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中學生閱讀心得(通用3篇)
《伊索寓言》中學生閱讀心得 篇1
雅典舊城的殘日映著巴特農神廟,斷臂維納斯托起神圣的奧林匹亞。偉大的巴爾干,你注定是不凡的。讀了《伊索寓言》后,我內心的感觸頗深。或許,人生的遺憾便是沒能做真實的自己吧。
《伊索寓言》中大多故事是通過動物的本性相互之間的刻畫和描寫,從而幫助人們懂得為人處世的規律和道理,這些故事雖然所用筆墨篇幅較少,但其寓意深刻,讀完后引人深思,可謂是古希臘文學中的一桶黃金,為西方哲理寓言文學奠定了基礎。
例如在《鷹、寒鴉和牧人中》,鷹從懸崖縱身一躍,掠過草原,抓走了一只羔羊,而寒鴉看到鷹那華麗的身姿,也妄想模仿,于是飛到公羊身上。然而,當它把自己的爪子伸進羊毛里后,想飛出來時卻發現自己的爪子已經被羊毛纏住。牧人看見這一幕,跑過去將不自量力的寒鴉捉住了。這則寓言說明了:人要對自我有清楚的認知,不要刻意而盲目地模仿他人,以避免造成不良后果。寒鴉對自己能力沒有清楚的認識就去模仿鷹,結果可想而知。就像中國歷的東施效顰,不但模仿得沒有沒有西施美麗,還反倒遭到嘲諷。
又例如在《貓和母雞》中,貓聽說母雞們生病了,便將自己偽裝成醫生。來到雞舍前,問道:母雞們,你們的身體怎么樣了?母雞們答到:只要你從這里離開,我們就很好。這就是說,即使壞人把自己偽裝得很友善,也欺騙不了聰明的人。越喜歡偽裝自己的人,越怕別人發現真實的自己,也越容易被別人發現,原先的本性還是會暴露。
《伊索寓言》這部簡短卻寓意深刻的寓言,通過動物們之間的小故事,告訴我們許許多多珍貴的哲理。它猶如愛琴文明永遠散發著光芒的一座燈塔,在漫長的歷史夜空中照亮著整個大洋,啟迪了無數有著各種各樣缺點的人們,也讓我懂得了不少的人生哲理。也許人生就應該像古希臘寓言家伊索說的那樣:自夸的人的虛榮的性格顯示他的隱秘的罪惡。
《伊索寓言》中學生閱讀心得 篇2
《伊索寓言》這本書是世界上家喻戶曉的寓言集,篇幅短小,形式不拘,淺顯的小故事中常常閃耀著智慧的光芒,爆發出機智的火花,有著深刻的寓意。它不僅是向少年兒童灌輸善惡美丑觀念的啟蒙教材,而且是一本生活的教科書,對后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伊索寓言》共收集了三四百個小故事,寓言通過描寫動物之間的關系來表現當時的社會關系,主要是壓迫者和被壓迫者之間的不平等關系。寓言作者譴責當時社會上人壓迫人的現象,號召受欺凌的人團結起來與惡人進行斗爭。
我非常喜歡《伊索寓言》里的故事,篇篇都有著深刻的`寓意。如對富人貪婪自私的揭露;對惡人殘忍本性的鞭韃;對勞動創造財富的肯定;對社會不平等的抨擊;對懦弱、懶惰的諷刺;對勇敢斗爭的贊美還有許多寓言,教人如何處世,如何做人,怎樣辨別是非好壞,怎樣變得聰明、智慧。
例如,《農夫和蛇》的故事勸告人們不要對敵人仁慈;《狗和公雞與狐貍》告訴人們要善于運用智慧,戰勝敵人;在《獅子與鹿》、《捕鳥人與冠雀》、《兩個鍋》等故事里,作者揭露出當政權掌握在貪婪殘暴的統治者手中時,貧苦的人是不可能平安地生活下去的。
我想每個人的成功都是來之不易的,在人的一生中會有各式各樣的際遇,有失意的困惑,也有收獲的喜悅。失意的時候要堅持不懈的努力面對,不被一時的失意或失敗打到,意志一定要堅強;跌倒了沒有關系,爬起來拍拍身上的塵土,繼續頑強的前行,。在你嘗到勝利的果實時,也請你不要驕傲自滿,不要沾沾自喜,不要因為一次的成功或勝利,而讓你陷入驕兵必敗的境地。
讓我們每個人都記得時時提醒自己,不害怕困難,具有和困難作斗爭的勇氣和信心;在成功的喜悅面前也懂得時時自律,永做一個清醒的成功人。
《伊索寓言》中學生閱讀心得 篇3
記得小時候就常聽老師和父母這樣告訴我:從前哪,有一個會講故事的老人,他的名字叫伊索。今天,我寫完作業后,終于有時間看完了這本《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通過擬人化的手法,將那些性格各異,喜好不同的飛禽走獸加以描繪,用來比喻形形色色的人,并通過它們揭示人間的真偽、善惡與美丑。在這么多篇寓言里,我最喜歡的是《看見獅子的狐貍》,講的是有只狐貍從來沒有見過獅子。有一天,它們終于遇上了。頭一回見到這威武雄壯的龐然大物,狐貍可嚇得要命,抱頭鼠竄落荒而去。可巧它們又相遇了,雖然是第二次相會,狐貍的心里仍是七上八下恐慌不已,但比上次要好得多了。等到第三次相見時,狐貍竟信心十足地走上前去,哈啰哈啰地跟獅子閑聊起來。
看完這個故事后,我一下子就說出這個寓言的道理:熟能生巧。想了想,覺得狐貍所代表的人物很像我。小學一、二年級時,我十分膽小,一上講臺就會兩腿發軟,四肢發抖,舌頭發麻;三年級時,敢在臺下發言了,但在臺上仍然不敢說話;四年級時,我在臺上口吐蓮花,神態自若,贏得大家陣陣掌聲;五年級時還得了個“英語口語比賽”一等獎。這說明當我們遇到困難時要勇敢地去面對并想好解決問題的方法。
還有一篇《蒼蠅》的寓言:一只蒼蠅掉進了湯鍋里,就要被淹死了。他對自己說:“好哇,我已經吃飽了,喝足了,還洗了個澡,我死而無憾了。”蒼蠅的話充分體現了它的自嘲精神,同時也告訴我們:當在一個新的環境且無法避免的時候,也可以試著慢慢適應環境,融入環境。
《伊索寓言》把一個個深奧的哲理用故事的方式淺顯地表達出來,因此在古希臘,《伊索寓言》甚至是衡量一個人的知識的尺度。當時著名的喜劇作家阿里斯托芬曾寫過這樣一句臺詞:“你連伊索寓言也沒有熟讀,可見你是多么無知的懶散。”這真是本好書。