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六年級有關端午節的作文600字(精選8篇)
小學六年級有關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1
手捧粽子,緬懷離騷。龍舟競渡,勇往直前。——題記
我們的祖國——中國是一個十分有特色的國家。而她的亮點之一就是擁有各種各樣民俗特色的節日,不同的節日有不同的民俗。我喜歡這些節日,尤其是端午節。
為什么呢?看完下面的幾個片段,也許你就會有了答案。
鏡頭一:
我正在睡覺,媽媽把昨天晚上弄好的五彩線輕輕的系在我的手膊上,脖子上,腳脖上……真有趣。等我醒過來,發現身上系著五彩線,別提有多么高興了!
鏡頭二:
我拿著事先疊好的小船,將它輕輕放入小河里。心里默念著自己的愿望,希望它可以實現。我知道,那個美麗的夢想會成為現實。
鏡頭三:
我最喜歡吃粽子了!端午節當然少不了!每年家里包粽子都包兩種,一種是買的粽葉,另外一種則是上山采的柞樹葉子的。我最喜歡柞樹葉子的了!因為它總是能夠散發出一股淡淡的清香。
鏡頭四:
爸爸媽媽說,端午節早晨要用露水洗眼睛,對眼睛好。吃過早飯,我便上山“搜索”著露水。一般每片葉子上都有,我便弄了往眼睛里面滴,希望自己的視力越來越好。
看了這幾個片段,我想你應該知道我在為什么喜歡過端午節了吧!你喜歡過端午節嘛?
小學六年級有關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2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又名:五月節,午日節。端午節也有許多習俗,如: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掛菖蒲等,據說這個節日是為了紀念偉大愛國詩人屈原。
人們所以要賽龍舟,是因為怕魚兒吃掉屈原的身體,所以借龍舟驅散魚兒。每當端午節來臨之際,媽媽總會帶我和弟弟去瀏陽河觀賞一番。只見那長長的河水中有幾只栩栩如生的“龍”在輕快地游著。站船頭的人歡快的敲著鼓,為各自隊伍打氣加油。而其他人,則坐在船兩邊,手拿劃槳,奮力地劃著。他們的皮膚黑黑的,身上的汗水早已浸透了衣服,可以看出他們經常在熱辣的陽光下練習。
比賽當天,瀏陽河人山人海,彩旗飄飄,到處洋溢著節日的氣氛,我們好不容易找了一處觀看的地方,賽龍舟已經開始了。一條條“龍”在水中爭先恐后,互不相讓,船上的人們也用力地劃著,向終點沖去。比賽結束了,擁擠的人群才依依不舍地散開。
粽子也是端午節不可少的食物。古代的人們為了不讓魚兒吃屈原的身體,所以才想出用碧綠的粽葉包裹著香噴噴的糯米飯團,投放到水中讓魚兒們吃。每次端午節,奶奶都會做粽子,粽子的餡有很多,如:紅棗,瘦肉,豆沙,蛋黃,臘肉等。奶奶在包粽子時,她的手法既熟練,又迅速,不一會就完成了一個漂亮的成品,我看地嘴都饞了。然后,放入鍋子里蒸,終于好了,這時我早已準備好了糖,碗,筷子。粽子來了,我拿起燙手的粽子,用剪刀把它剪開,把粽葉剝下來,這時一身穿著潔白衣服的粽子出現了,散發出誘人的香味,我沾了點糖,放入嘴中。“真好吃”我又吃了一個,兩個,三個。
端午節不但有粽子,還有格式各樣的小吃。小朋友之間盡情地玩耍,家家戶戶走親訪友,其樂融融。端午節也是一個團圓節。
端午節是我國歷史悠久,燦爛輝煌的節日,我們應該好好把它傳承的發揚下去。
小學六年級有關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3
端午是我國傳統節日,農歷五月初五。相傳古代愛國詩人屈原在這天投江自殺,后人為了紀念他把這天當作節日,有的吃粽子、龍舟竟渡等風俗。
但是,現在的社會端午節不在是吃粽子這個傳統風俗了,發短信祝福已經成為一種時尚。你聽,媽媽的手機響了,哦,原來是有人發短信了。
我迫不及待沖上前去,打開手機看到的內容是:
“送你熱騰騰的粽子:我以溫柔的叮嚀做餡,寬厚的包容當葉,調以真誠的祝福,再用祈禱煮水,吃出一年好運氣,提前祝你一生好福氣!端午節快樂!”
看了以后覺得這個短信不僅有趣還很溫馨,讓人讀了心里暖融融的。隨即媽媽也發了一條過去“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看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祝你端午節快樂!”哈哈,這短信是我幫媽媽發的,這短信很有詩意。
現在發短信以經成為一種時尚,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些短信都很有趣,而且能增強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不是很好嗎?
聽,鈴聲又響了,準是又來短信了。趕緊去看哦!要說我端午之所以這么快樂,都要感謝這些短信啊。
呵呵,最后我也送大家一條短信:“五月鶯歌燕舞日,又到粽味飄香時,片片葦葉片片情,天天擁有好心情,幾枚紅棗幾顆心讓你開心又順心,鈔票有如粒粒米,包在一起全歸你,祝大家端午節快樂!”
小學六年級有關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4
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于掛菖蒲、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說是為了避邪。“中國端午節”為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并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歷代有大量詩、詞、歌、賦等文學作品傳世。
今天我家的風俗就是傳統的北方特點,我媽媽今天給我們包粽子、煮大蒜等等。
今天姥姥和媽媽都在我家包粽子。見姥姥拿起一片粽葉,卷呀卷,卷呀卷卷成一個漏斗形的,然后就把糯米放到了里面,一疊,用細線一裹,就扔進了鍋里。我也蠢蠢欲動,想試試怎么包粽子。我也拿起一片粽葉,卷呀卷,卷呀卷的,卷成一個漏斗形。我把米放進去,可是,我放進去的米一會兒就漏光了。姥姥說:”楠楠啊,你都沒有把粽葉卷好就把糯米放了進去,你不漏光誰漏光啊?”我一看媽媽,真的,下面一點都沒有縫隙,再一看我的,一個小洞。怪不得咧!我又拿起一片,卷的好用力好用力。終于沒有了縫隙。我終于自己做了一個粽子,吃起來一定很香!
媽媽又在煮蒜了,我一看就沒有了胃口。蒜那么辣,怎么可能一口氣吃下去一個蒜呢?姥姥、爸爸、媽媽、姥爺,甚至我那可愛的弟弟——笑笑吃的也那么香。我嘗試性的拿起一個,小心翼翼的剝開,放進嘴里一嚼,嗯……面面的,甜甜的,還有一絲辣味。真好吃!我吃了一個又一個,總是吃不膩,真好!
小學六年級有關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5
中國有著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比如熱鬧喜慶隆重的春節,祭奠祖先、追思先人的清明節,吃月餅賞月的中秋節,許許多多的節日,讓我們不亦樂乎,端午節便是其中之一。
要問端午節的美食是什么,那還用說,當然是粽子了!要做粽子,得先找來米、粽葉、繩子,當然也可以加點肉、糖、花生等。我們做粽子的時候,首先把粽葉、米洗干凈,餡料調好,把粽葉卷成一個封底的漏斗形狀,再把米放進去,有餡料的話就把餡料放到米中間。放滿之后,用粽葉蓋好包起來,用繩子捆住,就大功告成。粽子要放到鍋內蒸。煮好之后,拆開粽子,一股米的糯香,與粽葉的清香相混合,讓你食欲大開,吃下一個,包你再想吃第二個、第三個……
像所有的傳統節日一樣,端午節也是有傳說的。聽老人說,這是紀念屈原。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卻遭到去職、流放。他在流放中,寫下許多詩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屈原不愿看到自己國家被滅亡,所以抱石投江自盡,愛戴他的百姓聽到后紛紛趕到江邊,用粽葉包著米飯投到江中,讓魚龍蝦蟹吃飽。魚龍蝦蟹吃飽之后,就不會去吃屈原的身體了。一代又一代,每年的五月初五,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便流傳下來,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這就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的端午節,彌漫著濃郁的鄉土氣息,很有特色。
小學六年級有關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6
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傳統佳節/端午節。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古代偉大詩人屈原。所有地方的人都在為這快樂的節日做準備,處處洋溢著濃濃的節日的氣氛。在我們家的端午節那真是既充實又溫馨的哦!
記得今年端午節,我們家處處洋溢著歡樂的氣氛。端午節那天,我們全家商量著今年要來點什么呢?這時,我腦子里的一根筋嗖地一下子蹦了出來,來辦一個包棕子大賽,說干就干,我連忙把親朋好友全部都請來參加包棕子大賽。正在大家都手忙腳亂忙著包棕子的時候。突然,我抬頭一看,這些棕子不是破了,就是沒包好。唉,怎么樣可以獲勝呢?忽然,一個念頭在我腦中一閃而過,我為什么不做一個心形的棕子呢?我先把棕葉折成心形,再把糯米及肉放在里面,將棕葉包扎起來,用繩子系好,這樣一個心形的棕子完成了。
端午節看著大家陸陸續續包好的棕子,我覺得我這個心形的棕子很特別。然后小心翼翼的將它們放入鍋中,不一會兒,美味的棕子出爐了,大家爭先恐后地搶著自己的成果,
今年的端午節既特別又開心!
小學六年級有關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7
今年的端午節,我們一家算是過得比較傳統了。
早上六點多起床,四口手拉手直奔城南路早市,那里有我們想要買的艾葉和香囊。在熙熙攘攘、川流不息的人群中,我們搜尋著賣艾葉的小販,孩子們則到處尋找著他們盼望的香囊。
隔著來往不停的人群,一股端午節香囊特有的香味飄入我的鼻孔。順著香味尋來,只見一位精神矍鑠的老人站在掛滿各種各樣香囊的三輪車旁邊認真地編制著一個繡球香囊。站在車的另一旁招呼生意的大概是她的女兒,正在給買香囊的顧客介紹著款式不同、做工精細的香囊,夸著老太太的手藝,夸著香囊里所裝香料的純正天然。尤其是那精美的十二生肖香囊、夸張可笑的扳腳娃娃香囊,讓人拿在手里就不忍放下。聞一聞,是那種純正的草藥香。
阿福一眼相中了一個紅黃相間、做工非常精致的繡球香囊,抓在手里不撒手;雪兒則在選擇十二生肖香囊時,到底選擇大龍還是乖巧的兔而犯愁(她總是說自己屬兔尾巴龍頭),兩個都那么可愛,都不舍得放棄。最后,我給孩子們買了繡球和兔兔香囊掛上脖子,再給每人一根漂亮的五色線綁在手上,總算讓孩子們心滿意足。那邊,老公也拿著一把新鮮的艾葉向我們這邊走來。艾葉、香囊都買齊了,就差去吃糥糥的粽子和香脆的麻葉了。呵呵,我小時候過端午的時候可都是父母親手做的這些好吃的好玩的呢!
我們來到一家小有名氣的小吃店,門口的大桶里放滿了煮好的、飄著新鮮粽香的粽子,案子上堆著高高的炸好麻葉和糖糕,顧客們排著長長的隊,有的買著帶回家吃,有的就在小店里吃。我們就在小店里找了一張桌子坐下,迫不及待地剝開新鮮的粽葉開始品嘗又糯又甜的粽子。
吃完粽子,我們出發去鄭東如意湖游玩。巧的是,這里正在舉行龍舟賽。老公帶著孩子觀看了熱鬧的比賽,又和孩子們討論了端午節的來歷、習俗,聊起了屈原的《離騷》,以及我們小時候怎樣過端午節,孩子們興奮極了,對我們小時候的事情特別好奇。
孩子們戴著香囊和五色線,和父母在一起說笑玩鬧,看他們開心的樣子,真的好幸福好滿足。其實,我們陪伴孩子時,我們也同樣好幸福好滿足。
今年的端午節,我們在傳統的幸福中度過。
小學六年級有關端午節的作文600字 篇8
大家都知道農歷五月五日是端午節,有首兒歌是: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端午又稱重五,許多習俗都與五這個數字聯系在一起。有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綢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
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向江河,是為了讓魚跤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黃豆辬包的粽子,喝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帶五顏六色的香囊。
端午節流行于漢、壯、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區。每逢端午節,人們把房子打掃干凈,在廚房里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孳生。
這就是端午節,你們喜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