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導游詞(通用4篇)
大足導游詞 篇1
各位尊敬的客人:大家好!
歡迎來到重慶旅游。我叫╳ ╳ ╳,是╳ ╳ ╳旅行社的專職導游,持證號碼是 ╳ ╳ ╳號。乘坐的車輛是╳ ╳ ╳公司的旅游車,駕駛員是╳ ╳╳。今天我們能為大家服務,感到十分高興和非常榮幸。我們的責任是是安排和照顧好大家載重慶的吃、住、行、游、購、娛,努力維護好大家共同利益。希望大家的此次旅行愉快和順利。
另外,為了保證大家安全,按照重慶市旅游局的規定,駕駛員開車期間不使用手機,他的手機由我暫時保管。如果我們在工作中有什么不對之處和服務有什么不周到的地方,敬請大家指出,我們一定會改進,同時也歡迎大家投訴,重慶市旅游投訴電話號碼是:╳╳ ╳ ╳ ╳ ╳ ╳ ╳。
重慶給游客第一印象和最深印象是什么呢?到過重慶的都會這樣回答:重慶的山、重慶的水、重慶的城、重慶的夜、重慶的火鍋、重慶的美女等等。不錯,這都是重慶最有代表性的,但這還不是重慶的全部。
重慶是中國內陸的特大城市,懸掛在聯合國大廳的世界地圖上,僅僅標出了中國四個城市的名字,其中一個就是重慶。我們這座城市,自然地理獨特,人文地理鮮明。到這里來的每一個人幾乎都能感受到一種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和心靈震撼力。在中國,你無法找到一個城市能和重慶類似。在重慶,你不難體驗到傳統與現代、歷史與未來的交匯和撞擊。
到重慶旅游,定會讓你覺得不虧此行,因為重慶是一座大氣磅礴的“山水之城”,是一座時尚韻律的“動感之城”,是一座熱情奔放的“激情之城”,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老之城”,是一座朝氣勃勃的“青春之城”。
大足導游詞 篇2
都市廣場大氣魄,時尚文化大手筆。重慶山多路彎少平地,因此,重慶人有深厚的廣場情節,修建了許多連平原城市都無法比擬的廣場。重慶的廣場和商業圈、步行街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使重慶的廣場之多和廣場之大,在全國罕見。重慶主城解放碑、江北、南岸、沙坪壩、楊家坪規模宏大的廣場,既是風格各異的步行街,又是購物人氣頗旺的五大商圈。朝天門廣場集水、陸交通樞紐和旅游觀光、市民休閑等功能于一體,是新重慶極具特色的一處標志建筑,是俯看浩浩蕩蕩兩江匯流,縱覽江輪來往穿梭風光的絕佳去處。三峽廣場分為綠色藝術園、商業文化街、名人雕塑園、三峽景觀園四個部分,是集商貿、文化、景觀、休閑于一體的大型城市廣場。解放碑中心購物廣場,豪華、氣派,是繁華都市的標志,其步行街是中國西部最氣派、規模最大的步行街。有人說,“走在解放碑,有如在紐約曼哈頓”。人民廣場是由富麗堂皇的人民大禮堂和前面的廣場及對面的現代建筑三峽博物館組成的,是重慶市的市政、文化、休閑廣場,也是舉行全市盛大集會和活動的場所。每天晚上都會有將近幾千人自發的跳“壩壩”(即“廣場”)舞,這種壯觀集體舞蹈的場面,成為一種有中國特色的廣場文化,成為重慶一大特色景觀。中央領導來重慶看到人民廣場上跳壩壩舞的熱烈場面,十分高興,與民同樂。
立體交通大景觀,流動旋律大樂章。重慶的交通市非常有特色的,建起了“水”、“陸”、“空”立體交通網。
所謂“水”,已經遠遠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木船,還包括水翼艇、豪華旅游船、跨江大橋等現代化水上交通工具和設施。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重慶的橋。重慶的橋不是江南流水上小橋,而是天塹橫跨的大橋。重慶橋梁之多,在世界上都是獨一無二的,以至有“橋都”得美譽。僅主城區就有長江大橋,馬桑溪大橋、李家沱大橋、鵝公巖大橋、大佛寺大橋、黃花園大橋、渝澳大橋、高家花園大橋、石門大橋、嘉陵江大橋等10座各具風格的大型現代橋,還有5座正在建設。重慶橋梁不僅數量多、而且種類齊全,有拱橋、斜拉橋、懸索橋、連續鋼構橋、T型鋼構橋等橋型,國內有的橋型重慶都有。可以說重慶是中國名副其實最大的橋梁博物館。座座大橋,成為點綴城市的彩虹。
所謂“陸”,自然指陸路交通,重慶的陸路交通個性突出,精彩紛呈,有現代化的高速路、大馬路,還有動輒幾十級甚至數百級的石臺階(重慶人稱“梯坎”),更有九曲十八盤的山間小路。主城區的公路和街道,在山下蜿蜿蜒蜒,在山腰盤盤旋旋,在山脊起起伏伏。在重慶,走路,是一大樂事,它讓你體會“七上八下”的樂趣;在重慶,乘車也是一大樂事,它讓你體會坐車就像坐船,起伏跌宕,過足一把癮。
所謂“空”,不是指重慶的國際航空運輸,而是指其像彩帶似的城市輕軌,南山,歌樂山、南泉觀景索道等,像提斗的朝天門碼頭纜車,凱旋路電梯,像瀑布的菜園壩自動扶梯,這些現代化的交通工具形式之多樣,絕對是其他城市少見的。特別是重慶連接兩條大江的跨江索道,為全國獨有,游客乘坐其上,就像踏云而行,有一種空中飛翔的驚喜與快樂,在驚喜刺激中緩緩欣賞重慶山環水擁的自然美景。可以說立體化、多樣化的大交通,增加了城市的運動感,像流動的旋律,是現代化都市重慶的雄渾的交響樂章。
大足導游詞 篇3
朋友們好,參觀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始建于唐永輝元年(650年),歷經五代,興盛于宋代,于延至明清。它是中國晚期石雕藝術的代表作品。大足石刻是主要展示重慶大足縣摩崖造像的石窟藝術的總稱。摩崖造像多達75座,造像5萬多尊,銘文10多萬字。其中,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磚山和石門山的摩崖造像最具特色。大足石刻于1999年12月1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北山石刻摩崖造像位于大足縣龍崗鎮以北1.5公里處,出土于南宋唐景福元年至紹興三十一年(892-1162)。編號290,以雕刻精美、精致、典雅著稱。它展示了中國民間佛教信仰和石窟藝術風格從晚唐到宋代的發展變化,被稱為唐宋石刻藝術展覽館。晚唐北山塑像端莊豐滿,氣質渾厚,衣細衣薄,有盛唐遺風。特別是245號佛經內容豐富,層次分明,刻有539個人物和460多件器物,保存了各種歷史圖像。在中國石窟的同題材造像中是首屈一指的。
五代作品占北山造像三分之一以上,是我國這一時期造像最多的地區,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其特點是小巧玲瓏,體態多變,神態瀟灑,飾品日益豐富,呈現出從唐到宋的過渡風格。觀音是宋代北山最突出的塑像,被譽為“中國觀音造像展覽館”。這一時期的作品更貼近生活,體現了宋代的審美情趣。雕像具有個性鮮明、姿態優美、身材勻稱、服飾華麗的特點。最有代表性的一次是136號轉輪穿越西藏石窟,被譽為“中國石窟藝術皇冠上的一顆明珠”。
保定石刻保定山崖造像位于大足縣東北15公里處。從惜春到南宋春年(1174-1252),以大佛灣和小佛灣為中心,歷時70多年。它是一個完整而獨特的大型佛教密宗道場,有10000多尊雕像,在石窟中很少見。它采取的是中國密宗,保定山崖造像的表現形式在石窟藝術中是獨一無二的,一萬多尊造像的主題沒有重復。各龕之間既有教義上的內在聯系,又有形式上的相互聯系,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其內容始于六氣唯心,止于劉本尊成佛,教學合理,實踐卓有成效,體系完備,特色鮮明。
保定山崖造像的創作原則是降伏人心,從而喚起信眾對佛教的虔誠。雕塑、裝飾、布局、排水、照明、支撐、透視等。都非常重視形式美和意境美。比如觀世音菩薩的1007只手忽彎忽伸,高低不平,猶如一只熠熠生輝的驕傲孔雀。薩迦涅槃雕像長31米,只有半裸。其構圖具有“意至筆,畫外畫”的奇妙特征,給人以隱而不露的美感。這是中國山水畫傳統美學思想的成功應用。九龍浴王子利用懸崖上的天然泉水,在懸崖頂上雕刻九龍,將泉水引至龍口中部,使涓泉常年不斷地沖刷著薩迦王,為雕像增添了活力,堪稱因地制宜的典范。南山崖造像出土于南宋紹興(1131-1162),編號為15號,是極其重要的道教造像區。
石磚山崖造像出土于北宋元豐五年(1082-1096年)至紹興院。是典型的佛、道、儒融為一體的造像區。石門崖造像是21年(1094-1151年)從北宋紹興院到南宋紹興出土的。是佛道一體的造像區,尤其是道教造像。
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中國石窟藝術在各個時期積累了自己獨特的模式和內涵。大足石刻作為晚期石窟藝術的'代表作品,在吸收和融匯早期石窟藝術精華的基礎上,與上一代相比,在題材選擇、藝術形式、造型技巧和審美情趣上都有所突破。具有鮮明的民族化、生活化特征,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石窟藝術典范,與敦煌、云岡、龍門等石窟一起構成了完整的中國石窟藝術史,大足石刻題材多樣,內容豐富,儒、釋、道三家造像齊全,與以往石窟不同。大足石刻對中國石窟藝術的創新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注重雕塑藝術的審美規律和形式規律,是洞穴雕塑向摩崖雕塑發展的典范。大足石刻在多方面開創了石窟藝術的新形式,成為具有中國風格和中國傳統文化內涵,體現中國傳統美學思想和審美情趣的石窟藝術典范。大足石刻是石窟藝術生活的典范。
總之,大足石刻無論從規模之大,造詣之細,內容之豐富,都是一部偉大的杰作。它不僅是中國石窟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9世紀末至13世紀中葉世界石窟藝術中最輝煌的一頁。
大足導游詞 篇4
仙女山國家森林公園是新型的特色旅游勝地,屬于重慶十佳旅游景點,位于重慶市武隆縣烏江北岸,距縣城區約30公里,交通便捷,渝涪高速路、涪武高等級公路貫通武隆,全程兩百公里,由重慶市區駕車兩個半小時即可到達景區。
仙女山因山上有一峰酷似翩躚起舞的仙女而得名。遠望仙女峰,但見白云繚繞,紫煙籠罩,若隱若現,飄飄渺渺,好似一位身披薄紗的仙女,含羞玉立。
仙女山國家森林公園占地面積10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900米,最高峰2033米,森林面積33萬畝,天然草原10余萬畝,是重慶周邊最大的高山草原。以其江南獨具魅力的高山草原、南國罕見的林海雪原、青幽秀美的叢林碧野景觀而譽為“東方瑞士”。
仙女山的林海、奇峰、草場、雪原被游客稱為四絕。登峰遠眺,起伏而又不失平坦;萬峰林海,蒼翠欲滴;鑲嵌在山林之間的遼闊草場,野花似錦、延綿天際、牛羊蕩漾其間,如詩如畫;山峰、山谷、森林與草原渾然一體,交相輝映。給人以陰柔與陽剛相濟的和諧美。
游人騎馬游弋在蜿蜒地叢林小道,在茫茫林海中穿梭馳騁,令你獨享濃郁的南疆風情;駕駛著卡丁車、越野車狂馳在遼闊的賽道上,讓你狂放不羈的欲望盡情釋放,真可謂“幽谷覽勝景、原野縱豪情”。
仙女山冬季長,上年11月至來年2月屬有雪期。屆時白雪皚皚,銀妝素裹,大草原滑雪、賞雪、雪地烤羊,把酒臨風,興致昂然。凡春夏,但見藍天白云,草綠如茵,鳥語花香,牛羊成群,一派生機。
夏季山上氣候涼爽溫和,月均溫在18—20℃,即使在最熱的
7、8月,最高溫度也不超過30℃。夏季景色嫵媚多姿、氣候清涼舒爽,茫茫林海,清風吹佛,涼爽宜人。旅客既可領略風景如畫的高山草原、草甸和森林景觀,又可洗滌塵煩,如沐春風、愉悅身心,是休閑度假、避暑納涼的絕佳勝地。
旖旎美艷的森林草原風光被廣大游客視為具有西歐牧園風情的“南國第一牧場”。因此仙女山享有“山城夏宮”之美譽。
仙女山國家森林公園主要樹種有:杉木、柳杉、油松、華山松、漆樹、涌木、涌竹等;花草種有:白茅菊花、杜鵑、映山紅、野茉莉、山梅花、山茶花、金錢草、野菊花等;主要的果類及蔬菜類有:白菜、青椒、蘿卜、大蒜、核桃、板栗;糧油作物中只有豆類較為適應;藥用植物則有:大麻、黨史參、芨草、玄參、大黃、金銀花、三顆針、黃連、云木香、菖蒲等。
仙女山生態自然資源十分豐富,非常適合農作物及其它動、植物的生長和發展,尤其是草原風光更具特色。
仙女山現有景點50余處,現已開發20余處,主要景點有:獅子巖、仙女石、侯家山莊、九把斧、四川省工農紅軍第二路游擊隊政治部舊址、林海、草場、度假村、帳篷村、野味火鍋城、獵人村等。
通天塔觀日出和云海,仙女池垂釣,巴人村探幽,原始森林觀野生動物,菩薩坨拜佛,冬季滑雪賞雪。林海雪原、煙波皓渺,奇峰險關構成一幅精美絕倫的人文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