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端午節(jié)日記400字(精選16篇)
高中端午節(jié)日記400字 篇1
端午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然而,在今年的端午節(jié)里,我學(xué)會了包粽子。
包粽子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在端午節(jié)的前一天,我看見奶奶正在忙著洗粽葉。準備包粽子的材料、洗糯米……奶奶弄好了這些,準備包粽子的時候,我就在一邊看、一邊學(xué)。首先,我拿了幾片粽葉弄成三棱形,再把米倒下去,后來又抓不緊,米往下倒,弄得滿地都撒滿了米,連續(xù)幾次都是這樣,引得奶奶哈哈大笑,我自己也跟著笑。后來,我終于把粽葉弄成三棱形,米也不漏了,再用筷子夾些豬肉、蛋黃、臘肉……然后就把葉折起來最后綁住它,奶奶再三叮囑我一定要捆緊粽子,不然的話,煮的時候就會成粥了。我就用繩子捆緊了粽子,一條粽子就這樣弄好了,我再接再厲,繼續(xù)包粽子,附近的鄰居都夸我棒。
包粽子很有趣,也讓我感到好開心。它讓我從中懂得:做事要有耐心,要持之以恒,不要半途而廢。
高中端午節(jié)日記400字 篇2
端午節(jié)的前一天,我和媽媽到外婆家拿粽子,因為明天是端午節(jié)了一路上,我和媽媽經(jīng)過菜場,看見街上到處是賣草藥的、粽子的、艾葉的……我感到非常奇怪。
“這是我們家鄉(xiāng)過端午節(jié)的風(fēng)俗。把草藥、粽子和蛋放在鍋里一起熬,吃起來會長壯的。把艾葉做成寶劍,貼在門上,有驅(qū)邪的作用呢!”媽媽微笑地說。
到了外婆家,剛一進門,新鮮的粽子香味透過陣陣蒸氣迎面撲來。只見,外婆坐在竹椅上熟練的包著粽子。再看看,煤氣爐里的高壓鍋里的粽子,在蹦蹦跳跳的玩耍呢!外婆包了幾個小巧玲瓏的四腳粽媽媽拿起粽子若有所思地說:“以前我們沒有玩具和零食,粽子既可以當零食也可以當玩具。”媽媽還說端午節(jié)那天,她脖子上掛著一個用彩線編織成的蛋袋,蛋袋里裝著鴨蛋或雞蛋,來到學(xué)校,和同伴撞蛋,誰的蛋裂了,誰就輸了,誰的蛋沒裂,誰就是勝利者,如果媽媽沒裂,就會開學(xué)的手舞足蹈起來。
我也鬧著媽媽編一個蛋袋給我,我也和同學(xué)碰碰蛋,那該有多開心呀!
高中端午節(jié)日記400字 篇3
為了慶祝端午節(jié),我們老師組織了一次“粽葉飄香,濃情端午”的活動。
在活動中,我們了解到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知識,我們還跟張琰媽媽學(xué)包粽子,同學(xué)們學(xué)得都很認真,有的同學(xué)能包得跟大人包得一樣好。當然,最誘人的環(huán)節(jié)還是吃粽子,有的同學(xué)早都垂涎欲滴了。當老師一聲令下:“大家,可以吃粽子了。”同學(xué)們個個都迫不及待地打開粽葉,有的同學(xué)一打開就將粽葉捂到臉上狼吞虎咽地吃起來,就跟豬八戒吃西瓜一樣;有的同學(xué)把粽葉往下面折一下,只露出上面的粽子,一口一口地吃;有的同學(xué)把從家里帶的白糖撒在粽子上,甜甜地吃起來。我們正吃得津津有味時,聽見老師親切地說:“劉暢,你的吃相可真文明呀,還用刀叉呢。”同學(xué)們哄堂大笑,有的同學(xué)粽子都從嘴里噴出來了。原來,劉暢先用刀子切一塊,然后用叉子往嘴里送一塊,細嚼慢咽地吃,好像就是挺講究的。老師這么一說,劉暢有點不好意思了。看到同學(xué)們笑得前仰后合,老師也笑了起來。
這次的端午節(jié)過得可真開心呀!同學(xué)們都期待著下一次端午節(jié)的到來。
高中端午節(jié)日記400字 篇4
每當我聞見粽子的清香從廚房里彌漫開來的時候,就知道是過端午節(jié)了。
當媽媽把盛著粽子的盤子放到飯桌上,我看見一個個三角體的粽子在我面前呈現(xiàn)出各種各樣的姿態(tài),有立著的,有斜躺著的,有趴著的,它們都由青綠色的粽葉包裹著,身體上還纏繞著五顏六色的細線,像生機盎然的美麗精靈降臨人間。剝開粽子外面的綠衣,粽子乳白色的身體全部呈露在我面前,在燈光下它的一顆顆米粒都透著光輝,圣潔極了,我都舍不得吃了。我小心翼翼地掰開粽子,看見了紅色的豆沙從里面鉆了出來,我用舌尖舔了舔,甜甜的,香香的,細細的,滑滑的,再咬一口,黏黏的糯米粘著我滿嘴都是,我趕緊嚼著,暖暖地咽下肚里,這時,我全身上下都洋溢著幸福。
這里還有關(guān)于端午節(jié)吃粽子的故事呢!戰(zhàn)國時代,有個叫屈原的人,是楚國大夫。一次,楚國去攻打秦國,被打敗了之后,屈原被貶官到湘南(就是現(xiàn)在湖南的洞庭湖一帶)。后來楚國一直受秦國的欺負,但楚國君王卻一聲不吭一味求和,屈原覺得自己再也沒有臉面去勸楚國的君王了,但又憂慮楚國的老百姓,就在農(nóng)歷的五月初五抱著一塊大石頭跳到汨羅江里以身殉國了,漁民和附近的莊稼人趕緊劃著小船去救屈原,可是汪洋大水里哪有屈原的影子呢?于是他們劃著小船在江面上祭祀他,將竹筒里的米飯灑在水里獻給他。
后來,人們把五月初五屈原投江的這一天稱為端午節(jié)又叫端陽節(jié),把竹筒里的米飯改為粽子,把小船改為龍舟在江面上競賽,用這樣的方式來紀念屈原,再后來就逐漸變成全中國的一種風(fēng)俗了,所以端午節(jié)我們要吃粽子。
高中端午節(jié)日記400字 篇5
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我們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在這天我們要吃粽子,玩龍燈,在家門口掛菖蒲和陳艾,以此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今天,麓山國際社區(qū)為業(yè)主們舉辦了盛大的游園活動。
孩子們穿上節(jié)日的盛裝,有的手拿五彩粽子,有的佩戴香包,還有的身上掛著菖蒲,個個喜氣洋洋,臉上洋溢著歡快的笑容,紛紛涌向會所。
在會所大廳的一角,聳立起巍峨雄偉的攀巖墻。許多小朋友們爭先恐后地向上爬。看著小朋友們快樂的樣子,我也擠進人群排隊。輪到我了,我迫不及待地拴好保險繩,開始手腳并用地向上爬。一開始,我很順利地爬了三格。可當我爬到第三格時,發(fā)現(xiàn)上面的攀巖石釘間距越來越寬,我的手怎么也夠不著了。心開始像一只小鹿又蹦又跳,頭腦一片空白。往下一看,哎呀,黑鴉鴉一片人頭!突然,手一松,我便懸在了空中,繩索帶著我不停地晃動,讓人感到毛骨悚然。我并拼命大叫:“放我下來!放我下來!”工作人員對我說:“堅持就是勝利,續(xù)繼往上爬吧!”可我還是不敢,不爭氣的金豆豆噼哩啪啦地落了下來。工作人員無可奈何地把我放了下來,觀眾們也用惋惜的眼光看著我,我紅著臉擠出了人群。
舅舅不停一安慰著我,把我?guī)У揭慌呕@球電玩架下,許多孩子也在這里排隊投籃。我的舅舅天生喜愛打籃球,他丟下我,不由自主地走進了長長隊伍中。輪到他了,他挪動著笨重而又肥胖的身體。在籃球架旁,舅舅的身體幾乎占了整個籃球架,胖胖的舅舅投著籃,身子一晃一晃,簡直就像羊群里白大狗熊,又滑稽又好笑。看著他,我高興地笑了。
捏彩泥館里人潮涌動,五顏六色的彩泥吸引了我,我也走向前去玩起來。我捏出來的小人、動物、汽車個個不成形,而別人的呢?稀奇古怪。我們都相視而笑了,說:“重在參與嘛!”
今天是快樂的一天,節(jié)日是快樂的,我也是快樂的!
高中端午節(jié)日記400字 篇6
端午節(jié)到了,我和媽媽一起向奶奶學(xué)習(xí)怎樣包粽子。
先從水里撈三片煮得軟軟的粽葉卷成一個圓錐,然后往里面填被水浸透的糯米、咸肉或花生、紅豆,壓結(jié)實后用第四片粽葉把所有露出米的部分統(tǒng)統(tǒng)裹住,最后在牙齒的幫助下用一根繩子系住,oK!一個粽子完成了。
不過說來簡單,我自己動手的時候可是洋相百出。
有時我剛把圓錐部分剛填滿,想壓的結(jié)實一些時,下面圓錐尖不知什么時候就散開了,所有的米全部回到盆里。
有時我用力過猛,粽葉被扯斷了,米就像斷了線的珍珠,到處亂蹦,撒的地上到處都是。
有時我在加第四片粽葉時以為包上了,結(jié)果其實原先的三片早散架了。當我想把線系上時,發(fā)現(xiàn)我手里只剩下粽葉而已啦。
我努力了老半天,浪費了無數(shù)米粒和媽媽的口水,結(jié)果只在奶奶手把手的幫助下勉強完成了一個而已,倒是媽媽學(xué)會了,成功了很多只。
兩只手的配合很重要啊!不過媽媽小時候也沒有學(xué)會,所以媽媽和奶奶都安慰我:現(xiàn)在我的手太小,等我再大一些一定能獨立完成包粽子的。
現(xiàn)在粽子已經(jīng)熟了,陣陣香味沁人心脾,剛出鍋的粽子又香又松又軟,好好吃那!
親愛的朋友,一起來嘗一嘗吧,自己包的粽子絕對新鮮美味呀!
高中端午節(jié)日記400字 篇7
端午節(jié)又要到了,從我到了北京以來,已經(jīng)五年沒有回家過端午節(jié)了。
在哈爾濱,端午節(jié)是很熱鬧的節(jié)日。小的時候,天不亮奶奶就要給我和弟弟綁上五彩線,其中我最喜歡紫色的線,那個時候的五彩線通常是家里用剩下的毛線,卷起來粗粗的一根,綁在雙手雙腳和脖子上,以祈求好運,當端午節(jié)過后第一個雨天,就把五彩線剪下來扔在水坑里,奶奶說五彩線會變成小蛇,然土壤變得更肥沃。綁完了五彩線,老媽就會帶著我們?nèi)ニ苫ń叄脥湫碌氖纸佌粗聊槪墒乾F(xiàn)在的江水變得很臭,不能再擦臉了。早市上,會有賣香草、艾蒿、荷包、掃帚、葫蘆、小老虎、布娃娃、充氣棒的,老馬會給我買一個好看的荷包和掃帚掛在身上,而奶奶會買一些香草、艾蒿和小葫蘆掛在門上。二姑和奶奶包好的大棗粽子和白雞蛋、茶雞蛋也會在這個時候熱氣騰騰的端上來。小時候喜歡玩撞雞蛋,看誰的雞蛋最堅硬,有的用鴨蛋,有的人用鵝蛋,有的干脆用假的石灰蛋,結(jié)果沒個端午節(jié)都會吃很多的雞蛋。
上了初中高中,同學(xué)們提前很久就會計算端午節(jié)的日期,一般是要提前一天晚上去江邊玩一個通宵。這個時候江南、江心島、江北都會燈火通明,年輕人拿著充氣塑膠棒互相追打,閃閃發(fā)光的項鏈、戒指都很受歡迎,有烤串,有人打麻將,還有人放鞭炮,這樣的民間慶祝活動一直會持續(xù)到第二天清晨。
上了大學(xué)就很少去江邊趕這個熱鬧了,記得同學(xué)去玩通宵之后趁我熟睡給我綁上了五彩線,結(jié)果掉顏色弄得滿手的彩色,真得很懷念。上了研究生之后,北京對于端午節(jié)并沒有很大的慶祝活動,每年只是在食堂吃幾個粽子應(yīng)節(jié)。
如今,在端午節(jié)來臨之前,真想回家去,想讓奶奶給我綁五彩線,想讓老媽帶我去江邊買荷包小掃帚,想吃奶奶包的粽子煮的茶葉蛋,想看到香草艾蒿和葫蘆掛在我們家的門前。
高中端午節(jié)日記400字 篇8
賽龍舟使我們珠三角端午節(jié)的一種獨特的民俗活動,這個活動的起因是為紀念我國古代時的一偉大的詩人——屈原而設(shè)立的。
我今年有幸去看了一次賽龍舟,因為爸爸當天正好有空,所以我們?nèi)胰タ促慅堉邸5竭_賽龍舟的場地時,岸兩邊早已被圍觀的人們圍得水泄不通了,我看了橋上的一個空擋,便叫家人擠了過去。這個位置居高臨下整個江面一目了然。
賽龍舟開始了,每只龍舟都像一支離弦的箭,一個勁的向前沖,每一只龍舟下面都都綁著不少粽子,每向前一步,龍舟上都有人用刀子把粽子斬下扔進水里。每只龍舟的速度都不分上下:一會兒1號,不一會兒8號又追上了。
突然,劃船手好像力氣大增,每一只龍舟的速度更快了。這時,擊鼓手開始鳴鼓了,劃船手頓時很有節(jié)奏的跟著喊起:“咚!咚!咚咚咚!嗬!嗬!嗬嗬嗬。”天公也好像來助威,開始下起了毛毛細雨。真是鼓聲!人聲!助威聲!聲聲震耳!雨水!汗水!江水水水相容!
龍舟的速度越來越快,仿佛龍群在江水中急速飛騰。漸漸的,漸漸的。1號,5號,9號構(gòu)成了集團。100米!50米!20米終點越來越近,只見5號的力量一發(fā)不可收拾的爆發(fā)了!把后面的兩條龍舟遠遠地甩在后面,然后沖線了!
賽龍舟真是一項激烈的比賽啊!
高中端午節(jié)日記400字 篇9
端午節(jié)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傳統(tǒng)習(xí)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老師說粽子最早出現(xiàn)在春秋時期,那時人們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包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時,人們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堿,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堿水粽。
后來在晉代,粽子才被正式定為端午節(jié)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南北朝時期,又出現(xiàn)雜粽。在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被用作了交往的禮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它的形狀出現(xiàn)了錐形、菱形。宋朝時,人們又把果品包入粽子,就有了“蜜餞粽”。在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yōu)轶枞~,后來又出現(xiàn)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餡料也出現(xiàn)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人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最為出名。吃粽子的風(fēng)俗,也一直流傳至今。
高中端午節(jié)日記400字 篇10
今天,我來寫寫端午節(jié)時看劃龍舟的事兒吧!
那天天空飄散著星星點點的毛毛細雨,江面透著濃濃的霧氣,就像天上的仙女為“屈原投江”蓋上的一層輕紗,如夢如幻。
都說“六月的天,孩子的臉”,其實五月的天也一樣,早上還是艷陽高照呢,到下午又變得霧氣濃濃了。我們來到江邊觀看劃龍舟的時候,大約14:00點。
岸邊早已擠滿了人,許多人還踩進了水中。其中甚至有人站在齊腰深的水里,只露出上半身。我看了,“腳癢”得不行,也想下去踩踩水,可惜我穿的是皮涼鞋,不能下水,否則鞋子進了水是要脫膠的,可又不想打赤腳,因為水里不僅有鵝卵石,還夾雜著許多碎石塊,很容易劃傷腳。
我蹲在碼頭的一塊甲板上郁悶極了。媽媽仿佛知道我的心思,向一位路過的小姐姐借了她的塑料拖鞋,我換好鞋后,迫不及待地下了水。
哇!水里涼絲絲的,我不禁舒暢地輕吟出聲來。撥開水中的人群,我擠到了前邊。此時,正好也開始劃龍舟了。江面上一共有四條船,我一眼就看中了中央那條有著紅、綠、紫三色的船,我站在了“三色”號這一邊,也在心里給他加油。
比賽開始不久,三色就被遠遠地甩在了后邊,我只能在心里干著急,卻什么也做不了,我只好攥緊拳頭,咬牙支持三色!
功夫不負有心人,一直落在下風(fēng)的三色,像是打了雞血一樣,飛快地趕上了代號03的第三艘船,超越了第二艘代號01的船徑直沖向了終點!“第一!歐耶,我喜歡的三色號第一!”我不禁歡呼起來。
比賽完了,我回到了甲板上,懷著感激的心情把鞋還給了小姐姐,和爸爸媽媽回家的途中,我還在想:古代朝廷好生腐敗,要不然屈原也不要被他們逼得投江!一說起“江和船”,我不禁想起了“甲午大海戰(zhàn)”,如果各代朝廷全是清官,個個為人正直,有謀有略,為民造福,那被迫遷了馬關(guān)條約的恥辱還需要執(zhí)行嗎?看來,“為官清廉,愛國愛民”,才能捍衛(wèi)美好家園。
高中端午節(jié)日記400字 篇11
星期天,我看到奶奶在團箕里撥弄殼是黑黑的豆子。我問奶奶這是什么豆,奶奶告訴我說是蠶豆。奶奶還說:端午節(jié)快到了,按風(fēng)俗,大人、小孩要喝雄黃酒吃炒蠶豆,可以避邪的。
我瞪著兩只眼睛茫然地看著奶奶,奶奶似乎明白了什么,慢悠悠地給我講述有關(guān)端午節(jié)的一些知識:端午節(jié)是每年的農(nóng)歷五月初五,端,是開端的意思。每個月有三個五日,即初五、十五、二十五。所謂“端午”就是頭一個五的意思。
端午節(jié)有一個特別的意義,它是民間一年一度的全民“衛(wèi)生節(jié)”。人們在這一天里要灑掃庭院、懸艾草、掛菖蒲、飲雄黃酒,用以驅(qū)蟲菌,除害病。這其實也是民間一種自覺的防疫防病措施和良好習(xí)慣。這些活動反映了我們民族預(yù)防疾病,講究衛(wèi)生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這些與日常衛(wèi)生保健有關(guān)的習(xí)俗,也還具有一定的科學(xué)性。
不過,我從課外書上看到過,知道端午節(jié)的最大意義是屈原的偉大愛國主義精神。傳說端午節(jié)就是為了紀念屈原。屈原是戰(zhàn)國時的楚國大臣,由于敵國實施反間計,朝中的奸臣又對他進行無恥的誹謗,使屈原遭到國君的冷落并被放逐。但是,屈原的愛國之情并沒有因此而受影響,反而變得更加激烈,當他聽到國家淪亡之時,憤怒而無奈的屈原投江自殺了。
千百年來,中華人民始終懷著深厚的感情紀念屈原。我認為,屈原的憂國憂民、忠貞不渝的愛國主義精神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是凝聚國家和民族團結(jié)的精神支柱,他深深地感動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也深深地感動著我。作為一個中學(xué)生的我,最起碼,現(xiàn)在要好好學(xué)習(xí),長大才能振興中華,做一個對國家有貢獻的人。
高中端午節(jié)日記400字 篇12
端午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佳節(jié)之一。也是一個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節(jié)日。
在戰(zhàn)國時期有一位名叫屈原的詩人,當時楚王非常喜愛他,因此給了他十分高的地位,但好景不長,所有的貴族都十分恨他,其中一個貴族騙楚王說:“屈原每次出一道法令都會自夸:這條法令只有我一人能做出!”楚王聽了十分生氣,就把屈原趕走了,屈原寫下了許多書信,最多達到成千上萬字,用去了八百多條竹條,一直到現(xiàn)在也沒人能破得了這個記錄,他這是為了讓楚王能夠回心轉(zhuǎn)意,但這些都失敗了。因此,屈原十分無奈和絕望,最終他跳入了汨羅江自殺。人們?yōu)榱思o念他,便把這一天定為端午節(jié),人們還把粽子投入江中,讓那些吃肉的魚,蝦,蟹不再去吃屈原的身體。端午節(jié)人們還要插艾草,包粽子,賽龍舟。
這就是端午節(jié)的來歷,在我國,端午節(jié)也是一個合家團圓的節(jié)日。今天一大早我便和爸爸媽媽去超市買了許多禮物來到外婆家。外婆和外公早已準備了一桌子豐盛而美味的午餐,有雞,鴨,魚,紅燒排骨,咸鴨蛋,莧菜,鹵豬蹄……我早已饞得直流口水,在美美地飽餐一頓后,我的小肚皮就像一個大西瓜了。吃過飯后,我和表妹開心地玩了一個下午,最后我和爸爸媽媽依依不舍地離開了外婆家。
高中端午節(jié)日記400字 篇13
端午節(jié),我夢寐以求的日子,因為爸爸媽媽答應(yīng)了我要包粽子,所以,這天對我的意義自然與眾不同。
清晨起,梳洗完畢后,我們?nèi)ビH少年活動中心,有糯米、長長的葉子,一些五顏六色的肉、菜混攪得餡,問媽媽:“媽媽,這是什么?還是什么特別的日子?”“傻丫頭,今天是端午節(jié)。”“呀!我怎么忘了?”“走吧!傻丫頭,!”“干啥?”“包粽子唄!”我歡呼起來,我既不懂包粽子的技巧,也不懂該怎么做,但小女子一言既出八馬難追,外加9個香爐(一言九鼎),只好硬著頭皮蠻干。
媽媽把糯米蒸熟了,也把五花肉也蒸熟了,便一把手一把手地包起來,我雖然也裝的有模有樣,可還是逃不過媽媽的火眼金睛,“傻丫頭,不懂了吧?我來教你,先把葉子重疊,分開一點,再把糯米拿來放在手心,然后……”雖然聽得有點迷迷糊糊的,但還是聽懂了,便有模有樣地做起來,過了一會兒,一個橫七豎八的小粽子就誕生了,雖然模樣看起來很不樂觀,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注重的還是內(nèi)在美。接著,我又做了幾個,一個比一個好,一個比一個大。“再見了,我的粽子”。還沒說完,它們就被媽媽送入了蒸籠里。
“哇!好香!”吃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心里還別有一番滋味呀!
高中端午節(jié)日記400字 篇14
“叮鈴鈴”鬧鐘響了,嶄新的一天又開始了。今天可是個特別的日子,那就是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是人們?yōu)榱思o念偉大詩人屈原的日子,在端午節(jié)這天,人們有吃粽子,劃龍舟,插艾草等習(xí)俗。我在這一天要和爸爸一起回老家同爺爺奶奶一起包粽子。
終于來到了奶奶家,我剛剛休息完,就跟奶奶學(xué)起了包粽子。首先,要將幾片粽葉放在手中,再抓些浸泡在水中的糯米放在粽葉上,將糯米壓平,還可以加些花生、蜜棗等食物使粽子更加美味。最后,將粽子先從左右向中間卷,再由上下向中間卷。按照同樣的方法再做一個,將兩個合在一起后,把兩頭捆起來,一個粽子就做好了。
我很快就學(xué)會了怎樣包粽子,放在鍋里煮一下,不久就熟了,我們就開吃了。當我吃著這美味的粽子時,仿佛看到了屈原跳汨羅江時的場景,不禁為他那壯舉而感動。是啊,這是一種多么強烈的愛國精神啊!還有那岳飛,文天祥等英雄,他們并非因為他們的詩篇而不朽,是因為他們的精神而永垂不朽!同樣的道理,屈原并非因為他那<離騷>而永恒,是他那種愛國的精神使他千古流芳。我要向他們學(xué)習(xí),將來為國家增一塊磚添一份瓦,為祖國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此時吃著可口的粽子,想著那偉大的壯舉,誰能不為之感動呢?
高中端午節(jié)日記400字 篇15
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為什么會有端午節(jié)呢?讓我來講給你們聽聽吧!
屈原從小就很愛國,可是國家連連敗仗。屈原無法忍受,便來到淚羅江邊,投江殉國。屈原投江后,人們十分震驚,紛紛做船去打撈。并將米飯團投入江中,希望能喂飽江中的魚,好讓那些魚不要去咬屈原的尸體。可是人們在江里打撈了很長時間,還是找不到屈原的遺體。因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們便劃著龍舟到處尋找屈原,還把粽子投入江中。
端午節(jié)的時候,我們家也會包粽子。那天,我和媽媽、外婆一起包粽子。剛開始我安安靜靜的看著媽媽和外婆包粽子,看了好長時間,我覺得自己應(yīng)該可以了。于是我就跟媽媽說,“媽媽讓我也來和一起你包粽子吧!”媽媽說:“好的呀,可是你行嗎?”“我可以,你讓我試試吧!”于是,我信心滿滿的拿起那個箬葉學(xué)著媽媽和外婆的樣子,包了起來。
可包粽子,看看簡單,真正動起手來就沒那么容易了。我卷了好長時間也沒把那個箬葉卷成我想要的形狀,還不小心把箬葉給弄破了。我好不容易放進去的糯米全部從那個破的箬葉里面跑了出來。我不甘心,又換了一張葉子。這一次我小心翼翼的把葉子卷起來,葉子是沒破,可是我怎么包都包不起來。再看看外婆和媽媽箬葉在它們手中就很聽話,葉子在我手中卻一點都不聽我的指揮。我堵住這頭那頭又跑出來了,我堵住那頭這頭又跑出來了。我很生氣,就放下了箬葉說:“它就是欺負我的,我不包了。”媽媽和外婆看看我的樣子都在那里哈哈大笑,說:“其實你靜下心來,慢慢的包肯定是可以包好的。”
在媽媽的鼓勵下,我又重新拿起了箬葉,這一次我終于成功了!雖然沒那么漂亮,但畢竟是我自己包的第一個粽子,我很開心。
下午外婆煮好了粽子,吃上我自己包的甜甜的粽子,我覺得美味極了!
高中端午節(jié)日記400字 篇16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also called the Duanwu Festival ,is celebrated on the fifth day of the fifth month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calendar.People always eat rice dumplings and watch dragon boat races to celebrate it.
The festival is best known for its dragon-boat races,especially in the southern places where there are many rivers and lakes. It's very popular.
The rice dumpling is made of glutinous rice,meat and so on. You can eat different kinds of rice dumplings.They are very delicious.And Dragon Boat Festival is for Qu Yuan. He is an honest minister who is said to have committed suicide by drowning himself in a river.
Overall,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is very inter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