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概況導游詞(精選17篇)
城市概況導游詞 篇1
此刻,我站在寬闊平坦的停車場,驀地感覺要對這座新興小城重新評估一番,至少它和我想象中的漠河完全兩樣。透過街道兩旁高大林立的建筑,讓人感到這座小城愈來愈新潮了。走近市場,可以聽到嘈嘈雜雜的叫賣聲。店鋪里、地攤上,商品琳瑯滿目,讓人目不暇接,仿佛置身于商品的森林中。抑揚的吆喝聲和商品本身的魅力,使得游客流連忘返。
在這里,你可以看到神色專注的老人在路旁下棋,全然不顧身邊的繁榮景象。窈然清純的姑娘和瀟灑文雅的小伙雙雙對對在你眼前閃過,大概急著去卡拉OK亮亮歌喉,展示一下青春風采……在這里,你已經看不出南北的差異。南方人吃的、玩的、用的這里都有,許是小城人拋棄了舊有觀念,恍然間悟出了自身的價值,要讓這方世界鮮活亮麗起來。
城市概況導游詞 篇2
漠河,又稱墨河,據說是因河水黑如墨而得名。漠河位于我國最北端,隸屬于黑龍江大興安嶺地區,東臨塔河,西南接內蒙古額爾古東臨塔河,西南接內蒙古額爾古納左、右兩旗,北至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與俄羅斯阿穆爾州、赤塔州隔江相望。由于地理位置獨特,資源豐富,天象奇特,有“金雞冠上之璀燦明珠”的美譽。
到漠河是傍晚,落日的余輝占據著這個邊陲小城的建筑與人流,使人看上去有種靜謚的感覺。忙碌了一天的人們緊蹬著自行車,行色匆匆。街道兩旁新栽下的樺樹還沒有長成材,有幾處過火林木還完整保存著,為的是讓人們不要忘記那段難忘的經歷。
小城漠河是在1987年那場特大森林火災中毀于一旦的,那時我每晚守著電視看新聞聯播。那時的漠河是神秘的。后來,一位曾參加過那次滅火的朋友告訴我:有位級別很高的礦長路過有火情的林區,吉普車被指揮部就地征用,礦長和秘書也被編入撲火隊伍。事后才知道該礦長是“三八式”的老干部,還是省人大代表,但他一點怨言也沒有,他理解“救火如救命”的林區規矩。還有一次,朋友所在的滅火部隊迷路了,偏離了大部隊幾百里路遠。這時來了一架軍用直升飛機,人們手拉手排成一隊“一”字型,飛機就設法指路。如果是需要救援物資,可以手拉手圍成一個“0”型,飛機就會空投干糧、水壺、軍大衣和簡易帳蓬,以解燃眉之急。后來知道,那次的大火,把漠河燒得只剩下一片瓦礫。
此刻,我站在寬闊平坦的停車場,驀地感覺要對這座新興小城重新評估一番,至少它和我想象中的漠河完全兩樣。透過街道兩旁高大林立的建筑,讓人感到這座小城愈來愈新潮了。走近市場,可以聽到嘈嘈雜雜的叫賣聲。店鋪里、地攤上,商品琳瑯滿目,讓人目不暇接,仿佛置身于商品的森林中。抑揚的吆喝聲和商品本身的魅力,使得游客流連忘返。
在這里,你可以看到神色專注的老人在路旁下棋,全然不顧身邊的繁榮景象。窈然清純的姑娘和瀟灑文雅的小伙雙雙對對在你眼前閃過,大概急著去卡拉OK亮亮歌喉,展示一下青春風采……在這里,你已經看不出南北的差異。南方人吃的、玩的、用的這里都有,許是小城人拋棄了舊有觀念,恍然間悟出了自身的價值,要讓這方世界鮮活亮麗起來。
城市概況導游詞 篇3
青島是一個美麗的海濱城市,位于山東半島的西南端,它的東西南,三個方向都面向大海,只有一個方向是山,就是被人們譽為“海上第一仙山”的嶗山。這個城市的歷史很短,只有短短120xx年左右的時間。在一百多年以前,這里是一個只有360戶漁民的小漁村,1897年,德國人強行進駐膠州灣,他們想征服遠東和整個東方,覺得這里是他們至好的落腳點,于是找了個借口,說自己的一個傳教士被人殺了,艦隊強行進駐膠州灣,軍隊登陸,開始了大規模的建筑、工事。從此展開了青島的歷史。
青島市總面積10654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1102平方公里,共轄七區五市,七區為市南,市北,四方,李滄,嶗山,黃島,城陽,五市指膠州,膠南,即墨,萊西,平度。全市總人口800多萬,市區人口280萬。
青島的氣候屬于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三面臨海一面山的獨特地理格局,使青島又具有了海洋性氣候的特點。受海洋氣候的影響,這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氣溫12.3攝氏度,一年中八月份氣溫最高,平均在25.3攝氏度,但一年中超過30攝氏度的時間總共不超過一周,一月份最冷,平均氣溫在-0.9攝氏度。在中國的北方來講,這樣的氣候實屬難得,非常的舒適。在內陸夏日炎炎的時候,如果我們同一天由濟南坐車來青島,濟南的溫度如果是38℃,那么青島會在28℃左右;而冬天則要比內陸暖很多。良好的氣候使青島非常適合度假,所以青島是很多人向往的地方。
我們現在所經過的這座橋叫做“流亭立交橋”,順著我手指的方向望去,大家有沒有看到高高的指揮塔,那邊就是青島國際機場。這個機場始建于1982年,自從宣布青島作為奧運的分會場之后,機場在很短的時間內進行了擴建、整修,于20xx年完成了與國際化的接軌。目前,開通的國內航線有90條,國際和地區的航線有18條,每周的航班密度1400余班。在國際航線中,飛日本和韓國的特別多。想問問大家,您知道青島飛韓國要多少時間嗎?只需要一個小時,很近吧。而且,幾乎每天進港的航班中,韓國的有12班,日本飛過來的有8班。
我們現在所駛入的高速公路是一段機場到市區的高速公路,叫“青銀高速公路”不是青島到銀川的,而是這條公路的出口處叫銀川路。(此處有誤,留言中大家已做解釋)
青島是一個以旅游和輕工業為主的城市。旅游,大家都很明白,來這里旅游的客人特別多。旅游在山東來講,是有淡旺季的,每一年的4月到10月為旺季,冬天則為淡季,而青島不然。青島的一年四季都是賓客盈門。青島的旅游分為三種:觀光旅游,商務旅游,休閑旅游。觀光旅游是指各地的游客來這了解和欣賞青島的美景,就像我們。商務旅游又分兩種,一種是政府考察、投資,政治接待,一種是某公司(不一定是本地的)召開年會或產品說明會,他們喜歡找一個風景秀麗的城市,約在酒店集合簽到,吃、住、工作在酒店進行,而后再安排游覽觀光。所以,我們住酒店時經常會看到中外企業在酒店大堂歡迎賓朋,作會議安排的場景,4星級以上的酒店更是他們的首選。各位團友,如果您不是跟團旅游的話,來到青島臨時訂星級酒店很難定到房,在暑假或是節假日時,更是不可想象的。大家很英明,選擇跟旅行社是最方便、最省心的方法。休閑旅游則是講,有很多日本和韓國人利用周末飛過來青島,在這享受3S(陽光、大海、沙灘),更主要的是來打高爾夫。在青島,國際高爾夫球場有五個,分別離市區 20公里左右,而20xx年尾,在石老人又建了一個國際高爾夫球場,這是距離市區最近的一個。那些韓國人和日本人算上往返的機票、住酒店的和打球的費用,也要比他們在本國消費要便宜的多。因此,這里很受這兩國人的青睞。
在我們的沿途,您一定看到很多酒家、店鋪寫著韓國文字吧。在青島的外資企業中,韓國人是最多的。20xx年在當地工商局注冊的韓資企業有3000多家,而在當地公安局登記的常住人口就有10萬多人。大家沒想到吧。剛剛機場的城陽區就是韓國人集中居住區。
韓資企業生產的大多數產品都實行了外銷。在青島的韓資企業多為勞動密集形企業,主要集中在電子制造業(SK)、服裝制造業、食品制造業、(可以跟客人介紹去日本、韓國買到的很多小吃、海產品,[為漁村做鋪墊]都是青島這邊做出來的,很多確實如此,例如日本的卡樂B蝦條)玩具制造業和仿真首飾制造業。他們在這開廠的原因很簡單,開廠的租金便宜,勞動力便宜,原材料便宜,運輸方便。由于韓國人在青島特別多,因此韓國餐館、店鋪也就特別多。
談起青島的輕工業,大家您知道的有哪些呢?海爾,青島啤酒,還有……如今的青島已形成了電子通訊、信息家電、化工橡膠、飲料食品、汽車船舶、服裝服飾等支柱產業。在青島的家電品牌有海爾,海信,澳柯瑪,其中的海爾是中國家電中的NO.1,它的名牌資產評估等于青島啤酒的三倍。海信是國內家電的一類品牌,而澳柯瑪則占據著冰柜市場霸主的地位。(海爾、青啤可作單獨的專題來介紹)
青島這個海濱城市,海是它永遠的主題。青島擁有25個海洋科研、教育以及管理機構,全國重點綜合性海洋高等學府中國海洋大學,擁有中國國內一半以上的海洋科技人才,是一座集海洋科研、國際學術交流和人才培養為一體的東方海洋科學城,擁有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40位。
青島港是優良的深水不凍港,擁有集裝箱、礦石、原油和煤炭碼頭,有通往450多個港口的97條國際航線。礦石吞吐量6400萬噸,列中國第一位,口岸外向度,列中國第一位。在這里,問大家一個問題,您知道中國的海拔是以哪里為標準、為原點嗎?青島港的一號碼頭測潮井的水平面,就是我國的海拔原點。現在在銀海俱樂部有這個觀賞點。
作為第29屆奧運帆船比賽舉辦城市,突出“新青島、新奧運”的主題,充分體現“綠色奧運、人文奧運”的理念,充分利用青島“山、海、城”渾然一體,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城市特點,做足海上運動的文章,將青島建成“帆船之都”青島20xx年奧帆賽地位于全市政治、文化、商貿中心的浮山灣畔,陸地規劃45公頃,擬建設項目包括:國家帆船運動培訓基地、奧運村、運動員中心,賽船停泊區、新聞中心、國際豪華游輪碼頭、國際會議中心、五星級國際旅游度假酒店、國際游艇俱樂部、海濱商業旅游休閑中心。
為了搶得奧運商機,島城不少酒店紛紛擴容。海景花園的新海景樓則是按照白金五星級建造,從建筑設計、室內裝飾設計及室內外燈光設計均聘請了世界一流的設計師。海景花園酒店現已有六成被外賓預訂(奧運會期間的),香格里拉已有三成被預訂。(青島目前的星級酒店140多家,五星級的6家,四星級的近20家)
我們現在所在的這條街,叫“香港路”,是青島由東到西的主干道路。青島的街道很有特點,第一,是以我們國家政區的名稱命名的,比如說:湖北路、江西路、廣東路、新疆路……這樣做,本地人不知不覺之中,已對我們國家政區的名了如執掌,而外省人來到青島,看到以自己家鄉命名的街道會特別的親切。第二,青島市區的街道幾乎沒有一條是正南正北的(只有一條叫蘭山路,只有短短幾百米)。第三,青島的街道上很少有自行車,主要的交通工具是大的BUS和小的TAIX,如今私家車也成了主流。后倆個特點的原因在于青島市是按照彎彎曲曲的海岸線建設的,環山路、上坡路比較多。
在香港路上由東向西行駛,當我們到達前方的路口時(海天大酒店的路口),大家請注意一下,這個路口就是老城區和新城區的分界。您可以對比一下,建筑物的風格有什么變化。康有為先生曾經贊美青島用了八個字,“紅瓦、綠樹、碧海、藍天”,這就是對青島最好的寫照,而我們身處老城區的時候,這周圍的景色就是對這八個字最好的詮釋。(途徑中山公園)…..青島的市樹是雪松,青島的市花是山茶花。
青島人最喜歡的四件事:哈啤酒,洗海澡,吃嘎啦(蛤蜊),泡小曼(看青島的姑娘漂亮)。(講解啤酒,如需加點,借題發揮)吃蛤蜊是指青島的海鮮,借題發揮,加海鮮。
海路空看青島……..不一一概述了,很多帖子都有介紹。
另外,青島的節日也很豐富,可自己搜集以作添加。
很多國外的客人問我,大連美嗎?它與青島相比如何?我說,大連很美,是一個很干凈、現代化、有著異國風情的城市。而青島的美,是多姿多彩的,有著童話般的世界(例如迎賓館),在小青島上欣賞老城的高低起伏,怎么看都像東歐,像童話發生的地方。在七八月的雨季,潮濕的街道,煙雨蒙蒙中的行人,襯托著那精美的建筑,既可以獨自享受這份凄迷和浪漫,又有種想和朋友小酌一杯的欲望。夜晚,寂靜的街道上灑落著橙色的燈光,那種美是一個過客很多年后都縈繞在心頭的。(香格里拉的明信片就是煙雨迷蒙的青島)
四月的櫻花,又讓這個城市平添了許多的優雅與浪漫。陳奕迅的“富士山下”縈繞在耳邊。在櫻花綻放的季節,老人、孩子、夫妻和青春盎然的少男少女們,攜手在櫻花樹下,歡聲笑語,留下青春和美的一個個瞬間......
城市概況導游詞 篇4
我們的第一個目標就是上海水族館.上海水族館的大小是亞洲第1,世界第2的,它就坐落在"東方明珠塔的附近.我們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了上海水族館.
水族館屋頂的外行形就像一只展翅欲飛的老鷹,又像新月一樣兩頭高高翹起.也許是因為比較有名,還有好多個外國人,帶著小孩來這里參觀.
剛剛買好了票,我和弟弟妹妹就一溜煙地跑上了樓梯,開始參觀了.我們地第一個參觀的對相象就是那可愛的娃娃魚.那條娃娃魚懶懶地浮在水面上,就像死了一樣.聽工作人員說,這條娃娃魚很懶,在半個小時前,還在游來游去,現在就開始睡大覺了.我觀察了一下,發現它的身上有一塊一塊的斑,大概和大拇指的指甲蓋那么大,它的眼睛特別小,只有幾粒的大小.這條娃娃魚的身體很長,大約有1米左右.它可不跟其他魚一樣,只有尾巴,它還有四條短短的腿,因為它是兩息棲動物呀!
我們又穿過了海底隧道,就像真的潛入了深海一樣.在隧道上,總會有一條又一條的魚游過,每一條都是那樣威風凜凜,就像在為自己做無聲廣告.
走著走著,就來到了"極地世界",在極地世界里,有大搖大擺的小企鵝.它們個個挺著又大又白的肚皮,昂首挺胸,就像打了勝仗的將軍,神氣極了;它們又像一位位紳士,穿著黑色的燕尾服,帥得不得了.其中,有一只小企鵝最為可愛,它那圓溜溜的眼睛就像
(閃亮的黑寶石,嵌在它那張可愛的小臉上,更加討人喜歡.它一直都在水里游來游去,有時還會沿著玻璃游,向我們靠近一些,用那好奇的目光注視著我們.
我們還看到了電鰻,"千手觀音",揚子鄂,老壽星大海龜……
現在,已經有許多動物已經消失或正在消失,我們要好好保護它們,不要讓他們在未來的世界沒了蹤影!
城市概況導游詞 篇5
漠河,又稱墨河,據說是因河水黑如墨而得名。漠河位于我國最北端,隸屬于黑龍江大興安嶺地區,東臨塔河,西南接內蒙古額爾古東臨塔河,西南接內蒙古額爾古納左、右兩旗,北至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與俄羅斯阿穆爾州、赤塔州隔江相望。由于地理位置獨特,資源豐富,天象奇特,有“金雞冠上之璀燦明珠”的美譽。
到漠河是傍晚,落日的余輝占據著這個邊陲小城的建筑與人流,使人看上去有種靜謚的感覺。忙碌了一天的人們緊蹬著自行車,行色匆匆。街道兩旁新栽下的樺樹還沒有長成材,有幾處過火林木還完整保存著,為的是讓人們不要忘記那段難忘的經歷。
小城漠河是在1987年那場特大森林火災中毀于一旦的,那時我每晚守著電視看新聞聯播。那時的漠河是神秘的。后來,一位曾參加過那次滅火的朋友告訴我:有位級別很高的礦長路過有火情的林區,吉普車被指揮部就地征用,礦長和秘書也被編入撲火隊伍。事后才知道該礦長是“三八式”的老干部,還是省人大代表,但他一點怨言也沒有,他理解“救火如救命”的林區規矩。還有一次,朋友所在的滅火部隊迷路了,偏離了大部隊幾百里路遠。這時來了一架軍用直升飛機,人們手拉手排成一隊“一”字型,飛機就設法指路。如果是需要救援物資,可以手拉手圍成一個“0”型,飛機就會空投干糧、水壺、軍大衣和簡易帳蓬,以解燃眉之急。后來知道,那次的大火,把漠河燒得只剩下一片瓦礫。
城市概況導游詞 篇6
日照,因“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地處東經118o35′-119o39’,北緯35o04′-36o02′,在山東半島南翼,東臨黃海與日本、韓國隔海相望,西接沂蒙老區臨沂,南與江蘇省贛榆縣接壤,北與青島市、濰坊市毗鄰,處在國家重點開發建設的沿海主軸線和日(照)西(安)線經濟帶的交匯處上,既是魯南地區的直接出海口,又是亞太經濟和歐洲經濟的重要結合點,在發展旅游經濟方面有著突出的區位優勢。現轄東港區、五蓮縣、莒縣、嵐山辦事處和日照開發區、山海天(省級)旅游度假區,總面積5310平方公里,總人口278萬。
日照市處在我國南北方地理分界線附近,氣候宜人,四季分明,雨熱同季;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東部屬暖濕潤季風區大陸性氣候,西部屬溫暖帶季風區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12.5oC。無霜期210天,全年平均日照2540小時,降水量916毫米。交通發達,集海運、鐵路、公路于一身。有日照、嵐山兩個一類開放港口,有兩個10萬噸級煤炭專用泊位,19個5000-25000噸級雜貨泊位,一個50000噸級液體化工品泊位,年吞吐能力210萬噸。同時交通十分便捷。過境的204、206國道縱貫南北,泰(安)石(臼)、嵐(山)兗(州)公路和日(照)竹(園)高速公路、日(照)荷(澤)鐵路復線、嵐(山)坪(上)鐵路橫貫東西。以日竹、同三日照段高速公路、兗石鐵路復線、藍新鐵路日照段建設為標志的大交通格局已經形成。
日照離青島、連云港、臨沂、濰坊空港都在160公里以內,且路況良好。日照現已開通了到達北京的特別快車和到達鄭州、濟南、臨沂的旅客列車,現在正努力爭取開通西安、上海、哈爾濱等直達列車。與北京、西安、上海、南京、天津、蘇州、杭州、濟南、開封等全國主要城市和省內各地市都對開了旅客班車,進出便捷。
日照市名勝古跡較多,主要有兩城遺址、東海峪遺址、堯王城遺址、丹土遺址、陵陽河遺址、齊長城遺址、莒國故城、劉勰故居、定林寺。市內主要景區有魯南海濱國家森林公園、海濱燈塔風景區、萬平口海濱旅游區、河山日照巨書、日照港、五蓮山、九仙山、浮來山、莒縣博物館、阿掖山、四大海水浴場。
日照有珍貴海產品西施舌、烏魚蛋、文蛤、扇貝、蝦米;京冬菜、日照醇、久負盛名;莒縣屏風掛扇、日照石刻、日照黑陶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日照花生、蘋果、板栗、日照青茶、銀杏茶等產品已走出國門,銷往世界各地。
日照市旅游資源得天獨厚,海、山、古、林四大資源優勢互補,經每年組織旅游系統人員參加大型國內、國際旅游交易會進行促銷宣傳,近幾年內陸地區來日照旅游、度假、觀光的游客不斷增多,特別是日照至北京、日照至新鄉旅客列車開通后,方便了旅客,擴大了客源市場。今年夏季還專門開通了鄭州至日照的周末旅游專列,使日照的旅游更躍、旺盛,每年接待量均在10萬人次以上。
城市概況導游詞 篇7
山東省地處中國東部、黃河下游,東臨渤海、黃海,與朝鮮半島、日本列島隔海相望。
山東東部海岸線上,分布著風光綺麗的海濱城市:青島被譽為“黃海明珠”,前海風光獨具魅力,嶗山為道教勝地,古跡眾多。“魚果之鄉”煙臺,“人間仙境”蓬萊閣,“海濱花園”威海,景色秀麗,氣候宜人。
山東的文明史可以上溯到5000多年前,是中華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在山東,發現了中國最早的文字--“大汶口陶文”和鄒縣丁公村“龍山陶書”,發掘出了中國最早的城邦--“城子崖龍山古城”,擁有中國現存最古老的長城--齊長城。這里還是陶瓷和絲綢的發源地之一。
山東的旅游可以分為六條特色線路:濟南、泰安、曲阜延伸到鄒城的“山水圣人”旅游區(曲阜圣地之旅);以青島、煙臺、威海為一體的海濱旅游區;以濰坊市區為中心,以風箏、楊家埠木版年畫、民俗風情為主體的民俗旅游區;以淄博齊國故城、殉馬坑、蒲松齡故居為主體的齊文化旅游區;以黃河入海奇觀和原始風貌為特征的東營黃河口旅游區;以水滸故事為主線,梁山、陽谷為重點的“水滸”旅游線。
城市概況導游詞 篇8
我興致勃勃地來到校門口等待,你問我等什么,當然是等出發向上海的車了!這次去上海的活動是學校的“白小筆行”組織的,目的當然是是為了提高同學們的寫作能力了。左等右等,車終于來了,我們不緊不慢地排著隊上車,向那繁華的上海出發。夢幻的“七色彩虹”車子開過舟山跨海大橋,來到了杭州灣跨海大橋。一上大橋,就有細心的同學發現在大橋的兩側有著紅色的欄桿。導游小夏阿姨趁著這機會開始為我們解說:“杭州灣大橋全長35千米,是小朋友們最喜歡的大橋之一。”小夏阿姨故意要吊起我們的胃口,停下了話語,果然,她的這招成功了。“為什么啊,小夏阿姨?”她這才把答案揭曉:“這杭州灣大橋啊,還有另一個名稱——‘七色彩虹’。每隔5千米,橋側面的護欄就會換一種顏色,而且還是按照彩虹的顏色排列的,赤橙黃綠青藍紫!”
不久之后,果然換成了橙色!高聳入云的東方明珠塔當天下午,我們來到了上海的標志性建筑——東方明珠電視塔。它高467。9米,是亞洲第一、世界第三高塔。在東方明珠塔的大廳,我們乘上了高速豪華電梯,僅40秒就把我們送到了263米的觀光層。那是一個360度的觀光層,把塔周圍的景物盡收眼底。走過觀光層,來到了259米處的玻璃走廊。我腳下踩著透明的玻璃,仿佛在高空中行走,一不留神就會掉下去。My god!這是200多米啊!要是掉下去,不摔死才怪哩!一想到這些,我不由得走出了這玻璃走廊。
之后,我們又來到大廳,進入了上海城市歷史發展陳列館,那里頭的一座座蠟像,仿佛真人一般,每一個細節都細細雕琢過。“千變萬化”的上海科技館第二天,我們來到了上海科技館。第一個進去的展區就是在一層的“動物世界”。里面有各式各樣的動物,有的還時不時地“叫”兩聲,十分逼真。剛走出“動物世界”,又來到了“蜘蛛展”,門口就有一只大蜘蛛,里面更是有吊在半空中的,還會上下的移動。走出蜘蛛展,我們又回到了一層,進入了“熱帶雨林”,一進去就能聽到“嘩啦啦”的水聲,里頭更是有“蛇”、“螳螂”等動物。之后,我們又來到了二層,隊伍行走的速度真讓我應接不暇。剛走出“機器人時代”就進入了“信息時代”,走出“信息時代”又立刻進入了“地球家園”,就仿佛進入了一個千變萬化的世界。我們又去了三層,一一觀賞了“探索之光”、“人與健康”、“宇航天地”3個展區,又是那種千變萬化的感覺,讓我不及細細觀賞這一個個奇妙的“世界”。倉促的離開中午,草草吃完中飯,就上車準備離開了,不然回到家就要“三更半夜”了。我們離開之前,還每人買了一個“海寶”帶回家,當作這次旅行的紀念品。就這樣,我們離開了這座美麗的城市。
城市概況導游詞 篇9
大覺寺位于江蘇省宜興市橫山水庫東側,雞龍山岕,周邊資源優越,依山傍水,形成獨特的地域景觀特色,是現代與古文化的結合,具有仿古的江南建筑風格,通過佛教文化的引入,傳播佛教思想。
宜興大覺寺,為禪宗臨濟宗道場。始建于南宋咸淳(1265—1274)年間,由志甯(寧)禪師首建,至今約七百多年,歷代迭有興替。
清乾隆年間(1735~1796),寺名為“集賢山大覺院”。
清道光年間(1820—1850),更名為“白塔山大覺禪院”。
近代《宜興縣志》記載,寺名為“元上鄉白塔山大覺寺”。
民國初年,由臨濟宗第四十七代弟子志開上人擔任住持。
1938年,星云大師在南京棲霞寺禮志開上人為師,成為臨濟宗第四十八代傳人。
大覺寺在期間被毀,____年開始重建,____年底基本完成。包括山門、山門大道、十八羅漢、佛陀行化圖、大雄寶殿、東禪樓、西凈樓、風雨走廊及中間的菩提廣場、成佛大道等,總面積約42,500平方米。
重建之路
1920年,志開上人出任監院。1938午,悟徹今覺(即佛光山開山宗長星云大師)在此出家。后值戰亂時期,軍閥、日軍侵占,地方不寧,1947年與師兄今觀法師返回主持寺務,大師兼任白塔國小校長。1949年解放后歷經,佛寺無存。1989年,大師由臺返國弘法探親之時,回到宜興祖庭禮祖。眼見片瓦無存,不禁興嘆:“當盡復興祖庭之志。”
后來獲得江蘇省宗教局翁振進局長建議恢復祖庭,無錫、宜興諸位領導,宜興佛教協會等均一致贊成。____年午5月10日宜興市政府批文同意,于西渚鎮橫山村王飛嶺岕“云湖”之濱建立新寺址,占地二千余畝,依山傍水,翠竹環繞。
__20__年6月佛光山派遣慧倫法師、慧是法師前來,展開籌建工作,____年10月14日奠基開工。時有東北諸青年發心于大師座下披剃出家,法名慧方法師、慧品法師、慧有法師、慧宇法師、慧常法師等五人,分別在浙江寧波雪寶寺、江蘇泰州光孝寺、廣東深圳弘法寺等道場受具足戒后,參與開山重建工作。本山心定、心培、慈惠、慈容、妙士等法師及蕭碧霞師姑,多次前來探勘指導。
__20__年3月,宜興市宗教局發放宗教活動場所登記證,完成寺廟登記,由南京佛教協會會長、棲霞山住持隆相和尚擔任住持:同時獲得全世界佛光人群策群力協助,共同認定為“佛光祖庭”。
同年5月20日,第一期工程完工。有觀音殿、大覺寮、美術館、滴水坊、客堂、齋堂,另有客房數十間。先后并由當地政府斥資完成佛光路、佛光香林路,以及高速公路鯨塘交流道連接快速道路直通本寺,方便地方往來交通。
____年午10月26日奉行第一期工程觀音殿落成陽光暨第二期工程奠基儀式。
希望大覺寺之復建,有助于社合道德成長,人心凈化云爾。
城市概況導游詞 篇10
龍背山森林公園位于宜興城區南側,占地550公頃,園內丘陵起伏,植被茂密。公園于20__年著手建設,已投入資金3億元,各項基礎設施已經到位。文峰塔、歷史名人館、科教名人館、藝術名人館等一大批景點已建成開放。園內上萬平方米草坪綠意盎然;桂花園、杜鵑園、薔薇園鑲嵌于青松翠竹間,而巖碧飛瀑,硯池碧波和茂林修竹,常使游客流連忘返。龍背山森林公園是滬、寧、杭地區最大的城區生態公園,每年接待國內外游客50余萬人次。
龍背山森林公園分歷史文化區、植物園區、游樂園區、休閑娛樂區四個大的游覽區域,是華東地區規模最大的城中森林公園。穿過巍峨的龍背山森林公園牌坊,在花團錦簇的百余米花圃廊引導下,首先印入眼簾的是一組規模宏大氣勢不凡的人造瀑布,這組瀑布由高5米,長178米的四組瀑布群組成。站在瀑布前,聽嘩啦嘩啦聲聲不絕于耳的瀑布轟鳴,看飛流串珠水流洶涌而下所形成的動人心魄壯觀景象,游客不得不驚嘆這都市喧囂中竟會營造出如此這般難得的景觀。
乘坐環保電瓶車瀏覽一下公園的生態環境,也不失為一件美事。公園總面積5.5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95%,是山丘型自然風景區。公園區內丘陵起伏,植被茂密,古木參天;修竹婆娑,層巒疊嶂,林壑優美;蒼松翠竹濃蔭蔽日,潭池溪澗碧水清冽,它以獨特的成因和優越的地理條件造就了群山疊翠,以一流的生態資源形成了山水風光,以悠久歷史和優越的地理環境積淀著豐富的人文景觀,硯池、雙龍潭、梅影潭、鏡池、鳳池、綴星池等十數個潭池遍布公園各處,終年泉水淙淙,晶瑩泉水匯聚成潭池,散布山間谷底。整個龍背山森林公園,湖光山色輝映,亭臺樓閣交互,天然植被茂密,生態環境優良,一年四季溢彩流香。
景區特色
花園
公園的桂花園中種植了金桂、銀桂、丹桂、四季桂等多種桂花名種;杜鵑園內則種植了中鵑、西鵑、臺鵑、日本鵑等幾十個品種;薔薇園也品類繁多,引人入勝。幾個特色花卉園其規模都在百畝左右,各園四季有花,次第花開,花團錦簇,可謂芳香四溢。園內蜂鳴蝶舞,鳥語花香。此外,園內還有桃園、梨園、板栗園、茶園等,連片種植,頗具規模。游客可入園采摘果實,亦可自己動手采茶制茶品茶,體味農家之樂趣。漫步于公園內,能感受到連空氣中都氤氳著花草的芳香。
名人館
科教名人館,歷史名人館,藝術名人館“三館”集中展示了宜興自古至今各界名人,它們不僅是龍背山森林公園的文化游覽處,也是陶都宜興人文薈萃、人才輩出的一個歷史縮影。宜興人杰地靈,物華天寶,歷朝名公巨卿,鴻儒碩彥數不勝數。他們在繽紛的歷史舞臺上,施展文治武功,安邦定國的才智與抱負。宜興古代舉業興盛,進士385名,舉人920人,其中狀元4名,榜眼5名,探花1名。宜興人富有智慧和才干,共出宰相10名,將軍7名。狀元廳,將軍廳,進士廳,群賢廳和僑寓廳等等特色參觀廳,其中的名人事跡、故事和傳說實在不枚勝舉,許多杰出人物更是名垂青史,光耀千秋,在中國文化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水
龍背山森林公園林壑優美,蒼松翠竹濃蔭蔽日,潭、池、溪、澗,碧水清冽,文化積淀十分豐厚。昔時,晉周孝侯在此射南山之虎,留下射虎亭、流杯橋;唐代宰相陸希聲嘗來石亭探梅,揮毫賦詩,寄暢情懷;宋岳武穆抗擊金兵,在此筑岳堤,建謝橋;一代戲劇家,明末宰相吳炳于此筑室秉筆,留下《粲花五種》。
其他
龍背山還有義牛、神虎、白螺等眾多的民間傳說和聽秋軒、浮翠亭等名勝古跡。千百年來,多少達官顯宦、文臣雅士將此選作千古長眠之地,與青山碧水長守。公園在規劃建設中,有計劃地恢復一批昔時之景。
游樂園在公園東側,占地七萬余平方米,主題項目有:過山車、大型觀光覽車、阿波羅飛船、攀巖、旱地滑雪場等19個大項目。可滿足老、中、青、少年等不同年齡層次的不同需求,既集驚、奇、險,又富知識性、趣味性,可達健身與娛樂之目的。游樂設施堪稱國內一流、安全、可靠。休閑區在公園深處,傍水依山,茂林修竹,接待面積2500平方米,內設咖啡屋、茶室等。設施一流,可滿足不同層次的消費需求。最妙處是竹林深處的茶吧,或品茗慮思,或朋友暢敘,別有一番情趣。良好的生態環境,濃郁的文化氛圍,富有特色的各種景觀,使得龍背山森林公園成了一座融觀賞、教育、度假、休閑、娛樂和健身為一體的綜合性城中公園。
名稱由來
由來一
龍背山森林公園地處宜興人民路最南端,是一個融陽羨迷人山水風光和人文景觀于一體的綜合性生態休閑娛樂公園。龍背山名字的來歷有兩種說法,一說龍背山原名紅蕩山,是銅官山向東連綿起伏的筱嶺山、龍潭山、滄浦山、梅嶺山等蜿蜒至東氿之濱十多個小山丘的總稱,它猶如一條長長的青龍臥伏在陽羨古城南郊,故稱“龍背山”。
由來二
另有一說是相傳在晉朝,宜興出了一條蛟龍,經常發蛟水禍害百姓,其時,南山出了一只白額猛虎,也常傷人;加上一名惡少周處危害鄉鄰,宜興人稱之為三害。有一年這條蛟龍發了一次特大的蛟(宜興人稱山洪暴發為發蛟),大水一直淹到銅官山腳下,洪水退后,留下兩個大水塘,各有三畝地左右大,久旱不涸,終年不竭,據傳是蛟龍的兩只前爪抓出來的。后來,蛟龍和猛虎被周處斬殺了,但這一帶蜿蜒起伏的山岡形似蛟龍伏著的背脊,故稱“龍背山”。
文化景點
聽秋軒
聽秋軒,位于宜興城南門外龍背山麓顯親寺內。元代至正元年(1341年)僧方厓建。元代著名畫家、詩人柯九思有《聽秋軒》詩云:“清池蔭密竹,幽鳥語嚶嚀;夜靜天籟作,白露下泠泠;試問軒中士,喧然果何聽;無作亦無止,虛空動性靈。”至正十六年(1356年)兵毀。明代萬歷二十八年(1600年)邑人吳正志(官至光祿寺丞、江西湖西道僉事)重建“聽秋軒”。天啟七年(1627年),僧真誠募資重修。崇禎九年(1636年)捐金浚放生池,邑人曹應秩(官河南兵備道)為記。楹聯:(上)虛檻招云集;(下)風廊倚水清。
西石亭
西石亭,一名西亭埠、石亭埠、梅花塢、復古亭。位于宜興城南龍背山區。此地昔產蘇梅,枝桿奇古。唐代昭宗時,宰相陸希聲曾于此賞梅,并賦有《梅花塢》詩云:“凍蕊凝香雪艷新,小山深塢伴幽人;知君有意凌寒色,羞共千花一樣春。”至明代,邑人吳仕(四川參政)復購地植梅,建別業而居,筑亭稱“西石亭”。
楹聯:(上)梅萼破香知臘近;(下)柳梢含綠認春歸。
射虎亭
射虎亭,位于宜興城南龍背山區一山崗。此地俗稱“老虎墩”,晉代征西將軍周處射白額虎于此。相傳古時龍背山區山高林密,為虎狼出沒之所,尤其是白額猛虎,屢傷人畜,危害百姓。周處決心射殺猛虎,為民除害。一天,他背弓囊矢,來到此墩密林深處。一會兒,那吊睛白額虎嘯風而至。周處不慌不忙,滿弓疾箭,一箭即中白額虎咽喉,為民除卻一害。地方人士便在墩上建“射虎亭”,以資紀念。
楹聯:(上)射虎亭荒風自烈;(下)斬蛟橋在水仍流。
含清亭
明代宰相徐溥入閣拜相,歷經景泰至弘治四朝,被尊為“四朝元老”。在其故里龍背山麓溪隱村建有徐大宗祠(現為江蘇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祠內有“含清樓”、“歸樂堂”、“世德堂”等,均含怡養和忠孝之義。今為紀念徐溥,故將此亭命名為“含清亭”。
楹聯:(上)龍在水長碧;(下)雨開山更鮮。
浮翠亭
浮翠亭,位于原法藏寺前,建于宋英宗治平年間(1065-1067),久廢。今在此重建。
楹聯:(上)碧紗籠罩層層翠;(下)紫竹支持疊疊霞。
頤山亭
吳仕,字克學,號頤山,明正德九年(1541年)進士,官至四川參政。因憤于奸相嚴嵩當道,辭官回鄉,隱居龍背山區,購地植梅,筑亭梅園小溪之間。今于此復建“頤山亭”。
楹聯:(上)艷若桃花映村塢(下)隔水楓林繞岸明。
漁隱亭
龍背山北麓溪隱村,為明代宰相徐溥故里。其父徐琳,人稱漁隱公,嘗捐資重修承云塔旁之福源禪寺。今筑“漁隱亭”,以資紀念。
楹聯:(上)水寒深見石;(下)松晚靜聞風。
粲花路
南明宰相、著名戲劇家吳炳(1595-1648年)曾在龍背山北麓五云莊筑廬安居,潛心編撰《綠牡丹》、《畫中人》、《西園記》、《情郵記》、《療妒羹》五個劇本,合稱《粲花五種》,故其宅第稱“粲花別墅”,久廢。今將此園內主要通道命名“粲花路”,以資紀念。
流杯橋
流杯橋,位于石亭埠、水月庵東,一小石梁橫跨澗上,靠近射虎亭的南山坡下。相傳晉時周處入南山射虎除害,回歸途中,至龍背山腳下時,父老們已在澗橋畔迎接,為他置酒慶賀。周處性情豪爽,舉杯暢飲,盡興之際,順手擲杯于澗,望著此杯隨水自東向西漂流而去。后人便稱此橋為“流杯橋”。
顯親橋
此處原有顯親寺。顯親寺原名光孝寺,宋代靖國元年(1101年)皇上賜額“顯親寺”。明代正統年間改名“鎮邑寺”。1927年宜興農民秋收暴動的指揮所曾設在“顯親寺”,抗戰時遭日軍焚毀。故此橋定名“顯親橋”,以資紀念。
雙楠橋
這里,在宋代有“雙楠軒”,為名士慕容輝別業。一日,蘇東坡于慕容輝家作客,見門前有兩株古楠木,冠如華蓋,便題額“雙楠軒”,并賦《雙楠軒》詩云:“南軒前頭兩佳木,先生撫玩常不足;尤愛薰風五月初,白銀花開光照屋。”故此橋命名“雙楠橋”。
承云橋
龍背山區之瑞云山,昔有承云塔,建于明萬歷三十五年(1607年),高九層。清順治九年(1652年)重九日,有少年攜酒登高,失火延燒至頂,然木毀而磚墻尚存,其形如故。后塔盡毀,塔基猶存。故此橋以“承云”命名。
善行橋
與龍背山緊緊相連的銅官山頂峰有善行洞。洞周盛開杜鵑,花朵碩大鮮妍,花瓣且有淚點,異于他處,實屬佳木,為宜興古時三大名花之一。今園內亦辟有杜鵑園,故此橋命名“善行橋”。
文峰塔
陶都宜興龍背山上樹起了一座108米高的文峰塔,成了宜興的一個引人注目的新景觀。它是宜興這個“教授之鄉”的歷史文化傳統的縮影和標志。文峰塔原名承云塔,承云塔在縣東南五里萬歷三十五年建堪輿家謂異峰起科名大盛后果如其言順治九年重九日有少年攜酒登高失火延燒屈曲至頂然木毀而磚石尚存其形如故。意思是說,承云塔在宜興縣城東南五里處,明代萬歷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建造。風水先生說,從八卦看,這里風水很好,建造這座塔以后,宜興參加科舉考試和中舉的人會越來越盛。果然如此。清順治九年(公元1652年)重陽節,有少年帶了酒登高,不慎失火,塔內木結構全毀,而磚石尚存,外形與原來的一樣。
蝶緣館
龍背山森林公園于____年10月1日開放蝶緣館,其中有上百種形態各異的蝴蝶標本,來自不同國內外地區,極其珍稀,美麗至極,有時還開展蝴蝶放飛活動,游客可以親自買蝴蝶放飛,成千上萬,羨煞他人。
城市概況導游詞 篇11
無錫,簡稱“錫”,古稱梁溪、金匱,被譽為“太湖明珠”,位于江蘇省南部,長江三角洲平原腹地,太湖流域的交通中樞,北倚長江,南瀕太湖,東接蘇州,西連常州,京杭大運河從中穿過;運河絕版地、江南水弄堂就位于無錫。無錫自古就是我國著名的魚米之鄉、中國四大米市之一。無錫同時也是一座繁華的現代化城市,中國民族工業的發源地之一,素有布碼頭、錢碼頭、小上海之稱。無錫地處太湖之濱,風景絕美秀麗,歷史千年悠長,是在江南蒙蒙煙雨中孕育出的一顆璀璨的太湖明珠,具有豐富而優越的自然風光和厚重而悠長的歷史文化。[1]“太湖佳絕處,畢竟在黿頭”正是詩人郭沫若用來形容江南名城無錫美麗風景的。
無錫是江南文明發源地之一,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朝末年。
公元前11世紀末,周太王的長子泰伯為讓王位于三弟季歷,偕二弟仲雍,東奔江南,定居梅里(現無錫梅村),筑城立國,自號“勾吳”。今無錫有泰伯殿堂。周滅商后,因泰伯無子,周武王追封仲雍的五世孫周章為吳君,建吳國。武王滅紂,分封泰伯的后裔周章少子為安陽侯,今惠山區陽山又名安陽山。
周元王三年(前473年),越滅吳,無錫屬越國。周顯王三十五年(前334年),楚滅越,無錫屬楚國。
秦始皇統一六國,派王翦駐守無錫縣。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0xx年),秦滅楚,置會稽郡,無錫屬之。漢高祖五年(前220xx年)始置無錫縣,屬會稽郡。
新始建國元年(9年)改名為有錫縣,東漢建武元年(20xx年)復置無錫縣。三國時,分無錫縣以西為屯田,置毗陵典農校尉。
西晉太康元年(280年)復置無錫縣,屬毗陵郡(常州府)。
六朝時期,無錫治湖筑圩,水利設施大量興建,農業耕作技術提高,商業貿易開始形成。京杭大運河開通后,無錫河道中“商旅往返,船乘不絕”。
唐代無錫屬江南道的江南東道。無錫農業發展為耕、耙、耖配套的耕作技術,形成稻麥兩熟制,太湖周圍卑濕之地改造成河渠縱橫、湖塘棋布、排灌結合的水網系統,養蠶業發達。城中金銀、彩帛、煙酒、油醬、食米等作坊錯雜開設。
宋代無錫屬于兩浙路常州,南宋時兩浙路分為東西,無錫隸屬于兩浙西路常州。
元元貞元年(1295年)升無錫為州,屬江浙行中書省常州路。
明洪武元年(1368年)又降州為縣,屬中書省常州府。明清時期,無錫社會生產力得到較快的發展,逐步形成了江南有名的米市、布碼頭。至清代中葉,無錫家庭棉織業年產土布300萬匹,占全國棉布產量的6.7%。
清雍正二年(1720xx年),分無錫為無錫、金匱兩縣,同城而治,均屬常州府。宣統三年(),推翻清朝統治,錫金軍政分府成立于原金匱縣屬,轄原無錫、金匱兩縣;同年5月,撤銷錫金軍政分府。
民國元年()錫、金兩縣合并復稱無錫縣,屬蘇常道。民國20xx年(),廢蘇常道,無錫縣直屬江蘇省。
民國23~20xx年(1934~1937年),為無錫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駐地。抗日戰爭期間,無錫四鄉先后建立中共領導的錫北、錫東、太湖、武南、澄西等抗日民主政權。民國38年(1949年)4月23日無錫解放,分無錫為無錫市、無錫縣,市、縣同城,無錫市屬蘇南人民行政公署。
1953年建江蘇省,無錫市為省轄市;無錫縣屬先后多次變化,曾經屬常州專區、無錫市、蘇州專區管轄。
無錫市區于1958年6月基本形成了4區格局,即崇安、南長、北塘3城區和1個郊區。1958年8月25日,蘇州專區的無錫縣劃歸無錫市領導。
無錫市市徽1962年,無錫縣劃歸蘇州專區。
1981年,無錫市列為全國15個經濟中心城市之一。
1983年3 月,實行市管縣體制,原屬蘇州地區的無錫縣、江陰縣與原屬鎮江地區的宜興縣劃為無錫市管轄。1984年,國務院批準無錫市為首批“較大的市”之一。1985年,無錫市被國務院確定為長江三角洲沿海經濟開放區開放城市。
1987年起,經國務院批準,先后撤銷江陰、宜興縣,改設江陰(1987年4月)、宜興市(1988年3月)。1988年在馬山鎮包括馬圩地區設立馬山區。1995年6月,撤銷無錫縣,以其原轄區域設立錫山市。
1995年3月,無錫市市區和無錫縣行政區劃進行部分調整,組建無錫新區。郊區旺莊鄉,無錫縣碩放鎮和坊前、新安、梅村3鎮的19個行政村,連同無錫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無錫新加坡工業園,構成無錫新區。
20xx年12月,撤銷錫山市,設立錫山區和惠山區;撤銷馬山區,將馬山區的行政區域和錫山市的部分鎮(9個)并入無錫市郊區,并將郊區更名為濱湖區。
城市概況導游詞 篇12
各位游客大家好,很高興能有此緣分與各位一同游覽青島的美景。
我是來自中國旅行社的導游,,大家可以叫我小X。這位是今天負責帶大家到達個景點的司機,王師傅。在今天的行程中,如果您有什么問題和要求,都可以盡管的提出來,我會盡力為大家解決的。
今天的第一站我們來到的是具有青島象征的棧橋;第二站是有著“萬國建筑博覽會”之稱的八大關建筑群;最后一站是青島市著名的新城市廣場——五四廣場。
希望本次的青島一日游可以圓滿的結束,為您帶來快樂,在開心之余還可以了解青島感受青島。
青島概況
青島位于山東半島南部,東南瀕臨黃海,西北連接內陸,背倚奇峰嶗山,環抱“內海”膠州灣,東與朝鮮、韓國、日本隔海相望,全市總面積為10654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為1471平方公里,青島市轄市南、市北、李滄、嶗山、黃島、城陽6個區和即墨、膠州、平度、萊西4個縣級市。截止20__年底,全市戶籍總人口為871。51萬,其中,市區人口277。09萬。
青島雖然屬溫帶季風性氣候,但“三面滄海一面山”的獨特地理格局,卻使青島又具有鮮明的海洋性氣候特點。這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氣溫12。7攝氏度,一年中最熱的8月,平均氣溫25。3攝氏度,最冷的1月份,平均氣溫-0。5攝氏度。
青島的歷史既古老又年輕。
為什么說它古老呢?因為早在五六千年前,東夷先生就在這里繁衍生息,并創造了燦爛的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和東岳石文化。著名方士徐福帶數千名童男童女出海尋找長生不老藥,此次較早的大規模航海探險活動,使青島的瑯琊臺稱為中國航海文化的發源地之一。
說青島的歷史年輕。青島地區昔稱膠澳。1891年建置。1897年德國強占,1914年日本取代德國進行殖民統治。1919年,由于青島主權問題,引發了著名的“五四運動”。1922年10月10日,北洋政府收回膠澳,開為商埠;1929年4月,南京國民黨政府接管,同年7月設青島特別市;1930年改稱為青島市。1938年1月,日本再次侵占青島。1945年9月,國民黨政府接收青島,仍為特別市。1949年6月2日,青島解放,改屬山東省省轄市。1981年被列為全國15個經濟中心城市之一;1984年4月,被列為全國14個進一步對外開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1986年10月,被國務院正式批準在國家計劃中實行單列,賦予省一級經濟管理權限;1994年2月,被列為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
今天的青島不僅是山東和沿海地區最大的對外經貿、金融、信息中心和對外交通樞紐,而且是中國重要的經濟中心城市、沿海開放城市。20__年,青島實現生產總值6615。6億元。青島目前已形成“二、三、一”的產業發展格局。在第二產業中,青島的輕工、紡織、食品、飲料工業有傳統優勢。隨著工業結構的不斷調整和優化,青島現已成為全國重要的家電電子、汽車機車船舶制造、石油化工、新材料工業基地,家電、電子、石化等六大產業集群。
青島工業積極實施名牌發展戰略,形成了一大批知名品牌,如海爾、青啤等品牌,無愧于“中國品牌之都”的美譽。
青島依海立市、靠海興市,憑借港口、海洋和旅游構筑了青島三大特色經濟。
青島港由青島老港區、黃島油港區、前灣新港區三大港區組成。目前,青島港已與世界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50個港口有貿易往來,被國際港航屆譽為“21世紀的希望之港”。20__年青島港完成港口吞吐量3。5億萬噸;完成集裝箱1201萬標準箱;進口鐵礦石吞吐量居世界港口第一位。
青島市中國海洋科技城,海洋科研力量雄厚。全是擁有25個海洋科研機構和國內著名的綜合性海洋大學——中國海洋大學。青島云集了全國50%以上的海洋科研專家,是國家海洋科研、教育和技術交流中心。20__年7月,國家海洋科學研究中心落戶青島。
青島旅游經濟發達,20__年,青島共接待國內外游客4003。47萬人次,旅游總收入681億元;航空運輸方面,截止2020__年底,青島擁有國內航線96條,國際航線9條,港澳地區航線3條,全年航空旅客吞吐量達到1110萬人次。
青島旅游資源豐富,“海上都市,歐亞風情”是對青島城市風格的典型寫照。西部老市區紅瓦、綠樹、碧海、藍天輝映出青島獨特的城市風貌;東部新市區,浮山灣畔迅速崛起的高層建筑、20__年夏季奧運會帆船帆板比賽場地——浮山灣大型綜合海上運動中心和長達12。8千米的東海路中華文明雕塑長廊,勾畫出現代海濱都市的壯美。青島的市花是月季和山茶,市樹是雪松。這有天柱山摩崖石刻、即墨古城等10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青島是中國環境最好的城市之一。20__年喜獲“中國城市環境奧斯卡”之稱的“中國人居環境獎”第一名,20__年被評為“中國品牌之都”,20__年被評為“中國最具軟實力城市”。
青島有著眾多豐富多彩的節慶活動。青島啤酒節、青島海洋節、青島國際時裝周等有特色的大型節會,每年都吸引著眾多海內外游客,節慶會展等商務旅游已成為青島旅游的重要形式。
現在,這個充滿著生機與活力的城市,正敞開溫暖的懷抱歡迎世界各地的朋友前來旅游觀光。有詩云“青山碧海映紅樓,仿佛人在畫中游,天上人間無覓處,島城美景勝瀛洲。”竟日的青島已如此多嬌,明天的青島將更加美好。
1.漳州城市概況導游詞
2.新疆城市概況導游詞
3.關于南京城市概況導游詞范文
4.重慶概況導游詞
5.南寧概況導游詞
6.廣元概況導游詞
7.山西概況的導游詞
8.南京概況的導游詞
9.新疆導游詞概況
10.寫南京概況導游詞
城市概況導游詞 篇13
日照,因“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享有“東方太陽城”的美譽。作為海濱生態旅游城市,這里有“藍天碧海金沙灘”為代表的優美自然風光,60多公里的金色沙灘,水清、沙細、灘平,可以和美國的夏威夷相媲美,大氣質量、海水質量和淡水質量均保持國家一級一類標準。
日照市已成為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綠化模范城市、國家生態示范區建設試點市,被山東省政府授予“山東省人居環境范例獎”。
近幾年,日照旅游業發展迅速,20xx年全市接待國內外游客1226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65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1.6%和27.7%,旅游業已成為全市的支柱產業。
日照旅游交通便捷,市內公路、鐵路、港口設施完善,四通八達。204、206國道,日東、同三高速公路,荷日、膠新鐵路縱貫市境。每天發往省內外的客車達300余班次,每天都有發往北京、鄭州、濟南的旅客列車,城區公交車已開通30余條線路。日照港為日照第二大煤炭輸出港,也是綜合性大港。1995年3月,日照被確立為新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日照港成為樞紐港。嵐山港是中國目前最大的液體化工碼頭。
日照旅游資源豐富且歷史悠久。日照海、山、古、林兼備。境內一百余公里的海岸線上有64公里的優質沙灘,被有關專家譽為“中國沿海僅存未被污染的黃金海岸”;有奧林匹克水上運動公園、五蓮山風景區、莒縣浮來山風景區、國家海濱森林公園等一批國內外知名的旅游景點;有世界上最大的漢字摩崖石刻—河山“日照”巨書,天下銀杏第一樹—浮來山銀杏樹;江北最大的綠茶基地、最大的毛竹生長帶、最大的野生杜鵑花生長帶也在日照。日照是龍山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境內已發現兩城遺址、陵陽河遺址、丹土遺址、東海峪遺址等;陵陽河遺址出土的原始陶文較甲骨文早了1000多年,堪稱我國文字始祖。莒文化與齊文化、魯文化并稱山東三大文化。日照還是西周時期偉大的軍事家姜尚、南北朝著名文字評論家劉勰、諾貝爾獎獲獎者丁肇中等名人的故里。齊長城遺址、莒國故城、日照港等也都是游客的必游之地。
特色旅游項目眾多。日照依托獨特的旅游資源,開發出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項目。依托海濱優勢,推出了3S(陽光、海水、沙灘)休閑度假游;依托五蓮山、九仙山風景區,推出了生態宗教游;依托浮來山風景區、莒縣博物館推出了莒文化游;依托水上運動基地和萬平口景區,推出了濱海體育游;依托茶博會和茶文化旅游節,推出茶文化旅游;依托沿海漁家村,推出“漁家樂”民俗游,住漁家屋、吃漁家飯、趕海拾貝、乘船撒網,滿足游客的獵奇心理,受到了社會一致好評。
旅游商品琳瑯滿目,日照有三寶:海米、綠茶和黑陶。日照有馳名中外的烏魚蛋、文蛤、西施舌、對蝦、海米等海鮮珍品;有黑陶、農民畫、地毯、石雕、根雕等藝術品;有在國際市場上倍受青睞的抽紗、刺繡、工藝屏風等;日照綠茶正走出國門,展翅欲飛。
旅游服務設施齊備。日照旅游接待功能日益增強,目前全市旅行社達到114家,出租車1316輛,日照星級飯店共有29家,四星級飯店3家,三星級飯店19家,二星級7家。旅游商品、紀念品定點生產單位30余家。
城市概況導游詞 篇14
各位團友:
大家好!也許在座的一些朋友們曾經來過青島,但是我想即使是土生土長的青島人,有時對青島也會感到幾分陌生。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把青島簡單的介紹一下。
青島位于山東半島的南部,膠州灣畔,東南瀕臨黃海,西北連接內陸,與韓國、日本隔海相望。。全市總面積10654平方公里,市區面積1102平方公里。青島市轄市南、市北、四方、李滄、嶗山、黃島、城陽7個區和即墨、膠州、膠南、平度、萊西5個縣級市。截至20xx年我們青島市的總人口為740.9萬余人,市區人口265.43 萬人。
我想大家雖然是剛下飛機,可能就已經感受到青島舒適的氣候了。青島屬于溫帶季風性氣候,又因為青島的地理格局是“三面滄海一面山”,所以青島的氣候又具有顯著的海洋性特點。青島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只有12.3℃,一年中最熱的月份是8月,平均氣溫25.3℃,最冷的月份是1月,平均氣溫-0.9℃。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的良好氣候條件,使青島成為聞名中外的避暑、療養、度假勝地。
各位團友,美麗的青島,古老而又年輕。
說它古老是因為早在五六千年以前,東夷先民就曾在這里繁衍生息,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和東岳石文化。秦始皇統一中國后,曾三次巡視瑯琊臺。并派方士徐福帶領3000童男童女從瑯琊臺出發,去尋找長生不老仙藥。從這段歷史來看,青島的瑯琊臺可以稱得上是中國古代航海文化的發源地。
說它年輕,是因為青島從1891年建置以來到現在只有100多年的歷史。1891年清政府聽從李鴻章的建議,在青島建置。1892年登州總兵章高元率兵移駐青島,就在那時修建了現在青島的象征,位于十景之首的棧橋。1897年德國人看上了青島這塊風水寶地,于是便以“巨野教案”為借口,武力侵占了青島。1898年德國逼迫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膠澳租界體條約》,租期99年。在狡猾的日本見德國在一戰中正打得火熱,根本顧及不了他在中國的勢力范圍,便趁機趕走了德國人,自己侵占了青島。,北洋政府花重金從日本人手中買回了青島的主權。可是日本人貪婪的野心并沒有得到收斂,他們于1938年日本再一次侵占青島。一直到1949年的6月2日,青島才全境解放。
雖然青島有著沉痛的歷史,但是改革開放以來取得了光輝的成就。
城市概況導游詞 篇15
日照市地處中國沿海中段,山東半島南翼,東臨黃海,隔海與日本、韓國相望,北鄰青島。日照風景秀麗,氣候宜人,屬暖溫帶濕潤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2.7℃,年均濕度72%,無霜期223天,年平均日照2533小時,年均降水量870毫米。空氣質量為國家一級標準。海岸線長100多公里,其中金沙灘岸線64公里,港口岸線20多公里。近海海域水質保持在國家一類標準。是國家級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全國生態示范區建設試點市、全國環保重點城市。
日照依山傍海,歷史悠久,具有豐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資源,以“藍天、碧海、金沙灘”聞名于世。這里水清浪穩,灘平沙細,是我國沿海不可多得的避暑、度假、休養勝地以及開辟海上運動場、海水浴場的天然良址。境內有日照海濱國家森林公園、山海天旅游度假區、萬平口景區、燈塔景區及多處海水浴場。 日照文化底蘊豐厚,境內陵陽河遺址發掘的原始陶文早于甲骨文1000多年,為我國文字始祖。龍山文化的典型代表兩城遺址被譽為“亞洲最早的城市”。
日照黑陶已有五千年歷史,為華夏文明之瑰寶。河山摩崖石刻“日照”二字為世界漢字摩崖之最。浮來山有距今3500余年的“天下第一銀杏樹”和劉勰故居。五蓮山為省級風景名勝區,宋代蘇軾在密州做知州時,曾以“奇秀不減雁蕩”贊譽此山。 日照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視旅游業,把旅游業定為五大支柱產業工程。
日照是20xx年世界“歐洲級”帆船錦標賽、20xx年世界470級帆船錦標賽主辦城市;20xx年7月在國家環保總局發布的全國環保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排行榜上名列第三名,成為長江以北城市環境空氣質量最優的城市;在首批由山東省政府公布的“山東省園林城市”名單中,日照市榜上有名;20xx年12月日照市順利通過國家旅游局驗收,成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正式授牌儀式將于20xx年1月8日在鄭州舉行。
日照市旅游定位為“海濱生態市,東方太陽城”;日照旅游口號為“游山登五月,賞海到日照”.日照人民將以大海般的胸懷歡迎五湖四海的賓朋。 日照市是山東省重要的糧油生產基地和瘦肉型豬生產基地。盛產小麥、玉米、水稻、茶葉等其中茶葉的種植面積和產量居山東省的首位,有“北方第一茶”只譽。
日照地區陽光充足,雨量充沛,更重要的是這里的泥土和其他的地方的不同。到底是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日照的土壤呈微酸性。它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和有機質。經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研究測定,其中氨基酸和茶素的含量比同類標準的南方茶高百分之五點三和百份之十三點七。具有葉片厚、滋味濃、香氣高,耐沖泡的特點。
日照茶從什么時候開始種植的已無法考證,但在當地有流傳著這樣的說法。說在城區東的山上的懸崖上有一個古茶樹,常年枝煩葉茂,茶香撲鼻。但是卻無人能爬上去。所以只能拾起落葉,用開水沖泡,不僅能明目提神,而且還能治療俯疼,有奇效。
城市概況導游詞 篇16
當地旅游局的老劉告訴我,漠河四季如畫,反差鮮明。春天花開遍野,醉人心扉;夏至時節,晚霞與黎明同在,午夜如同白晝,戶外可讀書看報;秋天森林盡染,野果山珍遍地,美不勝收,食不勝食;冬天漫長更富有詩意,林海、江河、大地、人家,銀裝素裹,無限神奇。
由于漠河地處北緯52度10分至53度20分,故有“中國北極城”之稱。獨特的地理位置,造成每年冬至前后,晝短夜長,白天只有7個小時左右。而夏至來臨,又變為晝長夜短,甚至出現黎明與晚霞同現天空的極晝現象,因此,漠河又被稱為“不夜城”。現在,夏至被定為漠河縣的“北極光節”,每年夏至前后,都有成千上萬的海內外游客歡聚在北極村,觀賞北極光,等待白晝出現。
漠河雖小,知名度卻很高,尤其是國際上的知名度。這是因為去年冬天,正逢本世紀最后一次日全食和3000年走一回的海爾波普慧星的世紀幽會,同出現在漠河上空,吸引了國內外不少的天文愛好者,中央電視臺還做了衛星實況轉播,讓全世界認識了漠河。
城市概況導游詞 篇17
揚州建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486年,20xx年是建城2520xx年,古代有時作楊州(按:漢碑中楊字皆從“木”,從“手”系后人所改,王念孫有詳細考證),相當于現在的“省”。揚州的名稱最早見于《尚書﹒禹貢》:“淮海維揚州”。這是古人心目中的一個廣泛的地理概念,包括了今淮水以南、黃海、長江廣大地域內的江蘇、安徽、江西、浙江、福建等省。據唐代杜佑《通典》所載,在古揚州地域內,唐代設有三十九個郡府,一百九十六個縣。這個揚州雖然包容了今天的揚州地方,但和今天的揚州是不能混為一談的。
今天的揚州地區,春秋時稱“邗”(邗國為周代的方國之一,后被吳所滅),秦、漢時稱“廣陵”、“江都”等,東晉、南朝置“南兗州”,周時稱“吳州”。漢武帝時,在全國設十三刺史部,其中有揚州刺史部,東漢時治所在歷陽(今安徽和縣),末年治所遷至壽春(今安徽壽縣)、合肥(今安徽合肥市西北)。三國時魏、吳各置揚州,魏的治所在壽春,吳的治所在建業(今江蘇南京市)。西晉滅吳后,治所仍在建鄴(曾改名建業,后又改名建康,今南京)。隋開皇九年改吳州為揚州,但總管府仍設在丹陽(今南京)。唐高祖武德八年(620xx年),將揚州治所從丹陽移到江北,從此廣陵才享有揚州的專名。
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分全國為10道,揚州屬淮南道。玄宗天寶元年(742),改揚州為廣陵郡。肅宗乾元元年(758),廣陵郡復改揚州。
唐末,江淮大亂。昭宗天復二年(902),淮南節度使楊行密在揚州受封吳王。天祜十六年(919),楊渭(隆演,楊行密次子)正式建吳國,以江都為國都,改揚州為江都府,改元武義。吳天祚三年(937),南唐滅吳,以金陵(今南京市)為國都,以揚州為東都。南唐保大十五年(957),后周改江都府仍為揚州。
宋太宗淳化四年(993),分全國為士、道,揚熙州屬淮南道。太宗至道三年(997),又分全國為15路,揚州屬淮南路。神宗寧五年(1072),分淮南路為東、西
兩路,揚州屬淮南東路。高宗建炎三年(1129)高宗南渡后,江都縣析出廣陵縣,揚州增領廣陵、泰興2縣。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設置揚州大都督府。次年,改大都督府為揚州路總管府,領高郵府和真州、滁州、通州、泰州、崇明(今上海市崇明縣)5州,并直領江都、泰興2縣。
元惠宗至正十七年(1357),朱元璋軍占領揚州,改揚州路為淮南翼元帥府,尋改淮海府,屬江南行中書省。二十一年,淮海府改維揚府。二十六年,改稱揚州府。揚州府領高郵州、通州、泰州3州及江都、泰興、儀真、如皋、海門、寶應、興化、六合、崇明9縣。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罷除江南行中書省,設置京師(后改南京),揚州府屬之。二十三年,分六合屬應天府,崇明屬蘇州府,揚州府領3州7縣,并直轄江都、儀真、泰興縣,高郵州領寶應、興化縣,泰州領如皋縣,通州領海門縣。
清順治二年(1645),設立江南省,揚州府屬之。雍正年間,江都縣析為江都、甘泉兩縣。乾隆二十五年(1760),江南省正式分為江蘇、安徽二省,揚州府屬江蘇省。咸豐三年(1853)四月,太平軍攻占揚州,曾改揚州府為揚州郡,改甘泉縣為甘泉天縣,歷時8個多月。清末,揚州府領高郵州、泰州和江都、甘泉、天長、儀征、興化、寶應、東臺縣,俗稱“揚八屬”。
宣統三年九月十七日(11月7日),揚州光復。二十日,揚州軍政分府宣布成立,隸屬鎮江都督管轄。民國元年(1912)1月,廢揚州府,并甘泉入江都縣,原揚州府所屬各縣直隸江蘇省。民國3年6月,江蘇省分為5道,江都縣屬淮揚道。
民國38年(1949)1月25日,江都縣城(揚州)解放。27日,設立揚州市,隸屬蘇皖邊區第二行政區。同年蘇皖邊區第二行政區改稱蘇北行政區揚州行政專區,專員公署駐揚州市。
1950年1月,揚州專區與劃出如皋、海安給南通專區,劃出東臺、臺北(今大豐)給鹽城專區以后的泰州專區合并,滁州劃出六合縣給揚州,并劃出江浦縣給南京。最終揚州專區共轄揚州市、泰州市、興化縣、高郵縣、寶應縣、靖江縣、泰興縣、江都縣、泰縣、儀征縣、六合縣2市9縣。
1956年3月,江都縣析為江都、邗江2縣。1960年4月,寶應縣、高郵縣析湖西地區為金湖縣。1966年3月,儀征、六合、金湖3縣劃給新設立的六合地區。1971年,六合地區撤銷,儀征、六合2縣劃回揚州地區。1975年,六合縣劃歸南京市,揚州地區轄2市9縣。
1983年3月,江蘇省改革地市體制,調整行政區劃,揚州地區行政公署撤銷。原屬揚州地區的泰州市和江都、邗江、泰縣、高郵、靖江、寶應、泰興、興化、儀征9個縣劃歸揚州市管轄。揚州市改由省管轄,設廣陵區和郊區。1986年4月,儀征縣撤縣設市。1987年12月,興化縣撤縣設市。1991年4月,高郵縣撤縣設市。 1992年9月,泰興縣撤縣設市。1993年8月,靖江縣撤縣設市。1994年4月,江都縣撤縣設市。1994年7月,泰縣撤縣設立姜堰市。撤縣設市中,行政區劃均未改變。
1996年8月,經國務院批準,揚州市行政區劃調整,撤銷縣級泰州市,設立地級泰州市,原由揚州市代管的泰興、姜堰、靖江、興化4個縣級市劃歸泰州市管轄。揚州市設廣陵區、郊區(20xx年更名維揚區),轄寶應縣、邗江縣,代管儀征、高郵、江都3個縣級市。
20xx年12月,邗江縣撤銷縣建制,改設揚州市邗江區。揚州市共轄廣陵、邗江、維揚3個區和寶應1個縣,代管儀征、高郵、江都3個縣級市。
20xx年11月13日,經國務院批準,江蘇省人民政府決定對揚州市部分行政區劃實施調整。揚州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主要內容是:一是撤銷縣級江都市,設立揚州市江都區,以原江都市行政區域為江都區行政區域;二是將揚州市邗江區的泰安、頭橋、沙頭、李典、杭集5個鎮并入揚州市廣陵區;三是撤銷揚州市維揚區,將原維揚區的行政區域與劃出5個鎮的邗江區合并。至此,揚州市共轄廣陵、邗江、江都3個區和寶應1個縣,代管儀征、高郵2個縣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