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導游詞(精選14篇)
長春導游詞 篇1
各位游客:
長春動植物公園位于長春市區東南,原名“老虎公園”,其前身是始建于1938年的“新京動植物園”,當時以其面積之大、展出的動植物品種之多,而號稱“亞洲第一”。如今的動植物公園環境優美,除了可以看到金絲猴、長頸鹿、白犀牛、亞洲象等各種珍惜動物外,還建有游樂園和微縮日本園林。
從公園正門(南門)進入,往左邊走可以去“猛獸谷”看獅子、老虎、熊等猛獸,還有大象、犀牛、長頸鹿、斑馬等大型食草動物區域。進正門往右走可參觀鳥類、靈長類、爬行類動物以及極地動物。公園的北端建有適合兒童近距離觀賞的小動物園區,有小兔、小狗、豚鼠、水獺等動物。
公園里還有精彩的動物馬戲表演,一般上、下午都有表演場次,建議入園后向工作人員詢問表演的具體時間。看完動物,還可以去靠近北門的東方游樂園,這里有激流勇進、勇敢者轉盤、遨游太空、海盜船、碰碰車、碰碰船等設施,可讓你瘋玩一把。
動植物公園里環境也相當優美,公園西部的人工山丘上栽植了產于長白山的樹木,公園的東北部則建有“吉林·宮城友誼園”,是吉林省和日本宮城縣為紀念結成友好關系10周年而建的日本風格園林,里面有小徑、瀑布、溪流、石岸,還栽植著各種珍貴植物,在里面走走心曠神怡。
長春導游詞 篇2
有一句話這樣形容四季“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那長春就是一個這樣四季分明的城市,歡迎您來到長春旅游,我是大家這次長春之旅的導游員小磊。那初次和大家見面,大家對我不是和了解,那我自我介紹一下,我叫楊曉磊,大家叫我小楊,或是小磊都可以。那很巧的今年正好是我國的農歷兔年,希望小楊會把兔年里所有的快樂與幸運都帶給大家。那我們今天的司機師傅他叫“順利”大家直呼他的名字就可以了。“順利”師傅的開車技術大家就不用擔心了,因為他的車技是一流的棒哦!
那我們這次長春游程三日。第一天我帶領大家去長春電影制片廠去參觀,第二天去參觀向海,然后晚上會在那里度過一晚。第三天我們乘車去兩代皇后的家鄉在去感受一下滿族的風土人情。那我們這次的長春的游程就是這樣的為大家安排的。那我們今天所要到的是長春電影制片廠,那現在游客朋友請大家自己檢查一下要帶的東西是不是帶全了,有暈車的朋友請上我這里來令暈車要和塑料袋。那好了游客朋友們,我們現在距離我們我們的目的地還有一段距離,在這段時間我為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長春。
長春,宛若一顆鑲嵌在中國松遼平原腹地的明珠,在不足二百年歷史的發展變化中,以其年輕而美麗躋身于國內特大城市之列!!
長春是吉林的省會,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轄朝陽(新城)、南關(立城)、寬 城、二道(東城)、綠園(西城)、雙陽六個區和九臺、榆樹、德惠三個市及農安縣,有漢、滿、回、壯、朝鮮、蒙古、錫伯等三十七個民族。全市總面積二千零五百七十一平方公里,總人口六百八十六萬,市區面積三千一百一十六平方公里,市區人口二百八十二萬。
長春素有“汽車城”、“科技文化城”、“電影城”、“森林城”的美譽。座落在長春的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是中國最大的汽車工業科研生產基地,汽車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五分之一。現已形成了以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為主體的工業體系;長春是中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之一,糧食總產量、商品量、商品率均居全國大城市之首;長春科技教育基礎雄厚,擁有普通高等院校三十二所,獨立科研與技術開發機構一百多個,中國科學院和工程院院士二十多位,在光學電子、激光技術、高分子材料、生物工程等方面的研究居全國領先地位,有的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座落在長春的長春電影制片廠是新中國電影事業的“搖籃”,為弘揚電影文化,長春市政府自九二年以來,每兩年舉辦一屆電影節,邀請國內外電影界知名人士和電影廠商匯聚長春,共創電影輝煌;長春的綠化在國內知名度較高,市區綠化覆蓋率達百分之三十八,夏季綠樹成蔭,氣候涼爽,是理想的避暑勝地,冬季銀裝素裹,玉樹瓊枝,一派北國風光。著名的凈月潭森林旅游區總面積近二百平方公里,有亞洲最大的人工森林。市內旅游景點星羅棋布,開辟有十多條旅游熱線。長春是沿邊開放城市,享受國家沿海開放城市有關優惠政策。
長春的投資環境日臻完善,擁有國際、國內航線三十四條,鐵路、公路四通八達,已同世界一百八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實現長途電話直撥和圖文傳送。九八年市政府相繼出臺了鼓勵外商投資、鼓勵國內投資、進一步改善投資軟環境等一系列政策規定,良好的投資環境吸引了許多國際知名的大公司紛紛來長春投資興業。目前,長春地區已有外商投資企業二千多家。已同日本的仙臺、英國的伯明翰、美國的小石城、加拿大的溫澤等十一個城市結為友好城市,與六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穩定的經貿關系
近年來,長春市經濟規模不斷擴大,國內生產總值以年均百分之二十的速度遞增,綜合實力越來越強,在全國城市社會經濟綜合實力五十強中排名第十六位,列入中國投資環境四十優,是全國經濟中心城市和行政副省級城市。長春還是東北亞的中心,獨特的地理位置,再加上千年古都的豐韻,面向新世紀,長春將以千年古都更加開放的形象走向世界,成為世界國際大都市!!!
長春有森林城的美譽,城市綠化覆蓋率近40%。列全國大城市前列,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個優美的生活和工作環境。
長春到處是遼金時代的古跡。偽滿時蓋的一些建筑,完好地佇立在市中心,打眼一看,這兒很像日本的東京或奈良。著名的人民大街兩側,高大的樹林整齊地排列著,街口的石階上,種植著一畦一畦的鮮花,滿街筒子飄香。
長春的“市花”是君子蘭。
長春導游詞 篇3
長春是我們吉林省的省會,是全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它位于松遼平原中部,市區的面積為3583平方公里,全市總人口為740萬,城市人口為300萬。除了漢族以外還主要居住著滿,朝,回,蒙等38個民族。與浩浩五千年的中國歷史相比,長春還是一個比較年輕的城市,她始建于1800年,距今只有200多年的歷史。大家來到長春是否感受到北國冬季的嚴寒了呢?其實長春的冬季比起過去要溫暖的多,歷史上極端最低氣溫曾達到過-39度8,屬于大陸性半干燥半濕潤季風氣候,冬季寒冷而漫長。
說到這兒你們就要向我提問了,長春既然這么冷為什么還要叫做長春呢?長春真是四季如春的意思嗎?”關于這個問題有很多說法:第一,1800年,也就是清嘉慶5年,清王朝在長春堡,設立了行政管理機關,名為長春廳,長春的名字也就由此延續下來。第二,當初,一隊滿清騎兵在伊通河畔安營扎寨的時候,發現這里有很多野生的月季花,月季花又名長春花,官兵們非常欣喜,就把營寨扎到了這里,同時名之曰長春。第三,長春自古就是長白山人參、鹿茸、貂皮、虎骨等名貴土特產交易集散地,也是每年向皇帝進貢三寶的地方。因為清政府規定每年春季在這里減免稅收,所以,參客,商人就總是希望春季能夠長一些,他們可以少交一些稅,多賺一些錢,久而久之,這里便被稱為長春。
亞泰大街 現在我們車行的這條寬闊筆直的大街叫亞泰大街,北起三環,南至南三環路,全長17公里,總投資預計12億元,大街中段 北起東廣場,南至東南湖大路,途經光復路,永長路,全安廣場,南嶺大街等主要街路,全長 6.5公里,寬54米,于20__年4月開始施工,20__ 年10 月17日建成通車。由亞泰集團出資命名。那么各位團友對亞泰集團可能不太熟悉,但是每個長春人都很熟悉,它涉足長春的各個行業,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銷售服務體系,還有一個自己集團下屬的俱樂部——亞泰足球俱樂部。
偽皇宮 現在我們前往美麗富饒的長春市東北角,有一座與現代建筑截然不同的建筑群,它就是中國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充當偽滿州國傀儡皇帝時的宮廷舊址——偽皇宮。它作為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我國東北和溥儀及其后妃皇家悲劇的歷史見證保留下來,經吉林省政府批準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已成為長春市內重要的旅游觀光景點。偽皇宮的前身實際是吉黑榷運署,由此當年的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小皇帝住鹽倉,閑龍一條”。溥儀從1932年至1945年八·一五光復的前夕,在此度過了十四年的傀儡生涯,就是在這里,傅儀先后同日本關東軍簽定了《日滿密約》和《日滿議定書》,將中國東北的大好江山拱手奉獻給了日本人。
一般皇宮的建筑格局大家想必非常清楚,那就是前朝后寢,左祖右社,三朝午門以及嚴格的中軸對稱形式,然而溥儀的宮殿卻是前寢后朝,寢宮跑到了辦公樓的前面,該祭祀祖宗的地方卻供上了日本的天照大神。由此可見,溥儀到底是不是受命于天的皇帝了,偽皇宮的土地面積達12萬平方米,在日本戰敗后,偽皇宮在不同程度上被破壞了,還有一些建筑被附近的單位、居民占用,如今我們參觀的面積大約有4.5萬平方米,市政府下令投資來恢復偽皇宮的原貌,預計三到五年的時間偽皇宮可恢復全貌。那下面,就讓我們去聽那偽皇宮 的片片陳瓦為我們講述的那段屈辱的歷史,那段辛酸的故事,同時,也希望各位幾年之后再次蒞臨本地。貌,預計三到五年的時間偽皇宮可恢復全貌。那下面,就讓我們去聽那偽皇宮 的片片陳瓦為我們講述的那段屈辱的歷史,那段辛酸的故事,同時,也希望各位幾年之后再次蒞臨本地。
人民大街,它北起火車站,南至長沈高速公路口,全長22公里,平均街寬54米,中間沒有一個拐彎,是長春縱貫南北的中軸線。人民大街始建與1907年,是與長春火車站同時修建的,當時長度不足千米,寬僅為36米。1932年改稱大同大街,同時建大同廣場,也就是今天的人民廣場,解放后這條街進行了拓寬和綠化,改稱斯大林大街。1996年改稱人民大街。
勝利公園,它興建于1915年,占地面積為27萬平方米。偽滿時期稱西花園和兒玉花園,叫做兒玉花園是為了紀念一個叫兒玉太郎的日本人,此人曾在日俄戰爭中擔任日軍總參謀長,后來到了“八.一五”日本投降后,兒玉花園改名為中山公園,長春解放后改名為勝利公園。
吉林省委,它修建于1933年,是模仿日本名古屋的城樓而修建的,原為日本關東軍司令部所在地。
吉林省人民政府,偽滿時為日本憲兵司令部,其地下室曾是關押抗日愛國人士的地方。
長春市中心醫院,是偽滿時期的海上會館,它內部主要從事保險業務。
現在我們車行的右手邊這座建筑是偽滿時期的康德會館,是為來華財團或要人提供住宿,膳食,交通,郵政的場所。現在是我們長春市市政府。
現在請大家看正前方,前面這個廣場就是長春市的中心廣場也是長春市的象征——人民廣場。人民廣場始建與1932年,當時稱大同廣場,解放后至今用現名。人民廣場直徑300米,周長一公里,占地面積為7萬多平方米,廣場中心是為紀念光復長春犧牲的23名蘇軍飛行員而修建的蘇軍英雄紀念塔,該塔于1945年建成,塔高27.5米。上面的飛機做北飛狀,塔身正面陰刻著“蘇軍烈士永垂不朽”。該塔于1961年4月被列入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廣場中栽種3000余株樹木,是市民休閑晨練的好地方。
現在我們車行右側的這座建筑是偽滿時期的中央銀行,它建于1932年,占地面積為2.6萬平方米,此建筑地上四層,整個建筑為古希臘式風格,這座建筑是滿洲國的金融中樞,現在是我們吉林省的人民銀行。
現在我們車行右邊的這座建筑物是偽滿州國時期的電信電話株式會社,現在是我們吉林省的電信局。
電信局前面綠色房頂的建筑是偽滿時期的新京警察署。現在它是我們長春市唯一一家七星級賓館,因為在這里可以不花一分錢入住,它就是長春市的公安局。
在人民廣場東側是我們長春市最大的佛教廟宇,護國般若寺,它占地面積7200平方米,現在是吉林省和長春市佛教協會所在地。
現在車行使的大街仍然是人民大街,右邊的公園叫做牡丹園,園內的吉林大學禮堂是偽滿時期的日本神武殿,于1936年竣工,為日本廟宇式建筑。
現在我們車行的這條路叫解放大路,以前叫做興仁大路,解放大路是東西主干道之一,也是長春市的嚴管街,它東起南關大橋,西到解放立交橋,全長5040米,寬54米。大家看到的這個崗叫做軍警民共建崗。它是人民軍隊人民交警和市民共同構成的一道風景線。也是長春市唯一一座三方組成的交通崗。
長春導游詞 篇4
各位游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這里旅游。
這里是一片沃土,遠在四萬年前就有人類生息繁衍。
1951年,在長春地區的榆樹市發現人骨化石一批哺乳動物化石。出土物證明,早在遠古時代,在長春這片土地上的古代人類已進入了智人階段,屬舊石器晚期,母系氏族社會初期。1984年,在農安縣發現一處新石器時代人類的居住遺址,原始農業已很發達,并掌握了原始紡織技術,已進入著裝時代。 長春地區最早出現的城市是“夫余王城”。從東漢到西晉,夫余族國家一直臣屬中原王朝。公元493年被北方勿吉族所滅。公元494年,夫余王為勿吉所逐,率妻孥投奔高句麗,從此國亡。北魏至高初,高句麗強盛 。原來的扶余故都為高句麗的扶余府。公元668年,唐破高句麗。
自唐玄宗開元元年(713年)之后渤海人興起,族建立了渤海國。今長春地區屬西京夫余府和莫頁頡府夫余府,府治在今長春市迤南。北宋時期,建立了遼帝國,并設遼東京道黃龍府(今農安縣城)。北宋末年,公元1114年9月,女真族各部不堪統治者壓迫,其首領完顏阿骨打起兵抗遼,1115年攻破黃龍府。阿骨打即稱帝,國號金,年號收國元年。并于1140年改黃龍府為濟州。遼金時代是長春地區歷史上最繁榮的時代,金國曾多次進犯中原,公元1126年,金兵掠宋朝徽欽二帝北走,曾把他們一度囚禁于此。南宋抗金名將岳飛曾說"直抵黃龍府,與諸軍痛飲耳"。指的就是這個黃龍府。公元1234年,金為蒙古所滅, 1271年蒙古族政權改國號為元。這一帶成為蒙古游牧之地。1644年清兵入關時,今長春地區的蒙古族人口與滿族人口皆為八旗編制。清王朝建立柳條邊,實行封禁政策,保護關外陵寢,保護皇家圍場,保證江北貢品人參、貂皮、東珠、鹿茸等資源、防止各族人民流動遷徒,防止漢人進入開發并保護滿族騎射尚武的風俗。時光流逝,這里曾創造過輝煌的文化和物質文明;幾度滄桑,這里曾是廝殺和征戰的戰場。這里的歷史遺跡,默默地陳訴當年往事和千秋功過。
長春是一座年輕的城市,只有200多年的歷史,地處中國松遼平原腹地,是吉林省省會,全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春經過不斷的發展建設,在發展上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獨特優勢,成為工農業基礎雄厚,商業繁榮興旺、科技教育事業發達、對外開放程度較高、在全國舉足輕重的中心城市,被國內外朋友譽為“汽車城”、“森林城”、“電影城”和“科技文化城”。 長春地理位置比較優越。作為中國北方區域性中心城市之一,處于中國東北地區遼、吉、黑、蒙四省區通衢的十字要沖,南可聯結中國遼東半島沿海城市,北可通過黑龍江省向獨聯體和東歐各國拓展,東可經琿春、圖們江口岸通往朝鮮、韓國、俄羅斯,西可由吉林省白城地區與蒙古交往。這種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長春成為中國東北地區巨大經濟鏈條中最關鍵的一環,成為東北地區重要的交通、通訊樞紐和物流中心。
長春是一座風光秀美的城市。作為中國首批優秀旅游城市之一,旅游開發上也形成了一定的特色。長春市是一座“森林城”,城市綠化率已經達到38.8%,位于全國大城市前茅。不僅市區綠樹成蔭,就連城市周邊也是綠色的海洋,環城高速公路兩側90公里長、550米寬的綠化帶,是城市一道美麗的風景。距市區9公里、面積126.5平方公里的“凈月潭森林公園”,擁有亞洲最大的人工森林,宛如長春一片巨大的“肺葉”,使長春人就像生活在森林中一樣,這里有最好的陽光、空氣和水。長春還有很多著名的人文景觀,農安遼代古塔,許多日偽時期的遺跡,有中國現存三大帝王宮殿之一的偽滿皇宮和八大部。冬季冰雪旅游更是長春的熱點,在這里不但可以滑雪、溜冰、參加雪地汽車拉力賽,還可以欣賞冰雕、雪雕等各類冰雪藝術品。
長春還是一個開放度較高的城市。豐富的自然資源,良好的區位條件,長春的工業有著較好的發展基礎。作為國家的老工業基地之一,經過多年的發展建設,基本上形成了以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為主體的、門類比較齊全的工業體系。其中,一汽集團是全國規模最大、品種最全的現代化汽車科研生產基地,產品主要有轎車和中型載重卡車。除了汽車,長春的客車、摩托車、托拉機等工業也在全國占有舉足輕重的位置。長春客車廠是國內較大的鐵路客車、地鐵客車科研生產和出口基地。此外,機械、電子、化工、冶金、建材等行業也具有一定的基礎和潛力。長春還是我國著名的“糧倉”,農業產業化建設初具規模。長春地處世界著名的黃金玉米帶,盛產玉米、大豆、水稻、高粱。
好,游客朋友們,今天就為大家講解到這兒,謝謝各位的支持!
長春導游詞 篇5
文化廣場原名地質宮廣場,是全市最大的城市廣場,坐落在市區中心,總面積20.5公頃,歷史上地質宮廣場曾被規劃為偽滿洲國的國都廣場。
文化廣場以新民主大街道路中心線至地質宮廣場主樓中央為南北主軸,中軸線全長429米,由南向北依次排列為:文化廣場主入口、南北主路。中心廣場的中央是太陽鳥雕塑,北面是露天音樂壇,跨過東西主路是1萬平方米的主樓前庭廣場,最北端為地質宮主樓。整個中軸線采用天然花崗石鋪砌,給人以自然、莊嚴、厚重的感覺。中心廣場至主入口兩側均為廣場綠化用地和園路用地,總面積4萬平方米,還飼養了3000只廣場鴿,為整個廣場增添情趣。
文化廣場建于1996年8月,是長春市最大的城市休閑廣場,它坐落于市區中心。地處:東至東民主大街,南接解放大路,西至西民主大街,北鄰是吉林大學朝陽校區,總占地面積20.5公頃,是國內城市中較大的休閑廣場。
文化廣場前身為地質宮廣場,歷史上地質宮廣場曾是偽滿州國的國都廣場,始建于1933年,名為“帝宮廣場”、“順天廣場”,建國后,地質宮廣場作為我市的大型-廣場,在全市的政治生活中有著不可取代的作用。八十年代初期,廣場東半部被改造成城市公共綠地。
1996年初,經市政府批準,將地質宮廣場改建命名為文化廣場,同年五月拉開了徹底改造廣場的序幕。長春市政府把文化廣場的改建工程列為九六年為全市人民辦的十二件實事之一。當年宋春華市長在長春市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報告中明確指出:要把地質宮廣場建設成以草坪為主,合理配植植物造景的文化廣場。為了使廣場改建工程有一個高起點,高水平的規劃控制,面向全國征集了改造規劃方案,國內很多著名大專院校,規劃設計院、所,對地質宮廣場的改建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和極高的熱情。經過各路精英的激烈角逐和專家的最后評審,確定以清華大學的設計方案為主,以長春規劃院、長春市園林管理處的方案作為補充,由清華大學完成方案的綜合工作。
改建后的廣場打破了多年來東西兩側“分而治之”的格局,采取中軸對稱的手法使整個廣場渾然成為一體。廣場以新民主大街道路中心至長春科技大學主樓中央為南北主軸.中軸線全長420米,由南向北依次排列著:廣場入口3500平方米的主入口集散地,然后是35米寬100米長的南北主路至中心地段。主路以北銜接16000平方米,可容納上萬人的中心廣場。中心廣場中央建有37米高主體雕塑“太陽鳥”(在中國古代神話中,說太陽里有一只三足鳥或人面鳥身,腹部有一個太陽的羽人形象的傳說,作者借用了神化傳說的內容,運用現代的藝術表現手法創作出太陽鳥這一形象,以表現人類對太陽的贊美和對光明的向往與追求)
南北分別為男女雕像,(南側雕像是一個青年男子,充滿熱情張開雙臂迎接太陽,擁抱大自然,呼喚未來,強壯的體魄蘊蓄著無限的創造力,表現了男性的陽剛之美。他也象征白天,與太陽鳥相呼應。女體雕像是一個臥著的女性,恬適、安詳,表現了女性的陰柔之美,也包含人類生存狀態的另一面。她象征夜晚,與水中月相呼應);女體雕像北鄰半圓形穩式噴泉,北面為約200平方米的露天舞臺,再向北跨越10米寬的東、西主路是10000平方米的主樓前廣場。北端銜接長春科技大學主樓。整個中軸線采用天然花崗巖石鋪裝,給人以自然、沉穩、莊重之感。中軸線兩側由北向南依次為:主樓前庭廣場,東西兩側分別為長春科技大學藍排球場和田徑運動場,中心廣場至主入口兩側均為廣場綠化草坪和園林造景用地。廣場總占地面積由三大部分構成:一、綠化用地面積11.2公頃,其中草坪面積9.97公頃,林帶1.23公頃;二、道路和鋪裝廣場用地面積5.5公頃;三、長春科技大學體育教學用地面積3.8公頃,總計20.5公頃。扣除長春科技大學體育教學用地,廣場綠地率為67.1%。
廣場的綠化設計采用國內外比較流行的,以舒展的草坪為綠化主體的現代手法,給人以遼闊通透的意境。整個綠色空間的控制形式是:東西兩側用現有的高大喬木封閉,南側開敞通透,充分展示主樓建筑姿態和廣場的深遠浩大。中心廣場的四周是四塊巨大的草坪,總面積為4萬平方米。這四塊草坪為U形路環抱,緊緊圍繞著中心廣場。U型路外,是疏林草地和曲折幽深的小徑構成的綠色空間,為游人創造出比較完善的休閑場所。廣場南面鄰解放大路的東、西兩端各植一片紅松純林,固定了廣場外延,增加了廣場的莊嚴與肅穆,廣場西南是一片山杏林及喬灌木,東南角是京桃林、白樺林,西北角是一處造型別致的園林小品,東北角有20xx只白色廣場鴿,使整個廣場園林空間相映成趣,其間大量點綴了北方珍奇植物東北紅豆杉,形態各異、千姿百態、增添了廣場的整體景觀效果。在生態造景要求下,廣場樹木栽植多采用季相變化相對突出的長白山植物群落,并加大針葉樹的配植,使廣場的季相變化四季分明、景色各異,具有北方特色。春有桃、杏、杜鵑競相開放;夏有丁香、錦帶、玫瑰增香添色;秋來楓葉,點綴草地;冬至青松翠柏傲立雪中。整個廣場共有樹木50余種,3000余棵,綠籬500延米,花池綠化彩化近3000平方米,中央廣場兩側及主路種植著五顏六色花卉的花壇,爭艷斗麗,為廣場增添幾分嬌艷。
長春導游詞 篇6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有一句話這樣形容四季“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那長春就是一個這樣四季分明的城市,歡迎您來到長春旅游,我是大家這次長春之旅的導游員李慧,大家可以叫我李導或是慧導(會導)。那我們今天的司機師傅他叫“順利”大家直呼他的名字就可以了。“順利”師傅的開車技術大家就不用擔心了,因為他的車技是一流的棒哦!俗話說:有緣千里來相會,那大家跨過的山山水水又何止一千里呢?今天我能與大家在長春相會,感到十分榮幸!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長春的概況。 長春市是吉林省省會,全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位于松遼平原中部,市區面積3583平方公里,總人口700萬,市區人口300萬,除漢族以外主要居住著漢、滿、朝鮮、回、蒙古等38個民族。長春地理位置比較優越。作為中國北方區域性中心城市之一,處于中國東北地區遼、吉、黑、蒙四省區通衢的十字要沖,南可聯結中國遼東半島沿海城市,北可通過黑龍江省向獨聯體和東歐各國拓展,東可經琿春、圖們江口岸通往朝鮮、韓國、俄羅斯,西可由吉林省白城地區與蒙古交往。這種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長春成為中國東北地區巨大經濟鏈條中最關鍵的一環,成為東北地區重要的交通、通訊樞紐和物流中心。長春市的氣候屬于大陸性半干燥、半濕潤季風氣候,冬季寒冷而漫長,歷史上極端最低溫曾達到過-39℃,聽到這兒,各位團友恐怕有點吃驚,
歡迎大家來美麗的東北觀光旅游,我是狼圖騰戶外的領隊。首先作一下自我介紹,我姓曹,叫壽明,大家可以叫我小曹。再給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那就是我們的司機師傅,他姓X,X師傅的駕車技術非常熟練,我們大家可以放心的坐著他開的車游覽美麗的長春,在長春期間,將由我們倆陪同大家一起活動。我們將盡最大的努力讓大家住的好、吃的好、玩的好,開開心心的!最重要的是要讓您高高興興地來,開開心心地玩,平平安安地歸。常言說:“有緣千里來相會。大家跨越了山山水水又何止是一千里呢?因此,能在這個時候迎來各位遠方的朋友,我感到非常榮幸!在這里,我們也代表長春五洲旅行社的總經理和全體員工向各位來自遠方的朋友們的到來表示我們由衷的最熱烈的歡迎!
由于今天時間已晚,我們直接到飯店吃晚餐,在這里呢,我把此次的行程給大家作一下介紹:
行程說到這里,在這段時間,我來介紹一下我們吉林省和長春的概況。 吉林省地處日本、俄羅斯、朝鮮、蒙古與中國東北組成的東北亞腹心地帶,邊境線長1400多公里,吉林源于滿語,原來稱為“吉林烏拉”,“吉林”在滿語中是“沿”的意思;“烏拉”在滿語中是“江”的意思。整個“吉林烏拉”就是“沿江”的意思。但是當時寫法不統一,為了統一寫法,清康熙24年也就是1685年,康熙帝下令統稱為吉林,吉林由此而得名。吉林省幅員面積為19.1萬平方公里,人口2657.6萬,除了漢族以外還有朝、回、蒙、滿等43個少數民族。吉林省有豐富優質的資源和優良多樣的生態環境,聞名中外的長白山是松花江、圖們江、鴨綠江三江的發源地,具有豐富的森林,水利、礦產、和動植物等資源,被譽為“立體資源寶庫”,中部松遼平原一望無際,土壤肥沃,素有“黃金玉米帶”之稱。西部草原是歐亞大陸東端科爾沁草原的一部分,草場遼闊,農牧發達,全省森林覆蓋率達42、1%。
說完我們吉林省再說一下我們長春市吧:長春是我們吉林省的省會,是全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它位于松遼平原中部,市區的面積為3583平方公里,全市總人口為740萬,城市人口為300萬。除了漢族以外還主要居住著滿,朝,回,蒙等38個民族。與浩浩五千年的中國歷史相比,長春還是一個比較年輕的城市,她始建于1800年,距今只有200多年的歷史。大家來到長春是否感受到北國冬季的嚴寒了呢?其實長春的冬季比起過去要溫暖的多,歷史上極端最低氣溫曾達到過-39度8,屬于大陸性半干燥半濕潤季風氣候,冬季寒冷而漫長。說到這兒你們就要向我提問了,長春既然這么冷為什么還要叫做長春呢?長春真是四季如春的意思嗎?”關于這個問題有很多說法:第一,1800年,也就是清嘉慶5年,清王朝在長春堡,設立了行政管理機關,名為長春廳,長春的名字也就由此延續下來。第二,當初,一隊滿清騎兵在伊通河畔安營扎寨的時候,發現這里有很多野生的月季花,月季花又名長春花,官兵們非常欣喜,就把營寨扎到了這里,同時名之曰長春。第三,長春自古就是長白山人參、鹿茸、貂皮、虎骨等名貴土特產交易集散地,也是每年向皇帝進貢三寶的地方。因為清政府規定每年春季在這里減免稅收,所以,參客,商人就總是希望春季能夠長一些,他們可以少交一些稅,多賺一些錢,久而久之,這里便被稱為長春。
其實關于長春的得名還有一個美麗傳說,古時候,人類抵抗大自然的手段是比較原始而軟弱的,而東北每年受西伯利亞寒流的影響又很大,有一年,西伯利亞寒流又一次大舉南下,只是這次格外強烈,伊通河畔這個小村莊中的很多老年人和兒童便因饑寒疾病而離開了人間。于是剩下的村民便向上蒼祈求,希望天上的眾仙能夠體察民間的疾苦,不要每年都那么冷,不要每天都奪去那么多親人的生命。他們的至誠貫徹終于感動了天一的一位善良的仙女,她飄然來到了人間,送給村民們兩把種子,并告訴他們:“你們把它們播種下去,當它們都成熟以后,你們將不用再懼怕寒冷,你們的生活也會充滿歡樂。”當秋風吹起時,村民又有了新的哀愁:春天在世界的每個角落都是溫暖而美麗的,到了冬天怎么辦呢?正當他們愁眉不展的時候,突然想起了仙女給他們的第二把種子,這把種子并沒有長出什么美麗的花朵,只是越長越高的一蓬嵩草,村民們相信仙女不會不會欺騙他們,于是他們就來到河邊,割下了大把的嵩草并把他們曬干,結果他們發現這種草又細又長,又非常柔軟,于是冬天便把他們墊到鞋子里,鋪到火炕上,再也不怕寒風的侵襲,講到這兒,我不就大家恐怕也已經猜到了,這草就是老東北三寶“人參、鹿茸、烏拉草”中的烏拉草地。
長春導游詞 篇7
長春是武漢地區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道教古建筑群。它位于武昌大東門外,蛇山尾部雙峰山麓,創建于元代,是為紀念長春真人邱處機而命名。長春觀建成之后,規模恢宏,屋宇千間,道友萬數,歷來為道教的叢林勝地,被譽為“江楚名區,道子云集之處,黃冠皈依之所”。
長春觀于明永樂十二年(1414年)和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維修和重建。咸豐二年(1852年)毀于戰火。同治二年(1863年),住持何合春募捐修葺太上道祖大殿、來成殿、客堂,以及殿后登山石級等主要建筑物,使其“廟貌森嚴,回復舊觀”。1931年再次大規模修繕。從此,長春觀的前殿后廡門廊過道更臻于完善,形成一個分為左、中右三路依山勢而上、層層遞進的建筑群體,結構嚴謹,布局得體。中路主體建筑為五進:靈官殿、二神殿、太清殿、古神壇、古先農壇,兩壇之間為“地步天機”和“會仙橋”。右路為十方堂、經堂、大客堂、功德祠、大士閣和藏經閣等;左路為齋堂、寮堂、邱祖殿、方丈堂、世譜堂、純陽祠等。主要建筑為磚木結構,斗拱飛檐,梁柱欄板和殿內神龕的雕刻,細膩生動,精致典雅,具有典型的湖北道教建筑藝術特色。
寺內建筑有王殿四官殿、來威殿,客堂以及展后登山石級等主要建筑。1931年又進行過一次較大規模的修繕,前展后疣、門廊過道更臻于完善,恢復并形成了一個為左中右三路,依山而上、布局得當的建筑群。中路建筑為五進:有靈官殿、二神殿、太清殿、古神壇、古先農壇。左路為十方堂、經堂、大客堂、功德祠、大士閣、來成殿和藏經閣等。右路為廚房、齋堂、寮房、邱祖殿、主待堂、世譜堂和純陽祠等。主要建筑為磚木結構,斗拱飛檐,梁柱欄板和殿內神龕的雕刻,細膩生動,具有典型的湖北道教建筑藝術特色。
目前長春觀是武漢保存道教文物最集中最豐富的地方,武漢市道教協會就設在觀內。
長春導游詞 篇8
長春勝利公園始建于1915年,1949年后進行了大面積綠化,面貌一新。現有動物區、金魚區、花卉區和游樂設施等,面積23萬平方米。
長春勝利公園夢幻樂園的建設,填補了長春市缺少大型戶外游樂場所的空白,為市民和外地游客的戶外娛樂增添了一處選擇,讓市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目前在國內外享有的游樂項目,感受到奇夢異幻的游樂世界。
高空飛翔自行設計的高空飛行塔類游藝機。設備總高度48米,中間滑行架伸出十八個懸臂,36名游客分別乘坐于懸臂端的雙人座椅內,隨著滑行架由慢而快的旋轉且徐徐上升,速率從乘客雙腳離開地面后也越來越快,乘客在半空中向外飄散,約30秒后,乘客被帶到38m高空以50 km/h的速率飛行,持續一段時間后再下降,旋轉速度減緩,讓乘客回到地面。
大擺錘是新開發的觀覽車類游樂項目。該設備是一種由擺動和旋轉組合運動型式的游藝機,它由支撐架、吊臂、座艙、活動站臺等組成。擺臂垂直懸吊在支撐架上端鉸,由設在支撐架上的主驅動裝置驅動;擺臂下端設有可在垂直于擺臂平面內轉動的圓形轉盤,轉盤可邊繞水平軸擺動同時繞水平軸垂直的中心軸轉動,乘人座艙均勻分布于轉盤周邊。
游客在高達每分鐘10轉的飛速旋轉中,隨擺角增加到120°直至飛到24米的高空中,頃刻又像在高空中掉到地里,尖叫迭起,驚心動魄,更回味無窮。本游藝機設有可靠的保險裝置,座席除單獨設有壓桿裝置外還配有安全帶,關鍵零部件均經無損探傷檢測。
大型游樂設備激流勇進游藝機是新設計的一項新型游樂項目,它薈萃了國內外的信息、技術設計制造而成。該項目宏偉、壯觀、驚險、刺激。游客從站臺上船出發,出站后慢慢提升到軌道的高峰,沿著彎軌滑行,然后順著軌道迅速下滑沖浪,完成沖浪后順水漂流回到站臺,全航程完畢。
游客在游玩過程中,體會高速沖浪、失重、驚恐、離心的各種刺激感受,欣賞漫天浪花水簾的奇景,其樂無窮。毫無疑問,這是一項吸引游人的游樂設備。
旋轉迪士高是新開發的極富動感的旋轉滑行類游藝項目。在一個通過彩繪玻璃鋼和彩燈裝飾得流光溢彩的大轉盤,沿著弧形的軌道來回滑行,同時轉盤在驅動裝置的帶動下作順、反時針旋轉。
24個時尚摩托車造型的座騎在轉盤上,面向外緣均衡分布。游客乘騎在摩托車上,通過設備旋轉和垂直擺動的合成,猶如疾風馳騁,自由舞動,伴隨著節奏強勁的動感音樂,瀟灑刺激。
PPC-105B型無天網碰碰車是一種沒有天網電極的新型碰碰車,供電的兩個電極都是來源于地板上。地板采用樹脂或木板為絕緣材料,絕緣效果好;方向盤支承座采用鋁合金材料,堅固耐用;座墊面料采用優質人造皮,乘坐舒適;座位配有獨立安全帶,安全可靠。
客戶還可在天花板上裝置各種燈光效果,再配置音響,以增強動感。該項目以刺激、參與性強、操作靈活為特點,使游客在駕駛、碰撞、閃避中體會到樂趣,從而使其為游樂園添加有利的吸引力,成為受歡迎的游樂設施。
長春導游詞 篇9
尊敬的各位游客:
大家好,非常榮幸有機會陪同各位一道觀光游覽長春的凈月潭的秀美風光。現在就請大家放松身心,和我一起開始凈月潭神奇而夢幻的旅行吧。
凈月潭正門的造型是一艘鼓滿風帆,破浪前行的航船,船帆與彎月巧妙的結合,成為了凈月潭標志性的建筑。我們今天從這里通過,也預示著我們今天的旅途會一帆風順。正門廣場圓形景觀水池內有一座假山,凈月潭三個字是由末代皇帝溥儀的弟弟,已故的政協委員愛新覺羅·溥杰先生所提寫。
游客朋友們,現在映入我們眼簾的是20__年建成的景點荷花垂柳園,該景點位于水庫大壩的外側,是連接前門景區和森林公園主景觀的紐帶。占地面積約30公頃。原為長春市水產研究所的養魚池。荷花垂柳園在景觀規劃設計上,充分考慮到原有地形地貌的特點,運用中國傳統園林中的藝術處理手法,因地制宜,將水景和植物景觀有機的結合在一起。
旅游車正通過的這座山叫觀潭山,原名觀臺山,關于這座山的名字還有一個悠久的歷史故事。相傳1682年,康熙皇帝二次東巡,路經此地,當時這個地方是一個著名的驛站,放養了許多御馬,皇帝曾站在這座山上觀望“霜蹄千里駿,風翮九宵鵬”的關東勝景,抒發情懷,指點江山,此時一位農夫從山下經過,看見一位風華正茂的少年站在山上觀望,后來得知這位少年就是當時的皇上,就把這座山命名為觀臺山,后來此地成為一個蓄水的水庫,站在觀臺山上觀望到的是一潭碧綠的清水,后人就把這里改名為觀潭山。
凈月潭始建于1934年,是截長春的母親河一通河的支流小河沿子河的水,形成最初水面的雛形,整個水面俯瞰形似彎月。1936年,凈月潭作為長春市第一家飲用水水源地,供城市用水。到后來,隨著長春不斷的發展,人口不斷增加,在長春市的周邊又興建了幾家大型的水庫,凈月潭就結束了它近30年的供水使命。凈月潭水面面積4。3平方公里,最深處16米,最大庫容量2900萬立方米。凈月潭三面環山,中間環抱一潭秀水,一到雨季,雨水就會順著山體滑落,匯聚到蓄水池中,最后一并流入到凈月潭水庫。1936年成立了凈月潭造林場,在水庫周圍種植水源涵養林,防止水土流失,淤塞水源地。經過凈月潭人70多年精心的培育和養護,凈月潭形成了世界上罕見的人工森林,也是亞洲第一大的人工森林。如今凈月潭已是一百平方公里的人工林海環抱一潭秀水而形成的自然景觀。它所處的地理位置也是很特殊,它處在長春市區的東南部,距市中心18公里,在地質板塊上屬于長白山山前臺地,處于吉林省東南部山區向西部草原過渡地帶,海拔220—406。5米之間。這里丘陵很多,大大小小的山嶺縱橫交錯,連綿起伏,這里的林相完美整齊,森林覆蓋率達96℅,凈月潭素有“綠海明珠”,“都市氧吧”之美譽,也被譽為長春市的生態綠核和都市名片。如今,凈月潭不僅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級的森林公園,還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20__年4月還入圍了吉林8景的評選,被譽為“凈月神秀”。
凈月潭素以清幽、秀雅著稱,但也不乏奇偉險峻之處。前方山崖道口,就是電影《青松嶺》驚馬場面的拍攝場地。我們現在車行位置就在凈月潭水庫的上游了,從這里我們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凈月潭的水面了。凈月潭的水,緊依鬧市卻沒有被污染。關于凈月潭名字的由來有許多不同的說法,據史料記載,凈月潭的名字是由偽滿洲國國都建設局局長鄭禹先生所起。鄭禹先生本是南方人,他和他的父輩曾參與過中國臺灣日月潭的建設,鄭禹先生來到凈月潭,發現這里的地形地貌與家鄉特別相似,心中油然升起對家鄉的思念之情,又因為凈月潭水面形似彎月,故起名凈月潭。在民間,關于凈月潭的由來還有個美麗的傳說故事,相信各位游客對七仙女和董永的故事也有所了解,七仙女在返回天庭的途中,非常的悲傷,雙目垂淚,其中兩滴淚水隨風飄落,一滴落在了祖國寶島臺灣,一滴落在可吉林的長春,也就形成了后來的日月潭和凈月潭了。
在遠處的樹林中,我們隱隱約約能看到一些白色的小房子,那里就是凈月潭森林高爾
夫球場了。我們現在看到的這片場地就是高爾夫球場的練習場了,它建成于20__年9月,占地5。5萬平方米,有36個打位,果嶺、沙坑一應俱全。練習場內有專業的球童,可以教授初學者一些高爾夫球的規則,如何開桿等等。
在這片樹林的后面還隱約藏著一個大的、更高級的高爾夫球場。它是由美國著名的高爾夫球場設計公司JMP精心設計規劃的,于20__年竣工對外開放,占地66萬平方米,18個洞,難度適中,球道總長7527碼,目前是長春唯一一座18洞的國際標準的高爾夫球場。球場配有休閑度假別墅和20__平方米的五星級豪華會所。
離開了美麗的高爾夫球場,我們又回到了大森林中。一進入森林中,我們就會感覺到涼爽了許多。凈月潭在夏季是個避暑勝地。長春夏季的相對最高氣溫是28。3℃,在凈月潭的森林中溫度會相對降低2—3℃,游人們一進入森林,就會感到涼風習習,清爽宜人,所以說凈月潭夏季是一個避暑勝地。到了冬季,這里就是滑雪的天堂。冬季這里的平均溫度在零下10—18℃,這樣的溫度很適合做戶外運動,您只要穿上一件保暖的羽絨服,就可以盡情的享受冰雪帶給我們的快樂了。
提到冰雪,我特別要向各位介紹20__年我們從瑞典引進的瓦薩國際越野滑雪節。中國成為繼瑞典、日本、,美國之后,第四個可以舉辦這一賽事的國家。瓦薩越野滑雪運動在瑞典已有80多年的歷史了,它是為了紀念瑞典的國王古斯塔夫·瓦薩當年逃脫丹麥的統治,從一個國家到另一個國家所進行的艱苦行程,進而創建的遠距離滑雪賽。首屆瓦薩滑雪賽是于1922年3月在瑞典舉行。在瑞典,瓦薩滑雪賽已不再是一個單純的比賽項目,而是全瑞典人的節日,當地許多居民每年的3月初,都會全家老小一起出動,參與滑雪節的各項活動,到森林、河流玩耍,親近自然,體會大自然的美麗。到20__年,凈月潭瓦薩滑雪節在長春凈月潭已成功的舉辦了九屆,參賽人數也由最初的'不足千人發展到如今的上萬余人,每年在凈月潭瓦薩國際滑雪節期間,不僅有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級越野滑雪高手參加的賽事,還舉辦了許多豐富多彩的旅游文化和經貿活動,讓中外游客樂在其中,也促進了多國間的交流與合作。
說到娛樂項目,我就要向各位介紹在凈月潭一年四季都可以玩的娛樂項目,它不受季節的限制,深受游人的喜愛,這就是位于高山滑雪場的索滑道了。1997年,我們從德國引進了全場1321米的吊椅式觀光索道,坐上觀光索道,包攬凈月潭森林的全貌,俯瞰松濤柏浪,登上山后,我們乘坐1616米的管軌式滑道下山,人好像變成了飛鳥。
走進森林浴場,在城市里少見的紅松、樟子松在這里隨處可見。據環保專家檢測,每一立方厘米的空氣含負氧離子高達2萬個,是城市空氣含量的400倍,負氧離子又稱陰離子,是一種帶有負電荷的原子,當人們吸入它時,能有效改善心肌功能,促進細胞代謝,增強免疫力。
在這片森林浴場深處,有一座石羊石虎山,是金代的古墓遺址,墓道兩側有石人、石虎、石羊。這座石羊石虎山安葬的是完顏婁室的戰將之一。1981年,石羊石虎山被列為長春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順著我左手邊的一側,就是凈月潭的露營地了。每年的4月—10月,游人們玩累了,可以在這里租到帳篷、桌椅,在休息的同時感受了大自然的美麗。許多游人也會在這里自發的組織一些活動。近幾年來 ,由于凈月潭的知名度與日俱增,許多國際性德賽事也選擇凈月潭作為比賽場地。20__年,我們正式引進了瑞典的利丁國際森林越野跑步節,挪威的畢克山地自行車賽。參賽選手在比賽的同時也可以欣賞沿途的風光。
在這里我們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凈月潭的水庫大壩了,它好似一條起伏輾轉的龍脈,橫臥在凈月潭邊,大壩全長555米,高19米。大壩的右側是游船碼頭,在這里可以泛舟、戲水、看山巒的變幻,看山石的峻俏,情趣盎然。
在遠處的塔樓就是凈月潭的標志性建筑——碧松凈月塔樓。它就坐落在觀潭山上。遠
看碧松凈月塔樓佇立在茫茫的林海中,就像一名綠色的衛士,保衛著凈月潭這片凈土。它是由我國著名的建筑大師齊康先生設計的,造型取材于松柏,建筑融入了植物的概念。這個塔樓與長春建成200終年之際正式向游人開放的,塔高50。2米,這里“50”代表建國50周年,“2”代表長春建制200周年。與碧松凈月塔樓比鄰的就是太平鐘樓了。它是為了紀念吉林省1981年至1990年10年內無重大森林火災而修建的。鐘樓高17米,在頂層懸掛一口合金鑄成的大鐘,鐘聲渾厚悠揚。之所以建亭紀念,是要昭示后人,森林防火要警鐘長鳴。黑色的玄武巖地面鑄有吉林省的地圖,每發生一次重大的森林火災就在地圖上其實際的位置就刻一標記,以警示后人,森林防火要警鐘長鳴。
我們現在看到北普陀寺了。該寺建于1996年,是東北地區的名寺之一。這座寺年代雖不久遠,但卻遠近聞名,每逢佛教盛會香火鼎盛,游人絡繹不絕。
凈月潭是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的生態空間,我們今天沿著18公里的環潭公路,觀賞到了凈月潭的一些精品景點,但這只是這座大森林秀美景色的一部分,在森林的深處還有一些更值得細心品味的美景,我真誠地期待您的再次到來。
長春導游詞 篇10
長春電影制片廠中國大型綜合性電影制片廠。廠址吉林長春。長春電影制片廠的籌備實際上從1945年日本投降之后就開始了,當時起名叫東北電影公司,到1946年10月1日才正式命名為東北電影制片廠,原址在黑龍江省鶴崗市。
首任廠長是袁牧之,當時的人員主要由延安、滿洲映畫株式會社和解放區其他一些電影工作者組成。那時的設備和條件都很差,但似乎沒有什么可以難住他們的。冒著槍林彈雨,他們攝制了大量的戰爭新聞片,(如《民主東北》)這在今天都成了寶貴的史料。為拍這些影片,一些優秀的攝影師(如張紹柯、楊蔭瑩和王靜安)犧牲了生命。特別值得一提的是,1949年5月這個廠完成了故事影片《橋》的拍攝, 它被電影史學家認為是新中國電影的第一部故事片。
1955年,東北電影制片改名為現在的長春電影制片廠。在中國,人們都知道長春有兩個大廠,一個是第一汽車制造廠,一個就是長春電影制片廠,足見這個廠有著多么大的名氣。它不僅是個電影生產地,而且是個電影人員的培訓地。1960-1962年之間,這個廠還成立過電影學院,可惜的是后來撤消了。
長春電影制片廠是全國最大的電影制片廠之一。它下設總編室、導演室、拍攝室、美術室、音樂創作室、制片室、編刊室以及美工、照明、錄音、化裝、服裝、道具、剪輯、特技等車間,甚至還有自己的洗印廠和電影樂團。 長春電影制片廠拍攝過數百部故事片,它尤以拍攝農村題材和戰爭題材的影片為長。作品充滿了原汁原味的鄉土氣息和黑土地特有的粗獷豪放風格。近些年這個廠的不少作品有較重的商業化傾向,盡管這樣,象《過年》這樣的影片仍然為它贏得了榮譽。長春電影制片廠在譯制外國影片方面是有極大貢獻的。至今人們仍然銘記的《列寧在一九一八》、《夏伯陽》和《瑞典女皇》這樣的優秀影片,都是由它介紹給中國觀眾的!
長春導游詞 篇11
各位游客:
歡迎大家來到這里,下面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月潭位于長春東南部,距市中心12公里,景區內山明水秀,氣候宜人,空氣清新,一年四季景致不同。人工森林形成了包括紅松、黑松、樟子松、落葉松在內的30多個樹種的特色森林景觀,炎炎夏日時節,置身其間,濃蔭蔽日,真有說不出的清涼熨貼。冬季景區內積雪深度約30厘米,是天然的`滑雪場。此外還有高爾夫球場、水上娛樂等項目。新建成的凈月廣場,是集觀光、休息、健身為一體的場所。有“亞洲第一大人工林海”之稱。景區內包括凈月潭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凈月潭國家森林公園和吉林省凈月潭旅游度假區三部分。
面積33568平方米的"凈月廣場"既是休息、漫步、觀光、健身的場所,又是游人集中、疏散的中心。隨著潭水浴、沙灘浴、陽光浴的沙灘浴場建成使用;鹿鳴谷鹿苑、參園的對外開放;森林浴場科普系列游、寺廟古墓游、生態觀光游等新的旅游項目的推出,每年都有大批游客來到這里。
旅游區青山、潭水相映成輝,組成春踏青、夏避暑、秋賞葉、冬玩雪的美景佳境。交通便利,距長春機場23公里,距長春火車站16公里,有三條高速公路沿區而過,區內道路已形成網絡。游客可由市區乘專線小公共汽車直達景區。
長春導游詞 篇12
尊敬的各位游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這里旅游。
這里是一片沃土,遠在四萬年前就有人類生息繁衍。
1951年,在長春地區的榆樹市發現人骨化石一批哺乳動物化石。出土物證明,早在遠古時代,在長春這片土地上的古代人類已進入了智人階段,屬舊石器晚期,母系氏族社會初期。1984年,在農安縣發現一處新石器時代人類的居住遺址,原始農業已很發達,并掌握了原始紡織技術,已進入著裝時代。
長春地區最早出現的城市是“夫余王城”。從東漢到西晉,夫余族國家一直臣屬中原王朝。公元493年被北方勿吉族所滅。公元494年,夫余王為勿吉所逐,率妻孥投奔高句麗,從此國亡。北魏至高初,高句麗強盛。原來的扶余故都為高句麗的扶余府。公元668年,唐破高句麗。
自唐玄宗開元元年(713年)之后渤海人興起,族建立了渤海國。今長春地區屬西京夫余府和莫頁頡府夫余府,府治在今長春市迤南。北宋時期,建立了遼帝國,并設遼東京道黃龍府(今農安縣城)。北宋末年,公元1114年9月,女真族各部不堪統治者壓迫,其首領完顏阿骨打起兵抗遼,1115年攻破黃龍府。阿骨打即稱帝,國號金,年號收國元年。并于1140年改黃龍府為濟州。遼金時代是長春地區歷史上最繁榮的時代,金國曾多次進犯中原,公元1126年,金兵掠宋朝徽欽二帝北走,曾把他們一度囚禁于此。南宋抗金名將岳飛曾說"直抵黃龍府,與諸軍痛飲耳"。指的就是這個黃龍府。公元1234年,金為蒙古所滅,1271年蒙古族政權改國號為元。這一帶成為蒙古游牧之地。1644年清兵入關時,今長春地區的蒙古族人口與滿族人口皆為八旗編制。清王朝建立柳條邊,實行封禁政策,保護關外陵寢,保護皇家圍場,保證江北貢品人參、貂皮、東珠、鹿茸等資源、防止各族人民流動遷徒,防止漢人進入開發并保護滿族騎射尚武的風俗。時光流逝,這里曾創造過輝煌的文化和物質文明;幾度滄桑,這里曾是廝殺和征戰的戰場。這里的歷史遺跡,默默地陳訴當年往事和千秋功過。
長春是一座年輕的城市,只有200多年的歷史,地處中國松遼平原腹地,是吉林省省會,全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春經過不斷的發展建設,在發展上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獨特優勢,成為工農業基礎雄厚,商業繁榮興旺、科技教育事業發達、對外開放程度較高、在全國舉足輕重的中心城市,被國內外朋友譽為“汽車城”、“森林城”、“電影城”和“科技文化城”。
長春地理位置比較優越。作為中國北方區域性中心城市之一,處于中國東北地區遼、吉、黑、蒙四省區通衢的十字要沖,南可聯結中國遼東半島沿海城市,北可通過黑龍江省向獨聯體和東歐各國拓展,東可經琿春、圖們江口岸通往朝鮮、韓國、俄羅斯,西可由吉林省白城地區與蒙古交往。這種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長春成為中國東北地區巨大經濟鏈條中最關鍵的一環,成為東北地區重要的交通、通訊樞紐和物流中心。
長春是一座風光秀美的城市。作為中國首批優秀旅游城市之一,旅游開發上也形成了一定的特色。長春市是一座“森林城”,城市綠化率已經達到38.8%,位于全國大城市前茅。不僅市區綠樹成蔭,就連城市周邊也是綠色的海洋,環城高速公路兩側90公里長、550米寬的綠化帶,是城市一道美麗的風景。距市區9公里、面積126.5平方公里的“凈月潭森林公園”,擁有亞洲最大的人工森林,宛如長春一片巨大的“肺葉”,使長春人就像生活在森林中一樣,這里有最好的陽光、空氣和水。長春還有很多著名的人文景觀,農安遼代古塔,許多日偽時期的遺跡,有中國現存三大帝王宮殿之一的偽滿皇宮和八大部。冬季冰雪旅游更是長春的熱點,在這里不但可以滑雪、溜冰、參加雪地汽車拉力賽,還可以欣賞冰雕、雪雕等各類冰雪藝術品。
長春還是一個開放度較高的城市。豐富的自然資源,良好的區位條件,長春的工業有著較好的發展基礎。作為國家的老工業基地之一,經過多年的發展建設,基本上形成了以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為主體的、門類比較齊全的工業體系。其中,一汽集團是全國規模最大、品種最全的現代化汽車科研生產基地,產品主要有轎車和中型載重卡車。除了汽車,長春的客車、摩托車、托拉機等工業也在全國占有舉足輕重的位置。長春客車廠是國內較大的鐵路客車、地鐵客車科研生產和出口基地。此外,機械、電子、化工、冶金、建材等行業也具有一定的基礎和潛力。長春還是我國著名的“糧倉”,農業產業化建設初具規模。長春地處世界著名的黃金玉米帶,盛產玉米、大豆、水稻、高粱。
好,游客朋友們,今天就為大家講解到這兒,謝謝各位的支持!
長春導游詞 篇13
各位游客:
吊水壺距長春市91公里的雙陽區山河鎮境內有一處別具風韻的新興旅游景點吊水壺風景旅游區,風景區內山巒起伏,奇石林立,峽谷幽靜,溪水叮咚,野生動植物資源極為豐富。
吊水壺風景區以溶洞為主體,山、水、林、峰、洞、石交相輝映,以它獨具的險、奇、幽、特等奇偉景觀吸引著大批游客。進山門,便是十里綠色長廊,兩山掩映,人行谷底,只見青山翠蔓,如碧海泛舟。長廊盡頭就是海拔711米的長春地區最高峰;峰下便是吊水湖溶洞。遠遠望去,四米高的龍頭大口即是入口,沿垂直32米高的洞中旋梯盤旋而下,便進入了一個神奇的仙境洞府。這里還流傳著王母娘娘手鐲穿石缸、白龍黑莽大戰、宋太祖授建趙氏梨園等神話和歷史傳說。
整個溶洞由天宮、龍宮和天宮洞組成,占據了三個“東北之最”,即溶洞位置海拔最高(690米),落差最大(73米),面積最大(5000多平方米),尤其是那32米高的洞中旋梯,可稱“中國一絕”。洞內的八仙醉瑤池、靈霄寶殿、如來佛、觀音菩薩、麒麟送子等人文景觀和靈龜魚塔、銀河飛瀑、鵲橋、千佛山與洞外的步云崖、十里長廊、石壁凝春、鐵塔遠眺、峰亭映雪、云海仙山、白塔夕照形成有機的主體畫卷。
長春導游詞 篇14
長春市位于北半球中緯地帶,歐亞大陸東岸的中國東北大平原腹地,居北緯43°05′~45°15′;東經124°18′~127°05′。幅員20604平方公里。轄4縣(市)6區:榆樹市、德惠市、九臺市、農安縣、朝陽區、南關區、寬城區、二道區、綠園區、雙陽區。西北與松原市毗鄰,西南和四平市相連,東南與吉林市相依,東北同黑龍江省接壤。城市面積4789平方公里。市區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312.92平方公里。
長春市屬天山——興安地槽褶皺區吉黑褶皺系松遼拗陷的東部邊緣,城區下部分布著深厚的白堊系泉頭組,為一套紅色較粗粒碎屑巖(頁巖、泥巖、細砂巖和砂頁巖互層),均為不透水層或含水性極微層,地層深厚(500米尚未穿透),巖層致密,傾角很小(5°~10°)。此外,第四世紀沉積相當普遍,洪積層上部為黃土狀物質,下部為紅色黏土或沙礫層。新構造運動以來,地體微升,地表受流水切割,溝谷發育,形成微波狀臺地平原。二級階地黃土狀亞黏土厚15米~25米,抗壓強度20噸~25噸/平方米,是較佳的天然地基。一級階地(二道區)亞黏土層地基抗壓強度8噸~11噸/平方米,但地表下2米~4米深處有一淤泥層,不適于天然地基,下部是沙、沙礫層,抗壓強度25噸~35噸/平方米,距地表6米~11米以下是基巖,對大型、特大型建筑基礎置于基巖上最為有利。
長春市的地貌特點,是遠依山,近傍水,以臺地平原為主。主要地貌類型為:
1、低山丘陵。分布于市區東南部,屬大黑山脈的一部分,略呈東北西南走向,海拔大部分在250米~350米之間,相對高度為50米~100米;東部的大頂子山海拔407米,組成的巖石有花崗巖、安山巖、極巖等變質巖系,其中以花崗巖分布面積最廣,久經侵蝕,已成渾圓狀;山地丘陵面積在市區內所占面積比重甚微,山地丘陵中有森林,低丘之間有些沖積平原和盆地,為農業區;伊通河出大黑山北麓,從南向北穿過市區東部,在狹口處有修筑水庫的良好條件。
2、臺地平原。城區臺地面積約占總面積的70%,并高出伊通河一級階地10米~20米,地表微波起伏,土質主要由黃土狀土構成,海拔在200米~230米之間。淺谷谷坡漫長,市區有近80%的地面坡在10度以下。
3、沖積平原。主要由伊通河沖積作用形成,在河流兩岸形成了比較寬闊的帶狀平原,面積近30%,地勢低平,海拔多在200米左右;沿河兩岸的低洼部分,汛期常被洪水淹沒,屬河漫灘部分,組成物質多為粗沙或細沙,河漫灘兩側為寬窄不等的高漫灘或一級階地,寬度一般在4公里~5公里間;一級階地高出河床3米左右,其組成物質上部是亞沙土、亞黏土,下部是沙礫層,沖積物厚10米左右;二級階地面積較小,河床兩側可提供建筑用沙;平原上的河跡洼地,因多為淤泥質黏土或亞黏土,并夾灰色沙質透鏡體,大多排水不暢,土體抗壓性較差,但在大部分臺地平原上的溝谷系統則成為城市自然排水通道。
4、火山錐體。臺地平原西接松遼分水嶺,系第四紀更新世末期沿斷裂帶呈地壘式隆起,并有火山活動,因此,在長春西南的大屯、范家屯一帶,火山錐體突起在波狀平原之上。多由玄武巖構成,是良好的建筑材料。
【自然資源】長春市地域遼闊,土地資源較豐富,共有土地面積2060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35.04萬公頃。土質主要是黑土、草甸土、黑鈣土等,分別占耕地面積的34.5%、29.06%和15.28%。土質肥沃,一般黑土層厚達0.6米~1.0米。全市共有林地26.5萬公頃,森林的組成以東亞闊葉林成分為主,華北系成分、長白區系成分也有滲入,如黑松、樟子松、云杉、冷杉、長白落葉松、側柏、檜柏、胡桃楸、水曲柳、黃菠蘿、花曲柳、山楊、黑樺等。野生植物資源群落中,有森林植物、草甸植物、草原植物等,具有經濟價值的野生植物300余種:可供藥用的有五味子、大活、黨參、蒼術等到150多種;可做工副業原料的有胡枝子、蘆葦、蒙古櫟等50多種;可供食用的有蕨菜、黃花菜、山楂、山葡萄等30多種;可做飼料的有堿草、草木樨、小葉樟等50多種。野生動物資源有豹貓、紅狐、鴻雁、林蛙、中華鱉、虎斑文蛇、背角無齒蚌等5類34種。長春市的礦產資源,除已探明的煤、油質巖礦、水泥石灰巖礦、水泥黏土礦、珍珠巖沙、膨潤土、螢石、鑄型用沙礦、銅、銀、鐵以外,石油、天然氣也有一定儲量。
【區劃人口】
截至20__年末,長春市轄11個區(南關、朝陽、寬城、二道、綠園、雙陽、九臺、經開、高新、凈月、汽車,其中后四區為國家級開發區)、4個新城(北部、南部、西部、凈月西部)、1個國家先導區(長東北)、1個生態旅游度假區(蓮花山)、1個國家綜合保稅區(興隆保稅區)、2省級開發區(南部都市、長江路)、3市縣(榆樹、德惠、農安)。
截至20__年末,長春市共有2474784戶,7588921人。其中,男性人口3823596人,占人口總數的50.4%;女性人口3765325人,占人口總數的49.6%。市區(南關區、寬城區、朝陽區、二道區、綠園區、雙陽區)人口為3627536人,占全市總人口數的47.8%;縣(市)(農安縣、九臺市、榆樹市、德惠市)人口為3961385人,占全市總人口數的52.2%。總人口數比20__年增加23856人,增長率為3.1‰,增長率比20__年下降2.2‰。長春市人口占吉林省總人口數的27.9%。
【歷史沿革】
長春市地處東北邊陲。在距今兩千多年以前,是北方肅慎族生活過的地方。漢至西晉為夫余國屬地。其后,為高句麗轄境。唐代中后期,屬渤海扶余府。遼屬東京道黃龍府。金歸上京路隆安府。元屬遼陽行省開元路。明代在長春設立其塔木衛、亦東河衛、木古河衛。清代設治前,屬蒙古郭羅爾斯前旗扎薩克輔國公的封地。
清初,朝廷對東北一直實行封禁政策,到乾隆朝以后,大面積土地被開發,人口劇增,嘉慶五年(1800)清設置長春廳,置理事通判,隸屬吉林將軍,是長春正式設置之始。20__年1月17日中共長春市會討論通過《紀念長春建城200周年活動總體方案》,確定1820__年7月8日為長春建城紀念日,道光五年(1820__年),長治所北移寬城子。同治四年(1865年)挖城壕,修筑木板城垣。光緒十四年(1888年),長春廳升為長春府。1920__年3月,長春府改稱長春縣,置縣公署。1920__年設長春市政公所,1920__年9月,市政公所和長春開埠局合并,并改稱長春市政籌備處,籌建長春市。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九·一八”事變,翌日長春淪陷。1932年3月偽滿洲國宣布定都長春,改名為“新京”。8月,改為“新京特別市”,隸屬偽滿洲國國務院。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偽滿洲國隨之垮臺。12月20日,國民黨中央政府在長春市設置長春市政府,隸屬吉林省。
1948年10月19日長春解放。中共長春市委和市政府隨軍入城。長春市改為長春特別市。隸屬東北行政委員會。
1949年5月9日長春市政府改稱市人民政府,隸屬吉林省。
1953年8月1日,長春市改為中央直轄市,由東北行政委員會代理。
1954年8月1日,東北行政委員會決定,長春市改為吉林省轄市。9月27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從吉林市遷到長春,長春市成為吉林省會城市。
1955年2月22日,吉林省人民委員會指示,長春市人民政府改稱長春市人民委員會。
1958年11月經國務院批準,雙陽縣、九臺縣、德惠縣、農安縣和榆樹縣劃歸長春市管轄,長春實施市管縣體制。
“__”期間,1968年3月6日成立長春市革命委員會。
1980年6月1日,吉林省人民政府通知,長春市革命委員會改稱長春市人民政府。
1988年8月31日,民政部以民行批[1998]18號文批復撤消九臺縣,設立九臺市(縣級);
1989年2月。國家批準長春市為國家計劃單列市,并賦予相當副省級的經濟管理權限。
1990年12月26日,國務院批準,撤銷榆樹縣,設立榆樹市(縣級)。
1993年7月,國務院決定各省會市不再實行計劃單列,長春市于同年12月停止計劃單列市。
1994年2月25日,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的發文(中編[1994]1號)經中共中央、國務院同意,長春市成為副省級城市。
1994年7月6日,民政部批復(民行批[1994]97號)撤銷德惠縣,設立德惠市(縣級)。
1995年8月,根據國務院關于同意吉林省調整長春市行政區劃的批復(國函[1995]65號),撤銷長春市郊區,設立綠園區;撤銷雙陽縣,設立雙陽區;二道河子區更名為二道區。至此長春市形成了轄6個區(南關、寬城、朝陽、二道、綠園和雙陽區),3個縣級市(九臺、榆樹和德惠市),1個縣(農安縣)的行政建置格局。
20__年10月20日,《國務院關于同意吉林省調整長春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復》(國函[20__]142號):同意撤銷縣級九臺市,設立長春市九臺區,以原九臺市的行政區域為九臺區的行政區域。
長春市氣候概況
長春市地處中國東北長春平原腹地,市區海拔在250-350米之間,地勢平坦開闊。屬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在全國干濕氣候分區中,地處濕潤區向亞干旱區的過渡地帶。氣溫自東向西遞增,降水自東向西遞減。春季干燥多風,夏季濕熱多雨,秋季天高氣爽,冬季寒冷漫長,具有四季分明,雨熱同季,干濕適中的氣候特征,為人類開發和利用大自然提供了良好的氣候環境。
由于地理位置、地形結構與大氣環流相配合的作用,具有如下基本特征:四季分明。春季較短,干燥多風;夏季溫熱多雨,炎熱天氣不多;秋季氣爽,日夜溫差大;冬季漫長較寒冷。
季風顯著,雨熱同季。冬季在強大的蒙古高壓控制下,氣候寒冷而干燥。夏季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常與東南移動的貝加爾湖的冷空氣交匯于此,降水豐沛而集中。
氣候的大陸性強,氣溫的年差較大。冬季的氣溫低于同緯度地區,夏季則高于同緯度地區。氣候東西過渡,熱量水分適中。由于長春市處于吉林省東部山地向西部松嫩平原的過渡地帶,所以具有東部山區濕潤氣候向西部半干旱氣候過渡的特征。過渡性氣候使長春市的光照充足,熱量條件優于東部,而雨水條件又好于西部,為農業生產提供了良好的氣候條件。
長春市年平均氣溫4.8°C,最高溫度39.5°C,最低溫度-39.8°C,日照時間2,688小時。夏季,東南風盛行,也有渤海補充的濕氣過境。年平均降水量522至615毫米,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23℃。秋季,可形成持續數日的晴朗而溫暖的天氣,溫差較大,風速也較春季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