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端午節六年級作文500字(通用3篇)
家鄉的端午節六年級作文500字 篇1
中國的民俗文化猶如天空中閃爍的明星,綻放著璀璨的光芒。我的家鄉——一個古老的小鎮,也散放著獨有的民俗氣息。
“五月初五端午節,粽子飄香龍舟鬧”,剛剛過去不就的端午給人留下了極為深刻印象。
今年和以往不同,由于參與的龍舟隊較多,所以連續三天舉行龍舟競賽。許多外地的游客都聞訊而來,游客的車都堵了幾公里,一時間,原本寧靜祥和的小鎮突然鬧騰起來。一群人圍在一個小攤前,原來是在體驗包粽子。我也鉆了進去,只見一個老婆婆在教大家包粽子,她古銅色的臉上爬滿了皺紋,滿臉的笑容使皺紋顯得更深,她正用那粗糙的雙手嫻熟地包著,游客們也饒有興趣地學著。盡管包出的粽子千奇百怪,但每個人的臉上洋溢著快樂的笑容。包好的粽子在陽光下閃著綠油油的光。雖然還沒煮熟,但空氣中卻仿佛彌漫著陣陣的清香。
隨著鼓聲我來到清水江邊,只見河里的船只整齊的羅列著,船上的隊員個個蓄勢待發,岸上人山人海。遠遠的聽到一聲槍響,頓時,隊員整齊的吆喝聲,岸邊的助威的吶喊聲,響徹云霄。賽手們拼勁全力地撥著船槳,在水面劃出朵朵浪花,人們的也看得樂開了花。輸了的船隊也是滿臉的笑容,在這種節日里,輸贏并不重要。
我愛我的家鄉,愛家鄉的粽子,愛家鄉的龍舟賽,因為它們傳遞著我們心中的愛。作為家鄉的兒女,我們在傳承傳統風俗的同時,也應給它注入新的能量,要讓這些民俗文化真正做到源遠流長。
家鄉的端午節六年級作文500字 篇2
你們知道端午節是哪一天嗎?端午節是每年農歷的五月初五,因為端午節是中國古代留下的傳統節日,所以每年只有一次端午節。
我家鄉的端午節有劃龍舟、包棕子、五月草煮雞蛋、灑雄黃等活動。我就跟你說說灑雄黃和包棕子吧!每到端午節的十二點整,我看爺爺都要把白酒和雄黃攪拌起來,再灑在房子的每個角落,因為許許多多的蟲子怕雄黃,只要一灑雄黃我們什么蟲子都不怕了。然后把雄黃和白酒倒在了碗里,把每個小孩子都拉過來,接著把小孩子的頭頂、耳朵、手掌心、肚臍都要擦雄黃,因為這樣也就不用怕蟲子了。
我不僅要給你們介紹灑雄黃,還要給你們介紹家鄉的包棕子呢!每到端午節的前兩天,我看媽媽就早早地起來,一看,天空上有一層層白蒙蒙的霧,我想起媽媽昨天對我說過今天早上要去買棕葉、糯米、豬肉、蛋黃、香菇及水草繩。只見媽媽從白蒙蒙的霧里出來了,手里提著一大堆東西我想一定是包棕子的材料。媽媽把棕子放到水中浸泡一天一夜,洗掉棕葉上的灰塵,把糯米放水里洗三十秒,還藏在糯米里面的水分要晾干,準備十幾塊像正方形的豬肉,五六個蛋黃,再把二三個香菇切小小的。開始包棕子了,把這些配料放在棕葉里面,再把糯米放在配料上面,用草繩扎緊,一個四角棕就完成了。家鄉還有各種各樣的形狀:雙腳棕等等。聽媽媽說,包棕子和賽龍舟都是因為紀念詩人屈原,怕屈原的尸體會被江里的魚吃掉,所以人們為了紀念屈原才有了包棕子和賽龍舟這兩項活動。
這就是家鄉的端午節,這就是有趣的端午節!
家鄉的端午節六年級作文500字 篇3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這是南宋愛國詩人陸游對端午節的描繪。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 20__年9月30日,中國端午節成功入選《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我非常喜愛家鄉的端午節。
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這一天,每家每戶門前艾蒲青翠,我們小山村里到處彌漫著節日芬芳。我們小孩子人人都穿上節日的盛裝,走東家,串西家,不只是為了炫耀自己漂亮的穿著,還是為了“考查”各家準備的中午美食。孩子們總是嘰嘰喳喳叫個不停,好像一只只快活的小鳥。
這一天,出嫁的姑娘都要帶著自己的女婿和孩子回娘家過端午節,他們滿籃子裝著的是油條,是雞蛋,更是喜悅。
做饅頭、蒸飽子、包粽子,是我們家鄉端午的習俗。我媽媽做饅頭、蒸飽子,總是要先將荷葉平鋪在蒸籠里,媽媽告訴我,荷葉可心清熱敗火,有益身心。說實話,用荷葉蒸熟后的饅頭,那清香的味兒可真是美極了,不信你聞聞!吃鱔魚也端午節這天最“高檔”的菜肴之一。一大清早,爸爸就開始殺鱔魚了,你瞧他,先將一條條活蹦亂跳的鱔魚“狠心”的敲死,然而“開腸破肚”,一雙沾滿鱔魚血的手紅鮮鮮的。
左盼右盼,好容易盼到中午開飯了。忙活了半天的媽媽為我們準備了豐盛的宴席,滿桌子的雞鴨魚肉,滿屋的歡聲笑語。我搶先拿起酒瓶,為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還回到娘家的姐姐、姐夫每人滿滿的倒上一杯酒,我自己也倒上了一杯“可樂”,我高高舉起杯子:“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姐姐姐夫,祝您端午節快樂!”歡樂的笑聲伴隨宴席的香味,構成了和諧幸福的家庭歡樂曲。
不知不覺,夜幕開始降臨,一彎新高懸在西邊的天空。整個小山村還沉浸在節日的歡樂氣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