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有趣的端午節(jié)作文(精選3篇)
四年級有趣的端午節(jié)作文 篇1
端午節(jié)的別稱之多,間接說明了端午節(jié)俗起源的歧出。事實也正是這樣的。關(guān)于端午節(jié)的來源,時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種說法,諸如:紀念屈原說;吳越民族圖騰祭說;起于三代夏至節(jié)說;惡月惡日驅(qū)避說,等等。迄今為止,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說。在民俗文化領(lǐng)域,我國民眾把端午節(jié)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都與屈原聯(lián)系起來。傳說屈原投江以后,當?shù)厝嗣駛渌溃泷{舟奮力營救,因有競渡風(fēng)俗;又說人們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為蛟龍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做成后來的粽子樣。
端午節(jié)的習(xí)俗主要有:吃粽子于門上插艾或菖蒲驅(qū)邪,系長命縷,飲雄黃酒或以之消毒,賽龍舟等等。端午節(jié)吃粽子,在魏晉時代已經(jīng)很盛行。粽子還是一種節(jié)日往來的禮品。到了唐宋時期,粽子已極為有名,市場上常有粽子賣。現(xiàn)在,我們過端午節(jié)仍然免不了要吃幾只粽子。小小的粽子,似乎已經(jīng)成了中國傳統(tǒng)的象征,在人們心中占據(jù)著一定的位置。
我們家鄉(xiāng)包的粽子是海南有名的定安粽子,粽子里面是用咸蛋黃和肉做餡,吃起來香噴噴的。奶奶是包粽子的能手,每逢過節(jié),她都為我們包粽子,可這次,因為媽媽太忙,所以奶奶沒有回老家包粽子。這幾天,奶奶準備了好多葉子,要包許多的粽子送給朋友們,希望他們收到后,會有人說一個“哇”字。
雖然今天是過節(jié),本應(yīng)該去泡“龍水”,可媽媽說:“今天是過節(jié),我們不要去湊熱鬧”。因此,我還是象往常一樣,在家里做作業(yè)、上舞蹈課,我覺得今天既是個熱鬧的日子,又是個平常的日子。
四年級有趣的端午節(jié)作文 篇2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每當我唱起這支兒歌,便會想起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又名端陽節(jié)、重五節(jié)。
端午節(jié)的前一天,媽媽帶我就去菜場買棕葉、蜜棗、糯米等等。晚上,媽媽、阿姨、姐姐還有我一起坐在桌邊包粽子。那天,天還沒亮,媽媽就起床煮粽子,當時我還睡在床上。忽然,我聞到了一陣濃濃的香味兒,于是睜開朦朧的睡眼,起身順著香味兒進了廚房。當我看到一個個美味的粽子時,差點兒流出口水。媽媽看到我一副饞貓相,就忍不住哈哈大笑,還一邊笑一邊說:“你真是一個可愛的小饞貓,你既想吃,就得先刷牙、洗~~~。”媽媽的話還沒說完,我就迅速跑到水池邊洗漱。不一會兒,我就刷好牙喜好臉,便趕忙跑到桌邊坐下來,準備吃香味十足的粽子。沒多久,媽媽就端來了好多粽子,邊走邊說:“小饞貓,你喜歡的粽子來了,這里有肉粽子,香腸粽子等等。我早已迫不及待了,一下子吃了三個大粽子。吃完早飯,爸爸就帶我去河邊看賽龍舟。
到了河邊,一片人山人海,我和爸爸好不容易才擠到最前面。我邊看便問爸爸:“為什么要吃粽子、賽龍舟呢?”于是,爸爸就慢慢講給我聽。其實,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歷史上,屈原是楚國朝廷中的官員,是一位忠臣。可是,他卻受到了朝廷中奸臣的陷害,致使他無法為國家效勞。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喚起楚國百姓的愛國之情,屈原跳進了汨羅江中,以死示忠,百姓為了能讓屈原在江中不被魚蛟蝦蟹吞噬,便包了很多粽子來堵住它們的嘴。所以,每到,人們都用包粽子的形式來紀念屈原。至于其他的紀念方式也是一代代傳下來的,總之,都為了表達我們對屈原的敬意。
天漸漸黑了,我和爸爸一邊往家里走,一邊唱起了我最喜愛的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四年級有趣的端午節(jié)作文 篇3
呀!今天中午怎么吃粽子呀?我突然想起了黏黏的粽葉,有一點黑黑的。在粽子的外面有一條白色的線,線的上面掛了一個標簽,上面寫著“肉粽”。我看了,迫不及待的開始找線頭在哪。當我一碰到線時,這條線時,這條線就黏在了我的手上我用力的拉了一下,只聽“嘭”的一聲——沒有包裝好,粽葉松了,三角形呈褐色的粽子立馬“蹦”在了我眼前,熱氣噌噌噌往上冒。
這時,一股香氣飄入了我的鼻子。“真香啊!”我忍不住發(fā)出了這樣的贊嘆,而且肚子一下子空了許多,我馬上利索的把粽葉剝?nèi)ィ缓笮⌒囊硪淼陌阳兆臃旁谏鬃由稀?拷寺劊还上銡鈸浔嵌鴣怼?/p>
一口咬下去,半個粽子已經(jīng)在嘴里,黏黏的,用力咀嚼,好吃極了。這時,我看到了美味的肉了。“哎呀!”這個肉比較緊,卡在了牙齒里。好黏呀!這時,肚子又餓了,我又一口把整個粽子吃完了。真黏真好吃。
好一個美味且黏黏的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