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關于景點介紹的整理(通用14篇)
2025年關于景點介紹的整理 篇1
大家好,我姓曾名祥恒,大家可以叫我曾導。
各位游客,我們現在來到的是長城中保留最完整的八達嶺長城。看!那數不清的條石,一塊就有兩三千斤重。
可別認為那時的科技有現在這么發達,這些條石都是古代勞動人民一步一步抬上這陡峭的山嶺的。
我猜大家都知道一句千古流傳下來的名言:“不到長城非好漢”,今天我曾導就要帶領大家爬長城做好!
這長城還有一個傳說:秦朝有個美麗善良的女子叫孟姜女,她救了一個不愿做壯丁而逃跑的人,那人就是范喜良,后來他們相愛了,結婚當天一群無惡不作的官兵把范喜良抓去當壯丁了。
孟姜女為追回范喜良東奔西走,最后在長城腳下詢問范喜良的消息,才知道他累死了。她傷心之極,在長城上哭了三天三夜。老天也感動了,忽然一段長城倒了下來,范喜良的尸首露了出來。
好了,我的介紹完了,大家可以細細游賞,請于下午四時在此集合。
2025年關于景點介紹的整理 篇2
各位游客:
大家好!
五老峰原稱五老山,晉代張僧鑒的《潯陽記》中有“五老峰橫隱蒼空,其形勢如河中府虞鄉縣五老山”的記載,《虞鄉縣志》中有“五老山,在縣南十五里,玉柱、太乙諸峰之總名也”的表述。五老山之五老,源出于古代傳授伏羲《河圖》《洛書》五老之名。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中有“奇峰霞舉,孤標峰出,罩絡群泉之表,翠柏蔭峰,清泉灌項”的描寫。北宋魏野《送陳越之河中寧親》有”三臺筵上飛觴送,五老峰前負米歸“。元代初年的嘉善大夫、詩人王惲在其所作《五老歌》中寫道:“曉披五老峰上云,晚釣五姓湖中鯉。”歷代文人墨客都有文章詩賦予以記述,如碑文記述“條山秀甲三晉,五老峰嶙峋萃律秀麗更甲條山”,20余通明清時代修廟的碑刻記載了當時朝山廟會的盛況。
據現存石碑記載,五老峰的建筑最早見于北周,即在西寨子所建的佛教寺院圓通寺和觀音閣,唐代的細繩紋磚,宋代的花紋方磚隨處可見。五老峰的碑石記載了其千年繁榮紀事以及民間傳說軼聞,如宋代楊業在此屯兵練武,兵圍普救寺的孫飛虎在此安營扎寨,道教八仙中的張果老、呂洞賓等人物的趣聞等。
2025年關于景點介紹的整理 篇3
游客朋友們,現在言歸正傳了,我們所在的位置是“花之語”景區。
[概況]“花之語”景區,是通過獨具匠心的植物造景,和氣派高雅的牡丹廣場、氣宇軒昂的“花魂”雕塑,來表達人們希望祖國昌盛,生活幸福美好的愿望。“疏林草地”、“層林盡染”、“桂陵柿葉”等景點反映了自然之美,景致迷人,體現了人們熱愛大自然的情懷。本景區通過樹木、園石、牡丹與游人的交融,實現自然與人、文化與物質的統一和協調,突出了本景區“木石花語”的主題。
兩側是相間而立的銀杏樹和牡丹園林小品。銀杏樹干挺拔,被稱為“活化石”,也有中國的“國樹”之稱,秋葉迷人。在兩側對稱種植,和花崗巖鋪成的迎賓大道相得益彰。牡丹園林小品由牡丹和其它植物組合而成,默默無語,沉靜而含蓄,意味幽深。在人們欣賞牡丹美景時,思緒會情不自禁地從眼前的牡丹和園區景色自然而然地延伸到博大精深的牡丹文化。游客朋友們,你們有沒有這種感覺?
[牡丹廣場]這里是牡丹園中心廣場,面積8000平方米。人們駐足其上,不僅能領略到周圍現代派的建筑和雕塑帶來的震憾和湖光、山水、花香帶來的愉悅,而且也能讓人在花海人潮的涌動中感悟到“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唐白居易)產生的文化厚重。
[國花魂]是曹州牡丹園的主雕塑,高16米,直徑14米,由中央美術學院藝術工程部設計制作,象征著古老而年輕的菏澤,有著燦爛的文化,悠久的歷史,在新世紀更加充滿著勃勃生機。每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燈雕相映,更顯國花魂牡丹雕塑的英姿。
[文化柱石]由9根石柱組成,每根高9米,直徑1米,在每根柱石上都雕刻著精美的圖案,反映了菏澤從古至今不同歷史階段的光輝發展歷程,記載了淵遠流長,光輝燦爛的歷史文化。所以說,這9根文化柱石濃縮了菏澤的發展歷史,請大家逐一欣賞。第二節“花之韻”景區
[概況]游客朋友們,牡丹又稱鹿韭、鼠姑、百兩金、木芍藥,是中國的傳統名花,作為觀賞栽培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她花朵碩大,雍容華貴,是幸福吉祥、繁榮昌盛的象征,被譽為“國花天香”、“花中之王”。牡丹被稱為“國色天香”,還有一番來歷。傳說唐明皇為便于楊貴妃觀賞牡丹,敕命建造沉香亭,紅柱雕棟,八角重檐,花飾彩繪,華麗壯觀。一天,唐明皇在沉香亭觀賞牡丹花,問陪臣程正己:“今京都有傳唱牡丹者,誰稱首?”程正己回答說:“中書舍人李正封,有詩句‘國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楊貴妃剛剛起床,也來陪唐明皇賞花,唐明皇轉身對楊貴妃說:“你到梳妝鏡前飲一紫金盞酒,則正封之詩可見矣!”從此以后楊貴妃和唐明皇都被譽為“國色天香”。現在西安興慶宮公園沉香亭前花壇上的牡丹,就是從菏澤移植的。
贊美牡丹的詩章可謂汗牛充棟,其中不乏千古傳誦之作,但傳神和道出牡丹韻味的就是“國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了,國色天香不僅是對牡丹的贊美,而且已成為牡丹的代名詞被廣泛應用。我們來到的“花之韻”景區,就是突出表現了牡丹“國色天香”的主題,本景區主要利用了雷澤湖畔與牡丹廣場相對的山體,展現了牡丹傾國傾城,“拔類邁倫”的豐韻。
[國色無雙、天香獨步]國色無雙、天香獨步景點名稱的由來,是菏澤趙樓村牡丹傳人之一趙世學的《牡丹富貴說》,也表達了我們對菏澤牡丹發展做出杰出貢獻的先輩的敬仰和紀念之情。
游客朋友們,國色無雙景觀,是大型的牡丹花境,是立體的牡丹觀賞區,景點用玉蘭和廣玉蘭為主精心圍合的花瓣道路,合歡、雞爪槭、華山松、紅葉李、石楠、火棘和木本繡球等植物做點綴,和下邊的兩個對稱綠籬相對應,使景觀富于變化,一年四季有景可觀。
游客朋友們,現在我給大家介紹一下牡丹的分類。牡丹分類,有不同的標準,按花期分類,有早花品種、中花品種和晚花品種。早花品種一般在4月15日左右,晚花品種一般在4月26日左右,早、中、晚交替開放,整個花期大約延續25天左右。按花型分類,有單瓣型、荷花型、菊花型、薔薇型、金蕊型、托桂型、金環型、皇冠型、繡球型、荷花臺閣型、菊花臺閣型和薔薇臺閣型12個花型。按花色分類,有白色、粉色、紅色、黃色、紫色、黑色、蘭色、綠色、復色九大色系,各色都有自己的名品。
牡丹花大瓣多,色彩淡雅,黃蕊點綴其間,自有雍容豐滿的姿態,花朵質地細膩,花瓣的紋路細致,厚薄適度;葉子的脈理停勻,形狀色彩,均秀麗可觀。最難得的是近根處的木本,在泡松似的木干中抽出幾根,透潤的枝條,極有風致。自唐代起,就被譽為國色天香,花中之王,贊美牡丹的詩詞盛極一時,象“絕代只西子,眾芳惟牡丹”、“惟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劉禹錫《牡丹》)等詩句,都把牡丹放在無與倫比的地位。元代詩人李孝光的《牡丹》詩,很能代表人們對牡丹的贊美之情:“富貴風流拔等倫,百花低首拜芳塵。畫欄繡幄圍紅玉,云錦霞裳涓翠茵。天上有香能蓋世,國中無色可為鄰。……”明朝馮琦的《牡丹》詩,對牡丹的.花王地位有很好的概括:“百寶欄桿護曉寒,沉香亭前若為看。春來誰作韶華主,總領群芳是牡丹。”這些詩詞,都反映了牡丹在人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游客朋友們,這個景點叫天香獨步。這里的牡丹采取九級臺階式種植。大家知道,“九”在我們中國是最大的陽數,皇帝稱“九五之尊”,天最高有“九重”,數字和花王牡丹的結合,寓意著牡丹在群花中至高無上的地位。這里搭配種植的臘梅、香莢迷、丁香和玫瑰,都是香花植物,使您漫步在花叢中,通過與牡丹的親近,花香的縈繞,細細體會天香染衣的感覺。
[插詞]“春來誰作韶華主,總領群芳是牡丹”,游客朋友們,自隋唐以來,我國牡丹的發展與時代的脈搏緊緊聯系在一起,牡丹發展在盛世,太平盛世喜牡丹,形成了“國運昌時牡丹昌”的盛世文化現象。同時呢,曹州牡丹園通過選用豐富多彩的植物種類,和牡丹精心搭配,創造出一個繁華似錦、歌聲蕩漾的繁榮太平景象。
在這里,牡丹按照紅、白、粉、藍、紫、黃、綠、黑和復色九大色系,栽植成一朵盛開的牡丹圖案,在圖案的周圍,搭配種植了石楠、海棠,這樣的植物配置方法,使牡丹花“占斷春光”后,仍然有著優美的景觀。第三節“花之潮”景區
[概況]游客朋友們,我們來到了“花之潮”景區。這里近千畝大田牡丹爭奇斗艷,競相怒放,風姿綽約,展現了“連阡接陌,艷若蒸霞”的壯觀場面。唐朝詩人白居易看到牡丹的怒放,暢詠出熱烈、奔放、精彩的詩句:“牡丹芳,牡丹芳,黃金蕊展紅玉房。千片赤英霞爛爛,百枝絳點燈煌煌。照地初開綿繡緞,當風不結蘭麝囊。……”全唐詩中,僅詠牡丹的就占119首,“花中之王”可謂風流占盡。
牡丹花在暮春開放,遲開不爭春,引得一片贊美,唐朝詩人皮日休的牡丹詩:“落盡殘紅始吐芳,佳名喚作百花王,競夸天下無雙艷,獨立人間第一香”。把牡丹放在無與倫比的地位。唐朝詩人殷文圭的《牡丹》詩:“遲開都為讓群芳,貴地栽成對玉堂。紅艷裊煙疑欲語,素華映月只聞香。剪裁偏得東風意,淡薄似矜西子妝。雅稱花中為首冠,年年長占斷春光。”
菏澤牡丹以“萬畝牡丹王國”為景點特色。賞花不能僅觀其色,嗅其香,還要把目光聚焦在“奇”、“妙”二字上,如探尋2個稀有品種“黑牡丹”和“綠牡丹”,下面我會帶領大家細細欣賞品味。
[梅林石韻]就在這處梅石園里,栽植了近千棵梅花。20多塊天然怪石,形態各異,或象形,或傳神,或象意,每一塊怪石都有一個美麗的名字,耐人尋味,給人啟發。
[觀花樓]這是一座仿明代建筑,落成于1991年。登樓遠望,千畝花海盡收眼底。樓下是貴賓接待處,懸掛和收藏大批國家領導人、著名書畫家的題詞和紀念作品。樓上是牡丹陳列室,集中介紹了菏澤牡丹、芍藥珍稀品種、牡丹文化、牡丹交流,以及牡丹花開時節的盛況。觀花樓匾額是現代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劉炳森所題
2025年關于景點介紹的整理 篇4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你們今天的導游,大家叫我李導游就行了。
游客們,我們現在參觀的八達嶺長城是明朝修建的。為防止外敵入侵,秦朝、漢朝和明朝一共修建了一萬三千里的長城。
大家看!長城全部是用巨大的條石和城磚筑成的。城墻外沿那兩米多高的成排建筑是垛子,垛子上的方形口是望口和射口,是打仗用的。城墻頂上那一座座方形的城臺,那是屯兵的堡壘。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這樣打仗的時候城臺之間可以互相呼應。
游客們,那時可沒有火車、汽車,也沒有起重機,那一塊塊足有兩三千斤重的條石和建筑材料都事靠人力抬上去的,難怪世界上都認為它是一大奇跡!
參觀了長城,大家要記住一句話:不到長城非好漢!只有親眼目睹了先輩們帶著一位大創造,才能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成為一個真正的好漢!
2025年關于景點介紹的整理 篇5
各位游客們,
武隆天生橋是全國罕見的地質奇觀生態型旅游區,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重慶天生三橋導游詞,歡迎參考,更多詳細內容請點擊查看。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這3座天生的石拱橋,使其具有雄、奇、險、秀、幽、絕等眾多特點,雖歷經千萬年的風風雨雨,至今卻依然如故。天生三橋風景區內,林木清秀,植被豐厚,蒼翠欲滴,飛泉流瀑遍布其間,包容了山、水、泉、峽、峰、瀑等眾多景色。灌木叢生,覆蓋三橋,更顯得三橋歷經千年之滄桑。天生三橋由天龍橋、青龍橋、黑龍橋組成,氣勢磅礴、恢宏,是亞洲最大的天生橋群。天龍橋頂天立地,橋高200米,跨度300米,因位居三橋第一,猶如飛龍在天,故而得名“天龍”。天龍橋下另有天生坑,坑內又生洞,且洞洞相連恍如克里特島上的米諾斯迷宮,令人倍感神奇;青龍橋位居第二,是三橋之中垂直落差最大的一座。橋高350米,跨度400米。橋身青翠,藤蔓纏繞。待到日落西山,余暉盡灑,青龍橋下涼風習習,橋身也因日光的關系而變成了暗綠色,遠觀正似一條青龍欲飛沖天;黑龍橋位居最后,橋色深暗,正如一條黑龍橫臥于此。同時,黑龍橋還暗含各式清泉,“三迭泉”、“一線泉”、“珍珠泉”等不僅名字雅致好聽,而且風光也是惹人心醉。泉水繞三橋,大大增強了三橋的靈動美感,令人心曠神怡。縱觀三座天生橋,均以“龍”命名,這不僅形象地說明了三橋壯闊的體態與宏偉的氣勢,也表現出人類對于自然的崇拜與敬畏。景區內除了天生三橋以外,還有舍身崖、望峰石、綠茵塘、仙女洞等眾多景點點綴其間,引人入勝,令人流連忘返。
武隆天生橋是全國罕見的地質奇觀生態型旅游區,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區以天龍橋、青龍橋、黑龍橋三座氣勢磅礴的石拱橋稱奇于世,屬亞洲最大的天生橋群。天生三橋地處仙女山南部,位居仙女山與武隆縣之間,景區內天生石橋氣勢磅礴,林森木秀、飛泉流瀑,包容了山、水、霧、泉、峽、峰、溪、瀑,是一處高品位的生態旅游區。天龍橋即天生一橋,橋高200米,跨度300米,因其位居第一,頂天立地之勢而得名。一橋橋中有洞,洞中生洞,洞如迷宮,即壯觀又神奇。青龍橋即天生二橋,是垂直高差最大一座天生橋。橋高350米,寬150米,跨度400米,夕陽西下,霞光萬道,忽明忽暗,似一條真龍直上青天,故名青龍橋。黑龍橋即天生三橋,橋孔深黑暗,橋洞頂部巖石如一條黑龍藏身于此,令人膽戰心驚。黑龍橋景色以其流態各異的“三迭泉”、“一線泉”、“珍珠泉”、“霧泉”四眼寶泉而獨具特色。
在夏季高溫時節出游,游客要注意飲食安全,講究飲食衛生,防止“病從口入”及不科學的飲食習慣造成的身體不適或疾病。尤其是在海濱城市食用海鮮產品時,一定要挑干凈新鮮的食用,防止發生食物中毒。吃海鮮時和剛剛吃了海鮮后,不要飲用冰啤、冰水、冷水,不要吃過涼的食物,以防發生腹瀉等疾病。
2025年關于景點介紹的整理 篇6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我們現在走進的就是篤敬堂了,這里是大家胡積堂的一處居所,一進廳堂,首先映入眼前的是一幅遺像,畫的就是胡積堂和他的三位夫人,大家猜一下這三位夫人哪位是大夫人哪位是二夫人哪位是三夫人?呵呵,一般人的思維都會覺得年老色衰者為大夫人,如果這樣猜,那可就大錯特錯了,告訴大家吧,他的大夫人紅顏薄命年紀輕輕就離世,所以容顏仍然俊美,因此,根據她們的排列順序來判斷,還是比較準確的,然后咱們再來看一下胡積堂的服飾,他頭戴藍寶石花翎,身著補服,一看就知道他是一位三品大員了,怎么看出來的呢?這要涉
及到我國古代官銜著裝及飾物的知識了,在古代,紅寶石為一品、紅珊瑚為二品、藍寶石為三品,文官佩戴家禽圖案,武官佩戴野獸圖案,細看一下,胡積堂衣服上飾有家禽圖案,因此我們說他是一位三品文官。篤敬堂最具特色的當數這兩側的楹聯了“讀書好營商好效好便好,難守業難知難不難”,聯文將營商和讀書相提并論,表達了徽商渴求提高自身地位的愿望。
好了,游客朋友們,我們又參觀了迪吉堂、追慕堂和鴛鴦堂等景點,西遞之游也就結束了,待會兒集合乘車用過午飯后,我們將前往宏村,同樣是皖南的古村落,宏村又有哪些特別之處呢?宏村又被稱為牛形村,牛頭、牛胃、牛角、牛肚又是怎么樣的呢?《臥虎藏龍》拍攝的蜻蜓點水之地又在哪里?下午就讓我們去一探究竟吧!
2025年關于景點介紹的整理 篇7
各位游客們,
重慶武隆芙蓉洞,中國國家4A級旅游區、中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中國國家地質公園,中國惟一作為“洞穴”申報“世界自然遺產”的提名地。其龐大的洞體,豐富的洞穴沉積物不但征服了各國洞穴專家,更倍受眾多前來觀光的游客青睞。
芙蓉洞是一個大型石灰巖洞穴,形成于第四紀更新世(大約100多萬年前),發育在古老的寒武系白云質灰巖中。洞內深部穩定氣溫為16.1度。芙蓉洞主洞全長2500米,游覽道1860米,底寬12—15米以上,最寬69.5米;洞高一般8—25米,最高48.3米;洞底總面積37000平方米,其中輝煌大廳面積在1000平方米以上。整個芙蓉洞的最大靜態和客容量為185000人。
洞內各類次生化學沉積形態(Speleothems,即鐘乳石類,芙蓉洞中有碳酸鹽巖和硫酸鹽巖兩類化學類型)琳瑯滿目,豐富多彩,幾乎包括鐘乳石所有沉積類型,達70多種。如:石鐘乳、石筍、石柱、石幕(小的為石幔)、石瀑布、石旗、石帶、石盾、石葡萄、珊瑚晶花等。其礦物組成主要是方解石和石膏,也有文石、水菱鎂石。其中大多數種類存在數量之眾多,形態(有針狀、絲發狀、絲縷狀、發簪狀等)之完美,質地分布之廣泛,在國內目前的發現中,多屬絕無僅有,而某些類型,更為國內罕見,世界稀有。
70多種次生化學沉積物所構成的豐富景觀,輝煌壯麗,玲瓏剔透,華麗奇巧,令人目不暇接。中國洞穴研究會會長朱學穩教授評價說:“芙蓉洞是一座斑斕輝煌的地下藝術宮殿。”澳大利亞洞穴協會專家盛贊“芙蓉洞美麗的棕櫚狀石筍、紅珊瑚池和石膏花等都是世界上屬于特級的景物”。世界洞穴協會會長安迪稱為“世界最好的游覽洞穴之一”。在一九九四年芙蓉洞被評為中國100多溶洞之第一,冠之以“溶洞之王”的美名,被公認為地下最美的風景。它不僅有很高的旅游價值、美學價值,而且在地層學、礦物學、地貌學、水文學、地球化學、生物學、第四地質學、古氣候學與古環境學、考古學等一系列的科學領域方面極具研究價值。
芙蓉洞分三大景區,第一景區以色彩斑斕的高調為主,第二、三景區則以重科學和色調還原自然為主線。洞內比比皆是,一步一景的景觀中主要解說景點30余處,其中在國內外屬特級景點有10余處,尤其是寬15.76米,高21.04米的巨型石瀑布;面積32平方米,水深0.8米,處在生長旺盛期的珊瑚瑤池;長120厘米,周長124厘米的“生命之源”;生長旺盛的石花之王;世界絕無僅有的犬牙晶花石五絕,是世界洞穴景觀的稀世珍品。
2025年關于景點介紹的整理 篇8
各位游客:
大家好!
世界自然遺產,全國大型國家森林公園瓦屋山,位于四川省西部的洪雅林場境內,距成都180公里,面積104萬畝,包括瓦屋山原始森林獵奇探險區、玉屏人工林海度假區、八面山尋古攬勝區等3個景區,她與峨眉山、樂山大佛構成了川西南旅游金三角。 瓦屋山森林公園最高海拔3522米,園內原始森林植被保存完好,生物種類極其豐富,有動物470多種,植物3900多種。其中,大熊貓26只,野牛300多頭,猴子50多群。
被子植物占世界總科數的60%,被譽為水的世界、洞的天下、花的王國、雪的搖籃、云的故鄉、動植物的博物館。有第四季冰川保留下來的孑遺植物珙桐(鴿子樹)、桫欏、銀杏、連鄉、水青岡等國家一類保護植物。
其中杜鵑的天然分布面積達60萬畝,天然珙桐林面積達30余萬畝,被譽為"世界杜鵑花的王國"和"鴿子花的故鄉"。此外,尚有觀賞價值極高的百合花、報春花,龍膽花等天然名花。在海拔2830米、面積達11平方公里的瓦屋高原上,原始森林莽莽蒼蒼,108個泉眼涌流不竭,72條瀑布飛流直下,其中蘭溪瀑布落差高達1040米,為當今世界瀑布之最。
2025年關于景點介紹的整理 篇9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歡迎來到頤和園,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那里有很多美麗的景色,能讓您大開眼界,使你留連忘返。別光說了,我這就帶大家去游覽一下吧!
進了大門就來到大殿,參觀了大殿一眼就能看見那條有名的長廊。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桿,一眼望不到頭。這條長廊有七百多米長,分成273間。每一間的橫檻上都畫著五彩的畫,畫著人物、花草、風景,完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走長廊,就來到萬壽山腳下。抬頭一看,一座三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筑聳立在半山腰上,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光。那就是佛香閣。登萬壽山從上往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蔥郁的樹叢,掩映著黃的綠的琉璃瓦屋頂和朱紅的宮墻。從萬壽山下來,就是昆明湖。昆明湖上有一座石橋,那座石橋通往一個小島。那座石橋有十七個橋洞,叫十七孔橋,橋欄桿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雕刻著小獅子。這么多獅子,姿態不一,沒有哪兩只是相同的!
2025年關于景點介紹的整理 篇10
各位游客:
大家好!
今天我們來游覽世界著名古跡——長城。
長城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有一萬多里,所以被人們稱為萬里長城。今天我們要參觀的這段長城是著名的八達嶺長城。它是由條石和城磚筑成的。城墻內像個寬闊的馬路,五六匹馬可以并行,這大概是古代的高速公路吧。城墻上還有許多瞭望口和射擊口,隨時可以抵御外敵的沖擊,是我國古代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
長城里還有許多烽火臺,它們可以互相呼應,協同作戰。單是這幾點就使長城在古代令敵軍聞風喪膽了。遠遠地看,長城就像一條盤旋在山中的巨龍甚為壯觀。看著這么雄偉的長城,我們不禁想到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貢獻。還等什么,趕快登長城吧。
毛澤東主席就曾說過“不到長城非好漢”的豪言壯語。讓我們一起來登長城吧。
2025年關于景點介紹的整理 篇11
各位游客朋友們,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有魚米之鄉美稱的蘇州。相信大家來到蘇州之后首先就會想,張繼說的:姑蘇城外寒山寺。那寺是什么寺廟呢?亦或者是白居易感嘆:江南好,風景就曾諳,日出江花紅似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到底能不能憶江南呢?
蘇州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位于長江三角中心。東臨上海,南接浙江,西擁太湖,北靠長江。由于靠近江海,處于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這些都使得蘇州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冬天寒冷潮濕,夏天濕熱多雨,春秋兩季較短。
唐詩中說: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古宮閑地少,水巷小橋多。歷史悠久的蘇州,文化內涵深厚,悠悠吳地,中華之源流。
自公元前514年,吳王闔閭命伍子胥在此地建造都城。“七堰八門六十坊”,周長47里,八座路城門,八座水城門,此后蘇州城址再未移動過位置,基本保持著“水陸并行,河街相鄰”的雙棋盤格局和“小橋流水人家”的古樸風貌。20__年蘇州榮獲全國首個古城旅游示范城市。顧頡剛曾說過:蘇州城之古為全國之首。
蘇州的美譽也真是不少,“魚米之鄉”“人文之邦”“絲綢之府”“工藝之市”。其中尤為人曉的就是水八仙了,茭白、蓮藕、荸薺、茨菰、紅菱、芡實、水芹、莼菜。碧螺春茶、太湖銀魚、珍珠和陽澄湖大閘蟹等更是聞名遐邇;評彈、昆曲和蘇劇被譽為蘇州文化的三朵花;蘇繡與湖南湘繡、四川蜀繡、廣東粵繡被譽為我國的四大名繡;桃花塢木刻年畫與天津楊柳青木刻齊名,世稱“南桃北楊”。
蘇州是一座傳統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城市,也是個古典與科技交相碰撞的城市。古典的蘇州體現在蘇州的方方面面,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蘇州居民樓房的顏色,基本都是一白一黑,顯得對比強烈又十分淡雅。蘇州園林也同樣如此,粉墻黛瓦的建筑風格色彩,溫婉脫俗,清淡素雅,體現了東方造園藝術精華,所以被譽為“園林之城”。中國四大名園中拙政園和留園就占了兩處,1997年蘇州古典園林作為中國園林的代表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蘇州同時也是江南水鄉古鎮的典范,周莊、同里等古鎮完整地保留著明清居民的古樸風貌和特色。文人價值與藝術價值也是不可估量的。
高速發展的蘇州城緊跟著時代的步伐,隨著工業園區的建成,帶來了巨的飛躍,傾時五年打造的軌道交通一號線已于20__年4月28日開始運行,它是蘇州史上投資規模最大的城市建設工程,也是國內第一個建設城市軌道交通的地級市。
目前,“一核四城”的城市格局已初具雛形,這是一次重大調整。蘇州不僅在招商引資方面成就驕人,GDP也位居全國前列,工業園區名列“亞洲十佳工業園”,蘇州的快速崛起成為了一個受人矚目的'現代化制造業基地和新興科技城市。
接下來大家就跟著我一起揭開這座有著2500年歷史的文明古城吧。
謝謝大家。
2025年關于景點介紹的整理 篇12
各位游客:
大家好!
座落在朱雀山旅游經濟開發區內,距市區僅11公里。滑雪道長200米,寬50米,適合初學者滑雪娛樂。雪橇場地長150米,寬30米,可“放爬犁”嬉戲。人工湖湖面約7000平方米,可在上面滑冰、玩冰陀螺等。游人還可在在狩獵場中打山兔、打野雞等。在山門外游客可乘坐馬拉雪橇、狗拉雪橇、羊拉雪橇到雪場。
朱雀山滑雪場占地八十多公頃,經過幾年的更新和完善,已頗具規模。來到山門外,首先迎接你的是雪場的馬拉雪撬、狗拉雪撬、羊拉雪撬,它們將把你送到雪場。雪場的滑雪道長200米,寬50米,非常適合初學者滑雪娛樂,配備的牽拉式索道,大大減輕了游人的體力消耗。雪撬場地長150米,寬30米,“放爬犁”是小孩子們最喜歡的雪上游戲,也是成年人喜愛的運動,可令游人充分感受風馳電掣的快感。大門入口處的人工湖,湖面約7,000平方米,冬季游人可在上面滑冰、玩冰陀螺、堆雪人兒,使游人盡享冰雪活動的樂趣。在滑雪道的東側,有一占地約4,000平方米的狩獵場,打山兔、打野雞,又可讓您再過把打獵癮。
朱雀山滑雪場自開業以來,每年冬季都接待旅游者近三萬人次。目前,雪場的設施、設備得到全面改善,朱雀山滑雪場以新的面貌歡迎四海賓朋的到來。
2025年關于景點介紹的整理 篇13
各位游客:
大家好!
“不到長城非好漢”這是毛澤東主席的名句。今天,我有幸成為和大家一起參觀了解舉世矚目的萬里長城的長城小導游。讓我們一起來實觀由來已久的心愿——成為一名好漢吧!
游客們,我們已經到了長城腳下。下了車,向前昂視,居庸關便赫然入目,燕山山脈畫軸似的迎面抖開,游龍般的長城也連續可見。手撫高達八米、寬約六米的厚實堅固的城墻,越過間隔有序、山風吹嘯、連綿不斷的'座座垛口,遠眺高踞崇山峻嶺之巔的烽火煙霞,我們不能不被長城的磅礴氣勢所征服。忽然,在波瀾壯闊的渤海,在大漠孤煙的塞外,在拔地而起的山岳,在塵土飛揚的古道,飛舞著一條雄偉神奇的中國龍的畫面浮現在我的腦海里。游客們你有這樣的感想嗎?
長城是由壯麗的城關、堅固的城墻、小巧的敵臺、醒目的烽火臺構成的。如果把長城比作一條巨龍,我覺得那一字兒排開的城垛就像巨龍身上的背鰭;那一行行灰色的城磚是這巨龍的鱗片;那一座突起的峰火臺是這巨龍的利爪。你們同意嗎?
雖然很累,但到長城來,我們不得不登上好漢坡,但登上它時已背濕一片,原先稍為平坦的路越來越陡,游客們不斷叫累,我們只覺站不住腳,只得握著拳頭前行,手心已攥出了汗。到達好漢坡時,才覺得累癱了。想做個好漢不容易啊!山野有清風從城墻口一陣陣灌進來,毛澤東的名句——“不到長城非好漢”在山風中特別醒目。怎么樣,游客朋友們,長城名不虛傳吧?
各位游客們,你喜歡這次長城之游嗎?如果喜歡,下次再來哦!好漢們,再見!
2025年關于景點介紹的整理 篇14
各位游客:
大家好!
現在,我們登上的是海棠大堤,寬闊的錢塘江正橫臥在我們面前。快看!遠處的幾座小山在云霧中若隱若現,中山臺屹立在江邊,在雨后的陽光下,非常美麗!天邊出現了一條橫貫江面的白線,伴之以隆隆的響聲,酷似天邊悶雷滾動,這就是浪潮來了!游客們,為了您的生命安全,請迅速往后面退退,只要能看見就行了。請注意,潮頭由遠及近飛馳而來,多像一群潔白的天鵝排成一線,萬頭攢動,振趐飛來。此時,潮頭推捅,鳴聲漸強,頃刻間白線似的潮涌奔來眼前,聳起了一面三四米高的水墻,驚濤駭浪,噴珠濺玉,好像千萬匹白色駿馬齊頭并進。水墻兩丈多高,壯觀極了!大家有沒有見過這么高的浪潮呀?
聽!從遠處是不是傳來了轟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錢塘江大潮就要來了!看!從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道白線,很快向咱們移來,真是雄偉壯觀啊!你們見過這樣壯觀的景色嗎?
錢塘江大潮,這美麗的、壯觀的景象雖然短暫,但會讓我們銘記!別忘了告訴親朋好友,讓他們也來看一看 接下來,大家可以自由活動20分鐘,拍拍照做個紀念。好了,下午3點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