的就是萬壽山。展現在你們眼前的這座山就是萬壽山。請你們抬頭向上望,聳立在半山腰上的那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筑就是佛香閣。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輝煌的宮殿,那就是排云殿。現在我們去的是昆明湖,這湖面積大約220平方米,湖中心還有個小島。走過石橋,就可以去小島上,這座石橋有十七個橋洞,叫十七孔橋,你們可以走過石橋,去小島上玩。
現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動,但是要注意:
1、不能隨地扔垃圾
2、不能亂涂亂畫
3、要注意安全。
然后幾小時后集合,最后我祝大家旅程愉快!
頤和園導游詞開場白 篇2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李。來頤和園的時候,不要亂扔東西,不要在墻上亂涂亂畫。
我們現在在著名的長廊上。綠漆柱子和紅漆欄桿一目了然看不到盡頭。說實話,這條走廊有700多米長,分為273個房間。第一個房間的窗臺上有五顏六色的畫,有人物、花草和風景。幾千幅畫中沒有兩幅是一樣的。
我們下去了,現在在萬壽山腳下。讓我們抬頭看看矗立在半山腰的八角寶塔形三層樓,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光。那是佛香閣。下面一排排宏偉的宮殿是排云寺。
我們爬過萬壽山,站在佛香閣前俯視,怡園的大部分風景就在眼前。郁郁蔥蔥的樹木,黃色和綠色琉璃瓦屋頂和猩紅色宮殿墻壁的陰影。就在前方,昆明湖靜如鏡,碧玉綠。游船和原船緩緩滑過湖面,幾乎不留痕跡。向東看,你可以看到幾座古塔和城里的白塔。
我們從萬壽山下來,都到了昆明湖。你看昆明湖被一條長長的堤岸包圍著。堤上有幾座風格各異的石橋,兩岸種了無數垂柳。湖中心有一個小島。從遠處看,小島是綠色的,宮殿的一個角落暴露在樹林中。說實話,這座石橋有十七個橋孔,叫十七孔橋;橋欄桿上有數百根石柱,都刻有小獅子。不同姿勢的獅子太多了,沒有兩只是一樣的。
頤和園里到處都是美麗的風景。今天的解釋到此為止。我希望下次能成為你的導游。
頤和園導游詞開場白 篇3
尊敬的各位游客:
大家好!
今天我們將要游覽的是頤和園。頤和園是清代皇家園林和行宮,是我國重點保護單位,已經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游覽時請大家自覺保持它的清潔。
頤和園在北京西北部海淀區境內,是我國保存最完整、最大的皇家園林,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游覽勝地之一,屬于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頤和園原是帝王的行宮和花園。公元1750年,乾隆在這里改建為清漪園。1860年,清漪園被英法聯軍焚毀。1888年,慈禧太后挪用海軍經費3000萬兩白銀重建,改稱今名,作消夏游樂地。到19__年,頤和園又遭八國聯軍的破壞,燒毀了許多建筑物。19__年修復。后來在軍閥、國民黨統治時期,又遭破壞,解放后不斷修繕,才使這座古老的園林煥發了青春。
頤和園的面積達290公頃,其中水面約占3/4。整個園林以萬壽山上高達41米的佛香閣為中心,根據不同地點和地形,配置了殿、堂、樓、閣、廊、亭等精致的建筑。山腳下建了一條長達728米的長廊,猶如一條彩紅把多種多樣的建筑物以及青山、碧波連綴在一起。整個園林藝術構思巧妙,在中外園林藝術史上地位顯著,是舉世罕見的園林藝術杰作。
頤和園主要由昆明湖和萬壽山兩部分組成。總面積290多公頃。萬壽山上依山而建的佛香閣、銅亭,臨湖畔建的千米長畫廊、昆明湖中的十七孔橋和石舫等都是游人必到的景點。頤和園坐落在北京西郊,離城約10公里。既可以坐郊區公共汽車,也可以坐專線游覽車前往。
這座巨大的園林依山面水,昆明湖雖大,但水面并不單調,除了湖的四周點綴著各種建筑物外,湖中有一座南湖島,由一座美麗的十七孔橋和岸上相連。在湖的西部,有一西堤,堤上修有六座造形優美的橋。
頤和園里有許多景點是效法了江南園林的一些優點。如諧趣園就是仿無錫寄暢園建造的。西堤是仿杭州西湖的蘇堤。
頤和園前山的正中,是一組巨大的建筑群,自山頂的智慧海,往下為佛香閣、德輝殿、排云殿、排云門、云輝玉宇坊,構成一條明顯的中軸線。在中軸線的兩邊,又有許多陪襯的建筑物。順山勢而下,又有許多假山隧洞,游人可以上下穿行。頤和園的后山,其設計格局則與前山迥然而異。前山的風格是宏偉、壯麗,而后山則是以松林幽徑和小橋曲水取勝。
頤和園到處都有美麗的景色,我說也說不盡,剩下時間大家就細細游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